论明清之际华夏道统的承续危机与屈大均对屈氏宗族精神的建构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大均对家族之根的追寻和家风宗训的建构意识都非常强烈.对家族之根的追寻和对家风宗训的建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关涉到沙亭屈氏与屈原的关系.屈大均认为屈原“能溯厥渊源,推明授受之所自”,得统于三皇五帝等华夏上古之学,是孔子之后可与孟子并驰的大儒.屈原之学不但与华夏上古文化、华夏道统学统一脉相承,其忠骚精神在天下将亡之时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华夏治统的丧失,将有可能导致华夏道统学统乃至华夏文脉的断绝,进而导致天下之亡.屈大均相信“道存则天下与存”.张扬屈原忠骚,不但能鼓舞人们忠君爱民,还有利于保护华夏道统学统和华夏文脉,以期天下不亡.屈大均梳理沙亭屈氏的源流和谱系,确立屈原为沙亭屈氏之远祖,并以屈原忠骚为核心建构屈氏宗风,在天下将亡的这一背景之下具有特殊意义.按照屈大均的叙述,沙亭屈氏自宋室南渡至明末天下将亡之时,皆能践行屈原忠骚,不愧为屈氏苗裔.
其他文献
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渗透力。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构建主要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理性认知是基础、情感认同是纽带、意志坚定是关键、价值践行是归宿。当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存在内容缺乏深度、教学缺乏温度、方法缺乏力度、空间缺乏广度等问题,归结原因在于实际教学中缺乏以学生为中心。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需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入手,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在“知情意行”上下功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志、导之以行。
社会热点是“基础”课教学素材的“源头活水”。以“基础”课内容为选取框架,本着典型性选取原则,引入“基础”课的社会热点可划分为“三观”教育、理想道德教育及法治观教育三个类别。但在主体间教学法背景下,热点问题在教学过程的运用还普遍存在时间控制性与内容复杂性、分析形式化与思想深刻性、知识储备有限性与热点内容广博性三类矛盾。可通过设立动态资源库、管理学生参与质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措施来解决这些矛盾,进而提升热点引入的教学效果。
清顺治末期,江西南康府推官会稽人范礽兼任白鹿洞书院洞主.范礽主洞时多有作兴之举,先后主持增补明嘉靖桑乔《庐山纪事》和天启李应昇《白鹿书院志》,恢复洞学科举等.范礽兴修书院既是明清鼎革后政局初定时地方治理的需要,也与范氏出身书香世家有着极大关系.范礽的个案提醒书院研究者在既有史料基础上,应对未曾注意的历史人物加以重新审视,从而不断丰富白鹿洞书院的整体史.
19世纪后期的英国,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下,许多英国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活动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其中一些社会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团体尝试着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英国的实际状况。恩格斯晚年与英国的许多社会主义者有着密切的交往,对他们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为英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费边社会主义是在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对英国的社会主义始终有着重要的影响。
《雅俗际会: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共生关系研究》一书突破文言小说与话本小说研究各自为政的窠臼,将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互动关系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内在基础、相应机制、催生的文体形态、产生的文学影响等内容悉数纳入共生的线索与框架中,先后讨论了市民文化与士人文化的双向互动,志怪传奇与话本小说的起伏消长,志怪传奇与士人叙事机理、话本小说与市井叙事机理,士人与市井叙事的异质互补,士人与市井叙事的互动方式,以及士人与市井叙事的互动征迹,最后阐发士人、市民叙事互动与文学雅俗嬗变等内容,在以上诸多方面都可见新的线路与论说.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贯彻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也是统筹提升县域治理及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枫桥经验”的发源地绍兴市为例,梳理探讨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绍兴社会治理实践探索的四个阶段、五大做法与成效.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目标任务,得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探索治理创新;坚持重视县乡固本强基建设,注重推进社会治理资源下沉;坚持源头治理,注重就地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注重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等四条社
1949年10月至1978年11月,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实现发展。这一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方法,强调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中宣传爱国主义,强调在社会运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号召和引导群众在政治参与、经济建设实践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调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先进榜样。这些方法经验对当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启示我们要积极运用广泛的社会动员来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在实践参
作为想象的“故事”,大禹传说深刻影响着秦汉政治.秦武王问鼎与秦始皇捞鼎的行为,是对禹铸九鼎故事的精神继承,体现了再造一统的政治宣示.汉文帝求贤诏将大禹与高祖并列,反映他对大禹故事的极度推崇.而文帝以节俭留美名,应当与效法大禹勤俭故事有关.对大禹故事的认知,不同政治文化流派存在歧异.道家、法家认为大禹勤俭损伤本性、自降权势;对禹世水灾的说法,董仲舒等新儒家则运用阴阳灾异理论为大禹去咎,维护其圣王地位.
“时”在汉语史上曾出现过语助词的用法,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复存在,但仍保留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部分方言中.在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吴方言中就保留了“时(是)”的不同程度的虚化用法,对比湘、赣、客(连城)方言中的表现,结合汉语史的语料,可以大致勾勒出语助词“时”的语法化过程,从而解释其方言分布的成因.这也为江南一带方言存在共性特征的论断提供了语法上的佐证.
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涌现出了一大批引领中国翻译事业的翻译名家,如蔡元培、鲁迅、周作人、周建人、胡愈之、董秋芳、孙大雨、罗大冈、王佐良、方梦之、罗新璋等,他们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从翻译史的角度梳理他们的主要译事活动,评析他们的译学思想,有助于弘扬绍兴文化名人的功绩,推进绍兴地方文化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