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数学;生活;实际;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社会生活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于教材以新的内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用数学知识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
1. 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缝纽扣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缝纽扣的活动,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
(2)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
例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2. 课堂中运用生活经验学习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在教学新知识时,应该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画图等活动,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再把它们抽象出来,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
例如,江西南昌市站前路小学的余丛晖老师在《解决问题》一课中,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2.1 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说:(课件显示主题图的一部分)春天到了,大自然多美呀!小草探出了脑袋,花儿露出了笑脸,小鸟在快乐地歌唱呢!看!这些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
(2)看:听,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木偶戏已经开始了,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课件播放一段木偶戏:“狼来了”)
(3)问:(出示课件:缩放画面,显示在木偶剧场的小朋友)这些水朋友和咱们一样,也在看木偶戏呢,在这幅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找到隐藏在画面中的数学问题吗?能提出哪些问题?
在让学生应用自己的经验提出多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
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开始时,老师呈现学生喜欢的——木偶戏。让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连接,为下一步的探究创设了合适的情景。]
(4)揭示课题:现在咱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好吗?(板书课题)
2.2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讨论解决方法
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人数?先思考,再分四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2)写出解决方法。
独立把讨论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
(3)展示评价。
a、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不同的算法,并说出思考过程。
思路一:原有22人,来了13人后,就是35人在看戏;现在就有29人在看戏;
思路二:原有22人,来了6人后,就是16人在看戏;又走了13人,现在就有29人在看戏;
思路三:原有22人,又来了13人后,相当于在原有的22人基础上,增加了7人,那么现在就有29人在看戏;
b、 其他各小组学生对展示的算法质疑,评价。
c、老师评价,并板书:
方法一:22+13=35(人)
35-6=29(人)或22+13-6=29(人)
方法二:22-6=16(人)
16+13=29(人)或22-6+13=29(人)
方法三:13-6=7(人)
22+7=29(人)或13-6+22=29(人)
小结:同学们真的了不起!能想出三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许多方法,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理解的方法去解决。
[评: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根据给出的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去。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在学生提出不同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动手动脑,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方法是否正确。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 2.3 用于生活,巩固提高。
(1)生活场景(一):运动场
(出示课件:即练习一第1题)引导学习说题意,并独立列式解答,之后展示评价。
(2)生活场景(二):观看录像;引导学生仔细看,仔细听,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数学信息:
a、公共汽车上(车上原有18人,有10人下车,有5人上车)
b、教室里(全班原有48人,转走1人,又转来3位新同学)
c、红领巾储蓄所(第一次存入35元,第二次存入40元,取出60元)
(学生独立解决其中一个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并以报答案)
[评:新教材为老师的创造性工作留下了较大空间。教师既要用好教材,又要用活教材。本课中,通过学生的讨论学习,最后把练习设计为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如:运动场、身边问题、商场等,让学生体会和感悟到数学真正的价值。只要是建立在学生经验和知识上的问题,即使提升了目的又何尝不可呢?]
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因此,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例如,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新星小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既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收稿日期:2013-08-07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社会生活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于教材以新的内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用数学知识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
1. 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缝纽扣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缝纽扣的活动,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
(2)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
例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2. 课堂中运用生活经验学习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在教学新知识时,应该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画图等活动,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再把它们抽象出来,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
例如,江西南昌市站前路小学的余丛晖老师在《解决问题》一课中,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2.1 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说:(课件显示主题图的一部分)春天到了,大自然多美呀!小草探出了脑袋,花儿露出了笑脸,小鸟在快乐地歌唱呢!看!这些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
(2)看:听,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木偶戏已经开始了,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课件播放一段木偶戏:“狼来了”)
(3)问:(出示课件:缩放画面,显示在木偶剧场的小朋友)这些水朋友和咱们一样,也在看木偶戏呢,在这幅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找到隐藏在画面中的数学问题吗?能提出哪些问题?
在让学生应用自己的经验提出多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
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开始时,老师呈现学生喜欢的——木偶戏。让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连接,为下一步的探究创设了合适的情景。]
(4)揭示课题:现在咱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好吗?(板书课题)
2.2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讨论解决方法
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人数?先思考,再分四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2)写出解决方法。
独立把讨论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
(3)展示评价。
a、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不同的算法,并说出思考过程。
思路一:原有22人,来了13人后,就是35人在看戏;现在就有29人在看戏;
思路二:原有22人,来了6人后,就是16人在看戏;又走了13人,现在就有29人在看戏;
思路三:原有22人,又来了13人后,相当于在原有的22人基础上,增加了7人,那么现在就有29人在看戏;
b、 其他各小组学生对展示的算法质疑,评价。
c、老师评价,并板书:
方法一:22+13=35(人)
35-6=29(人)或22+13-6=29(人)
方法二:22-6=16(人)
16+13=29(人)或22-6+13=29(人)
方法三:13-6=7(人)
22+7=29(人)或13-6+22=29(人)
小结:同学们真的了不起!能想出三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许多方法,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理解的方法去解决。
[评: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根据给出的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去。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在学生提出不同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动手动脑,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方法是否正确。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 2.3 用于生活,巩固提高。
(1)生活场景(一):运动场
(出示课件:即练习一第1题)引导学习说题意,并独立列式解答,之后展示评价。
(2)生活场景(二):观看录像;引导学生仔细看,仔细听,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数学信息:
a、公共汽车上(车上原有18人,有10人下车,有5人上车)
b、教室里(全班原有48人,转走1人,又转来3位新同学)
c、红领巾储蓄所(第一次存入35元,第二次存入40元,取出60元)
(学生独立解决其中一个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并以报答案)
[评:新教材为老师的创造性工作留下了较大空间。教师既要用好教材,又要用活教材。本课中,通过学生的讨论学习,最后把练习设计为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如:运动场、身边问题、商场等,让学生体会和感悟到数学真正的价值。只要是建立在学生经验和知识上的问题,即使提升了目的又何尝不可呢?]
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因此,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例如,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新星小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既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收稿日期:201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