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印国家竞争力分析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dhq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印度和美国的竞争力各有不同。但分析各国竞争力,需要有科学的工具和方法,也需要对文化基因和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竞争力是一个工具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对全球148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进行了一次排名。有必要对这个排名进行客观性审查。竞争力是一个工具。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高,其长久的经济表现就会更好。假如一个国家穷的不得了,但是竞争力排名很靠前,就难免让人对排名的客观性产生怀疑。
  世界经济论坛的这一排名,在宏观经济环境、创新、医疗卫生、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等12个衡量指标中,有一些指标是可信的,但它也把很多事情,包括GDP增长等都搞在一起,导致宏观指标不太可信。
  比如评论一个小孩的数学学得好不好,在衡量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的时候,竞争力指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他的学习结果,因为学习结果可能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归根结底,这一全球竞争力排名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特别清楚地区分原因和结果。
  另外竞争力的指标偏多。很难让一个政府同时在所有方面提高竞争能力,总得有些指导性的东西。在我看来,有些指标是关键,另外一些东西可能附带就能达到,没必要都列在一起。
  比如对麻省理工学院(MIT)进行分析,简单数据显示,从2010年和2011年的研究中,仅MIT一所大学创造出的公司的整个销售额大概相当于全球第17大经济体。为什么MIT一所大学能够达到这样的结果?你可以说它有好的科学家,但为什么MIT就有好的科学家?你可以说它有好的实验室,但为什么MIT有好的实验室?这些因素还是属于表面上的东西,而非真正的竞争力测量指标。
  假如按照世界经济论坛的分析方法,可能要通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来进行测量。仅仅MIT一所学校,就有30多个教授获过诺贝尔奖。但是即便是诺奖获得者的数量测评也只是一个结果,真实的东西是,MIT的竞争能力,其实是学术的绝对自由和人才机制。虽说它的终身教职设置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同时也使教授能有一定的冒险精神;然后是整个制度的创制:MIT人才的流动性很强,它把全球作为一个人才大市场来遴选人才。MIT的毕业生不能马上在MIT任职,而是要有全球任职的经历才行,其评估也由全球专家进行综合性评估。
  很多教授可能在创建公司后成为亿万富翁,但基础科研照样不耽误,而且,他最终想的还是做科研,这种科学精神是竞争力方面的内涵。而这种竞争力,第一很难复制,第二如果没有大的制度条件——独立于政治的学术自由,也根本不可能具备这种能力。
  所以,大学得有学术自由。这完全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机制。虽然我不是教授选的、而是上面任命下来的,大学也没有民主制度,但教授确实有学术自由,另外他们的政治权利很大。
  在中国,大学从学院院长到校长到党委书记,各种职务都有很大的权力,教育部的控制也非常紧,但如果不改变这些东西,可能也就不会创造一个创新的条件。
  什么是国家竞争能力?从归类上来讲是三类,一种是复制能力——生产设备能不能很快上规模的能力;另外一种是创新能力:与实验室有关的创造新产品、新的科学知识的能力;还有一种是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各种条件支持,将已有的不同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全新的知识和新的领域的能力。
  在中国,创新是一个大工程,这很重要,就如同美国有曼哈顿计划——美国陆军部研制原子弹计划一样。MIT有很多这种从无到有的创新,但现在逐渐是结合创新(recombinate-innovation),风头越来越劲。比如谷歌开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其实作为分离的技术以前都存在,但结合后无需人工控制,完全创造了新的东西。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定的自由度,缺乏学术自由,可能会产生前两种形式的创新。从原子弹到卫星的复制和独立研发,苏联过去有这种物理学的项目,中国现在也有各种实验。但第三种结合式的创新绝对不会有。
  在这种结合式创新中,政府应该起什么作用?不该起什么作用?
  政府起的作用非常重要。政府在知识创新方面可以提供关键的“被动作用”——即“允许”的作用。以GPS为例,在美国都有这样的过程:先是政府支持的项目、甚至是政府实验室里直接出来的,接着通过将其马上公开而获得社会性——知识虽是政府拥有,但允许私人企业家、学术机构将它社会化;此外,政府还提供推动作用,表现为出钱支持一类的;现在证明,政府组织竞争的作用也非常关键。本来一个研究项目是过程上的东西:写建议书,表明雇用人数和目的。同行评审后,政府出资建实验室,实际上政府支持的是研究参与者,而不看重过程,能不能出成果是不确定的,但它会支持最后的产品。这种创新模式越来越重要,政府不管你是否求名,只支持你创造出的东西,搞大赛。从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到最早互联网应用等都是这样出来的。结合性创新现在美国已经非常成功。这是今后创新的方向。
  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知识也越来越社会化,结合创新的关键所在是不拘泥于专业知识。研究表明,很多结合创新的杰出成果,恰恰不是本专业人做出来的。有些研究中国问题多年的人反而有时候提不出新的想法,反而是那些不太知道的人更敢想、敢說。
  这后面的体制支持是什么?首先,学业分布不能太窄太细。中国的教育体制非常的细,又非常的专。另外,公开竞争要求有一定的公开性,不能过于追求商业机密,政府要出面来推动,开放资源。
  美国20年后的忧虑
  美国存在很多问题,这毫无疑问。但美国现在一个突出问题是,政府在经济衰退时很难起作用。比如现在应该用凯恩斯工具搞建设,但政治问题却使它不能做到。
  民主自身有很多问题。美国的全民医疗保险、枪支的管理都做得不好。日本也是一个民主国家,枪支管理就做得很好。全民医疗保险在任何高收入的发达国家都可以做到,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是民主出了问题,而是这种民主的形式出了问题,经济和政治要分开。美国是经济和政治结合得太紧密了,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向性。   简单地结合MIT本身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实际上,美国这个国家能创新是因为有非常重要的基础科研,很多最终产品最初都是从大学实验室里出来的。
  国内属于自由派的经济学家都反对政府干预,但我觉得政府非常关键,在基础科研方面政府起到的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作用,如果削弱政府这个功能的话,就会妨碍创新。
  而美国现在有钱有势有影响力的主要是共和党,共和党人可以用最大的经济资源来影响政治。对冲基金、银行家等都非常支持共和党,共和党的意识形态中有反对政府的倾向,认为大政府就不好。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应该逐个案例个体分析。有时候大政府是不好,比如中国政府有时候起的作用就太大了,而美国政府我并不觉得有那么过分,在教育、科研、卫生等方面,美国政府本应起更大的作用。但共和党意在削减政府,而能做到支出削减的就是教育、科研这些东西。MIT也因此很受影响,很多的项目建议书、过去资助的渠道现在都不存在了,因为这些资助渠道都是通过政府来支持的。
  美国石油大亨科赫兄弟(Koch brothers)的例子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科赫兄弟都是MIT毕业生,花了上亿美元来支持共和党。但同时两个人也给MIT捐钱,建了一个癌症研究中心(The David H. Koch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Cancer Research)。
  他们的想法非常有道理,现在治癌症的药会不分好坏,好的细胞和坏的细胞一块儿杀死,这主要是药发送的方式不对,就像送信的邮递员,搞不清楚信往哪儿投,就漫天一撒,送到就送到,没送到就没送到。科赫兄弟的这个癌症研究中心,把医学和工程学结合到一起,工程学家就研究这药怎么直达患处。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问题是科学家要建实验室,运营的经费都是到政府那儿申请,但这兄弟俩又从政治上反对政府,所以结果变成了非常可笑的一件事情。他们出钱建的癌症研究中心,楼也建好了,却没有研究经费。政府开支减少,的确会妨碍美国的创新,现在已经可以看出这样的苗头。
  美国科学研究经费开支的下降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在美国,经济学研究也受到了限制。像我研究的领域是制度,属于“软”的社会科学,就更加不受重视,有些跟中国学者合作的项目现在得申请中国的经费。所以,政府的位置和作用如何设置非常重要,如果搞市场极端化肯定要妨碍创新。创新中的东西有些市场能提供一部分,有些是市场没法提供的,因此政府的作用没法取代。
  不过,美国的竞争能力在于其大的制度框架有优势。它有学术自由,有MIT、斯坦福大学这样一些学校,也有很强的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支持创新发展。但我比较担心的是,现在风险基金支持的项目都是过去积累出来的东西,已经在实验室做了10年20年,那今后20年怎么办?如果现在政府继续大规模地削减开支,20年以后,这些风险基金、私募基金来支持什么东西?
  美国的极右翼共和党虽然不是共和党的全部,但这些极右翼实际上可能在断送美国的前程。他们对美国有两个方面的威胁,一是政府削减开支减弱了美国的科学创新机制;二是影响美国未来的竞争能力,在经济上的表现是收入的不平等——这也是共和党坚决要求保留的。
  美國现在的收入不平等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已经不能简单地说富人和中产阶级不一样,而是存在越来越大的鸿沟。比如在MIT,学物理的继续做物理学家还是到华尔街去做数量投资,差别太大了。学术经费在削减,而华尔街则有丰富的回报,而且几乎是不上税——缴14%的资本收益税即可。并不是说物理学家和华尔街金融家要挣得一样多,才有人去做物理学家,差10倍、20倍也会有人去做物理学家,因为物理本身非常有意思。但如果差200倍,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解决收入不平等并不需要牺牲增长。统计研究表明,收入不平等实际上会从负面影响增长。收入最不平等的国家实际增长是最不好的。
  比如说,赢者通吃这一规则,就带来负面影响。这有点像搞体育的,100米赛跑,我们都记得第一名但不记得第二名,但第一名和第二名可能只差0.0000001秒。但是因为赢者通吃,第一名就大包大揽,第二名可能差得就很远。
  这种情况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变得更加明显。比如Facebook,十年前还有个my space,那时候二者似乎还有竞争空间。人们觉得这个世界的市场这么大,有两家怕什么。现在绝对不是这样,要不然是你全赢,要不然就是你全输。也就是说,新技术可能有负的外部性,Facebook的经济功能跟以前非常不一样。新技术的性质使得我使用这个东西,会造成你也愿意用这种东西,最后只能容纳一家公司,这就是赢者通吃——即使我不想独成一家,最后也只能是一家存在。
  对这一现象,政府应该通过高税收进行调节,在不影响经济生产的前提下,把更多资源用于公共事业方面。
  所以要解决美国的这方面问题要用左派思维,增进更多平等意识,多采用民主党的意见。
  但事实上民主党和共和党双方处于僵持状态。可能支持共和党的人比支持民主党的人略微更有钱一些,但这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主要问题在于,愿意做政治广告的人,愿意出巨资来支持竞选的人都是右派的共和党。左派并不缺钱,只是他们认为用钱去影响政治是肮脏的,在意识形态上不能自圆其说,这就导致左派影响力越来越差,政策矫正也就不能及时完成。
  中印之长短
  对中国我则有另外一种担心。中国将来的增长不可能靠现在这种大规模人力投资的方式完成,必须要有创新的观点。但中国的制度设计里到底能允许和鼓励多少创新?即使能鼓励创新,中国是不是还能维持现在这种经济增长的水平?我存有疑问。
  中国现在多谈通过改革释放动力,但改革释放的能量绝对不如1978年那时改革所释放的能量大,空间也没那么大了,人均GDP的水平也比过去高了。因此通过改革释放能量,与30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上世纪80年代搞农村承包制改革,四年改革使得8亿多农民收入增加了一倍多,这种改革的能量简直不可想象。那时改革在释放出能量的同时,也提高了GDP和老百姓的收入,官僚高兴,老百姓也高兴,属于“帕累托最优”——让人人得利,无人失利,这是从政治上讲最好的一种状况。中国的将来肯定不是“帕累托最优”,怎么样都会有人失利,怎么都会创造出一部分人的失利阶层。   在我看来,这一次改革肯定要改的话,可能也是当经济下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动真刀真枪。但那时候改起来就非常难了。改革肯定会产生一些失利者,在GDP增长高的时候可以去补偿他们。但经济发展降下来的话,这个能力就很有限了。
  现在GDP已经不是一个经济的指标,而是一个政治的指标。如果GDP掉下来,即使老百姓收入水平提高,对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官僚体制也是一个威胁:去哪儿弄税收?地价怎么维持?政府收入靠的是GDP增长而不是靠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来完成。
  所以,改革两边很难平衡:如果GDP增长得很快但不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可能农民或普通工人不高兴;如果个人收入提高,把GDP降下来的话,老百姓高兴了但官僚体制本身不高兴,总会有一定的政治风险在里面。
  至于印度,这个国家的问题是由50多年的积累造成的。在中国,虽然“文革”破坏了很多东西,但基础教育和基础卫生等方面并没有遭到大的破坏,这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印度自独立后在这些方面一直做得很差,所以印度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也很差。
  国家整體竞争力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力因素——人的质量、人力资源、人力资本这些因子。
  评价一个国家时,不能简单地把GDP增长速度作为简单的评价指标。比如中国和印度,中国增长8%,印度增长5%,中国是增长得更多,但中国的潜力可能实际是10%;印度增长5%,但它的潜力可能只是4.5%或4%,所以印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潜力,这说明有很多东西是不需要投入的,那就是制度。
  解释这个观点比较复杂。我一直说印度这个国家能够拿8%、9%,如果不再努力改革,印度很成问题,因为过去背的负面东西太多了。简单地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功的国家,都是单一民族,很少有多民族国家,新加坡是个特例,但基本也以汉族为主。印度那么多的民族和那么多的宗教就很难;另外,成功的国家基本都在温带,很少在热带,新加坡又是一个反例,印度在热带。
  从工业化的角度,农业易受气候的影响,时好时坏就不能形成长远的积累,没有长远的积累就没法工业化。另外就是传染病,印度的传染病比中国严重;还有热带在某种意义上讲不鼓励创新,因为农作物丰富,人爬到树上摘个果子就吃了,不用创新;加之印度历史上的种姓制度,也对国家竞争力产生了抑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这些都是印度的负面条件。中国则不用面对这些负面因素。
  实际上中国整体的发展条件非常好。从近代史上看,只要政治体制稍微稳定一些,中国马上就能出经济成果。其实在上世纪20年代到日本侵略之前,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好,如果没有日本侵略的话,中国可能现在已是一个发达国家了。共产党解放中国后,几年后经济也马上就复苏了。
  东亚地区与南亚的区别是什么?只要政府不挡在面前阻止经济增长,经济就能自然增长。除非是以中央集权、中央计划经济等来进行干预,否则增长不是问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能达到西方的经济水平的经济体全是东亚的国家和地区,日本第一个,韩国、新加坡和台湾香港地区紧随其后。中国即便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都比印度的高。只要制度稍微放松一些,即使是有国有体制,比如说台湾地区和韩国,即使有国有的银行体系,本身都不会阻止经济增长。
  这可能有文化的原因。现在感觉中国人就是要经济增长,好像人一生下来,第一个词就是说我怎么去经济增长。我们把这叫做固定效应(fix effect),这种文化基因确实是很多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
  作者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副院长,本文由本刊记者金焱根据采访整理而成
其他文献
公务员工资该不该涨?这本是一个制度问题,而现实中却成为国人热烈讨论的话题。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当很多不同的人都参与进来讨论,问题就变得复杂,也让决策者难下决心,尤其是情绪化后,让人觉得问题没有了答案。问题在于社会的思维方式是混乱的,不是以法制思维方式来讨论问题,从而使得很多问题难有定论。因此,要解决公务员该不该涨工资,需要澄清很多认识。公务员工资是否过低  公务员工资是否低?低与不低的标准是什么?我
期刊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称丝路带)是我国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总结历史经验,综合当前国际环境,丝路带建设需要走务实合作之路,遵循政府引导、市场决定、企业主体,以经贸合作为先导,联通“四亚三洲”的现代丝绸之路,促进沿途各国共同发展。丝绸之路兴衰史  古丝路一般分为四条:北方丝路、南方丝路、海上丝路和草原丝路,其中北方丝路和海上丝路最为重要。  北方丝路主要兴盛于西汉与唐朝。该路自公元前11
期刊
展望未来,过去是最好的路标。回顾全球贸易体系的历史,其价值曾一次次被证明。  自1948年建立以来,多边贸易体系就一直是非歧视、包容、透明且可预测的世界贸易的基础。这一体系为众多国家的持续发展、为数十亿人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提供了持续助力。  近年来,对比2008年以来发生的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危机,又一次为这一体系的价值所在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例证。  上世纪30年代,各国政府设置了各
期刊
在距离阿里巴巴杭州总部5.4公里外的一家创业公司内,其CEO办公室中放着一块不起眼的小黑板,上面写着腾讯和阿里两家公司的名字,并在各自下方标出了优缺点。  去年底,这家主攻互联网金融方向的创业公司第一款产品刚上线,就分别收到了来自腾讯和阿里的入股要求。双方在竞争中轮番提价,并明示这家公司,选择谁就意味着不能再与另外一方合作。  中国互联网发展了20年,已形成几大寡头主导之势。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
期刊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是斯大林信任和提拔起来的人物,曾是苏联元帅、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在苏联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1953年6月26日,也就是斯大林死后不到四个月,贝利亚被捕并被处死。60多年来,关于贝利亚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他是十恶不赦的刽子手,也有人认为他是斯大林去世后首倡改革的人,有人赞赏他放手东德的立场;有人说贝利亚是在被捕的当天在家中被打死的,也有人说他是在经过审判后被处死的
期刊
要在世界版图上搜寻和“中国劳教改革”最接近的国家样本,越南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两年前,越南开始对剥夺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理措施进行整体性改革,通过制定《越南行政违法处罚法》对三项类似中国“大劳教”概念的行政处理措施——送到教养学校、送到强制教育机构以及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进行了重大调整。自2014年1月1日起,这三项处罚措施的决定权已从行政机关正式移交至法院。  越南的这部新法通过设置哪些规则撬动了行政机
期刊
这学期的每周三下午1点10分,赛奇都会出现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L280教室,给学生讲“中国政治经济转型”(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nsition in China)课。教室不大,呈蝙蝠形向两侧延展,上课的学生基本坐满教室,他们中80%是中国人的面孔。  一个非华裔学生打趣说,当赛奇顺口溜讲出个中国笑话,80%的学生笑了,而包括她在内的20%的学生则左顾右盼,不
期刊
谈到人力资本和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问题是中国现在究竟是教育过度,还是就业过度?这篇文章最后尝试给出结论,或者不给结论。结构性的就业困难  初中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大部分是农民工,求人倍率在继续上涨;大学生求人倍率比例也在改善,总的来说是在1或1以下,意味着的确存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见表3)。换句话说,农民工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存在  先从背景说起,中国现在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过去,中国是一个典型的
期刊
在近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之时,原本就很热络的中德关系更进一步,升级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这一关系的基石,毋庸置疑仍然是中德之间坚实且具有互补性的经济往来关系。“中国政府把德国视为经济改革的首选合作伙伴之一,同时也把德国视为高科技合作伙伴。”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Michael Clauss)对《财经》记者表示。  在此次访问中,中国人民银行和德国联邦银行就在法兰克福建立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安
期刊
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同时又是争议很大、难以达成共识的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出台后,社会各界对其中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总体反应不错,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这很正常。面对争议,中央确定了土地制度改革的原则,由中央定方案,地方试点,然后统一部署,法律先行,等等。在我看来,在社会共识尚未完全达成的情况下,通过试点形成政策和制度,通过法律修改解决改革合法性,是适合这一领域的正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