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经济损失赔偿制度简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fx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纯经济损失是侵权法上的一个概念,在欧洲普通法系及大陆法系都有使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互相之间的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使得纯经济损失与纠纷在生活中大量发生,并且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因此,本文在对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赔偿制度研究,分析纯经济损失的概念构成以及纯经济损失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探讨建立合理的纯经济损失赔偿制度。
  [关键词]纯经济损失 赔偿制度 纯经济损失特点
  [中图分类号]D93/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14-01
  一、纯经济损失的概念和特征
  纯经济损失是英美法上的一个常见理论,德国巴尔教授(Von Bar)将具有代表性的纯粹经济损失定义梳理为两种。第一种定义将其界定为属于不依赖物的损害或者身体及健康的损害而发生的损失;第二种定义将其界定为非属作为权利或者受到保护的利益遭受侵害而发生的损失。[1]与此同时,国内学者针对我国实际国情,关于纯经济损失的定义与国外学者存在一定分歧与区别。其中王泽鉴对于纯经济损失的定义比较具有普遍性,他认为之所以为纯粹经济损失,含义是被害人直接受到财产上的不利益,而并非因人身或者物被侵害的发生。[2]
  根据上述解读,我们基本可以将其定义为:纯经济损失是被害人受到的经济上或是财产上的直接损失以及经济利益受到侵害,而非是其人身安全或是其他外部侵害所带来的损失。
  二、发达国家纯经济损失的保护制度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保护
  在美英法系国家,其相关的法律条款中并没有特别单独针对纯经济损失的条款以及赔偿制度的归纳,在英国早期的普通法传统中,侵权行为之诉要以令状的基础,每一种令状对应一种侵权行为类型。而20世纪以来,更因“过失”这样一种概括性、包容性很强的侵权行为类型的制设,使得英美侵权法更为灵活机动。英美法院的法官充分利用了判例法开放的体系和推理技术,发展出各种新的侵权行为类型来,如产品责任的发展便是以美国为先锋。
  (二)大陆法系国家
  相对于英、美为代表的海洋法系国家而言,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在制定与针对相应的纯经济损失赔偿法律体系方面较为类似。如法德法院都不约而同的通过绕开侵权法的规定而展开适用合同法让纯粹经济损失获得相应赔偿,大陆法系不同于英美法系的表现就在于此。[4]
  两国的契约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扩展,并且《法国民法典》中的侵权行为条款非常广泛地囊括了所有类型的损害,使得受害者的纯粹经济损失案件在法国侵权法上很容易获得胜诉结果。这也就导致许多在英国国家可能会败诉的案件,在法国则可能会胜诉的主要原因。而德国不同于法国建立了比较宽松的赔偿制度,《德国民法典》侵权行为采取了概括加列举、两个条文三个层次的立法体例。
  三、我国纯经济损失赔偿制度现状及构建对策
  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构建了相关完善的法律体系而言,我国目前纯经济损失赔偿制度也已经受到无论是政府亦或是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纯经济损失赔偿制度现状
  根据我国目前民商法对于纯经济损失赔偿的规定而言,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以及《侵权责任法》等多部法律都针对相应的纯经济损失赔偿制度做了相应的规定。例如在《民法通则》以及《合同法》中都明确规定,当双方签订合同之后,由于一方不履行相应合同而对另一方造成了相应的经济损失,则需要根据相应的合同内所标明的数额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而在《侵权责任法》第6条:“若行为人对他人造成了实际的经济或是利益上的直接损失,若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等等。
  (二)我国纯经济损失赔偿制度构建对策
  首先,要坚持大陆法系的原则,与此同时对英美法系的成功之处进行借鉴,取长补短,在制定一般条款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受害群体的特征,进行有意识的归纳与总结,从而更好地进行纯经济损失的赔偿。
  其次,通过制定相应制度用以保护一般性条款不能保护受害人的利益。或者是类似于之前所提到的德国的做法,创建新的第三人的保护合同,从而有效扩展保管赔偿制度与法律保护的范畴以及适用范围。
  此外,我国目前虽然有相应的法律可以承担相应的纯经济损失赔偿的法律依据,但是在构建相应的纯经济损失赔偿制度时,首先通过对发达国家在相关法律领域内的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学习,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纯经济损失赔偿制度。
  四、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往往使得纯经济损失与纠纷在生活中大量发生,因此一旦发生将会对另一方造成巨大的损失,而由此也会引起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因此,应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纯经济损失赔偿制度以及相关配套法律进一步完善,在维持市场竞争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人身以及财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下卷)[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02.
  [2]李昊.纯经济上损失赔偿制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8.
  [3](意)毛罗布萨尼,(美)弗农瓦伦丁帕尔默主编.欧洲法中的纯经济损失[J/OL].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其他文献
[摘要]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先导,是执政党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创新并善于创新的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创新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有效执政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理论创新 执政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08-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
[摘要]灵感思维在科研过程中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灵感的产生有着典型的自组织机理。思维系统开放、远离平衡态是产生灵感的必要条件;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产生灵感的源泉;随机涨落是产生灵感的契机。理解灵感产生的根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捕捉灵感。  [关键词]灵感 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B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06-02  人类科学史已经充分表明,许多
教学工作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严格的教学管理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一项最基本的因素。重视教学管理的巨大作用,认真抓好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
“走课”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惠普公司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管理中采用的一种新方法,即“走动式管理”。“走课”,一般是指校长或学校领导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对学习环境、课程资源、
[摘要]当前学术失范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列举研究生学术失范表现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分析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原因,并分别从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全过程管理、学术失范行为的外部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学术失范行为的举措,以期为从源头上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社会学 研究生 学术失范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实践中,体现出来普遍的、亟须解决的若干主要误区,进行理性地剖析和策略上的指导,力图帮助学生摆脱议论文写作困惑,走出写作困境以达到
[摘要]马克思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中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问题。本文以“异化消费”理论为线索,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于解决当代社会消费问题的研究,从而反省我国社会进程中的物欲膨胀和拜金主义问题,对于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消费异化 物欲膨胀 拜金主义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
摘要:党十七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是党的十五大在提出“依法治国”之后,民主法治建设领域的具有战略号召力的新概念。弘扬法治精神的提出和践行,意味着法治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同时也给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的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  关键词:法治精神依法治国和谐社会  作者简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我们深切地感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彻底。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来自其本身的需要,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课堂教学设计就要从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局面。但是有效并不等于高效,高效课堂好比一道绝美的佳肴,而高效课堂的构建就好比这道菜肴烹调的过程,学会每个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