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讨了前辈嫌
你是一位新人,初进职场,大方得体而又“小心翼翼”是最重要的,多余的事不要做太多。
太爱表现
我们公司新进来的一个员工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小朋友很活泼,来的第一天就和我们一起吃饭了。我们公司懂日语的比较多,他是学德语专业的,辅修日语,所以工作中暂时没有他本专业的“用武之地”。然而,他似乎并不甘心这样的冷遇,于是,平时同事交流或者开玩笑,有事没事他总会夹杂几句德语,如果在场有人听得懂还好,问题是同事中没有一个懂德语的。他也不顾这样的表现会让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反感,一边讲一边还要我们回应,时不时地跟我们讲述英语和德语的发音区别。当其他同事偶尔打电话说日语时,他还会插上几句,纠正别人的发音。我和他的座位是斜对面,经常听他用德语和对方讲电话,我们的业务中并没有德国客户,虽然公司没有明文规定不准打私人电话,但是这样张狂地表现自己,未免过头了吧。大家知道你会德语,也犯不着如此强调的。
——刘先生 广告公司经理
Bella解读
爱表现,是焦虑。难得“露一手”,是惊喜。
新人要融入团队,这是必须的!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才华是好事儿,俗话不是有那么一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如果你是在一堆“钻石”身边,还是别急着“发光”的好。内敛的人总是可爱的,低调又不失大方得体,先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才是让“老人”们接受你的最佳方法。比起爱表现、出风头,老人更喜欢踏踏实实工作、对团队有贡献的人,说得“阴暗”点风头都让你出了,你让前辈“靠边站”吗。
难得“露一手”才算得上惊喜。有才华的新人同学们,请“韬光养晦”一段时间,在工作需要的时候再不动声色地露一手,这才不会遭人厌烦喔。
自作主张
因为单位的特殊性,比如经常有一些属于机密文件,还有一些是特别重要的,所以我们从第一天上班就知道,做任何决定变动都必须先请示再行动。最近单位来了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人很聪明,悟性高。只是自来熟,还喜欢自作主张。比方说,在称呼方面,我们单位而言一届届过来,称呼前辈都是叫某某老师,她一来就很亲切地称呼我“老大”(我比她大十几岁),这一点不仅让我不习惯,在其他领导面前也感觉不够庄重。我们的办公桌没有隔板挡住,但因为氛围一向严肃,文件也相当重要,几乎没有人会去动同事的东西。有一次我正准备去向科长交一个社区规划的材料,忽然来了个私人电话我就出去接了,正在走廊里打着电话,看她拿着那份材料出来了,她打了个手势,她帮我去交给领导,让我“安心”打电话。虽然她的出发点是好,不过一来这属于机密文件,二来,给科长的感觉也不好,说不定科长会以为是我对文件不够上心。让我挺无奈的。
——小林 机关副主任科员
Bella解读
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做你的“亲爱的”。
自来熟,是新人常犯的一个错误。现在流行的称呼“亲爱的”、“老大”,是最受新人欢迎的称呼之一。但,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做你的“老大”和“亲爱的”。在称呼这个问题上,建议入乡随俗,如果你执意标新立异,那么你就会成为“不入流”的那位。尤其是在政府部门、国企等这些单位,“遇事先请示”是第一原则。自作主张只会给你的直属领导和同组同事带来困扰。
讨团队同事嫌
英国一家调查公司对坞36人实施的调查显示,职场上,员工产生焦躁情绪的头号原因是“同事脾气古怪,讨人嫌”。如此看来,你一不注意,就有可能成为让别人焦躁的“头号杀手”。
“越位”帮忙
小C在公司是个“多面手”,外语、电脑什么都很在行,她是我们公司的HR。平心而论,她是个很热情的人,只是不太会看眼色,平时只要我们同事有困难,她一定会帮助。不过我觉得她有时太过了,上次我们另外一个业务员小徐在看一份客户寄来的英文资料,不太懂,小C过去很快就帮她搞定了。从那次起,每次小徐收到英文的邮件和资料,小C都会好奇地跑过来看一看,有时是机密文件也是如此,慢慢的小徐就有点受不了了。不只是小徐这件事,小C在公司一直都是这样的,总是喜欢和同事抢着干一些事情,上次小李设计的一个方案被老总打回来了,小C知道后,就也搞了一个方案,交给小李,说是让她参考参考,搞得本职工作的小李很尴尬,说得不好听就是抢了别人的功劳。
——张本本 公司业务员
Bella解读
长错坑的萝卜,迟早被拔掉
过分“助人为乐”只会适得其反。什么事情都想争着去干这样势必会引起同事的反感——“既然你一个人都能做了,还要我们干什么?”职场里就是这样,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有个萝卜总是喜欢随意长到别人的坑里去,这个萝卜迟早被拔掉。
职场方舟子
我们科室里有个“方舟子”老师,喜欢“打假”、喜欢用道理和经验说服别人。平时在讲课备课方面,有什么不同意见,他总会摆事实、讲道理,直到你承认他的讲课方法是对的、而你的是错的为止。最近新来的一个80后小姑娘,信星座血型、人格分析之类的,他硬是要和人家杠上,指出星座血型的不科学之处,拿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你这个是不对的”,再举历史上的实例去说服小姑娘。每次和别人发生争执,这段争执的最后一句话都肯定得由他来“总结陈词”。
——崔明 中学历史老师
Bella解读
最喜欢讲道理的人,却往往让人觉得最“不讲道理”
“得理不饶人,无理必取闹”,凡事喜欢“摆事实、讲道理”,喜欢用逻辑思维来证明别人错、自己对。这样只会让人敬而远之,甚至让人产生一种“不讲道理”、顽固不化、心胸不开的错觉一一最恐怖的是,哪怕你真的是对的!
“柠檬”同事
我们公司有这么一位仁兄,表面看上去无害,但其实能力不够,也不肯花时间用心做,总是拖团队的后腿。他平时在老板面前表现得还马马虎虎,老板交给他一项任务,如果是他独立负责的,他必定会尽力做,至少够勤恳。但一旦有需要他协助完成的团队项目,他就会拖后腿。去年年前老板交给我们某产品的市调,团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他是负责华南区的某一块,工作接到手之后左推右推,强调自己那边有多忙,也没好好做,搞到最后同组同事加班为他查漏补缺,现在已经没人愿意和他合作了。
Bemly公关
Bella解读
老板总会发现你是“酸”的
美国人把从外观难以发现的次品比喻为柠檬,这位“柠檬”兄对同事而言,就是团队“次品”。虽然目前在领导面前是零瑕疵,但假如有耐不住性子的同事“剥”了那层柠檬皮,老板就会发现原来他是“酸”的。
凡事喜欢“摆事实、讲道理”,喜欢用逻辑思维来证明别人错、自己对。这样的行为等同于:你在孤立自己!
也会讨了新人嫌
“30年的媳妇熬成婆”,职场老人往往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其实,“婆婆”只有一个那就是老板。你只不过是比别人先进门了几天。小心“前辈”也可能变 成讨人嫌的对象喔。
推卸责任
我毕业实习的第一家单位,被分配跟着一个30岁左右的姐姐一起做同一条线。说是前辈,其实她也只比我大4岁。我一去,她就安排一些专业的采访给我做,但什么资源都不肯给我,要求也不说清楚,等我问了吧,她又东一条、西一条,想到什么补充什么。所以我只能抓瞎似的去联系采访,等成文后她总会说,不符合要求,不能用。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之后的每次都问得更细致了,她却还是那样,要求、资源从来都不说清楚。有几次文章通不过,主任发火批评我们了,她总会说,是新人搞不清楚状况才会犯错。最后搞得我自己很委屈,又不能和领导直说,只能改投另一家单位工作……
——Yoyo 报社记者
Bella解读
给新人下的套子,将来可能套在自己的脚上。
电视剧里在“只能改投另一家工作……”之后,会安排这两位主人公,戏剧性地重遇,然后优势劣势逆转,新人因祸得福,老人自食恶果。别以为这是电视剧的情节,如果你总给新人。下套子出了事情就推卸责任,谁能保证这逆转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对新人好,是职场人际关系的投资,也是高情商的表现。例如,可以花10分钟,为你同组的新人做一个“工作执行表”,将你安排的任务、已有的资源Point、一些相关的主要联系人……都标注清楚,并给他一个小贴士,什么时间段找你帮忙比较合适,无法做决定时应该联系谁……这样既方便他开展工作,也不会打扰你的正常工作进程。
练习你的“讨喜”EQ
●请同事帮个小忙
1 没错!不是帮别人的忙,是请别人帮忙。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富兰克林效应”:“我们并不因为别人对我们的好而爱他们,而是因为自己对他们的好而爱他们。”也就是说,曾经帮过你一次忙的人会比那些你帮助过的人更喜欢你。所以,要使某个人喜欢你,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当然,这必须是个小忙。如果请别人帮大忙的话情况就可能相反了。
2 不要立刻微笑
平时和同事见面或打招呼时不要立刻笑哈哈或微笑。慢慢地,轻轻地微笑,让对方感到这是他们独享的待遇,不要让同事认为你在遇见每个人时都会自动微笑,否则,同事难免觉得你这个^有点假。
3 不说“你知道吗”
和同事产生争论时,不说“你知道吗”、“你懂吗”,这些语句给别人的感觉是,你不仅否认了他的观点,甚至在质疑他的理解能力,这会使他们产生不满,让他们感觉不到起码的尊重,对你的反感也会随之产生,可以说是职场沟通中的大忌——哪怕你说的事情是对的。
4 当同事不想“看”你是
和同事交流,或者看起来非常无聊?如果的确如此,请检查—下,你是否在向他们传递积极的讯息?说话不要太快,不要只谈论你自己,或者用一些无聊的琐事轰炸你的听众,这样只会让人厌烦。
你是一位新人,初进职场,大方得体而又“小心翼翼”是最重要的,多余的事不要做太多。
太爱表现
我们公司新进来的一个员工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小朋友很活泼,来的第一天就和我们一起吃饭了。我们公司懂日语的比较多,他是学德语专业的,辅修日语,所以工作中暂时没有他本专业的“用武之地”。然而,他似乎并不甘心这样的冷遇,于是,平时同事交流或者开玩笑,有事没事他总会夹杂几句德语,如果在场有人听得懂还好,问题是同事中没有一个懂德语的。他也不顾这样的表现会让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反感,一边讲一边还要我们回应,时不时地跟我们讲述英语和德语的发音区别。当其他同事偶尔打电话说日语时,他还会插上几句,纠正别人的发音。我和他的座位是斜对面,经常听他用德语和对方讲电话,我们的业务中并没有德国客户,虽然公司没有明文规定不准打私人电话,但是这样张狂地表现自己,未免过头了吧。大家知道你会德语,也犯不着如此强调的。
——刘先生 广告公司经理
Bella解读
爱表现,是焦虑。难得“露一手”,是惊喜。
新人要融入团队,这是必须的!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才华是好事儿,俗话不是有那么一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如果你是在一堆“钻石”身边,还是别急着“发光”的好。内敛的人总是可爱的,低调又不失大方得体,先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才是让“老人”们接受你的最佳方法。比起爱表现、出风头,老人更喜欢踏踏实实工作、对团队有贡献的人,说得“阴暗”点风头都让你出了,你让前辈“靠边站”吗。
难得“露一手”才算得上惊喜。有才华的新人同学们,请“韬光养晦”一段时间,在工作需要的时候再不动声色地露一手,这才不会遭人厌烦喔。
自作主张
因为单位的特殊性,比如经常有一些属于机密文件,还有一些是特别重要的,所以我们从第一天上班就知道,做任何决定变动都必须先请示再行动。最近单位来了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人很聪明,悟性高。只是自来熟,还喜欢自作主张。比方说,在称呼方面,我们单位而言一届届过来,称呼前辈都是叫某某老师,她一来就很亲切地称呼我“老大”(我比她大十几岁),这一点不仅让我不习惯,在其他领导面前也感觉不够庄重。我们的办公桌没有隔板挡住,但因为氛围一向严肃,文件也相当重要,几乎没有人会去动同事的东西。有一次我正准备去向科长交一个社区规划的材料,忽然来了个私人电话我就出去接了,正在走廊里打着电话,看她拿着那份材料出来了,她打了个手势,她帮我去交给领导,让我“安心”打电话。虽然她的出发点是好,不过一来这属于机密文件,二来,给科长的感觉也不好,说不定科长会以为是我对文件不够上心。让我挺无奈的。
——小林 机关副主任科员
Bella解读
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做你的“亲爱的”。
自来熟,是新人常犯的一个错误。现在流行的称呼“亲爱的”、“老大”,是最受新人欢迎的称呼之一。但,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做你的“老大”和“亲爱的”。在称呼这个问题上,建议入乡随俗,如果你执意标新立异,那么你就会成为“不入流”的那位。尤其是在政府部门、国企等这些单位,“遇事先请示”是第一原则。自作主张只会给你的直属领导和同组同事带来困扰。
讨团队同事嫌
英国一家调查公司对坞36人实施的调查显示,职场上,员工产生焦躁情绪的头号原因是“同事脾气古怪,讨人嫌”。如此看来,你一不注意,就有可能成为让别人焦躁的“头号杀手”。
“越位”帮忙
小C在公司是个“多面手”,外语、电脑什么都很在行,她是我们公司的HR。平心而论,她是个很热情的人,只是不太会看眼色,平时只要我们同事有困难,她一定会帮助。不过我觉得她有时太过了,上次我们另外一个业务员小徐在看一份客户寄来的英文资料,不太懂,小C过去很快就帮她搞定了。从那次起,每次小徐收到英文的邮件和资料,小C都会好奇地跑过来看一看,有时是机密文件也是如此,慢慢的小徐就有点受不了了。不只是小徐这件事,小C在公司一直都是这样的,总是喜欢和同事抢着干一些事情,上次小李设计的一个方案被老总打回来了,小C知道后,就也搞了一个方案,交给小李,说是让她参考参考,搞得本职工作的小李很尴尬,说得不好听就是抢了别人的功劳。
——张本本 公司业务员
Bella解读
长错坑的萝卜,迟早被拔掉
过分“助人为乐”只会适得其反。什么事情都想争着去干这样势必会引起同事的反感——“既然你一个人都能做了,还要我们干什么?”职场里就是这样,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有个萝卜总是喜欢随意长到别人的坑里去,这个萝卜迟早被拔掉。
职场方舟子
我们科室里有个“方舟子”老师,喜欢“打假”、喜欢用道理和经验说服别人。平时在讲课备课方面,有什么不同意见,他总会摆事实、讲道理,直到你承认他的讲课方法是对的、而你的是错的为止。最近新来的一个80后小姑娘,信星座血型、人格分析之类的,他硬是要和人家杠上,指出星座血型的不科学之处,拿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你这个是不对的”,再举历史上的实例去说服小姑娘。每次和别人发生争执,这段争执的最后一句话都肯定得由他来“总结陈词”。
——崔明 中学历史老师
Bella解读
最喜欢讲道理的人,却往往让人觉得最“不讲道理”
“得理不饶人,无理必取闹”,凡事喜欢“摆事实、讲道理”,喜欢用逻辑思维来证明别人错、自己对。这样只会让人敬而远之,甚至让人产生一种“不讲道理”、顽固不化、心胸不开的错觉一一最恐怖的是,哪怕你真的是对的!
“柠檬”同事
我们公司有这么一位仁兄,表面看上去无害,但其实能力不够,也不肯花时间用心做,总是拖团队的后腿。他平时在老板面前表现得还马马虎虎,老板交给他一项任务,如果是他独立负责的,他必定会尽力做,至少够勤恳。但一旦有需要他协助完成的团队项目,他就会拖后腿。去年年前老板交给我们某产品的市调,团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他是负责华南区的某一块,工作接到手之后左推右推,强调自己那边有多忙,也没好好做,搞到最后同组同事加班为他查漏补缺,现在已经没人愿意和他合作了。
Bemly公关
Bella解读
老板总会发现你是“酸”的
美国人把从外观难以发现的次品比喻为柠檬,这位“柠檬”兄对同事而言,就是团队“次品”。虽然目前在领导面前是零瑕疵,但假如有耐不住性子的同事“剥”了那层柠檬皮,老板就会发现原来他是“酸”的。
凡事喜欢“摆事实、讲道理”,喜欢用逻辑思维来证明别人错、自己对。这样的行为等同于:你在孤立自己!
也会讨了新人嫌
“30年的媳妇熬成婆”,职场老人往往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其实,“婆婆”只有一个那就是老板。你只不过是比别人先进门了几天。小心“前辈”也可能变 成讨人嫌的对象喔。
推卸责任
我毕业实习的第一家单位,被分配跟着一个30岁左右的姐姐一起做同一条线。说是前辈,其实她也只比我大4岁。我一去,她就安排一些专业的采访给我做,但什么资源都不肯给我,要求也不说清楚,等我问了吧,她又东一条、西一条,想到什么补充什么。所以我只能抓瞎似的去联系采访,等成文后她总会说,不符合要求,不能用。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之后的每次都问得更细致了,她却还是那样,要求、资源从来都不说清楚。有几次文章通不过,主任发火批评我们了,她总会说,是新人搞不清楚状况才会犯错。最后搞得我自己很委屈,又不能和领导直说,只能改投另一家单位工作……
——Yoyo 报社记者
Bella解读
给新人下的套子,将来可能套在自己的脚上。
电视剧里在“只能改投另一家工作……”之后,会安排这两位主人公,戏剧性地重遇,然后优势劣势逆转,新人因祸得福,老人自食恶果。别以为这是电视剧的情节,如果你总给新人。下套子出了事情就推卸责任,谁能保证这逆转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对新人好,是职场人际关系的投资,也是高情商的表现。例如,可以花10分钟,为你同组的新人做一个“工作执行表”,将你安排的任务、已有的资源Point、一些相关的主要联系人……都标注清楚,并给他一个小贴士,什么时间段找你帮忙比较合适,无法做决定时应该联系谁……这样既方便他开展工作,也不会打扰你的正常工作进程。
练习你的“讨喜”EQ
●请同事帮个小忙
1 没错!不是帮别人的忙,是请别人帮忙。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富兰克林效应”:“我们并不因为别人对我们的好而爱他们,而是因为自己对他们的好而爱他们。”也就是说,曾经帮过你一次忙的人会比那些你帮助过的人更喜欢你。所以,要使某个人喜欢你,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当然,这必须是个小忙。如果请别人帮大忙的话情况就可能相反了。
2 不要立刻微笑
平时和同事见面或打招呼时不要立刻笑哈哈或微笑。慢慢地,轻轻地微笑,让对方感到这是他们独享的待遇,不要让同事认为你在遇见每个人时都会自动微笑,否则,同事难免觉得你这个^有点假。
3 不说“你知道吗”
和同事产生争论时,不说“你知道吗”、“你懂吗”,这些语句给别人的感觉是,你不仅否认了他的观点,甚至在质疑他的理解能力,这会使他们产生不满,让他们感觉不到起码的尊重,对你的反感也会随之产生,可以说是职场沟通中的大忌——哪怕你说的事情是对的。
4 当同事不想“看”你是
和同事交流,或者看起来非常无聊?如果的确如此,请检查—下,你是否在向他们传递积极的讯息?说话不要太快,不要只谈论你自己,或者用一些无聊的琐事轰炸你的听众,这样只会让人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