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麦凯瑞我对亚洲情有独钟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ng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对于史蒂夫。麦凯瑞而言充满了魔力,这位以战地摄影而著名的摄影大师多次行走在亚洲的土地上,以人文视角去发现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在他眼中,这里色彩绚烂,充满了动人的故事,本期解读大师将带你走进史蒂夫·麦凯瑞的影像世界,解析这位人物教父创作方式。
  1978
  首次踏入亚洲拍摄,以自由摄影师身份到达印度创作。
  1981
  完成首部亚洲专题摄影作品《火热的民族》,并在《国家地理》杂志发表。
  1988
  接受《纽约时报》的任务,第一次赴柬埔寨吴哥窟拍摄专题《饥饿》。
  1997
  作品在亚洲展开巡展,举办“印度”、“斯里兰卡”等大型展览。
  2003
  个人巡展“亚洲面孔”在纽约乔治·伊斯曼国际影像博物馆展出。
  镜头里的印度色彩
  美国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是国际公认的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摄影师之一。麦凯瑞过去三十几年来,在世界各地拍摄的那些最让人印象深刻和最优美的照片。受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影响,麦凯瑞在情感表达的力量上十分直接。麦凯瑞说:“我觉得布列松的照片能够深入到一个人的内心并呈现出这个人独有的个性,是决定性瞬间的呈现。这些照片都是新闻照片,但是对于我来说,它们已经超越了新闻而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这些照片是永恒的。”
  在一份美国的新闻报纸工作几年之后,麦凯瑞决定去印度旅行。正是在这次印度之行,他的摄影技术变得更加纯熟,同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学会了观察和等待。“如果你等,人们会忘记你的相机,之后,他们的精神和灵魂便会自然而然地呈现。”麦凯瑞独特的能力,使他得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捕捉人类生活稍纵即逝的瞬间。他用敏锐的双眼审视事物的结构和色彩、图案的形状和对称性,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其他世界的窗口。他的作品是从时间中提取的经典的、珍贵的瞬间。它们展现的是人性的真谛,所以它们才经久不衰。他的作品引导我们踏入画面中的世界,然后又把我们拽出来,让我们置身于灵魂的伟大空间里。麦凯瑞的作品让我们得以开始了解一种文化和它的人民。
  他大部分的照片如同陌生人一样,似一闪而过的面孔,下一秒你已经忘记了他们的样子。有些照片像你认识的人,在街上碰到会礼貌地打个招呼,接着错身而过各走各路。只有少数照片才像我们爱的人,他们的面容深刻在我们的心里。它们牵动着我们一让我们喜,有时也让我们悲。它们握住我们的手,常常也抓住我们的魂。它们代表着一个地方一个时刻,当然,更代表着一种理念。这样的照片才是经典。它更是一扇门,通向麦凯瑞遇到过的那些人们的生活和他们赖以生存的那些远方的土地。麦凯瑞的作品展现了他自由穿梭不同地域和文化、以敏锐热情的眼睛深情记录人类生存足迹的能力。
  图片故事
  1 太阳在这个繁忙的街口落了下去,建筑物沐浴在一层梦幻的金色光辉里,如果我们把视线从上往下慢慢扫过整个场景,最后落在画面下方的主街上,我们会感觉到速度仿佛一点点地加强,与高处的生活相比,横冲直撞的出租车如同河流一般,真是另外一个极端。
  2 在印度孟买的街道上,空间可谓是捉襟见肘。这四个修鞋匠工作的作坊几乎还容不下他们四个人和他们的工具。这家鞋铺开在孟买火车站附近,吸引了不少上班途中的顾客,当这位年轻的商人来这里修鞋的时候,两个不同的世界有了片刻短暂的交集。
  3 驾车旅行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尤其对于印度这样的一个我并不熟悉的国家,我向着我既定的目的地前行,但我深知,去往那里的旅程同样重要,车子行走在印度拉贾斯坦高速公路途中,迫于沙尘暴,我不得不将车子停下来,然而,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捕捉到了这群在呛人的沙尘暴中保护着彼此的工人们。
  4 我之所以常常在亚洲创作,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光影和给予生命以力量的信仰永远不会枯竭,我总是能在这里捕捉到这幅画面中那种转瞬即逝的时刻,火车进站时,一名孟加拉妇女和她的孩子从车厢的窗口探出身子,就在一瞬间,富怒凝视的眼神和她鲜红的披巾以及深红色的车厢交融在一起。
  史蒂夫·麦凯瑞眼中的亚洲既有直抵灵魂的人像作品,又有活力四射的城市街景,还有美轮美奂的风光作品。它们是一扇门,通向麦凯瑞遇到过的那些人们的生活和他们赖以生存的那些远方的土地。麦凯瑞的作品展现了他自由穿梭不同地域和文化、以敏锐热情的眼睛深情记录人类生存足迹的能力。
  ——《每日电讯报》,2005年7月
  用镜头唤醒“吴哥窟”
  史蒂夫以完美的摄影艺术唤醒丁東埔寨“吴哥窟”的魅力。他那鬼斧神工的作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雕刻的神明、饱经风霜的砖石、浓密的植被、身穿橙色罩衣的修道士”的梦幻逼真的世界。吴哥是高棉统治者从公元九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的首都。每一代统治者都在首都修建了一座庙宇,神庙被城墙环绕,护城河与堤坝按照宇宙法则排列。该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遗产之后,吸引了无数的旅游者、考古学家、艺术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佛教徒的朝圣地。史蒂夫初次造访吴哥是由于身负《国家地理》杂志的任务,该杂志让他有机会用相机周游世界。他此后归返数次,为吴哥的建筑、雕塑与人文刻画了一幅徘徊神境天堂的佳作。其中一些被精选出来的吴哥作品收入在他的著作中——《避难所——吴哥窟》。
  麦凯瑞对亚洲的强烈兴趣并没有随着时间消逝而减弱,但是他却没有在自己的国家拍摄照片。“在美国,大部分人都过着平静、乏味的平凡生活。但是当你遇到人们为了家园,为了自由而抗争的时候,就会看到奋力的挣扎。此时,人性便暴露出来,生命才会显得弥足珍贵。此时,所有的一切都是重要的,不容忽视的。”麦凯瑞如是说。
  图片故事
  1 那一天,天空中下起了绵绵细雨,这是我喜欢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光线均匀,没有强烈的反差,而雨中的色彩与平日也大不一样,色彩呈现出一种怪异的灰色,这幅画面的结构安排虽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但我却认为非常成功。雨中,四个僧人走在吴哥窟的蛇王石砌道上。四人之间空间和色彩规整的平衡感,将他们与远处的主殿联结在一起。   2 1999年,当我再次前往柬埔寨的吴哥窟时,那里与我曾经的印象并没有什么变化,塔布隆寺的护院人正在逗弄小狗,在这幅作品中,我看到的这座一度如此宏伟壮丽的建筑,在被发现时,已经成了现在这副模样。年深日久,丛林中的大树粗壮的根系已经与建筑物深深地纠缠在一起,直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难分彼此,这座神殿位于一片占地60万平方米的建筑群落中,几百年来,周围的植被逐渐占领甚至摧毁了许多纪念碑和建筑。
  不得不说的“阿富汗少女”
  2002年1月,史蒂夫·麦凯瑞和《国家地理》的一组工作人员重返巴基斯坦,试图寻找这位有着摄入眼神的神秘少女的下落,了解这些年在她身上发生过的故事。但是这茫茫人海,哪里找去?你想想17年过去了,那女孩一定变成妇人了,况且在那个充满战火的地方,这女子是死是活?这些都是疑问。可是这个史蒂夫.麦凯瑞偏偏不放弃,他奔赴阿富汗,联系了当地熟人,寻找当年阿富汗少女的学校,用美国联邦调查局分析案件的手法分析真伪。虽然他三番五次找错了人,但最后史提夫终于找到了那个少女。少女古拉说:17年前,她之所以惊恐是因为在拍这张照片的几天前,她家的房子被战机轰炸了,父母被炸死了。祖母带着她和哥哥趁天黑把父母埋葬了之后,就开始在冰天雪地中翻山越岭,冒着被轰炸的危险投奔难民营。他们到达难民营以后,就遇上了史蒂夫。莎巴特.古拉的故事促使《国家地理》杂志成立了“阿富汗女童基金”。
  图片故事
  3 1985年6月号《国家地理》杂志封面或许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封面,这幅照片摄于1984年,照片中的女孩莎巴特·古拉直到2002年被重新找到之前,浑然不知自己的肖像引起世人广大的反响。
  4 2002年,麦凯瑞找到了古拉,并为她拍摄了肖像。现在她的日子依然不好过,孩子没机会上学,生活依然饥寒交迫。
  Q
其他文献
作为意大利预级户外品牌,ASOLO在户外鞋的设计制作上_直致力于轻装登山鞋的革新,在牢固、舒适的基础上,以其肘尚化的设计引领潮流。从轻型徒步鞋FSN 95RAY被美国特种部从选为专用军靴,到FUGITIVE在户外爱好者中广受好评,并获德国ISPOi计大奖;再到最新鞋楦设计的男女款RESTON和ATHENA双双获得美国专业户外杂志背包客》的最佳编辑推荐奖,ASOLO登山鞋秉承了意大利风格的独特设计和
一九六六,一个伟大的年成  我从世界那儿收获了我的母亲  正是杨梅灿烂的晚春  我的母亲,在崇山峻岭中来到寂静的世界  外婆从峡谷中扛回一筐子杨梅  那儿的杨梅真大啊,殷红如鲜艳的血  我该如何描述那深渊般的出世  从无穷山峦间望去,世界如高天遥不可及  仿佛一生被严实地包裹了  仿佛永远逃不出这重山万壑  她后来长得越来越美  比盛年的杨梅更璀璨明艳  这是种教人伤心的命运  生在桃源而看尽桃花
童话世界神奇而又美妙,在畅玩迪士尼主题乐园的同时当然要把这份珍贵记忆记录下来。除了一款轻巧好用的数码相机,你一定还需要一款稳定大容量的存储卡。这次就让东芝存储卡带你一起点亮心中奇梦吧!  性能稳定大容量  什么时候会拍照片呢?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旅行时会“谋杀”不少快门。特别是在迪士尼这样的主题乐园里,除了感受那些大型的游乐项目,各种经典的卡通形象一定会让你应接不暇。  除了一台轻巧便携的相机,一
冬天已至,但相信你心中还念着那金黄色的秋天。拍摄秋天的方法很多,使用微距镜头就是一个好想法。此次让笔者使用这支索尼新推出的FE 50mm F2.8微距镜头,来记录下微观中的秋色。  轻巧的标准微距镜头  如果抛开微距镜头的特殊属性,拿到这支镜头的第一感觉就是轻巧。的确,236g的镜身重量不会让你有太多的负重感,并且索尼一贯的一体化简洁设计可以让你对这支镜头充满好感。但毕竟这不是一支简单的标头,虽然
年轻的L卡口再出发  2014年,L卡口在徕卡T系列无反上首次亮相,而真正让L卡口广为人知的是2015年发布的徕卡SL。当时徕卡的这款全画幅无反相机在主流领域名声不显,反而受到不少诸如“价格昂贵”“体积庞大”的评價,售价在7万元左右的产品并不能被太多的大众消费者所接受,甚至有人给徕卡SL起名叫做“巨单”。之后徕卡还先后推出了CL、TL和TL2等多款应用L卡口的产品,但鉴于徕卡产品的高端定位和昂贵售
摄影的魅力往往在于它的视觉表现力上。对于那些在题材、内容或形式上千差万别的摄影作品,人们看待它们的直观感受便会有所不同。那么,哪些照片适合结合文字理解,哪些又可以独立存在?本期圆桌讨论将针对“摄影与文字”这一话题展开。  你怎么看待摄影和文本相结合,什么样的照片可以独立存在,什么样的照片需要结合文字理解?  翟红刚:如果把摄影分成多种类型的话,报道或者纪实类的摄影,是离不开文字说明的。本质上来讲,
出色防护性确保水下拍摄效果  尼康1AW1具有强大的户外性能,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畅快地拍摄。照相机的防水结构和防水专用镜头使得即使身处水下约15m也能随心拍摄。不仅如此,并借其2m高处坠落仍能继续拍摄的防震性能和在约-10℃的温度下顺畅操作的防冻性能,你可以带着它走遍天南海北,随时随地记录各种冒险。而这一次我们使用这款相机前往菲律宾进行水下拍摄,效果还是非常出色的。这款相机由于按钮也采用了防水处理,
没办法说清是因为什么喜欢上摄影的,记忆中应该是高中时吧,这样说只是因为我能翻出来自己开始拍片子是那个时候。那时对摄影是一种痴迷,一本杂志每期都要反复看几遍,期待着能从字里行间挖出些可以成就作品的秘籍。边异想天开地企图把拍好的片子寄去杂志社让人来评点,因为那时候能和杂志社的编辑们作沟通交流,简直是件可以光宗耀祖的事情。不想多年以后,这些都变成了现实。  1998年,机缘巧合让我加入了对当时《摄影之友
五年前,我由今古传奇杂志社出来,在苏州大学修完“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方向的学位,调去华中师范大学的文学院工作。因為有类型小说编辑工作的经验,自己也写过一点诗、小说与散文,20年前在华中师大读本科时,还做过文学社团的负责人,院系领导毫不犹豫地将我派到了写作教研室,担任写作课老师,指导文学社的活动。这个颇具实践感的课程,在“这里不培养作家”的“中文系共识”里,是边缘化的,如果改成“创意写作”,则是跨界
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有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挑战者和挑战故事,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摄影人的身影。从第一张照片诞生到拍出世界上最长的胶片,从拍下第一张地球的照片到制作出最快速度的照相机,为摄影、艺术而疯狂的人们不断刷新着这个世界关于摄影的纪录,挑战每个与摄影相关的不可能。  第一张成功拍摄且可以永久保存的照片  尼埃普斯在1826年拍摄的《窗外景色》是以锡合金板涂以柏油,放在自制相机中拍摄。在法国居所的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