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300多篇诗歌。不仅如此,《诗经》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植物辞典,在一赋一比、一比一兴中穿插了诸多香草花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采采卷耳,不盈顷筐”……《诗经》中的诗句似乎总与植物脱不了关系;而且其中不少关于植物的描写已演化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如“桑梓之情”“投桃报李”“黍离之悲”,等等。
《诗经》中所涉及的植物种类繁多。有统计显示,《诗经》中一共提到了143种植物。想要更好地理解《诗经》,就需要对这些植物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诗经》中提到的一种水生植物—蘋。
《诗经》中所描写的水生植物有不少种,它们除了可以食用之外,更是重要的祭祀物品。《礼记·昏义》中记载,古代女子在出嫁前三个月,要教她有关妇女贞顺的德性、言语的应对、打扮装饰及家务事,等等。学成以后,要祭告祖先。届时,要用蘋藻做羹汤来祭祖。这都是为了养成女子柔顺的品德。
《诗经·国风·召南·采蘋》就是一首歌咏南国祭祀的诗:“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该首诗通过描写一位贵族少女在祭祀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和美德,展现了初期礼治社会的风貌。诗中,“于以采蘋”的“蘋”,自古以来便有许多不同的注解;而且在后世的诸多文本中,“蘋”字被简化成了“苹”。严格来说,这样的处理不太妥当。只有当“蘋”字被解释成“苹果”时,才能简化成“苹”。
其实,“苹”字古已有之。《诗经·小雅》中即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之语,这里的“苹”指的是当时一种名叫青蒿的植物,即黄花蒿(非今天所指的青蒿)。其植株含挥发油,具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并含青蒿素,为抗疟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
不过,在《植物古汉名图考》一书中,“食野之苹”的“苹”字被写成了“蘋”—或许,编著者认为,古时没有“苹”字,且认定其为菊科植物香青,一种与青蒿同科不同属的植物。《中国植物志》则明确指出,此“苹”为蒿属植物。“蘋”为“蕨类植物,生在浅水中,茎横生在泥中,质柔软,有分枝,叶有长柄,4片小叶生在叶柄顶端,像‘田’字。也叫‘田字草’”。这意味着,蘋与苹果八竿子打不着。
不過,很多人还是会将“蘋”“萍”和“苹”混淆。
在《说文解字》中,“苹”乃“萍(蓱)”之本字,而“蘋(薲)”又被认为是大萍,再将“蘋”字简化成“苹”。当真是乱成一锅粥。
这是怎么回事?到底该怎么区分它们?蘋到底是一种什么植物呢?
战国时期文学家宋玉的《风赋》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关于其中的“青蘋”二字,后世的文本中至少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写法,其中,有不少被写为“青苹”。正如上文所述,写作“青苹”尚情有可原。这是因为,宋玉的原文写的是“青蘋”。“蘋”属繁体字。据《简化字总表》,“蘋”应简化为“苹”。不过,也许因为看到“苹”,总不免让人们想到苹果;于是,更多的人写成了“青萍”。
萍者,浮萍也。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中云:“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诗人用“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这里所说的“萍”,是一种水生植物,平铺于水面生长。其叶子表面为绿色,背面为浅黄色或绿白色或常为紫色,近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上面稍凸起或沿中线隆起,脉3,不明显;背面垂生丝状根1条,白色,长3、4厘米,并无固定作用,故名浮萍。不过,如果风力不大,浮萍也是不容易被吹动的。
再说,“青萍之末”的“末”又在哪里呢?
故而,也有人写作“青蘋”,认为它指的是水生蕨类植物田字草。该植物具有长长的叶柄,挺出水面的叶柄顶端有4片小叶,微风一起,叶子随风摇曳。于是,人们亦用“蘋末”指代微风。
作为水生蕨类植物,田字草自然是不会开花的。有趣的是,田字草的叶子与酢浆草的叶子长得十分相像;于是,有不少人称其为“水里酸酸草”。酢浆草只有3片小叶,其根状茎细长横走,分枝;田字草的叶片由4片倒三角形的小叶组成,呈田字形,故通常称之为四叶菜。
有一些商贩将酢浆草包装成所谓的“幸运草”兜售,不过,人们更多的是从车轴草而不是酢浆草里去寻找四叶的“幸运草”。在欧洲,关于“幸运草”的传说由来已久;而且,车轴草在欧洲分布很广,常见的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叶面上常有V字形白斑。当然,不管以什么作为“幸运草”,都只能说明变异的稀有性。因为少,才很难找到,偶有发现的人才是幸运的。 回过头再来看蘋这种植物。它广布长江以南各省区,生水田或沟塘中;甚至,北达辽宁、西至新疆的地方也有分布;在世界温带、热带的其他地区亦能见到,分布非常广泛。不过,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在绝大多数农田里基本找不到蘋了,以至于现在草药摊上卖的大多是人工种植的蘋。蘋不仅可作饲料,而且可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外用可治疮痈、毒蛇咬伤等。
通过《诗经·召南》,我们知道,古人采蘋、采藻是用来祭祀的。对此,有人提出疑问:这么小而薄的叶子不堪食用,又怎好用来祭祀呢?
其实,对于《诗经》中所提到的“蘋”,学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不少文献资料均以“大萍”一笔带过。明确指出此“蘋”就是田字草的,则是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认为:“蘋乃四叶菜也,叶浮水面,根连水底……夏秋开小白花,故称白蘋,其叶攒簇如萍,故尔雅谓大者为蘋也。”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蘋是蕨类植物,根本不可能开花;所以,李时珍的判断显然有误。
那么,《诗经》中的蘋到底是什么植物呢?
据多方考证,《诗经》中的“蘋”可能指的是水鳖这种植物。《左传》中有:“蘋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记载:“蘋叶圆,阔寸许,叶下有一点如水沫,一名芣菜。”所谓芣菜,就是水鳖。它的叶片漂浮于水面,具有一蜂窝状的储气组织,就是陈藏器所说的“叶下有一点如水沫”。它的花期在夏秋季,花白色,伸出水面;因此,古人称为“白蘋”。水鳖的幼叶柄可食用,古人用其做羹汤以祭祀祖先。宋代郑樵所著《通志》中也提到:“蘋,水菜也,叶似车前,《诗》所谓‘于以采蘋’是也。”在清代顾景星的《野菜赞》中,它有个怪怪的名字—“油灼灼”,且有如下描述:“叶圆大,一缺,背一點如水泡。一名芣菜。沸汤过,去苦涩,须姜醋,宜作干菜。根甚肥美。”《西游记》第86回中也提到了“油灼灼”—“油灼灼煎来只好吃。”
在《植物实名图考》中,水鳖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马尿花。马尿花为浮水草本植物,须根长可达30厘米,匍匐茎发达;叶簇生,多漂浮,有时伸出水面;叶片心形或圆形。全国多省区皆有,生于静水池沼中;大洋洲和亚洲其他地区也有。可作饲料及绿肥;幼叶柄作蔬菜。据《滇南本草》记载,可治疗某些妇科疾病。
在古人眼里,还有一种植物与水鳖很像,所谓“大者名蘋,中者名荇”。荇,也叫莕菜(《唐本草(新修本草)》),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茎为圆柱形,多分枝,其上密生褐色斑点,节下生根。上部叶对生,下部叶互生,叶片漂浮,近革质,圆形或卵圆形。产全国绝大多数省区,生于池塘或不甚流动的河溪中。花金黄色,于上午9~12时开放,且每朵花开放的时间较短,但因为全株多花,故而整个花期长达4个多月,花果期为4~10月。荇的果实为蒴果,果实无柄,椭圆形;种子个头较大,外表为褐色椭圆形。
综上可知,《诗经》中的“蘋”最大的可能就是水鳖这种植物。
《诗经》中所涉及的植物种类繁多。有统计显示,《诗经》中一共提到了143种植物。想要更好地理解《诗经》,就需要对这些植物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诗经》中提到的一种水生植物—蘋。
这“蘋”不是那“苹”
《诗经》中所描写的水生植物有不少种,它们除了可以食用之外,更是重要的祭祀物品。《礼记·昏义》中记载,古代女子在出嫁前三个月,要教她有关妇女贞顺的德性、言语的应对、打扮装饰及家务事,等等。学成以后,要祭告祖先。届时,要用蘋藻做羹汤来祭祖。这都是为了养成女子柔顺的品德。
《诗经·国风·召南·采蘋》就是一首歌咏南国祭祀的诗:“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该首诗通过描写一位贵族少女在祭祀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和美德,展现了初期礼治社会的风貌。诗中,“于以采蘋”的“蘋”,自古以来便有许多不同的注解;而且在后世的诸多文本中,“蘋”字被简化成了“苹”。严格来说,这样的处理不太妥当。只有当“蘋”字被解释成“苹果”时,才能简化成“苹”。
其实,“苹”字古已有之。《诗经·小雅》中即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之语,这里的“苹”指的是当时一种名叫青蒿的植物,即黄花蒿(非今天所指的青蒿)。其植株含挥发油,具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并含青蒿素,为抗疟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
不过,在《植物古汉名图考》一书中,“食野之苹”的“苹”字被写成了“蘋”—或许,编著者认为,古时没有“苹”字,且认定其为菊科植物香青,一种与青蒿同科不同属的植物。《中国植物志》则明确指出,此“苹”为蒿属植物。“蘋”为“蕨类植物,生在浅水中,茎横生在泥中,质柔软,有分枝,叶有长柄,4片小叶生在叶柄顶端,像‘田’字。也叫‘田字草’”。这意味着,蘋与苹果八竿子打不着。
不過,很多人还是会将“蘋”“萍”和“苹”混淆。
在《说文解字》中,“苹”乃“萍(蓱)”之本字,而“蘋(薲)”又被认为是大萍,再将“蘋”字简化成“苹”。当真是乱成一锅粥。
这是怎么回事?到底该怎么区分它们?蘋到底是一种什么植物呢?
“青蘋”还是“青萍”
战国时期文学家宋玉的《风赋》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关于其中的“青蘋”二字,后世的文本中至少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写法,其中,有不少被写为“青苹”。正如上文所述,写作“青苹”尚情有可原。这是因为,宋玉的原文写的是“青蘋”。“蘋”属繁体字。据《简化字总表》,“蘋”应简化为“苹”。不过,也许因为看到“苹”,总不免让人们想到苹果;于是,更多的人写成了“青萍”。
萍者,浮萍也。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中云:“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诗人用“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这里所说的“萍”,是一种水生植物,平铺于水面生长。其叶子表面为绿色,背面为浅黄色或绿白色或常为紫色,近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上面稍凸起或沿中线隆起,脉3,不明显;背面垂生丝状根1条,白色,长3、4厘米,并无固定作用,故名浮萍。不过,如果风力不大,浮萍也是不容易被吹动的。
再说,“青萍之末”的“末”又在哪里呢?
故而,也有人写作“青蘋”,认为它指的是水生蕨类植物田字草。该植物具有长长的叶柄,挺出水面的叶柄顶端有4片小叶,微风一起,叶子随风摇曳。于是,人们亦用“蘋末”指代微风。
作为水生蕨类植物,田字草自然是不会开花的。有趣的是,田字草的叶子与酢浆草的叶子长得十分相像;于是,有不少人称其为“水里酸酸草”。酢浆草只有3片小叶,其根状茎细长横走,分枝;田字草的叶片由4片倒三角形的小叶组成,呈田字形,故通常称之为四叶菜。
有一些商贩将酢浆草包装成所谓的“幸运草”兜售,不过,人们更多的是从车轴草而不是酢浆草里去寻找四叶的“幸运草”。在欧洲,关于“幸运草”的传说由来已久;而且,车轴草在欧洲分布很广,常见的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叶面上常有V字形白斑。当然,不管以什么作为“幸运草”,都只能说明变异的稀有性。因为少,才很难找到,偶有发现的人才是幸运的。 回过头再来看蘋这种植物。它广布长江以南各省区,生水田或沟塘中;甚至,北达辽宁、西至新疆的地方也有分布;在世界温带、热带的其他地区亦能见到,分布非常广泛。不过,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在绝大多数农田里基本找不到蘋了,以至于现在草药摊上卖的大多是人工种植的蘋。蘋不仅可作饲料,而且可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外用可治疮痈、毒蛇咬伤等。
最有可能是水鳖
通过《诗经·召南》,我们知道,古人采蘋、采藻是用来祭祀的。对此,有人提出疑问:这么小而薄的叶子不堪食用,又怎好用来祭祀呢?
其实,对于《诗经》中所提到的“蘋”,学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不少文献资料均以“大萍”一笔带过。明确指出此“蘋”就是田字草的,则是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认为:“蘋乃四叶菜也,叶浮水面,根连水底……夏秋开小白花,故称白蘋,其叶攒簇如萍,故尔雅谓大者为蘋也。”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蘋是蕨类植物,根本不可能开花;所以,李时珍的判断显然有误。
那么,《诗经》中的蘋到底是什么植物呢?
据多方考证,《诗经》中的“蘋”可能指的是水鳖这种植物。《左传》中有:“蘋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记载:“蘋叶圆,阔寸许,叶下有一点如水沫,一名芣菜。”所谓芣菜,就是水鳖。它的叶片漂浮于水面,具有一蜂窝状的储气组织,就是陈藏器所说的“叶下有一点如水沫”。它的花期在夏秋季,花白色,伸出水面;因此,古人称为“白蘋”。水鳖的幼叶柄可食用,古人用其做羹汤以祭祀祖先。宋代郑樵所著《通志》中也提到:“蘋,水菜也,叶似车前,《诗》所谓‘于以采蘋’是也。”在清代顾景星的《野菜赞》中,它有个怪怪的名字—“油灼灼”,且有如下描述:“叶圆大,一缺,背一點如水泡。一名芣菜。沸汤过,去苦涩,须姜醋,宜作干菜。根甚肥美。”《西游记》第86回中也提到了“油灼灼”—“油灼灼煎来只好吃。”
在《植物实名图考》中,水鳖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马尿花。马尿花为浮水草本植物,须根长可达30厘米,匍匐茎发达;叶簇生,多漂浮,有时伸出水面;叶片心形或圆形。全国多省区皆有,生于静水池沼中;大洋洲和亚洲其他地区也有。可作饲料及绿肥;幼叶柄作蔬菜。据《滇南本草》记载,可治疗某些妇科疾病。
在古人眼里,还有一种植物与水鳖很像,所谓“大者名蘋,中者名荇”。荇,也叫莕菜(《唐本草(新修本草)》),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茎为圆柱形,多分枝,其上密生褐色斑点,节下生根。上部叶对生,下部叶互生,叶片漂浮,近革质,圆形或卵圆形。产全国绝大多数省区,生于池塘或不甚流动的河溪中。花金黄色,于上午9~12时开放,且每朵花开放的时间较短,但因为全株多花,故而整个花期长达4个多月,花果期为4~10月。荇的果实为蒴果,果实无柄,椭圆形;种子个头较大,外表为褐色椭圆形。
综上可知,《诗经》中的“蘋”最大的可能就是水鳖这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