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知识传授,轻引导启发;重课堂训练,轻对相关历史理论的实践应用;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注重个人讲授,学生参与难。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创新教育观念方面对传统的历史教学观方面有着重大突破,为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科学地对新教材进行定位,认真把握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实现历史教学从学科本位向以学生为本的重大转变;其次,从观念上改变教学的评价标准,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即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能够富有个性地学习。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评述能力
信息时代的来临,作为高中学生来说不能继续沿用只会死啃书本的学习方法,应该学会实行开放性学习,掌握交流技巧。交流是指人们之间彼此分享信息。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在阐述自己思想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可以从对方的观点中得到许多新的启示。这是一个使自己原来的想法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证实的过程,也是一个与别人交换信息、观点的过程。交流过程还是一个思想过程,它包括回忆、分析、综合、评价和应用等步骤。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社会调查、学术研究等。
交流的方法可分为两类,即发问的技巧和回答或评述的要领。发问的技巧是:要注意整理问题;敢于提问;虚心求问;适时反问。回答和评述的要领是:紧扣问题;简明扼要;反映本质。交流策略的指导对提高学生评述能力关系密切。评述能力也是高考所要求具备的学科能力,它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著作文件等介绍叙述、分析综合,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给予评价,做到史论结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交流策略,创设问题,提供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从理性上得到“评述”历史的体现。如,对俄国农奴制改革,让学生讨论交流,评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有的学生说,亚历山大二世是反动的,他害怕革命才改革,并处处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改革实际上是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有的学生则不同意,认为亚历山大二世基本上是一个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人物,因为他的改革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改革最终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在不同观点的交流中,学生处于“探索者”和“发现者”的位置,成为了学生的主人,提高了评述能力。
二、培养运用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系列有目的、有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问题解决活动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具有目的指向性、操作系列和认知的操作。解决问题的步骤一般可分为:1.寻找事实;2.寻找问题;3.寻找观点;4.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历史学科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正确观点揭示、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等辩证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权重较大。这一趋势要求教师加强基本理论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策略,尽可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史学理论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学科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揭示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演进的基本原因;运用继承与发展关系的原理论证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开辟中国革命的道路和理论依据;运用矛盾发展变化的规律原理分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等等。值得注意的,教师不能脱离教材去单纯灌输基本理论和问题解决策略,必须善于在历史知识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做到论从史出,史论与学习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从感知具体历史知识阶段上升到掌握历史概念和规律的理性階段,以提高学生运用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系统训练,培养应考能力
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试题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应付自如,取得好成绩,不经过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是难以如愿的。注重系统训练是提高应考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认真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和历届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命题的原则和动向,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如第一轮复习提高好单元训练,起点稍高一点,将“理解”作为在能力训练方面的最低要求。方法上将教学内容按其不同的阶段特点,划分为若干单元进行复习指导,力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重要历史概念内涵,认识重要历史现象的本质以及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各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第二轮复习采取专题复习的形式,注意“纵横交错”,专题与综合相结合,在“纵”的主线复习进行中,注意古今中外相关内容的结合和渗透。在第一轮单元复习的基础上,由小的“面”梳理出“线”,而后对“线”进行交织,形成大的“面”,构成立体知识结构,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专题及把握知识结构。等到三轮复习搞好综合训练,此阶段学生的能力水平出现较明显的差距,由此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具体指导,设计有价值的有一定份量的和有针对性的试题供学生练习,这些试题难易深浅呈阶梯性,逐步接近高考要求。另外,对于训练题,认真批阅,从而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分析讲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高考试题诸种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要求和答题技巧。
历史教学,最终要做到知识教学与学生的认知学习策略相结合,针对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等非智力因素,挖掘出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素材来。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及技术专长,具备良好的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具备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评述能力
信息时代的来临,作为高中学生来说不能继续沿用只会死啃书本的学习方法,应该学会实行开放性学习,掌握交流技巧。交流是指人们之间彼此分享信息。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在阐述自己思想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可以从对方的观点中得到许多新的启示。这是一个使自己原来的想法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证实的过程,也是一个与别人交换信息、观点的过程。交流过程还是一个思想过程,它包括回忆、分析、综合、评价和应用等步骤。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社会调查、学术研究等。
交流的方法可分为两类,即发问的技巧和回答或评述的要领。发问的技巧是:要注意整理问题;敢于提问;虚心求问;适时反问。回答和评述的要领是:紧扣问题;简明扼要;反映本质。交流策略的指导对提高学生评述能力关系密切。评述能力也是高考所要求具备的学科能力,它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著作文件等介绍叙述、分析综合,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给予评价,做到史论结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交流策略,创设问题,提供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从理性上得到“评述”历史的体现。如,对俄国农奴制改革,让学生讨论交流,评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有的学生说,亚历山大二世是反动的,他害怕革命才改革,并处处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改革实际上是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有的学生则不同意,认为亚历山大二世基本上是一个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人物,因为他的改革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改革最终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在不同观点的交流中,学生处于“探索者”和“发现者”的位置,成为了学生的主人,提高了评述能力。
二、培养运用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系列有目的、有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问题解决活动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具有目的指向性、操作系列和认知的操作。解决问题的步骤一般可分为:1.寻找事实;2.寻找问题;3.寻找观点;4.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历史学科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正确观点揭示、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等辩证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权重较大。这一趋势要求教师加强基本理论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策略,尽可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史学理论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学科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揭示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演进的基本原因;运用继承与发展关系的原理论证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开辟中国革命的道路和理论依据;运用矛盾发展变化的规律原理分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等等。值得注意的,教师不能脱离教材去单纯灌输基本理论和问题解决策略,必须善于在历史知识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做到论从史出,史论与学习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从感知具体历史知识阶段上升到掌握历史概念和规律的理性階段,以提高学生运用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系统训练,培养应考能力
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试题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应付自如,取得好成绩,不经过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是难以如愿的。注重系统训练是提高应考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认真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和历届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命题的原则和动向,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如第一轮复习提高好单元训练,起点稍高一点,将“理解”作为在能力训练方面的最低要求。方法上将教学内容按其不同的阶段特点,划分为若干单元进行复习指导,力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重要历史概念内涵,认识重要历史现象的本质以及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各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第二轮复习采取专题复习的形式,注意“纵横交错”,专题与综合相结合,在“纵”的主线复习进行中,注意古今中外相关内容的结合和渗透。在第一轮单元复习的基础上,由小的“面”梳理出“线”,而后对“线”进行交织,形成大的“面”,构成立体知识结构,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专题及把握知识结构。等到三轮复习搞好综合训练,此阶段学生的能力水平出现较明显的差距,由此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具体指导,设计有价值的有一定份量的和有针对性的试题供学生练习,这些试题难易深浅呈阶梯性,逐步接近高考要求。另外,对于训练题,认真批阅,从而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分析讲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高考试题诸种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要求和答题技巧。
历史教学,最终要做到知识教学与学生的认知学习策略相结合,针对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等非智力因素,挖掘出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素材来。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及技术专长,具备良好的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具备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