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唐玄奘》的文化批评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cong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电影的文化批评更多地是在文化分析这个维度上展开,文化分析维度注重分析电影文本、电影现象及创作意图与社会文化背景、文化构型、意识形态运作之间的复杂关联。电影《大唐玄奘》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艺术形式,其背后有国家对于文化软实力的运用,内含意识形态的成分,与国际外交战略相呼应。对《大唐玄奘》的文化批评是在一个更宽泛的文化视域下对电影的解读和审视。
  《大唐玄奘》是2016年4月上映的一部影片,人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不少人评价它“很烂”。虽然它不是很迎合当下受众的审美品位和心理状态,但人们在看待这部影片时既不能一厢情愿,也不能妄自菲薄,应该站在文化的高点看到其中蕴藏的中国精神和文化自信。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佛教故事,但不能理解为就是单纯地展现佛教文化和佛教思想的。一方面,玄奘展现出来的和平、友善、无私、坚毅等品质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缩影的一个映射,当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策略就是这种精神内涵的体现。另一方面,玄奘经历110多个国家,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乃至世界,这正与我国当下积极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相吻合,《大唐玄奘》的历史故事和相关知识是“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复兴中担当大任,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其可以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一、玄奘精神在国家政策中的贯彻
  在电影中,玄奘展现出来的其实是一个和平使者的形象,面对各种困难和暴力,他都能保持一颗仁爱的心,与任何人都愿意和平共处,时时刻刻想着普度众生,而没有任何想伤害众生和自私自利的心。为了求取真经,在面对路途中的各种诱惑时,他仍能保持自己的初心,不忘始终,终得正果。玄奘的这些精神,正如一个个文化符号镶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使其熠熠生辉。玄奘精神不仅深深地熔铸到传统文化里,也渗入到中国的经济政策里,不管是从国际经济政策的历史来看,还是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一系列国际关系新理念来看,其中都体现出玄奘精神,玄奘精神说到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象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处理国际关系的新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 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深深融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中。”玄奘精神正是体现了这种传承性,玄奘大师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从玄奘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玄奘走的就是一条和平的道路,始终坚持与人为善的信念,不管面对多么恶劣的环境和挑战,都能以内心的平和化解。玄奘代表着中国文化,代表着中国人民,代表着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爱好和平的情感。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确确实实是按照和平的道路走的,并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二)走合作共赢的新路子
  习近平在2013年接见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时,就明确指出:“零和思维已经过时,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在《大唐玄奘》里,玄奘到達天竺后参加了无遮大会,帮助佛教辩论战胜了外道,他与天竺那烂陀寺的长老合作,并且让佛教在天竺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崇高的地位。这种合作共赢是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之间开展的,并取得了成功。这也说明走合作共赢的新路子是可行的,不同的国家之间都要走合作共赢的道路,那样会带来新的国际发展格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能和衷共济、风雨同舟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长久之计。
  (三)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
  2013年,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政策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玄奘在取经路上,走过了一百多个国家,在经过这些国家的时候也曾遇到阻挠和困难,但他始终心怀诚意和善心,并用一颗宽容伟大的心化解了一个个磨难。在这条路上,玄奘播撒了慈悲和仁爱,呼唤着和平和包容。玄奘精神与国家亲、诚、惠、容的理念是合二为一的,影片透露出来的也正是在文本背后的国家策略思想和政治经济层面的东西。也正是在这种外交理念的实施下,中国获得了周边国家更多的友善和包容,才更有影响力和亲和力。
  (四)坚持义利合一的价值观
  玄奘代表的佛教更是要有一颗清净心,抛弃对外物的过分执著,更不可有过分的贪心。玄奘大师不管是在取经的路上,还是在到达天竺后,面对别人的供养和诱惑,始终能守住心中的信仰,能把握好内心的信仰和外在的物欲之间的关系,从不会因为贪婪物质而与别人发生冲突。在国际合作中,每个国家都要妥善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60多年来,中国在处理国际经济社会各种关系中始终贯彻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电影《大唐玄奘》中玄奘大师展现出来的光辉品质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的一个缩影,在处理国际经济社会关系时,中国也不断向外展示自己的传统文化理念,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文化层面的宣传也起到了与政治经济相互辉映的作用。可以说,《大唐玄奘》的推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深层思考。
  二、“一带一路”战略与印度
  玄奘大师取经之路的终点是天竺,也就是古印度。而在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中,印度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一带一路”所辐射的地区大国中,印度的态度值得关注。
  (一)印度社会对“一带一路”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分歧   印度官方对“一带一路”持谨慎应对的态度。不难看出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是并不完全支持的,这也就需要中国做更多的工作。中国之所以提出“一带一路”,是因为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新阶段,中国经济的外溢效应要求中国与国际社会有一个长期有效的合作平台和战略方案。当然,“一带一路”也具有更深层次的安全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战略的重要一步。因此,政治经济发展、国家安全需要、民族伟大复兴,便成了《大唐玄奘》这部文化影片诞生的大背景和迫切需要。可以说《大唐玄奘》是为了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而推出的。因为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玄奘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品牌,其可以助力“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也可以通过文化的形式与印度加强交流和沟通,拉近彼此距离,找到与印度的交汇处,增大在文化层面的交流。
  (二)作为中国佛教的高僧,玄奘是有世界眼光的大师
  玄奘所做出的榜样,为人们今天重新发挥丝绸之路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借鉴。玄奘是丝绸之路的一面旗帜和品牌,“玄奘”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中国的名片。玄奘是中国与印度的重要交汇点,对中印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人们重新纪念玄奘,让玄奘在丝绸之路上重新发挥新的品牌作用。中国和印度可以相互协作,去创建和复兴丝绸之路,以及玄奘的梦想之路、求法之路,这将成为对玄奘法师真正的纪念和给予后代的珍贵礼物。这也是这部电影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所在。
  所以,正是基于印度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的政策选择,中国推出了这部与印度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大唐玄奘》。《大唐玄奘》就是旨在促进文化交流的一步好棋,为的就是让印度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
  三、佛教与中国文化复兴
  《大唐玄奘》本来就是一部佛教题材的电影,在当代的主流电影中,已经有不少佛教题材的电影。佛教也是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最为深远的宗教。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唐代,玄奘西行取經,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还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自从十八大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的执政理念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便成为全国上下奋斗的目标。而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文化复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佛教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新世纪以来,佛教也正慢慢建立起一种文化自觉,即主动投身于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的历史洪流中。这不仅是佛教界内部的一个认识,而且也获得政府方面的认同。2014年,习近平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在有关“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演讲中对于佛教文化着墨最多,“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征程上,中国佛教可谓天降大任,任重道远。”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化,经历了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接触、依附、冲突到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了佛教以自身特有的丰富文化内涵补充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从文化分析的维度去看待《大唐玄奘》这部电影,人们就不得不深入地阐释电影创作意图、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深层内涵。从外部看,影片透露出的是文化是国际经济政治战略方针的助推力,展现了文化软实力在当下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从内部看,影片透露出的是佛教是中华文化复兴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展示了其积极与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的姿态。所以,《大唐玄奘》这部电影具有丰富的内部和外部意义。
  (山东理工大学)
其他文献
色彩与人们的生活始终密不可分,它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展现出不同的意义,向后人展示着从古至今的文明。在日本历史中,色彩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文化被传承与发展下来。日本国旗只有红白这两种颜色,其在日本文化中有着特殊意义与象征。本文将探讨红白两色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一、远古时代——红白的神秘感  在绳纹时代,日本列岛的气候逐渐变暖,捕鱼、狩猎等生活技术开始有了些许发展。岛上的原住民想出将含有酸化铁成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