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的高校扩招,堪称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1999年6月16日,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33.7万人,这样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总人数达到153万。1999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同一时期,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加”的通栏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中国教育新的一页被打开了。
一封改变学子命运的信
回望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大学生,不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家庭是否生活困难,每个人从学费、生活费到杂费全额免费。但直到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5%左右,这种规模跟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是不相适应的。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扩招前中国18-22岁的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为4%,而当时人均GDP不到中国一半的印度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为8%。当时人均GDP和中国不相上下的菲律宾,这个数字是20%,人均GDP略高于中国的泰国,这个数字是31%—37%左右。中国5%左右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高中毕业生千军万马猛挤高考独木桥;竞争激烈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人们从批评片面追求升学率到抨击应试教育……在此背景之下,大学扩招被看成一剂良方。大学扩招,即“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当时教育界的普遍共识。
1998年11月,身为亚洲开发银行驻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写信,提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
他陈述了5个理由支持大学扩招: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汤敏特别提出,当年中国登记失业率为4%,而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已达1千万,高校扩招可延迟部分高中毕业生就业,据测算,这将给下岗工人腾出400万~500万个工作机会。
汤敏建议:3年扩招一倍,即从每年招收100万逐步增加到每年200万。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哪怕每名学生每年只收3000元学费,也可拉动经济发展约179亿元。
建议很快被有关部门采纳,1999年6月16日,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33.7万人。基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四大目标的高校扩招从此进入正轨,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幕。
助百万学子大学梦圆
“幸亏我妈没早生我一年!”,当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很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1999年,高校招生比例猛增至47.4%,而直到6月时,许多考生尚不知会有此意外之喜。这一年考上西南财经大学的高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扩招,我就要与大学失之交臂了,是扩招给了我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很多县城的高三学生只顾埋头苦读,并不太关注新闻。“当时,还是通过班主任知道高校要扩招的消息。”当年的高考生、现在北京福田汽车设计院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张俊说。
备考的紧张气氛让班里的同学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高考前的一次课间,一些学累了的同学趴在书桌上睡觉,还有一些学生在小声讨论问题。上课铃声还没响起,班主任陈老師就面带笑容地召集同学们提前上课。张俊回忆说:“高中三年,能在老师脸上看到如此轻松的笑容并不容易。”
“同学们,你们一定要再加把劲!”张俊清晰地记得老师站在讲台上激动地跟大家说,“今年高校的招生规模还将扩招30万人……”不等老师说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掌叫好。张俊说:“班主任带来的消息让同学们特别振奋,尤其对于我这样学习成绩一般的考生来说,扩招给我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力量和希望。”
1999年的高校扩招,这一世纪末的转折使得更多人感到自己的生命从此有机会伴随这一世纪的转换而升华。张俊说,能赶上那次扩招,自己是幸运的。按照往年的录取比例,以她当时的成绩只能上一所专科学校,由于扩招,她最终考上了河北的一所本科院校。“如果当年没有考上本科学校,可能现在也没有机会在北京从事自己喜欢的汽车设计工作。”张俊说。
上世纪70年代末高考录取百分比徘徊在个位数,到了80年代末变成百分之十几,而1999年扩招之后,录取比例达到百分之几十。1999年的高校扩招给无数考生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使得数百万人尝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滋味儿,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这一年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近3倍,“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
高校扩招给了农村孩子、特别是困难群体子女更多上学机会,使知识改变他们命运的愿望得以实现。1998年招收大学生108万,其中农村子弟40万,占37%;2005年招收大学生447万,其中农村子弟230万,占51%。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子弟上大学不但绝对数字上升了将近6倍,比例也增加了,第一次超过了城市青年。
相伴而来的阵痛
高校扩招,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但也伴随着阵痛,在实践中呈现出一些弊端。 教育环境、师资问题的矛盾。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需要增加师资实现同步增长,骤然扩招,生师比提高过快,教师负担过重,影响授课质量。与1998年相比,2005年,湖北省高校在校生增加了4.2倍,而校园建筑面积扩大了3倍,教师只增加了2.1倍,师生比由1:11变成了1:17。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发展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大,从而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若骤然扩大师资队伍,有可能又会因师资规模增加过快而导致整体师资水平下降,同样影响教学质量。
专业与课程结构调整滞后,难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对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学生就业压力增大。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和全球经济化的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严重滞后,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扩招后,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将直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重点是: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之路,是高校的生命源。
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之后,还需要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等。比如,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普通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等,都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使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内容改革:由以课本为中心的科班教育向以提高创新能力、创业和就业综合能力为主的专业教育转变。加强调查和预测的力度,按照现代教育理念设置专业和课程,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教育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运作能力融为一炉;不断更新和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引导教师树立严谨的学风,倡导把研究高深学问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进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创业和就业的能力。教育方法改革:由课堂单纯讲授式向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与学互动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指导性授知与主动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多提供发表创见和施展创新能力的机会。尤其应当强调的是,广泛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更多地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领域及现实生活。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平衡。从国外来看,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并不是传统大学。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批新的学校,美国是社区学院,日本是短期大学,英国是多科技术学院。但是从中国目前进行的大众化进程来看,却选择了和国外完全不同的途径,是通过精英教育阶段的传统学校来完成大众化的任务。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北航高教研究所赵婷婷博士认为,这与新生的学校缺乏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关。长期以来,我们的民办教育一直处在边缘位置,没有获得平等的对待。
赵婷婷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顺应大众化教育的特点,把民间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引进来,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健康持续的发展。
实行扩招4年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当年毕业生签约率仅为 50%,专科生仅为 30%。2004年,30%的学生未能及时就业。2006年,农民工月薪平均预期是1100多元,而应届大学毕业生仅为1000元。大学生们甘心做保姆、服务员、卖肉……但仍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啃老”。对此汤敏表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过扩招及可能伴生的短期就业难问题,不可能依靠一次改革而解决所有问题,青年人上大学除了就业的需要,还有更为长远的国民素质提高和社会发展长期目标的考虑。
扩招带来的奇迹
扩招以来,一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极大地提升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加速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进而增强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据统计,仅2005年,从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由2000年的2800多万增加到4500万,在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的比例也由4%提高到6%。
目前,一年大学毕业生500万,主要在城镇就业,而新增的城镇就业岗位是1000万左右,这就意味着新增的城镇就业人口当中,一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扩招,对于我们劳动大军的素质,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每当新年一过,上亿农民工浩浩荡荡开进城市。多年来,这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年复一年进城之后,农民的地位并没有改变。而农村的学生通过高校扩招,则可以实现根本性改变,彻底融入城市。
以湖北省为例, 2006 年高考53 万人报考,农村人口 27万,占51%;2007年50万人报考,农村人口29万,占59%;2008年52万人,农村人口33万,占63%。可以说,大学扩招,大部分是面向农村人口。过去,农村一个家庭有一个大学生就很了不起了,现在有两个也不稀奇。扩招,是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措施。
高校扩招,促进了地(县)级市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的高校的新建,使高等学校布局下延,为许多地、县级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据不完全统计,1999-2001年间,仅教育部备案的地、县级市高校增加160多所,占全国新增高校总数的一半,為当地培养了大批应用技术人才,推动了科教兴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高校扩招,大幅度提高了高中的升学率,缓解了巨大的就业压力,积极有效地发挥了高等教育对劳动力的蓄水池功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对个人而言,经过大学教育,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也得到加强;对国家而言,不仅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而且,未来新增的劳动力水平和结构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武汉市一位教育界的领导深有感触地说,2002年,是工业调整最痛苦的几年,适逢下岗高峰,再就业摆在优先地位。武汉再就业人员当时有30万。多亏扩招,缓解了就业难。6年时间,武汉市再就业人员就减少到了几万人。
自扩招至2001年起的三年间,累计投入国债资金70多亿元,主要投向高等教育,并拉动各方面的配套投资120多亿元;扩招后新增67所国家批准、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和100多所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至少拉动200多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另外,据初步统计,三年扩招中仅学生公寓建设一项,就拉动了社会资金投入200多亿元,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上升势头更加强劲。2007年,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已达295所,这项数字也是惊人的。
另一方面,扩招也同时带动了教育事业、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出版印刷等相关教育服务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新就业岗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自扩招至2001年,仅高校专任教师就增加了12.46万人,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达到72.5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0.6万人。如果以5个学生创造一个就业岗位计算,庞大的扩招数量,为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空间。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趋势不可阻挡
美国著名学者、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在总结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精英—大众化—普及”三个发展阶段理论。“第一,英才教育阶段,即高等院校仅能容约15%以内的适龄青年。第二,大众化教育阶段,即高校能容约15%到50%的适龄青年。第三,普及阶段,即高校能容纳约50%以上的适龄青年。”这一划分标准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共识,国外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都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实现大众化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
在40年的岁月长河中,高考在曲折中不断前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选拔出数以千万计的人才,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奔赴到社会各行各业,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
一封改变学子命运的信
回望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大学生,不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家庭是否生活困难,每个人从学费、生活费到杂费全额免费。但直到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5%左右,这种规模跟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是不相适应的。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扩招前中国18-22岁的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为4%,而当时人均GDP不到中国一半的印度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为8%。当时人均GDP和中国不相上下的菲律宾,这个数字是20%,人均GDP略高于中国的泰国,这个数字是31%—37%左右。中国5%左右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高中毕业生千军万马猛挤高考独木桥;竞争激烈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人们从批评片面追求升学率到抨击应试教育……在此背景之下,大学扩招被看成一剂良方。大学扩招,即“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当时教育界的普遍共识。
1998年11月,身为亚洲开发银行驻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写信,提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
他陈述了5个理由支持大学扩招: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汤敏特别提出,当年中国登记失业率为4%,而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已达1千万,高校扩招可延迟部分高中毕业生就业,据测算,这将给下岗工人腾出400万~500万个工作机会。
汤敏建议:3年扩招一倍,即从每年招收100万逐步增加到每年200万。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哪怕每名学生每年只收3000元学费,也可拉动经济发展约179亿元。
建议很快被有关部门采纳,1999年6月16日,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33.7万人。基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四大目标的高校扩招从此进入正轨,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幕。
助百万学子大学梦圆
“幸亏我妈没早生我一年!”,当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很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1999年,高校招生比例猛增至47.4%,而直到6月时,许多考生尚不知会有此意外之喜。这一年考上西南财经大学的高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扩招,我就要与大学失之交臂了,是扩招给了我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很多县城的高三学生只顾埋头苦读,并不太关注新闻。“当时,还是通过班主任知道高校要扩招的消息。”当年的高考生、现在北京福田汽车设计院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张俊说。
备考的紧张气氛让班里的同学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高考前的一次课间,一些学累了的同学趴在书桌上睡觉,还有一些学生在小声讨论问题。上课铃声还没响起,班主任陈老師就面带笑容地召集同学们提前上课。张俊回忆说:“高中三年,能在老师脸上看到如此轻松的笑容并不容易。”
“同学们,你们一定要再加把劲!”张俊清晰地记得老师站在讲台上激动地跟大家说,“今年高校的招生规模还将扩招30万人……”不等老师说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掌叫好。张俊说:“班主任带来的消息让同学们特别振奋,尤其对于我这样学习成绩一般的考生来说,扩招给我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力量和希望。”
1999年的高校扩招,这一世纪末的转折使得更多人感到自己的生命从此有机会伴随这一世纪的转换而升华。张俊说,能赶上那次扩招,自己是幸运的。按照往年的录取比例,以她当时的成绩只能上一所专科学校,由于扩招,她最终考上了河北的一所本科院校。“如果当年没有考上本科学校,可能现在也没有机会在北京从事自己喜欢的汽车设计工作。”张俊说。
上世纪70年代末高考录取百分比徘徊在个位数,到了80年代末变成百分之十几,而1999年扩招之后,录取比例达到百分之几十。1999年的高校扩招给无数考生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使得数百万人尝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滋味儿,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这一年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近3倍,“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
高校扩招给了农村孩子、特别是困难群体子女更多上学机会,使知识改变他们命运的愿望得以实现。1998年招收大学生108万,其中农村子弟40万,占37%;2005年招收大学生447万,其中农村子弟230万,占51%。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子弟上大学不但绝对数字上升了将近6倍,比例也增加了,第一次超过了城市青年。
相伴而来的阵痛
高校扩招,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但也伴随着阵痛,在实践中呈现出一些弊端。 教育环境、师资问题的矛盾。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需要增加师资实现同步增长,骤然扩招,生师比提高过快,教师负担过重,影响授课质量。与1998年相比,2005年,湖北省高校在校生增加了4.2倍,而校园建筑面积扩大了3倍,教师只增加了2.1倍,师生比由1:11变成了1:17。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发展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大,从而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若骤然扩大师资队伍,有可能又会因师资规模增加过快而导致整体师资水平下降,同样影响教学质量。
专业与课程结构调整滞后,难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对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学生就业压力增大。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和全球经济化的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严重滞后,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扩招后,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将直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重点是: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之路,是高校的生命源。
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之后,还需要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等。比如,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普通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等,都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使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内容改革:由以课本为中心的科班教育向以提高创新能力、创业和就业综合能力为主的专业教育转变。加强调查和预测的力度,按照现代教育理念设置专业和课程,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教育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运作能力融为一炉;不断更新和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引导教师树立严谨的学风,倡导把研究高深学问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进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创业和就业的能力。教育方法改革:由课堂单纯讲授式向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与学互动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指导性授知与主动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多提供发表创见和施展创新能力的机会。尤其应当强调的是,广泛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更多地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领域及现实生活。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平衡。从国外来看,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并不是传统大学。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批新的学校,美国是社区学院,日本是短期大学,英国是多科技术学院。但是从中国目前进行的大众化进程来看,却选择了和国外完全不同的途径,是通过精英教育阶段的传统学校来完成大众化的任务。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北航高教研究所赵婷婷博士认为,这与新生的学校缺乏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关。长期以来,我们的民办教育一直处在边缘位置,没有获得平等的对待。
赵婷婷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顺应大众化教育的特点,把民间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引进来,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健康持续的发展。
实行扩招4年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当年毕业生签约率仅为 50%,专科生仅为 30%。2004年,30%的学生未能及时就业。2006年,农民工月薪平均预期是1100多元,而应届大学毕业生仅为1000元。大学生们甘心做保姆、服务员、卖肉……但仍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啃老”。对此汤敏表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过扩招及可能伴生的短期就业难问题,不可能依靠一次改革而解决所有问题,青年人上大学除了就业的需要,还有更为长远的国民素质提高和社会发展长期目标的考虑。
扩招带来的奇迹
扩招以来,一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极大地提升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加速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进而增强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据统计,仅2005年,从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由2000年的2800多万增加到4500万,在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的比例也由4%提高到6%。
目前,一年大学毕业生500万,主要在城镇就业,而新增的城镇就业岗位是1000万左右,这就意味着新增的城镇就业人口当中,一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扩招,对于我们劳动大军的素质,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每当新年一过,上亿农民工浩浩荡荡开进城市。多年来,这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年复一年进城之后,农民的地位并没有改变。而农村的学生通过高校扩招,则可以实现根本性改变,彻底融入城市。
以湖北省为例, 2006 年高考53 万人报考,农村人口 27万,占51%;2007年50万人报考,农村人口29万,占59%;2008年52万人,农村人口33万,占63%。可以说,大学扩招,大部分是面向农村人口。过去,农村一个家庭有一个大学生就很了不起了,现在有两个也不稀奇。扩招,是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措施。
高校扩招,促进了地(县)级市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的高校的新建,使高等学校布局下延,为许多地、县级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据不完全统计,1999-2001年间,仅教育部备案的地、县级市高校增加160多所,占全国新增高校总数的一半,為当地培养了大批应用技术人才,推动了科教兴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高校扩招,大幅度提高了高中的升学率,缓解了巨大的就业压力,积极有效地发挥了高等教育对劳动力的蓄水池功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对个人而言,经过大学教育,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也得到加强;对国家而言,不仅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而且,未来新增的劳动力水平和结构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武汉市一位教育界的领导深有感触地说,2002年,是工业调整最痛苦的几年,适逢下岗高峰,再就业摆在优先地位。武汉再就业人员当时有30万。多亏扩招,缓解了就业难。6年时间,武汉市再就业人员就减少到了几万人。
自扩招至2001年起的三年间,累计投入国债资金70多亿元,主要投向高等教育,并拉动各方面的配套投资120多亿元;扩招后新增67所国家批准、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和100多所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至少拉动200多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另外,据初步统计,三年扩招中仅学生公寓建设一项,就拉动了社会资金投入200多亿元,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上升势头更加强劲。2007年,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已达295所,这项数字也是惊人的。
另一方面,扩招也同时带动了教育事业、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出版印刷等相关教育服务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新就业岗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自扩招至2001年,仅高校专任教师就增加了12.46万人,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达到72.5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0.6万人。如果以5个学生创造一个就业岗位计算,庞大的扩招数量,为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空间。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趋势不可阻挡
美国著名学者、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在总结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精英—大众化—普及”三个发展阶段理论。“第一,英才教育阶段,即高等院校仅能容约15%以内的适龄青年。第二,大众化教育阶段,即高校能容约15%到50%的适龄青年。第三,普及阶段,即高校能容纳约50%以上的适龄青年。”这一划分标准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共识,国外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都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实现大众化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
在40年的岁月长河中,高考在曲折中不断前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选拔出数以千万计的人才,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奔赴到社会各行各业,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