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甲状腺球蛋白及临床特征预测模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患者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及临床资料与颈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95例术后病理证实为PT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建模组。据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阳性组(195例)、CLNM阴性组(200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阳性组(72例)、LLNM阴性组(323例)。分析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病灶数、腺外侵犯、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及术前Tg与患者颈LNM的关系。应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颈LNM阳性组与颈LNM阴性组各指标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别评估术前Tg和该模型的预测效能。以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术后病理证实的100例PTC患者作为验证组,应用ROC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腺外侵犯、术前Tg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腺外侵犯、CLNM、术前Tg是L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模组中预测模型诊断CLNM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73,灵敏度为78.5%,特异度为64.5%;诊断LLNM的AUC为0.869,灵敏度为84.7%,特异度为70.3%。验证组中预测模型诊断CLNM的AUC为0.763,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67.3%;诊断LLNM的AUC为0.837,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80.5%。

结论

术前血清Tg对于PTC患者颈LNM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当联合其余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PTC患者颈LNM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3月在丹东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20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研究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应激指标[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过表达对胰腺癌细胞(PANC1)自噬、凋亡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pCMV-N-Flag-MEG3表达质粒并转染入PANC1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HPDE6C7(正常胰腺细胞)组、PANC1(空白对照)组、Vector(PANC1细胞转染空载体)组和MEG3(
新生儿败血症是全球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抗生素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最常应用的处方药。目前全球范围NICU普遍存在抗生素过度使用和耐药菌泛滥现象,导致患儿各种近、远期并发症风险明显增加,迫切需要采取有计划、有条理的抗生素管理措施。本文结合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倡导建立由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与抗感染相关专业参与的多学科团队,通过合理使用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