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上的北京印象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l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良都/译
  


  编者按:
  在外國人眼里,北京是个充满着古老而又神秘气息的大都市,她的一砖一瓦可能都是一个故事。但是她也有着一些与现代文明城市不太和谐的地方。外国友人仰慕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不断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也许生活中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但是却给别人形成了不和谐的印象。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20余年了,2008年奥运会指日可待,但愿我们国人能够在小节上多注意一些,因为我们代表着中国,代表着北京……
  2003年11月,我搬入北京老城区的一所公寓,这座公寓的位置就在紫禁城以北。说它是“老”城区,真是毫不夸张,因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清朝,而那时美国才刚刚建国。真是弹指一挥间。
  我的公寓是在一栋全新的塔楼里,方便舒适。但是外表却粉刷着不合时宜的橙色和黄色,耸立在一群山老、灰矮的胡同群中,显得异常的突兀。
  北京的胡同分布在大大小小的街区里,形成一张精密的网络。有些建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居民们不断地在旧房屋的周围搭建出新的房屋,这在邻里之间形成了布满岔路和死角的迷宫。许多拼凑起来的棚子伸向街道两旁。这些棚子一般都是由铁丝网,木头的边角料和铁皮做成的。有时,棚子就环绕在胡同里的一棵树周围,聪明的盖房人在房顶上开个洞让这棵树穿棚而过。这种情形就像一位中国作家写的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北京有些四合院的木门,完全可以送到博物馆去做收藏。木门的旁边,甚至就在马路的两侧,还有数不清的古代石头雕刻。走累了,在上面坐一坐你会很容易想起过去的岁月,这些石雕曾经被用来装点富裕人家宅院的大门。
  尽管这些建筑经历了时空的考验,被幸运地保留下来,但是仍然没有人为这些房屋安装上卫生间。每当我早晨起来骑着自行车穿过小胡同去上班的时候,我总能看见睡衣外面披着一件外套的居民倒搪瓷夜壶的情景(夜壶通常是被居民们小心地放在床底下以供夜间方便用的)。把床上的气息带到公众场合,这在西方看来很不文明。
  一些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则每天早上蹲在胡同、巷子边上刷牙,牙膏和泡沫四溢的口水一起被址到脚下的下水道里。
  尽管政府大力倡导卫生规则,一再对随地吐痰者进行罚款,随地吐痰在北京是相当常见的一种情形。但是胡同里住的那些真正的老北京大概从来没有想过,如果他们的举止更谨慎一些,老外们会感觉好些。因为,吐痰这种陋习会让身处中国人生活环境中的老外想到SARS和肺结核等疾病。
  中国一直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北京大部分人都骑自行车上下班。而骑自行车的人一般都是朝右边吐痰,所以我很快就知道了骑车超车时要走左边。但是,有一天早上,当我离开胡同,飞快地骑在上班高峰的主干道时,我发现有人却不遵守这条不成文规定,就当我即将驶过一名中年男士,他慢悠悠地骑在一辆单速“永久”牌自行车上,突然向“左”侧直吐了一口飞沫。
  我还要指出的是,中国人的吐痰方式是独一无二的,跟美国人毫不相像。在美国,另类的小青年撅起嘴唇径直像玩杂耍一样让唾液垂到地面。不同的是,中国人吐的是某种真正的肺部垃圾,伴以相当大的内力和噪音,可能不是特别准确,但是却颇有功力。
  看到我的遭遇,您可千万别害怕。幸运的是。那位男士的抛射物基本上没有击中我,而是飞过了我的右车把不知落在了什么地方。那位发射这枚“空降细菌弹”的人岁数不小了,估计是个老北京了。我只是胡乱地朝他做了一个恶心的表情,就继续向单位骑去。
  这件事很快就消失在我的脑海里了。毕竟,这是他的城市,他的文化,他的国家。虽然有些小小的险境,但找还是喜欢这个地方。
  责编:朱静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莫高窟第395窟开凿于隋代,后经重修。甬道南北两壁为五代志公画像和毗沙门天王像,主室南北两壁为西夏观音经变之救助八难,主尊为阿弥陀佛。经研究发现,甬道主题是观世音菩萨之三十三种变化身,和主室观世音菩萨救助八难,共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变。虽然经过五代和西夏两次重修,但是洞窟设计理念却保持一致,这可能与西夏时期盛行的法华信仰与志公和尚信仰密切相关。这一研究也意在揭示重修洞窟研究
期刊
内容摘要:P.t.1078bis《悉董萨部落土地纠纷诉状》是一件重要的文书,反映了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一起土地归属纠纷。通过对该文书的汉译和写成时间、涉及人物及其重要事件的考释,可以认为文书内容反映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处理民间纠纷的一般程序和基本办法,同时认为吐蕃曾在808年为敦煌部分农户分配“籍田”(rkya zhing)并征其赋役,以保证寺院或僧官系统的供给。  关键词:敦煌文书;吐蕃时期;土地纠
期刊
《网络传播》召开创刊发布会  文/王 虎 《对外大传播》    2004年4月20日,《网络传播》杂志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了创刊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蔡名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等出席了发布会并讲话。  该杂志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工办,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和网络传播杂志汁承办。《网络传播》是我国第一本面向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学领域的权威、专业杂志,旨在建立起一条政府与互联网传播业界
期刊
内容摘要:以往学界将莫高窟北区出土B53:16呈状文书中的“至元三十年”视为文书的成文年代,但该年款只是这件呈状所照得某件公文的年款,并非其成文年款。根据文书中“本路同知小云赤不花”在亦集乃路任同知的年代推测,本件呈状的年代应在大德六年到大德十一年(1302—1307)之间,这意味着洪水淹没莫高窟北区第一、二层石窟,使得B53窟废弃的年代至迟应在14世纪之初,而非13世纪末。文书所见沙州路总管府籴
期刊
内容摘要:传世史籍简略地记载了康太和于733年随幽州节度副使乌知义参加对契丹的战争;敦煌文献P.3885抄有一篇《前大斗军使将军康太和书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及相关文献,记录了唐与吐蕃在河陇的战争,可与传世史籍、敦煌藏文文书P.t.1288相印证;新刊布的《唐康太和墓志铭并序》提供了关于康太和更为丰富的内容。前贤时彦对这些敦煌文献和墓志研究甚夥,但错讹疏漏仍有不少。本文在前人基础上重新校录文本,并对
期刊
内容摘要:在“中央研究院”等单位组织的西北史地考察团中,向达与劳榦、石璋如产生了矛盾冲突,前人从多方面对产生矛盾的原因有所解释。新近发现的劳榦敦煌考察期间致陈槃的两封信为向达与劳、石二人的关系提供了前人未予关注的细节,其中关于考察团内部分工的信息为解释向达与劳、石二人产生矛盾的原因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西北史地考察团;敦煌;向达;劳榦;石璋如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内容摘要:回顾了自敦煌学界编纂《敦煌学大辞典》到《敦煌艺术大辞典》“十年磨一剑”的艰辛历程,从词目分类、数量、内容创新,老、中、青三代学者的编撰队伍和编委组成,词目释文文体特色及高清数字化彩图的运用等方面,指出《敦煌艺术大辞典》的问世,不仅填补了敦煌艺术研究在大型专科辞书出版领域的空白,而且对于向广大读者介绍敦煌艺术和集大成的研究成果,兼有普及、提高和引领的作用,实可谓是以金针度人,功德无量!  
期刊
内容摘要:以悬泉汉简Ⅴ1611③:39A、B记载为基础,建立了西汉晚期长安通姑臧南道的时空框架。利用出土文献、传世文献、考古发现、实地调查、卫星影像调查和谷歌地球模拟测量等方法和手段,复原了长安通姑臧南道主干道走向,即由长安城北墙中门厨城门出发,过中渭桥至渭城驿,沿渭河北岸西行,经扶风厩、细柳观、槐里、斄县、郿县、郁夷至虢县,折西北行,经千河流域的蕲年宫、雍县、隃麋县、汧县至大震关,过陇山西行,经
期刊
内容摘要:从1981年开始,国内开始流传“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说法,并说这是日本学者藤枝晃在天津南开大学和兰州西北师范学院演讲时说的。实际上,1979年3月23日至4月2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历史学规划会议上,就有代表说“敦煌在中国,研究中心在日本”。在藤枝晃来南开大学讲演前夕,吴廷璆教授在1981年4月也说过“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当吴廷璆教授主持讲座并介绍藤枝晃教授时,为了突出日本和
期刊
这些传媒世界的名门显贵,并不满足于自己所占有的传播系统和内容,正想方设法扩展势力范围,谋求霸主地位。    重拳出击,康卡斯特叫板新闻集团    2004年2月9日,美国头号有线电视服务商康卡斯特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布雷恩·罗伯茨致电迪斯尼的总裁迈克尔·艾斯纳,提出了将两家公司合并的友好建议,但遭到了断然拒绝。仅仅2天后,罗伯茨便宣布以540亿美元的开价恶意收购迪斯尼公司。整个传媒世界为之震动。  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