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8年经济危机时,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能够给扩大内需提供强大的动力,进行了新一轮的融资以加快基础设施的投资,这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银行的贷款增长幅度,同时也增加了回款的风险。本文主要从银行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进行融资信贷的一些特征和主要的风险因素,并且有针对性地对这类贷款的风险控制进行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在后续银行贷款的管理中提升自身对于风险的把控能力,将政府的融资项目的信贷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减少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
【关键词】银行信贷 政府融资项目 对策研究
一、政府融资项目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一)政府融资项目的现状分析
首先政府融资的项目主要是集中在基础设施的建设领域。分析近几年央行所发布的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可以发现,政府融资项目投向主要为基础设施的相关行业,这包含了交通运输业、电力燃气行业、仓储以及邮政业务、水利和环境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这些领域的投资大约占到了政府融资项目的一半。
其次是很多项目的资本金较为缺乏,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项目融资的时候,往往会向多家银行申请贷款。一些银行为了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往往容易忽视审慎经营的相关原则,没有对政府所投资的项目背景做好调研,不了解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就盲目放贷。甚至一些项目本身就没有资本金,而是利用银行的贷款来充当资本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二)政府融资项目信贷的主要特点分析
政府进行融资的主要对象是国有商业银行,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银监局发布的数据中显示,截止2009年,上海市银行业对政府投融资的贷款数大约为7000亿元,而中行、农行、工行和建行四大国有银行的贷款比率占到了50%左右。从贷款的投向的重点来分析,上海市贷款投向主要为市政公共设施的管理以及城市道路的建设等方面。
地方正在进行融资的时候其贷款人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分布在政府信用链条的每个环节。这中间包含了政府所设置的投融资公司以及市政的公用设施单位及其他的公共企业,在具体的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因为不同类型的公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其银行对这些公司的审查和受信的要点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别,评估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另外,地方政府的融资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担保形式。一方面具备完善的法律效用的担保形式,这主要包含了有效资产的抵押以及政府所属的企事业单位或者是关联企业所提供的抵押担保等。另一方面更为常见的是没有法律效力的集中担保形式,如人大常委会所出具的预算方面的各种承诺函或者是以政府所属单位的经营收费权来进行抵押,这些不具备法律效用的担保形式给银行造成了很大的风险,一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银行将会面临很大的损失。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的主要风险来源分析
(一)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管
银行在对政府贷款后的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对其他企业单位的监管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实际上是银行难以对其发放给政府的信贷资金进行较为有效的监管。一些政府从银行得到了信贷资金之后,将资金划入到关联企业的账户,银行很难发现其信贷资金的具体流向,一些资金甚至流向了其他项目或者是进入到了无法进行还贷的项目中,比较常见的将信贷资金投入到地产开发项目上,这大大增加了银行资金回收的不确定性。
(二)政府在偿债资金的安排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信息不对称
目前的情况是地方政府多会选择通过多个投融资的公司从不同的银行获得其所需要的信贷资金,这就造成了银行没有办法很好地了解和掌握政府的负债情况,信息不透明。在目前财政预算的前提下,银行很难对政府的偿债能力做出具体的判断,特别是一些自负盈亏的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建设存在的风险。银行不能够掌握到政府的融资总量和负债规模,以及可以持续的收入来源总量等信息,也就没有办法对政府的真实的财力进行有效的评估。政府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在进行贷款的发放有着很大的盲目性。
(三)政府投资结构性的风险较为集中
政府承担着很大一部分公益项目的投融资,这些公益项目大多需要进行大量的融资,但收益却非常少,这些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有着极其高的负债率,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负债率已经超过了100%,加大了结构型风险。另一方面,如果政府的税收和土地的批租收入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政府自身的偿债能力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持其资金的需要,往往会从多个银行进行贷款,形成多渠道进行融资和多个渠道守信的局面,这同时增加了信贷资金的系统性风险。
三、针对政府融资项目风险的对策分析
(一)地方政府应当积极进行融资渠道的拓展
目前政府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对银行过于依赖,这种情况很容易给银行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和风险。所以地方政府进行融资渠道的拓展,对于银行融资风险的降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可以积极探索发行债券的形式来进行融资的方式。西方国家通过市政债券来进行融资的方式已经非常普遍,很多也取得了比较好的融资效果,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借鉴。
(二)融资主体进行必要的财务信息公开
政府进行融资的时候其财政出资人应当具有唯一性。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没有完整的融资人制度,这就很难形成大范围的资金的运作机制,也很难有效地进行资金的整合,在一些地方,甚至县区级的政府都进行大范围的融资。所以政府应当从出资人的角度对其融资的平台进行整合,形成本级财政所唯一的一个有效对外融资平台。另外,政府应当逐步退出经营性的一些领域,使得经营性的项目完全通过市场化的模式去进行运作。这样一方面减轻了政府自身的包袱,也能够使得政府更加有精力去做好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和公益性领域的工作,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化。
另外,还需要进行政府的财务信息规范化建设。政府应当建立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将其所有的投融资活动集中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应,这样就可以对自己的财力进行准确的把握,也更加方便进行对外披露。另外,政府还应当进行融资系统预警系统的建设,一旦其融资水平超过了其所偿债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就应该进行预警,从而尽快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最后,政府应当统一其债务信息系统,对其融资情况进行公开。现在一些政府的债务数据分散在政府的不同部门,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统一的反应体系,银行在对政府进行贷款的时候也很难有一个比较直接的方式进行政府财力的评估,所以应当建立一个统计口径的政府财务的反应体系。这个体系建立之后,政府还应当建立其财政和投融资活动的披露平台,定期对政府的相关投融资活动对外进行披露,这样既可以确保其对外披露信息的真实有效,也可以让更多的机构和个人了解政府的财政情况。有利于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使得银行在对政府进行贷款的时候有更加清晰的数据参考。 四、银行做好政府信贷资金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在对政府进行贷款投放的时候应当坚持差异化和商业化的原则
银行应当根据不同政府的财政情况进行有效的甄别,根据政府不同的财力情况对政府进行贷款额度的授信,确定不同政府的实际授信额度。另外,每年要进行一次重新的评估,进行政府授信额度的动态管理,对于财力上升的政府应当上调受限额度,对于财力下降的政府应当降低其授信额度,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自身的风险,降低呆账坏账的额度。
(二)进一步规定对于政府进行贷款的规范流程
银行在对政府进行贷款的发放过程中,首先就要明确政府进行贷款的用途,对其所对应的项目的运营前景和获利能力要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估。对不符合贷款实际用途和申请贷款的项目不符合不应当发放贷款,对含有实际项目且捆绑多个项目的贷款申请也不应当发放贷款。另外,还要强化对政府贷款的过程管理,以实贷实付的方式进行贷款的支付方式,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监控,确保资金不被其他项目挪用,一旦贷款项目有现金的回笼,应当首先进行回款,然后再做他用。
(三)对贷款的风险进行分散
银行在进行贷款的发放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收益比较高的政府贷款,可以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进行贷款的发放。但是对于那些不具备较高盈利的项目,则应该进行土地的抵押或者是应收账款的质押等方式进行贷款,从而加深对于还款的约束力度,促进贷款的按时回收。对于使用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方式,则应该进行实地的勘察,选择具有一定增值潜力且地理位置较好的土地进行抵押,抵押率不应当高于专业资产评估公司所出具的实际估价的一半。
五、小结
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不断推进,政府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势在必行,这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当然,这个过程中政府也会向银行寻求必要的贷款支持。本文正是从这点出发对银行加强政府信贷资金管理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拓展融资渠道以及加强政府自身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政府减少融资障碍的措施。虽然目前情况下城市化率的提升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提升了政府的土地收入,这大大增强了政府的财政还款能力,但是研究政府融资项目的风险和银行应对政府融资项目的风险在当下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应当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减少银行所面临的不必要的风险,促进银行对政府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李彦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初探[J].商品与质量,2011(S6).
[2]史纯青.关于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3]沙元霞.层次分析法在构建金融投资模型中的改进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
[4]常丽娟,贾婷.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5]周俊峰.商业银行贷款证券化的风险控制研究——基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08).
[6]辛立秋,张婷婷.基于Fuzzy-AHP模型的金融支持农业绩效评价[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7]郭正日,何理.创业投资项目评选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作者简介:孙琳蓉(1971-),女,浙江余姚人,余姚市国土资源局,经济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财务金融经济。
(责任编辑:刘影)
【关键词】银行信贷 政府融资项目 对策研究
一、政府融资项目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一)政府融资项目的现状分析
首先政府融资的项目主要是集中在基础设施的建设领域。分析近几年央行所发布的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可以发现,政府融资项目投向主要为基础设施的相关行业,这包含了交通运输业、电力燃气行业、仓储以及邮政业务、水利和环境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这些领域的投资大约占到了政府融资项目的一半。
其次是很多项目的资本金较为缺乏,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项目融资的时候,往往会向多家银行申请贷款。一些银行为了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往往容易忽视审慎经营的相关原则,没有对政府所投资的项目背景做好调研,不了解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就盲目放贷。甚至一些项目本身就没有资本金,而是利用银行的贷款来充当资本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二)政府融资项目信贷的主要特点分析
政府进行融资的主要对象是国有商业银行,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银监局发布的数据中显示,截止2009年,上海市银行业对政府投融资的贷款数大约为7000亿元,而中行、农行、工行和建行四大国有银行的贷款比率占到了50%左右。从贷款的投向的重点来分析,上海市贷款投向主要为市政公共设施的管理以及城市道路的建设等方面。
地方正在进行融资的时候其贷款人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分布在政府信用链条的每个环节。这中间包含了政府所设置的投融资公司以及市政的公用设施单位及其他的公共企业,在具体的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因为不同类型的公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其银行对这些公司的审查和受信的要点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别,评估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另外,地方政府的融资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担保形式。一方面具备完善的法律效用的担保形式,这主要包含了有效资产的抵押以及政府所属的企事业单位或者是关联企业所提供的抵押担保等。另一方面更为常见的是没有法律效力的集中担保形式,如人大常委会所出具的预算方面的各种承诺函或者是以政府所属单位的经营收费权来进行抵押,这些不具备法律效用的担保形式给银行造成了很大的风险,一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银行将会面临很大的损失。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的主要风险来源分析
(一)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管
银行在对政府贷款后的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对其他企业单位的监管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实际上是银行难以对其发放给政府的信贷资金进行较为有效的监管。一些政府从银行得到了信贷资金之后,将资金划入到关联企业的账户,银行很难发现其信贷资金的具体流向,一些资金甚至流向了其他项目或者是进入到了无法进行还贷的项目中,比较常见的将信贷资金投入到地产开发项目上,这大大增加了银行资金回收的不确定性。
(二)政府在偿债资金的安排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信息不对称
目前的情况是地方政府多会选择通过多个投融资的公司从不同的银行获得其所需要的信贷资金,这就造成了银行没有办法很好地了解和掌握政府的负债情况,信息不透明。在目前财政预算的前提下,银行很难对政府的偿债能力做出具体的判断,特别是一些自负盈亏的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建设存在的风险。银行不能够掌握到政府的融资总量和负债规模,以及可以持续的收入来源总量等信息,也就没有办法对政府的真实的财力进行有效的评估。政府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在进行贷款的发放有着很大的盲目性。
(三)政府投资结构性的风险较为集中
政府承担着很大一部分公益项目的投融资,这些公益项目大多需要进行大量的融资,但收益却非常少,这些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有着极其高的负债率,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负债率已经超过了100%,加大了结构型风险。另一方面,如果政府的税收和土地的批租收入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政府自身的偿债能力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持其资金的需要,往往会从多个银行进行贷款,形成多渠道进行融资和多个渠道守信的局面,这同时增加了信贷资金的系统性风险。
三、针对政府融资项目风险的对策分析
(一)地方政府应当积极进行融资渠道的拓展
目前政府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对银行过于依赖,这种情况很容易给银行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和风险。所以地方政府进行融资渠道的拓展,对于银行融资风险的降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可以积极探索发行债券的形式来进行融资的方式。西方国家通过市政债券来进行融资的方式已经非常普遍,很多也取得了比较好的融资效果,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借鉴。
(二)融资主体进行必要的财务信息公开
政府进行融资的时候其财政出资人应当具有唯一性。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没有完整的融资人制度,这就很难形成大范围的资金的运作机制,也很难有效地进行资金的整合,在一些地方,甚至县区级的政府都进行大范围的融资。所以政府应当从出资人的角度对其融资的平台进行整合,形成本级财政所唯一的一个有效对外融资平台。另外,政府应当逐步退出经营性的一些领域,使得经营性的项目完全通过市场化的模式去进行运作。这样一方面减轻了政府自身的包袱,也能够使得政府更加有精力去做好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和公益性领域的工作,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化。
另外,还需要进行政府的财务信息规范化建设。政府应当建立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将其所有的投融资活动集中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应,这样就可以对自己的财力进行准确的把握,也更加方便进行对外披露。另外,政府还应当进行融资系统预警系统的建设,一旦其融资水平超过了其所偿债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就应该进行预警,从而尽快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最后,政府应当统一其债务信息系统,对其融资情况进行公开。现在一些政府的债务数据分散在政府的不同部门,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统一的反应体系,银行在对政府进行贷款的时候也很难有一个比较直接的方式进行政府财力的评估,所以应当建立一个统计口径的政府财务的反应体系。这个体系建立之后,政府还应当建立其财政和投融资活动的披露平台,定期对政府的相关投融资活动对外进行披露,这样既可以确保其对外披露信息的真实有效,也可以让更多的机构和个人了解政府的财政情况。有利于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使得银行在对政府进行贷款的时候有更加清晰的数据参考。 四、银行做好政府信贷资金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在对政府进行贷款投放的时候应当坚持差异化和商业化的原则
银行应当根据不同政府的财政情况进行有效的甄别,根据政府不同的财力情况对政府进行贷款额度的授信,确定不同政府的实际授信额度。另外,每年要进行一次重新的评估,进行政府授信额度的动态管理,对于财力上升的政府应当上调受限额度,对于财力下降的政府应当降低其授信额度,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自身的风险,降低呆账坏账的额度。
(二)进一步规定对于政府进行贷款的规范流程
银行在对政府进行贷款的发放过程中,首先就要明确政府进行贷款的用途,对其所对应的项目的运营前景和获利能力要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估。对不符合贷款实际用途和申请贷款的项目不符合不应当发放贷款,对含有实际项目且捆绑多个项目的贷款申请也不应当发放贷款。另外,还要强化对政府贷款的过程管理,以实贷实付的方式进行贷款的支付方式,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监控,确保资金不被其他项目挪用,一旦贷款项目有现金的回笼,应当首先进行回款,然后再做他用。
(三)对贷款的风险进行分散
银行在进行贷款的发放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收益比较高的政府贷款,可以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进行贷款的发放。但是对于那些不具备较高盈利的项目,则应该进行土地的抵押或者是应收账款的质押等方式进行贷款,从而加深对于还款的约束力度,促进贷款的按时回收。对于使用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方式,则应该进行实地的勘察,选择具有一定增值潜力且地理位置较好的土地进行抵押,抵押率不应当高于专业资产评估公司所出具的实际估价的一半。
五、小结
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不断推进,政府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势在必行,这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当然,这个过程中政府也会向银行寻求必要的贷款支持。本文正是从这点出发对银行加强政府信贷资金管理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拓展融资渠道以及加强政府自身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政府减少融资障碍的措施。虽然目前情况下城市化率的提升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提升了政府的土地收入,这大大增强了政府的财政还款能力,但是研究政府融资项目的风险和银行应对政府融资项目的风险在当下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应当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减少银行所面临的不必要的风险,促进银行对政府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李彦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初探[J].商品与质量,2011(S6).
[2]史纯青.关于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3]沙元霞.层次分析法在构建金融投资模型中的改进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
[4]常丽娟,贾婷.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5]周俊峰.商业银行贷款证券化的风险控制研究——基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08).
[6]辛立秋,张婷婷.基于Fuzzy-AHP模型的金融支持农业绩效评价[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7]郭正日,何理.创业投资项目评选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作者简介:孙琳蓉(1971-),女,浙江余姚人,余姚市国土资源局,经济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财务金融经济。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