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价值探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nd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支柱部分,加强创建力度,是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模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文化瑰宝库中的重要部分。通过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在全国普及和宣传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稳步向前。
  关键词 民族传统 体育文化 高校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独有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充满着中华民族的儒家思想,同时兼具强身健体和伦理教化的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自然和谐的融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并且发挥它伦理教化和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已经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新课题了。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点
  (一)体现以人为本,和谐统一的思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历来提倡体育与人文、教化的有机结合,利用体育运动促进人的健康身心发展。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已经成为集娱乐和竞技一体的体育活动形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价值取向的体育意识形态。土家族的“扁担劲”、哈萨克族的“躺到拔河”、苗族的“打泥脚”等各种娱乐活动集音乐、舞蹈、艺术、体育于一体,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内容。[2]
  (二)快乐体育,民族团结。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形式主还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方式进行。而且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增加民族情感,促进民族融合和团结。同时,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拓宽了各民族相互交流的渠道,可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交流和进步,从而逐步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价值观。
  (三)传承历史,开创未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传承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汇集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文化品质。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推进和世界文明的高阶发展,一个国家的民族性越发重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要想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必需要发展自身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通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这个窗口开拓未来。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价值
  (一)修养身心,锻炼体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注重自然和谐、崇德重义,许许多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有着浑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高校学生通过学习和参与民族体育活动,既锻炼身体素质又学习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底蕴,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广西壮族的抢花炮比赛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归属感,还能促进其形成较强的纪律性和组织性;跳竹竿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灵敏度和瞬间反应能力。[3]在传统体育活动中引导学生思想积极向上,顺应自然和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创造有利环境。学校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我国传统文化长期脱离学校教育的发展,使得他逐年的没落有着极大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推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化、经济化发展。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加入民族传统体育的元素,使学生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形式的民族体育文化特色,让学生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广阔天地和深厚底蕴。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现阶段培养大学生民族体育文化意识,对于今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体现。
  (三)丰富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我国的民族分布非常广泛,自然条件不同,所以形成了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内容丰富,同时具有地域性,娱乐性和竞技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开展活动形式灵活,用地要求不高,器材简单易操作等特点。在如今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体育活动经费不足,场馆和运动器材不足的情况下,民族传统体育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短板。高等院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文化的摇篮,这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和不同民族。[4]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都起源于民族节庆活动、祭祀和日常生活,所以在高校创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是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有效办法,也是民族大团结,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催化剂。而这种民族文化交流,民族文化大融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可以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利空间。反过来讲,民族传统体育多姿多彩的文化,是提供了更多的校园文化,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也为高校体育教学注入新的体育模式和活力。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必将发挥其中流砥柱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R].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015.
  [2] 郑进贵,杨林: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参与价值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9,9(5):8-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本文以天津竞技武术队为研究对象,以全运会武术比赛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研究天津队如何保持和提升天津队竞技武术套路优、劣势项目的竞赛成绩和水平,实现预期制定的“金牌战略”的目标,旨在对天津市竞技武术套路科学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实践依据。  关键词 全运会 天津竞技武术 发展战略  一、研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通过系统的锻炼可以使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机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武术套路中初级长拳第三路无论在中学教学还是高校教学中都比较普遍,再此浅谈高校初级三路长拳教学中对整套动作的理解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希望可以提高初级三路长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动作特点 价值意义 教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舞蹈属于肢体语言艺术,表达着一种无以言表的特殊情感,而民族舞蹈是舞蹈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要素,有着生动活波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的表现内容,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已被提出新的要求,要具备“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特点,需要多角度巧妙地把民族舞
中图分类号:G852.1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文化学角度对洪洞通背拳的起源及发源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 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关键词 洪洞通背拳 文化溯源 文化价值  洪洞通背拳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种,它源远流长。从乾隆年间一代宗师郭永福为始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就跆拳道而言,其作为运动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最近几年,此项运动得到了很多爱好者的认可,但和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体育项目相比,其还有待进一步成熟,并且其在国内发展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因而应该重视其优点,弥补其缺点,让其更好的在中国发展下去。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跆拳道运动发展现状,然后探究了目前跆拳
针对目前绞车提升系统松绳保护装置松绳过多导致断绳、卡箕斗的问题,通过计算得出松绳保护装置可发挥作用的有效距离,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改进后的保护装置能够通过钢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