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钓鲑记》是理查德·布劳第根在1967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这部小说的出版使得理查德·布劳第根成为美国文学历史上被长久铭记也频繁争论的人物。出于对中国的研究现状的考虑,也出于对于已经存在的国外研究成果总结,本文将对《美国钓鲑记》的国内外文学评论进行综述。
【关键词】美国钓鲑记 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美国钓鲑记》的的国外研究现状总体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完善,也触及到了《美国钓鲑记》的主题与风格研究的几个方面,但几个主要的问题在于,首先是虽然从60年代起陆陆续续有解读《美国钓鲑记》的文学批评出版,但对于《美国钓鲑记》的分析无疑都是片面和稀少的,更不用说,本书文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的某些重复论述;其次是《美国钓鲑记》的几乎所有文本分析和批评都产出于美国本土,或者出于作品推介的目的,或者处于多重论述和评论的旁证地位,其主体研究的位置非常微弱,另外,美国本土以外的关于《美国钓鲑记》的评论也仅仅多见于译者的推介或者报刊的报道,无疑这些对于本书的文学批评都是非常不充分和不全面的。
2.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于《美国钓鲑记》的文学研究仅见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戴桂玉教授2011年4月号在《外国文学评论》的评论文章《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田园话语的颠覆》。
3.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在出版社初版的《美国钓鲑记》上,附有诗人比利?柯林斯对于《美国钓鲑记》的一个简评,比利?柯林斯述及《美国钓鲑记》时写道,“……我相信本书是美国的《艾丽丝镜中奇遇记》,理查德?布劳第根是美国的路易斯?卡罗尔”(柯林斯2),在2010年的一次关于本书和理查德?布劳第根的专访中,比利?柯林斯着重谈及了理查德?布劳第根的超现实主义,认为,“……它跟美国的嗑药文化相关,具有片断性和嗑药式迷幻的文学视野”.
品克斯?罗伯特在《圣迭戈联合会论坛报》(San Diego Union Tribune)的评论文章《是时候重新去钓鲑鱼了》(Time to Go Trout Fishing Again)中认为理查德?布劳第根的《美国钓鲑记》是“在自然和心灵的关系中对于个人的自我的自省” (罗伯特4),并进而评论道,“布劳第根的作品是在爱默生或者梭罗的精神引领下写就的,并像他的文学前辈一样用诙谐的话语探讨了美国式的哲学思维”。
与以上从文本文学手段和文学主题的讨论的出发点不同,约翰?克莱顿发表于《新美国评论》(New American Review)中的评论文章《理查德?布劳第根:伍德斯托克的政治学》(Richard Brautigan: The Politics of Woodstock)大胆的从政治学的角度来阐释布劳第根的小说,杂糅以伍德斯托克所代表的颓废主义文学倾向和垮掉一代的反文化政治主张。本篇评论虽然没有涉及到互文性角度的阐述,然而由于其内容的广度和文化层面的深度联系,可以视作在70年代对于《美国钓鲑记》在文化层面互文性阐释的先声。
在他们之后的零零星星的对于《美国钓鲑记》的文学批评虽然也不断出版,但是大多并不能脱离上述三位评论家的批评路径,比如约翰?库里认为布劳第根的小说体现了自然主义和田园派的写作风格,并将之与爱默生进行文学意旨的对比,总结出小说作者“对自然力量的神秘崇拜以及超验主义的精神信仰”,约翰?库里最终将布劳第根的写作实践归结于生态主义的描写。此外,自80年代以来,对于《美国钓鲑记》的文学批评总体呈现一个日渐消沉的局面,评论作品愈来愈少,而且分析的角度和文化广度都有所不足。
国内对于《美国钓鲑记》似乎了解不多,读者对于本书的阅读回馈几乎寥寥,仅见的评论文章只有前述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戴桂玉教授关于其对于田园话语的颠覆。戴的论文肯定布劳第根小说的后现代性,在这篇评论中戴将《美国钓鲑记》作为验证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颠覆田园话语和自然纯洁性和有机整体性的一个旁证,对《美国钓鲑记》的分析角度仍旧是延续生态主义的田园意识形态的经典思路,没有逃离已有的国外评论家的窠臼,确认小说语言对于传统美国田园话语的颠覆,至于戴氏的意旨在于“揭露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对于意识形态和生态主体身份造成的恶果”,对于布劳第根的小说《美国钓鲑记》来说,基本可以说属于文不对题,极其牵强。
参考文献:
[1]Biasotti.David."Just like a poem: Richard Brautigan and Mad River.". Richard Brautigan: essays on the writings and life. Jefferson, NC; London: McFarland.2007.
[2]Brautigan.Richard. Trout Fishing in America. Houghston: Mariner Books.2010.
【关键词】美国钓鲑记 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美国钓鲑记》的的国外研究现状总体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完善,也触及到了《美国钓鲑记》的主题与风格研究的几个方面,但几个主要的问题在于,首先是虽然从60年代起陆陆续续有解读《美国钓鲑记》的文学批评出版,但对于《美国钓鲑记》的分析无疑都是片面和稀少的,更不用说,本书文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的某些重复论述;其次是《美国钓鲑记》的几乎所有文本分析和批评都产出于美国本土,或者出于作品推介的目的,或者处于多重论述和评论的旁证地位,其主体研究的位置非常微弱,另外,美国本土以外的关于《美国钓鲑记》的评论也仅仅多见于译者的推介或者报刊的报道,无疑这些对于本书的文学批评都是非常不充分和不全面的。
2.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于《美国钓鲑记》的文学研究仅见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戴桂玉教授2011年4月号在《外国文学评论》的评论文章《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田园话语的颠覆》。
3.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在出版社初版的《美国钓鲑记》上,附有诗人比利?柯林斯对于《美国钓鲑记》的一个简评,比利?柯林斯述及《美国钓鲑记》时写道,“……我相信本书是美国的《艾丽丝镜中奇遇记》,理查德?布劳第根是美国的路易斯?卡罗尔”(柯林斯2),在2010年的一次关于本书和理查德?布劳第根的专访中,比利?柯林斯着重谈及了理查德?布劳第根的超现实主义,认为,“……它跟美国的嗑药文化相关,具有片断性和嗑药式迷幻的文学视野”.
品克斯?罗伯特在《圣迭戈联合会论坛报》(San Diego Union Tribune)的评论文章《是时候重新去钓鲑鱼了》(Time to Go Trout Fishing Again)中认为理查德?布劳第根的《美国钓鲑记》是“在自然和心灵的关系中对于个人的自我的自省” (罗伯特4),并进而评论道,“布劳第根的作品是在爱默生或者梭罗的精神引领下写就的,并像他的文学前辈一样用诙谐的话语探讨了美国式的哲学思维”。
与以上从文本文学手段和文学主题的讨论的出发点不同,约翰?克莱顿发表于《新美国评论》(New American Review)中的评论文章《理查德?布劳第根:伍德斯托克的政治学》(Richard Brautigan: The Politics of Woodstock)大胆的从政治学的角度来阐释布劳第根的小说,杂糅以伍德斯托克所代表的颓废主义文学倾向和垮掉一代的反文化政治主张。本篇评论虽然没有涉及到互文性角度的阐述,然而由于其内容的广度和文化层面的深度联系,可以视作在70年代对于《美国钓鲑记》在文化层面互文性阐释的先声。
在他们之后的零零星星的对于《美国钓鲑记》的文学批评虽然也不断出版,但是大多并不能脱离上述三位评论家的批评路径,比如约翰?库里认为布劳第根的小说体现了自然主义和田园派的写作风格,并将之与爱默生进行文学意旨的对比,总结出小说作者“对自然力量的神秘崇拜以及超验主义的精神信仰”,约翰?库里最终将布劳第根的写作实践归结于生态主义的描写。此外,自80年代以来,对于《美国钓鲑记》的文学批评总体呈现一个日渐消沉的局面,评论作品愈来愈少,而且分析的角度和文化广度都有所不足。
国内对于《美国钓鲑记》似乎了解不多,读者对于本书的阅读回馈几乎寥寥,仅见的评论文章只有前述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戴桂玉教授关于其对于田园话语的颠覆。戴的论文肯定布劳第根小说的后现代性,在这篇评论中戴将《美国钓鲑记》作为验证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颠覆田园话语和自然纯洁性和有机整体性的一个旁证,对《美国钓鲑记》的分析角度仍旧是延续生态主义的田园意识形态的经典思路,没有逃离已有的国外评论家的窠臼,确认小说语言对于传统美国田园话语的颠覆,至于戴氏的意旨在于“揭露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对于意识形态和生态主体身份造成的恶果”,对于布劳第根的小说《美国钓鲑记》来说,基本可以说属于文不对题,极其牵强。
参考文献:
[1]Biasotti.David."Just like a poem: Richard Brautigan and Mad River.". Richard Brautigan: essays on the writings and life. Jefferson, NC; London: McFarland.2007.
[2]Brautigan.Richard. Trout Fishing in America. Houghston: Mariner Books.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