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城》当然是钱钟书对特定的社会人生和历史文化反思的艺术结晶,只不过这种现实人生饿文化土壤与大多数现代中国作家的所见有所不同。我们都知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代中国社会中确实存在当时已畸形繁荣的资本主义土壤。”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香港等大都市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现代人尤其是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但在生活方式上相当欧化,连带思想上也是接近西方国家。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围城》,钱钟书诙谐幽默的勾勒出了身陷“围城”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如果把《围城》当作一部社会小说来看,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是作者表达主题的工具。
关键詞:现代性;叔本华;围城心境;钱钟书
方鸿渐的人生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留学生活-回国(银行)-三闾大学。在人生跌宕起伏中诠释着他作为一个现代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当时中国地处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破裂的文明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上海香港这样的国际化大都中生存的现代人,其中包含思想和生活方式已经完全欧化了的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看似表面方鸿渐在不断的变换着他钟爱的女性,其实内在因素还是源自于他作为现代人内心的欲望。受内心欲望的驱使,方鸿渐不断的更替爱情对象来满足他对爱情的幻想。这也是他作为现代人心中的空虚。他的快乐无法从他的内心得到满足,通过追逐爱情来给予他内心的力量。“苏小姐也是个复合体。她的相貌是经过美化的一个同学。她的心眼和感情属于另一个;这个人可一点不美。走单帮贩死活的又是另一个人” 。苏小姐同时也是方鸿渐的一面镜子,她的不同时期折射出不同时期的方鸿渐。在她待字闺中之时,她作为一个单纯完美的大家闺秀,在她面对方鸿渐的追求时,她表现的是尽可能的附和甚至为他放低身段去卑微的接受这样一段并不幸福的关系,但是最后的结局也是令人唏嘘的。在她得知方鸿渐并不喜欢她的时候,她爆发了,这个时候的她可以看作是她放手一搏。但是令人值得思考的是,这样的一个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又何尝不是无奈与孤独的,她是否也是看到方鸿渐与她相似的一面,那种同是现代人的孤独与对社会的疏离?同时折射出方
一、《围城》的人物
鸿渐也是这样一种存在,敏感而又脆弱。后期,苏小姐变成了一个女商人,一个精明的女强人,再也没有当年的婉约的风韵。这个时候的方鸿渐也变成了为生活奔波的人,这时候的方鸿渐依然是依附于当世时代的现代人。之不顾这个时候的现代性变得更加现实。因此,苏小姐可看作是方鸿渐的一面镜子,他们两个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可能有交集但又是双生的--这种双生的根基证实来源于两人同处于一个时代,时代是链接他们两个人的纽带,在这条纽带中两个人互相过着各不相干而又相似的生活。
二、《围城》的现代性
叔本华作为一位影响深渊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创立了悲观主义哲学体系,该理论体系将意志和表象的并将其运用对人个体的研究,从而得出人生本质是苦痛无聊的这一结论。把意志作为核心概念,把生命悲剧当做一条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把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作为一个研究客体,对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讨论
叔本华和钱钟书的共同焦点是在于冲破理性束缚后的人怎样寻找灵魂本位。这一点,与叔本华在痛苦与欲望编织成的世界里探求生命的本质一样。同时,方鸿渐的名字也暗含着精神漂泊这一现代文学的本质。方鸿渐海外留学归来,在偏远的乡下小镇跟现代化大都市的经历以及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游离的精神状态都与他名字中的含义相吻合、
在叔本华的观念里,“我”的意志和表象是世界。而萨特认为,世界是由表象和意志构成的,意志和表象是世界的两个对立面。世界万物都是同一个意志客体化的表象。“我”是一个认识者的主要来源,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我们自己本身,探索出自己心灵的本质,才能进而去认识这个世界。他认为,在唯物主义的传统里,唯物主义所探究的只是事物的表象,而从事物的外部去了解事物的核心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所谓“不管话费多大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能得到的只是印象与名称。我们好像是围着城堡转来转去的热,总找不到入口,只能粗略的描绘它的外观”。这种观点的产生,启发人们由对世界外围的探索转向对内心心灵的求索,同时也启发了现代作家对人类个体心灵中小世界的探寻。钱钟书在《围城》中对人类心灵的探索证实了这一点。在方鸿渐的人物塑造里,钱钟书从人物的心灵入手,对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人性的奥秘。
但也分明受到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及其文学的精神浸染。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动荡、不安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西方人在精神上受到了莫大的震动。原来被人们奉为王者的理性、科学、宗教、信仰、自由、平等、博爱等等观念疏忽通通丧失了原来的价值。随之而来的是人精神的空前危机。人的价值、人的追求,人的处境与出路面临一次次挑战。于是,彷徨苦闷、怀疑一切、虚无之意、悲观绝望便应运而生。这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引领,也是一个特定时代下的文化哲学的母题。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产生了现代主義思潮和现代主义文学,它衍化除了各种人生故事,以不同的语言和形式出现在不同国度的文学餐桌之中,形成了一个带有世界性的文学主题。
三、结语
钱钟书一向是以学贯中西而著称。从30年代中期他在牛津,巴黎大学学习时,就不愿意埋头于单一的学科与学问,从而广泛地阅读流行小说和书籍,极有可能涉猎现代主义的作品。到了30年代末他就已经十分熟悉存在主义大师的著作了。“存在与虚无”是《围城》的主题,这恰恰印证了加缪所说的“小说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钱钟书在写作《围城》的时候用带有讽刺幽默的笔墨来书写。这种幽默性又与老舍不同。如果说老舍是温吞的幽默,耐人寻味的,而钱钟书则是在看透世态炎凉之后的对人生的戏谑。钱钟书看透了人生,也看透了婚姻。因此,他有一颗平和的心境。于是,他尽情地用语言叙说着他对人生的种种感想。钱钟书像萨特一样。后者拒绝来自官方的一系列的荣誉。钱钟书也是如此,他淡泊名利,闭门谢客,著书立说。这难道是巧合么?不尽然。正是钱钟书以对人生的怀疑否定为前提对《围城》对现存的一切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伦理道德哲学宗教等进行全面的毫无保留的嘲弄。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社会文明进行全面反击,最终的矛头指向人类自身的存在。这在中国现代其他作品中并不多见。“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对于人生的态度,钱钟书大抵也是如此,人生百态,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在欲望与痛苦之间摇摆。
参考文献:
[1]柳鸣九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钱钟书.《人生边上的边上》[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注释:
[1]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北京第2版第359页
[2]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北京第2版353页
[3]《叔本华论说文集》叔本华 著,范进、柯锦华、秦典华、孟庆时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9月第1版第430页
关键詞:现代性;叔本华;围城心境;钱钟书
方鸿渐的人生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留学生活-回国(银行)-三闾大学。在人生跌宕起伏中诠释着他作为一个现代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当时中国地处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破裂的文明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上海香港这样的国际化大都中生存的现代人,其中包含思想和生活方式已经完全欧化了的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看似表面方鸿渐在不断的变换着他钟爱的女性,其实内在因素还是源自于他作为现代人内心的欲望。受内心欲望的驱使,方鸿渐不断的更替爱情对象来满足他对爱情的幻想。这也是他作为现代人心中的空虚。他的快乐无法从他的内心得到满足,通过追逐爱情来给予他内心的力量。“苏小姐也是个复合体。她的相貌是经过美化的一个同学。她的心眼和感情属于另一个;这个人可一点不美。走单帮贩死活的又是另一个人” 。苏小姐同时也是方鸿渐的一面镜子,她的不同时期折射出不同时期的方鸿渐。在她待字闺中之时,她作为一个单纯完美的大家闺秀,在她面对方鸿渐的追求时,她表现的是尽可能的附和甚至为他放低身段去卑微的接受这样一段并不幸福的关系,但是最后的结局也是令人唏嘘的。在她得知方鸿渐并不喜欢她的时候,她爆发了,这个时候的她可以看作是她放手一搏。但是令人值得思考的是,这样的一个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又何尝不是无奈与孤独的,她是否也是看到方鸿渐与她相似的一面,那种同是现代人的孤独与对社会的疏离?同时折射出方
一、《围城》的人物
鸿渐也是这样一种存在,敏感而又脆弱。后期,苏小姐变成了一个女商人,一个精明的女强人,再也没有当年的婉约的风韵。这个时候的方鸿渐也变成了为生活奔波的人,这时候的方鸿渐依然是依附于当世时代的现代人。之不顾这个时候的现代性变得更加现实。因此,苏小姐可看作是方鸿渐的一面镜子,他们两个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可能有交集但又是双生的--这种双生的根基证实来源于两人同处于一个时代,时代是链接他们两个人的纽带,在这条纽带中两个人互相过着各不相干而又相似的生活。
二、《围城》的现代性
叔本华作为一位影响深渊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创立了悲观主义哲学体系,该理论体系将意志和表象的并将其运用对人个体的研究,从而得出人生本质是苦痛无聊的这一结论。把意志作为核心概念,把生命悲剧当做一条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把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作为一个研究客体,对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讨论
叔本华和钱钟书的共同焦点是在于冲破理性束缚后的人怎样寻找灵魂本位。这一点,与叔本华在痛苦与欲望编织成的世界里探求生命的本质一样。同时,方鸿渐的名字也暗含着精神漂泊这一现代文学的本质。方鸿渐海外留学归来,在偏远的乡下小镇跟现代化大都市的经历以及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游离的精神状态都与他名字中的含义相吻合、
在叔本华的观念里,“我”的意志和表象是世界。而萨特认为,世界是由表象和意志构成的,意志和表象是世界的两个对立面。世界万物都是同一个意志客体化的表象。“我”是一个认识者的主要来源,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我们自己本身,探索出自己心灵的本质,才能进而去认识这个世界。他认为,在唯物主义的传统里,唯物主义所探究的只是事物的表象,而从事物的外部去了解事物的核心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所谓“不管话费多大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能得到的只是印象与名称。我们好像是围着城堡转来转去的热,总找不到入口,只能粗略的描绘它的外观”。这种观点的产生,启发人们由对世界外围的探索转向对内心心灵的求索,同时也启发了现代作家对人类个体心灵中小世界的探寻。钱钟书在《围城》中对人类心灵的探索证实了这一点。在方鸿渐的人物塑造里,钱钟书从人物的心灵入手,对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人性的奥秘。
但也分明受到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及其文学的精神浸染。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动荡、不安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西方人在精神上受到了莫大的震动。原来被人们奉为王者的理性、科学、宗教、信仰、自由、平等、博爱等等观念疏忽通通丧失了原来的价值。随之而来的是人精神的空前危机。人的价值、人的追求,人的处境与出路面临一次次挑战。于是,彷徨苦闷、怀疑一切、虚无之意、悲观绝望便应运而生。这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引领,也是一个特定时代下的文化哲学的母题。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产生了现代主義思潮和现代主义文学,它衍化除了各种人生故事,以不同的语言和形式出现在不同国度的文学餐桌之中,形成了一个带有世界性的文学主题。
三、结语
钱钟书一向是以学贯中西而著称。从30年代中期他在牛津,巴黎大学学习时,就不愿意埋头于单一的学科与学问,从而广泛地阅读流行小说和书籍,极有可能涉猎现代主义的作品。到了30年代末他就已经十分熟悉存在主义大师的著作了。“存在与虚无”是《围城》的主题,这恰恰印证了加缪所说的“小说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钱钟书在写作《围城》的时候用带有讽刺幽默的笔墨来书写。这种幽默性又与老舍不同。如果说老舍是温吞的幽默,耐人寻味的,而钱钟书则是在看透世态炎凉之后的对人生的戏谑。钱钟书看透了人生,也看透了婚姻。因此,他有一颗平和的心境。于是,他尽情地用语言叙说着他对人生的种种感想。钱钟书像萨特一样。后者拒绝来自官方的一系列的荣誉。钱钟书也是如此,他淡泊名利,闭门谢客,著书立说。这难道是巧合么?不尽然。正是钱钟书以对人生的怀疑否定为前提对《围城》对现存的一切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伦理道德哲学宗教等进行全面的毫无保留的嘲弄。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社会文明进行全面反击,最终的矛头指向人类自身的存在。这在中国现代其他作品中并不多见。“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对于人生的态度,钱钟书大抵也是如此,人生百态,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在欲望与痛苦之间摇摆。
参考文献:
[1]柳鸣九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钱钟书.《人生边上的边上》[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注释:
[1]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北京第2版第359页
[2]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北京第2版353页
[3]《叔本华论说文集》叔本华 著,范进、柯锦华、秦典华、孟庆时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9月第1版第4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