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96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语文课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会学生“听说读写”是大纲规定的语文课教学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在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学生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朗读能力 朗读兴趣
  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你会发现每课的作业要求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对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加上篇篇课文都是编委们精心选取的,文质兼美,内容丰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人格。
  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文章文质兼美,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才能入情入景,在脑海中活灵活现地再现文本的世界。而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则很值得探讨。由此可见,学生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
  记得教育家叶圣陶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务必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喚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欲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但模仿能力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课文朗读时,应先让学生听录音,把语音读准,把重音、停顿读好,然后再做好范读,让学生把重点句子读好。然后老师指导学生看课件,学生看着课件画面,也模仿老师朗读。这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朗读产生了兴趣。
  3.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我们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果老师能在学生的朗读上进行恰当的点评,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效果。如老师说,“不但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还读出了喜悦、自豪的心情”;“你读得太好了,老师也比不上你!谁还能像他那样读”没等教师把话讲完,学生已经朗读起来。
  4.经常进行朗读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技能。
  二、打好朗读的基本功
  1.朗读首先要正确
  “正确”指的是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掉字、不添字、不颠倒、不唱读,能读出轻声和儿化韵。现在有些孩子咬字含混不清,这样不但不能发展语言,还会养成讲话时含混不清的毛病,要注意纠正。有些孩子读书不会读轻声,特别是像“慢慢地”“鲜红的旗”“跳得高”中的“的、地、得”,词尾的“子”“呢”等;还有些孩子朗读是拉长声音,或一字一顿、一词一顿形成唱读,都是要注意纠正的。朗读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比较难达到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出错。
  2.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要做到朗读得流利
  流利指的是不断读,不读破句,不重复字句,要做到流利地读,就不能够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要做到流利地读,就不能够看一个句子读一个句子,要做到嘴里读这个词的时候,眼睛就看下面一个词以致几个词,嘴里读这句话时,眼睛就看下面一句话。教师可以把这个方法教给孩子,在朗读实践中训练这种技巧。
  3.朗读速度要适中
  现在有些孩子朗读速度慢,有人曾对小学生的朗读水平作过测查,发现平均朗读速度在每分钟99~115字,而标准的朗读速度应是每分钟150字左右,速度是阅读能力低的表现。也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流利就是读得快,常常一口气读下来连标点都不停,像开机关枪,这样不但容易出错,而且来不及思索,读完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读的是什么,速度过快过慢都不利于理解内容,这样的毛病必须纠正。
  在朗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停顿,标点是书面语言组成部分,它表示了句子的不同语气和不同长短的停顿,所以要能根据文中的标点读出适当的停顿。正确的读出标点的停顿,可以帮助理解词句的结构、文章的意思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除去注意长句中间的停顿外,在读完课题后,也应稍作停顿,再读课文,每个自然段间也应有停顿。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
  理解是朗读的实质,也是朗读的目的,如果朗读的正确、流利、速度也合适、停顿也正确,但读完后不理解内容,等于白读。要让孩子知道语文课的朗读是为了读懂课文,朗读一定要边读边想,和课文后的思考题结合起来,教师听学生读完课文后要提出有关内容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孩子养成读书动脑的习惯。
  三、书声琅琅贯穿阅读教学始终
  “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说,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在阅读教学中,围绕有感情地朗读,是朗读训练取得实效的有力措施。   《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描绘了故乡溪水和田园的秋收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眷恋。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自然划分为四个意义段。教学中,用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切入,让学生思考“我是从什么地方知道作者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啊’”,分别品读四个意义段。
  如学生在读第一意义段时,知道学生重读“淘洗”,体会出月亮的明亮,月光的柔和,月夜的美。语气由轻到重读出月夜的美,美在明亮的月亮照亮了点苍山,照亮了大青树,照亮了点苍山,大道和小路。从省略号中,体会到明亮的月亮,还可能照到其他许多与作者生活环境有关的地方。在这样洒满银辉的小路上走月亮,还有母亲的陪伴是多么的幸福啊。于是,“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的朗读,就渗透了浓浓的母爱。为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更深刻地体会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及“我”的幸福和快乐,打下了基础。在余下的意义段中,让学生读出作者情感隐蕴处的绕梁余音。优美的语言中,感受月亮的美,所引发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从而受到热爱生活的教育。因此,有感情地朗读,真正体现了“读”是阅读教学的主线之一。
  四、尽可能提供自主读书时间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还要利用学生在校一日中的其他有限时间,保证学生有机会充分朗读。如利用每天晨读10分钟的主要途径,可使学生将课堂学习中的正确朗读,在晨读中得以积累和巩固。教师可指导领读员,组织学生开火车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等,使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时间,都能使朗读训练得到提高。
  五、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朗读
  1.利用情景语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朗讀,教师不采用直接的评价词句,而是结合课文语境对学生朗读做出反馈。如《草原》第二自然段,围绕“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写。学生第一次读完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读出草原由‘静寂’变‘热闹’了吗?”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没有……”“那好,想象自己与作者一起去草原,感受由草原怎样‘静寂’变‘热闹’。”学生自读后再齐读,果然读出草原的一望无际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这样的评价语生动形象,使学生始终处于课文传达的氛围中。
  2.利用幽默语进行评价
  幽默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手段,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如《飞向月球》第二自然段,写飞船向月球加速前进后,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由于学生把“轻飘飘”读得过于响亮,教师故作惊慌地说:“你们这么读,把老师都吓了一大跳跑了……”学生们听后,会意地一笑,再读“轻飘飘”,读出了宇航员失重的状态。在愉悦的氛围中,领悟到朗读此段的处理方法。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创造。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与指导,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这时要充分给学生自主权,激活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中进一步掌握朗读的技巧,主要采取的方法有:自读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此唤醒学生的灵感,激励创造,关键的时候还要“扶”一把,注意扶要扶得精巧,要扶在学生的疑处、难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最后实现不是“读会”而是“会读”的目标。
  3.利用修辞语进行评价
  在《爱我中华》中有许多比喻句,学生朗读完第一小节后,教师在学生读完后,赞叹地说:“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懂了我们祖国民族真多,而这么多民族还非常团结。”学生就会从老师的评价中,及时反思自己为什么朗读得有感情,从而提高朗读水平。
  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矿山企业从原矿开采到精矿输出,生产线长达上百公里。部分偏远岗位生产计量数据的实时采集成为一个难题。为解决矿山企业数据实时采集难的问题,通过采用GPRS无线数传技术,所
目的观察益气养肝通络方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中医科肝病门诊慢性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分配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拉米
费希特不仅是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而且是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深受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处于时代转折,董的费希特立足于德意志社会现实,以极大的感
情感是制约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外语学习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教学中教师、学生双方的情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就此文章探讨了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
寒战大多发生在急性发热性疾病之前,病人表现为全身发冷,起鸡皮疙瘩和颤抖。寒战是高热的先声,如不积极有效地控制,易引发患儿惊厥。寒战时应进行保温,通常多采用加盖棉被、
文章从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数学课程建设的主要方面入手,提出在建设过程中的几点设想,最后介绍了目前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数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果。
湘军崛起使湖南声名大噪。湖南宗族在湘军崛起后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绅士队伍膨胀,宗族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宗族活动频繁;出现了众多名宗望族,这也是这一时期湖南宗族的一个显
法语语法中没有进行时这一时态,文章通过比较英语进行时和法语直陈式现在时及直陈式未完成过去时的表达方法,分析了在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正在发生的动作在法语中的相应用法。
充填体在动力作用下发生破坏是地下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通过冲击实验研究充填体的动力学特性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为研究充填体在冲击作用下的力学特性,以湖南省某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素质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本科生自身特点,浅谈其参与科研对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科研探索综合素养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话题,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沃土。吸收大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活动,教师把学科的最新前沿传授给学生,而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学生又能推动教师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