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阐述棉花主要生理习性及生长特点的基础上,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现代化的棉花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生理习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043-01
1 棉花主要生理习性及生长特点
一是喜光。棉花全生育期都需要较高的温度,而且需要的光照强度比小麦等一般作物要高。二是根系再生能力强。棉花的幼根断伤之后,能长出更多的新根,蕾期深中耕就是对这一特性的利用。三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需肥量高。棉花从现蕾开始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一直到吐絮,并进生长时间长达70~80 d,这段时间若处理不当,易造成旺长引起蕾铃脱落。肥料需求方面,每生产100 kg籽棉,需纯N 3.73 kg、P2O5 1.3 kg、K2O 3.89 kg。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种子处理
棉花种子处理可预防苗期病害、防止出现高脚苗。由于现有种子加工技术只能实现硫酸脱绒及精选处理,而包衣技术跟不上,农民自己进行种子处理时常由于操作技术不当(如药剂种类及用量)而发生药害,影响出苗或达不到种子处理预期效果,因而掌握种子处理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种子经过脱绒处理后,要精选晒种,剔除病籽、瘪籽、破籽、小籽。晴天晒种2~3 d,不可在水泥地上曝晒[1]。
可用敌克松预防苗期病害,慎用多菌灵。卫福成本较高,不提倡使用。一般地膜栽培降雨少或条播,可用敌克松(用量为种子用量的0.3%)、多菌灵(用量为种子用量的2.5%);在点播、雨水多的情况下,用敌克松或卫福(用量为种子用量的0.2%),如无敌克松或卫福,多菌灵应减少用量,甚至可以不用;预防苗期虫害可拌3911或甲基硫环磷;预防高脚苗,宜用缩节胺,一般用量不超过种子量的0.04%。拌种方法,一般先拌杀菌剂、缩节胺,再拌杀虫剂。禁止在烈日下曝晒,否则敌克松见光分解,影响药效。晾干后,装袋以备播种[2]。
2.2 适期播种
一般棉花的最佳播种期为4月20—25日,播种方法有人工播种、机械播种、半机械播种。播种深度3 cm左右,根据墒情一般掌握深不过寸,浅不露籽[3]。
2.3 合理施肥
2.3.1 底肥。无论直播或移栽均要施足底肥,而且底肥要有机肥与复合肥配合使用[4]。根据棉花需肥规律,计划产籽棉6 000 kg/hm2左右的棉田,应施有机肥75 m3/hm2左右;氯化钾75~150 kg/hm2,化肥搭档与复合肥混合撒施或播施,提高化肥利用率90%以上,既可增产增收,又能活化疏松土壤,防止病害尤其是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
2.3.2 适时追肥。追肥要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土壤结构、栽培管理习惯以及生长情况而定。一般追肥1~3次,追施复合肥450 kg/hm2左右,并视墒情浇水[5]。无论追几次肥,均应在8月10日前进行,否则易贪青晚熟或发生二次生长。
2.3.3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凡施用化肥搭档或金地康的地块,不需要再施任何微肥,因化肥搭档和金地康都能在活化疏松土壤、活化磷鉀的同时,活化释放微量元素。未施化肥搭档或金地康的地块,若想高产,必须施用一定量的锌肥和硼肥(15~30 kg/hm2),施用壮地旺效果更好[6]。
2.4 病虫害防治
棉花病害很多,尤其是重茬种植,不但病害多而且发病严重。棉花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红腐病、猝倒病、枯萎病、黄萎病和烂铃病。立枯病一般在出苗后15 d左右最易发生;枯萎病在2~3片真叶时开始,现蕾后,气温达到35 ℃以上时,枯黄萎病出现暂时隐蔽,8月底以后气温降至30 ℃左右时又再次发展、蔓延,严重时发生死棵。
以防为主,控制病害蔓延发展。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属于维管束类根茎病害,发病传染快,防治难度大,是棉花三大致命病害。立枯病只危害幼苗,而枯萎病和黄萎病从苗期直至中后期都可发病,对棉花威胁更大,必须在第1次发病高峰的盛蕾期之前防治,否则出现第2次高峰时已无防治意义。棉花枯黄萎病、立枯病以及其他病害可按下列方法有效防治:一是播种或移植时施用化肥搭档或金地康60 kg/hm2,与复合肥混合撒施或播施。二是从幼苗开始至盛蕾期,用壮地旺(液体最好)配死苗救心丹或棉花病害一只灵(80%乙蒜素)以及其他有关复配农药叶面喷施防治,7 d左右喷施1遍,盛蕾期之前喷施3~4遍。三是枯萎病、黄萎病出现后,立即控制发病棉株,用壮地旺(液体型)和五氯硝基苯配枯黄巨净或三氯异氰尿酸或80%乙蒜素或死苗救心丹以及其他有关复配农药,对发病植株2 m以内的棉株进行灌根防治,7~10 d后再灌根1次。灌根之前不能浇水。然后整块地再用上述农药叶面喷施,每7 d喷1次,连喷3次。
3 参考文献
[1] 周有耀.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53.
[2] 刘支前.农药喷雾助剂的选择原理[J].农药,2002,43(9):1-4.
[3] 刘艺多.棉花育苗移栽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4] 孙学振,施培,张红,等.棉花育苗移栽与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1999(2):42-46.
[5] 纪从亮,沈建辉,束林华.棉花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J].棉花学报,1998(5):2-8.
[6] 吾素尔·巴拉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6(7):73-74.
关键词 棉花;生理习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043-01
1 棉花主要生理习性及生长特点
一是喜光。棉花全生育期都需要较高的温度,而且需要的光照强度比小麦等一般作物要高。二是根系再生能力强。棉花的幼根断伤之后,能长出更多的新根,蕾期深中耕就是对这一特性的利用。三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需肥量高。棉花从现蕾开始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一直到吐絮,并进生长时间长达70~80 d,这段时间若处理不当,易造成旺长引起蕾铃脱落。肥料需求方面,每生产100 kg籽棉,需纯N 3.73 kg、P2O5 1.3 kg、K2O 3.89 kg。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种子处理
棉花种子处理可预防苗期病害、防止出现高脚苗。由于现有种子加工技术只能实现硫酸脱绒及精选处理,而包衣技术跟不上,农民自己进行种子处理时常由于操作技术不当(如药剂种类及用量)而发生药害,影响出苗或达不到种子处理预期效果,因而掌握种子处理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种子经过脱绒处理后,要精选晒种,剔除病籽、瘪籽、破籽、小籽。晴天晒种2~3 d,不可在水泥地上曝晒[1]。
可用敌克松预防苗期病害,慎用多菌灵。卫福成本较高,不提倡使用。一般地膜栽培降雨少或条播,可用敌克松(用量为种子用量的0.3%)、多菌灵(用量为种子用量的2.5%);在点播、雨水多的情况下,用敌克松或卫福(用量为种子用量的0.2%),如无敌克松或卫福,多菌灵应减少用量,甚至可以不用;预防苗期虫害可拌3911或甲基硫环磷;预防高脚苗,宜用缩节胺,一般用量不超过种子量的0.04%。拌种方法,一般先拌杀菌剂、缩节胺,再拌杀虫剂。禁止在烈日下曝晒,否则敌克松见光分解,影响药效。晾干后,装袋以备播种[2]。
2.2 适期播种
一般棉花的最佳播种期为4月20—25日,播种方法有人工播种、机械播种、半机械播种。播种深度3 cm左右,根据墒情一般掌握深不过寸,浅不露籽[3]。
2.3 合理施肥
2.3.1 底肥。无论直播或移栽均要施足底肥,而且底肥要有机肥与复合肥配合使用[4]。根据棉花需肥规律,计划产籽棉6 000 kg/hm2左右的棉田,应施有机肥75 m3/hm2左右;氯化钾75~150 kg/hm2,化肥搭档与复合肥混合撒施或播施,提高化肥利用率90%以上,既可增产增收,又能活化疏松土壤,防止病害尤其是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
2.3.2 适时追肥。追肥要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土壤结构、栽培管理习惯以及生长情况而定。一般追肥1~3次,追施复合肥450 kg/hm2左右,并视墒情浇水[5]。无论追几次肥,均应在8月10日前进行,否则易贪青晚熟或发生二次生长。
2.3.3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凡施用化肥搭档或金地康的地块,不需要再施任何微肥,因化肥搭档和金地康都能在活化疏松土壤、活化磷鉀的同时,活化释放微量元素。未施化肥搭档或金地康的地块,若想高产,必须施用一定量的锌肥和硼肥(15~30 kg/hm2),施用壮地旺效果更好[6]。
2.4 病虫害防治
棉花病害很多,尤其是重茬种植,不但病害多而且发病严重。棉花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红腐病、猝倒病、枯萎病、黄萎病和烂铃病。立枯病一般在出苗后15 d左右最易发生;枯萎病在2~3片真叶时开始,现蕾后,气温达到35 ℃以上时,枯黄萎病出现暂时隐蔽,8月底以后气温降至30 ℃左右时又再次发展、蔓延,严重时发生死棵。
以防为主,控制病害蔓延发展。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属于维管束类根茎病害,发病传染快,防治难度大,是棉花三大致命病害。立枯病只危害幼苗,而枯萎病和黄萎病从苗期直至中后期都可发病,对棉花威胁更大,必须在第1次发病高峰的盛蕾期之前防治,否则出现第2次高峰时已无防治意义。棉花枯黄萎病、立枯病以及其他病害可按下列方法有效防治:一是播种或移植时施用化肥搭档或金地康60 kg/hm2,与复合肥混合撒施或播施。二是从幼苗开始至盛蕾期,用壮地旺(液体最好)配死苗救心丹或棉花病害一只灵(80%乙蒜素)以及其他有关复配农药叶面喷施防治,7 d左右喷施1遍,盛蕾期之前喷施3~4遍。三是枯萎病、黄萎病出现后,立即控制发病棉株,用壮地旺(液体型)和五氯硝基苯配枯黄巨净或三氯异氰尿酸或80%乙蒜素或死苗救心丹以及其他有关复配农药,对发病植株2 m以内的棉株进行灌根防治,7~10 d后再灌根1次。灌根之前不能浇水。然后整块地再用上述农药叶面喷施,每7 d喷1次,连喷3次。
3 参考文献
[1] 周有耀.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53.
[2] 刘支前.农药喷雾助剂的选择原理[J].农药,2002,43(9):1-4.
[3] 刘艺多.棉花育苗移栽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4] 孙学振,施培,张红,等.棉花育苗移栽与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1999(2):42-46.
[5] 纪从亮,沈建辉,束林华.棉花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J].棉花学报,1998(5):2-8.
[6] 吾素尔·巴拉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6(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