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及展望2007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投资增长“前高后低”,回落速度明显。2006年上半年,在多种有利因素的促进下,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加速增长,上半年增长31.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4.2个百分点。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加强和政策效应的不断显现,自下半年以后,投资增长逐月回落,尤其是10月、11月份回落幅度更大。前11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9,312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比前9个月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10月当月投资增长仅16.8%,比上月减缓6.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预计12月份投资增速将继续回落。(见图1)
  2.“中部崛起”效应突现,东部地区落幅最大。分地区来看,10月份三大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出现回落态势,东部地区落幅最大。前10个月,东部地区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1.4%,增速比1~9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占全国投资的比重也由上年的55.2%提高到52.9%,降低了2.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5.7%,增速比1~9月份下降了1.4个百分点,但高于上年同期1.8个百分点,占全国投资比重由21.7%提高到23.2%。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依然是三大地区中投资最强劲的地区;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0%,比1~9月份回落1个百分点,占比也提高了0.6个百分点。可见,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达的地区,对调控政策越敏感,受调控政策的影响也越大,越是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对调控政策越不敏感,受政策影响也相对较小。(见表1)
  
  3.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减速,第二产业降幅最大。1~11月,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98亿元,同比增长36.8%,增幅比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073亿元,增长26.9%,增幅回落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4,341亿元,增长26.2%,增幅回落0.5个百分点。比较而言,第二产业受政策调控影响最为显著。
  在三次产业投资均有减缓的同时,结构上的积极变化也十分明显,主要是第一、三产业投资加速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回落。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是2006年以来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加快的重要原因。前11个月第一产业投资增长达到36.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同样,受交通运输、金融业以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投资增加的带动,第三产业投资增长也达到26.2%,比上年同期加快4.1个百分点。与此相反,第二产业投资却比上年放慢9.5个百分点。同时,在第二产业中,一些重点行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经济运行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105.1%,增速提高了60多个百分点;水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30%以上,比上年同期提高超过15个百分点。
  4.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继续趋缓。2006年1~10月,城镇累计新开工50万元以上项目168,56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1,344个;10月当月新开工项目16,596个,比9月减少了4290个。1~10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2,751亿元,增长4.4%,增幅回落3.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占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比重为27.1%,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4.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施工项目248,86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3,251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4,397亿元,增长22.6%,增幅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
  5.投资资金来源增速进一步趋缓。2006年以来,在投资资金来源方面最大的变化是自筹资金、其他资金占比明显提高,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占比下降。前10个月,城镇投资到位资金77,6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8%,增幅比1~9月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自筹资金43,583亿元,增长30.8%,增幅比1~9月回落1.3个百分点,占比由上年同期的54.8%上升到56.1%,提高了1.3个百分点;国内贷款14720亿元,增长27.7%,增幅回落1个百分点,占比由上年的19.1%下降到18.9%;利用外资2995亿元,增长12.9%,增幅回落4.1个百分点,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国家预算内资金3277亿元,增长33.1%,增幅比1~9月提高1.5个百分点,占比提高0.1个百分点。
  6.房地产投资小幅趋缓,外资进入房地产步伐加快。前10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16,416亿元,增长24%,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受外资大量进入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前10月份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增幅达到62.8%,比上年同期提高近44个百分点,占比由上年的0.7%提高到2006年的0.9%。
  
  二、2006年投资是短期因素“冲击”的结果
  
  2006年投资增长“先扬后抑”出人预料。笔者认为,推动2006年投资“超预期”增长的因素既有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景气上升等中长期因素,又有政府换届效应、资金供给宽裕、国际环境趋好和企业效益提高等短期波动性因素。但总的来看,支撑投资增长的中长期因素与往年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促进2006年投资高增长的主要是短期因素。当政治周期、货币供应和国际环境等短期因素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经济和投资造成“正冲击”时,投资超出预期实现高增长则是必然的事情。
  1.政府换届和“十一五”开局之年使政府主导型项目增加较多。2006年是“十七大”之前地方的换届年,各地领导都希望多出政绩,而多出政绩最快捷的办法就是上项目,加大投资。同样,在新的“五年规划”开局之年,不论中央还是地方都安排了相当一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因此,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均会加大投资。这一点可从前10个月中央和地方投资项目均实现高增长上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9.6%,而去年同期增幅只有15.5%;地方项目投资增长也高达26.2%。
  2.货币供给宽裕,银行贷款增加较多。资金供给状况是影响投资增长最基本的因素之一:货币越宽松,投资资金来源就越充裕,投资增加也越多。2006年,国家确定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分别增长16%和14%。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供应实际增长均高于调控目标。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8%,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6.8%,分别高于调控目标0.8和2.8个百分点。另外,流通中现金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与广义货币增速的差距缩小,货币流动性比往年有所增强。
  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工、建、中、交等商业银行都进行了资产重组并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新的运行机制,要求各家改制银行增强盈利能力,使银行放贷意愿增强。另一方面,银行系统存在较大的存贷差,也增加了放贷的压力。存贷差从2001年底的3万多亿元,扩大到2005年底的9万多亿元,2006年11月末已超过11万亿元。大量闲置资金在银行间市场内循环,导致利率较低,影响银行的经营业绩。因此,商业银行千方百计扩大贷款规模。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2006年前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93万亿元,超过全年2.5万亿的调控目标。
  3.企业效益提高,赢利水平大幅增加。近两年企业效益好转尤其是非国有企业效益大幅增长,不仅大大提高了企业自主投资能力,而且还增强企业预期赢利和投资的信心。2006年前10个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7.27,比去年同期提高17.12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6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尤其是非国有企业效益提高更加明显:集体企业利润增长30.8%;股份制企业利润增长31.7%;私营企业利润增长50.1%。
  
  三、当前投资领域值得重视的突出问题
  
  1.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投资效率低下。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理产业结构的影响,在投资高增长的带动下,2006年以来能源消耗继续快速增长。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资料,2006年上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同比上升0.8%),其中,煤炭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5.5%,石油石化行业上升8.7%,全国单位GDP电耗为1433.8千瓦时/万元,较去年底增加75.3千瓦时/万元,上升5.5%。单位GDP能耗增加,实现全年能耗下降4%的节能目标面临严峻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能源大省的能源消耗仍然比较高,历史原因又造成中西部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加上目前节能技术落后,致使节能降耗任务非常艰巨。
  2.行政手段调控效果明显,但调控手段需要转变。2003年以来,以投资、出口两轮驱动的经济始终以超过9%的速度运行,尤其是2006年二季度,GDP增长超过11%,城镇固定资产增长达到31%左右,投资规模过大,增长过快,成为经济运行最为突出的问题。10月中旬,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6个督查组,根据各地区前一阶段对新开工项目自查清理情况,对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安徽、四川、内蒙古、辽宁、浙江、吉林、江西、湖南共12个省区进行督查。督查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银监会、统计局、安全监管总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八个部门联合组成。从运行情况来看,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仅延续放缓态势,而且也是最近几个月中放缓速度最大的一个月。由此可以得出:近几个月中10月投资增速降幅最大,要么是因为督察组的工作成效显著,要么是部分地方在中央督察期间在统计数据上做手脚。不论哪种情况,都表明了行政方式在调节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3.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比重下降,企业自筹比重增加,弱化了调控政策的效应。本轮投资高增长,许多人认为货币流动性过大是主要原因,相应地,货币政策应当承担起更多的宏观调控重任。但从具体操作来看,紧缩性货币政策力度不能说不大,从4月份以来,央行先后采取了两项升息,两项提高准备金率。但投资增速依然比较高,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
  为什么货币政策效果不太明显?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投资资金来源发生变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货币政策不论是升息、提高准备金率,还是控制贷款规模,主要在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性融资领域发挥作用。统计数据显示,当前银行贷款仅占投资资金来源的20%左右,而自筹资金、其他资金占比达到73%,由于以信贷管制为主的货币政策主要作用于银行信贷,但对其他形式的资金来源不直接、影响也不是很大。这必然减弱货币政策的效果。
  4.部分瓶颈行业投资过度,出现产能过剩的可能性加大。煤、电、油、运等资源性和基础性产业短缺是本轮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价格高起、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几年煤、电、油、运等行业投资大幅增加。以煤炭开采业为例,2003到2005年投资增幅分别达44%、60.8%、76%,2006年前10个月又增加近32%;2003到2005年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分别达22%、45.5%、33%,2006年前10个月增长16.4%。由于连续几年大幅增加,供给能力逐年增强,同时由于需求减缓,导致这些行业供求格局发生了变化。
  电力行业是本轮经济增长中最为突出的紧缺行业,2004年曾同时出现过26个省、市、区“拉闸限电”、“停四开三”等现象;同时,电力行业也是产能扩张最迅速的行业之一。据估计,如当前在建、续建项目继续投资,未来几年将有5亿千瓦装机容量投产,届时我国产能将达10亿千瓦。然而,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逐步落实,经济增长的逐步回调,电力弹性系数将逐步下降,因此,我国经济增长未来若干年若保持8%左右的增速,电力行业的潜在产能也将出现明显过剩。
  
  四、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判断及预测
  
  (一)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大
  展望2007年,促进投资较快增长的中长期因素将会保持稳定,但一些短期因素会发生改变,加大了2007年投资增长的不确定性。
  1.世界经济放缓的迹象比较明显。世界经济走势通过两个方面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一是预期因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信心;二是增加出口,世界经济走强通过国际贸易的增加来促进一国出口,从而带动其投资增长。从目前趋势来看,2007年世界各大经济体经济放缓的迹象比较明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秋季预测,世界经济2006年和2007年将分别增长5.1%和4.9%,世界贸易增长率2006年为8.9%,2007年为7.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减缓迹象(2006年二季度比一季度放缓2.5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降温,受利率影响较大的行业生产下降,新增就业人数减少,先行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下滑。一些国际机构、美国政府部门及私人研究机构也对美国经济增长发表了预测和分析,结论是美国经济在2007年的增长动力显得相对不足。综合预测,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2.8%,比2006年低0.6个百分点。日本经济虽然处在上升通道,但速度明显减缓。另外,朝鲜和伊朗核危机、恐怖主义等继续对世界经济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因此,2007年世界经济能否像2006年一样表现良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2.银根收紧政策制约投资资金来源扩张。企业投资所需资金,既可以是企业自有资金,也可能是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进行直接融资。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从理论上说,企业使用自有资金也有机会成本,这个成本与使用银行贷款资金的成本是一样的。而实际上,企业使用银行贷款除了支付固定利息之外,还要支付其他一些费用(如谈判、签约、履约、律师等费用),因此,企业更加倾向于使用自有资金来扩大投资。
  促进2006年投资高增长一个很重要因素是近年来企业利润增加较快,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增强。2006年前10个月,在投资资金来源中,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重达到56.1%,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2007年,由于:(1)受国际资本流入减缓,企业利润增速放慢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自筹资金的能力受到影响,(2)货币信贷政策可能收紧,这对企业自主投资将产生抑制作用。
  3.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放缓。利用外资从两方面对投资增长产生影响,一方面是资金来源方面,扩大国内资金供给,不仅直接使投资规模扩大,而且通过降低国内利率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来扩大投资;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横向和纵向联系扩大对国内其他产业及企业产品需求而拉动投资。“七五”以来,从资金来源方面,利用外资在我国投资资金来源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利用外资在扩大投资资金来源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近两年来,由于高耗能、高污染的投资项目都受到政策的限制,再加上与我国竞争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等外资流入增多,使流入中国大陆的外商直接投资明显下降。2006年11月份,我国吸收外资情况无论是从单月还是累计,均呈下降态势。前11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2.6亿美元,同比增长2.1%。从投资资金来源来看,前10月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预计2007年,利用外资不会明显增加,利用外资减少或增长下滑对投资较快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4.在建规模过大,但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不断趋缓。由于2006年新开工项目较多,在建投资规模偏大,投资增长的惯性依然较强。但从8月份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不断趋缓。1~10月份,新开工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33,251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2.6%,增幅较前9月份回落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影响明年投资增长不确定性增大的既有资金来源、能源原材料约束等供给方面的因素,也有世界经济放缓等外部需求方面的因素。在制定当前和下一阶段投资与经济政策时,只有把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充分考虑到,才有可能避免政策失灵,最大程度地抑制市场失灵。
  
  (二)趋势预测: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
  根据分析国内外多种因素,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判断:与2006相比,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呈回落态势,但回落幅度不会很大。初步测算,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501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729亿元,同比增长22%,回落6.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21,719亿元,增长21%,增幅回落1.9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5%,回落1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28%,回落12.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增长19.5%,回落4个百分点。(见表2)
  
  为促进投资健康、平稳增长,建议下一步将宏观调控政策的着重点放在:一是合理控制投资增长,着力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继续把环保、能耗、节能等作为投资调控的重要内容;二是切实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增强已出台政策的效果;三是更多地运用利率、准备金率等价格性调控手段,减少甚至避免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行政干预;四是继续加大房地产调控,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其他文献
九江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正由魅力城市向具有投资潜质和竞争力的活力城市转变,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未来的九江将会更加美丽富饶!    赵智勇小档案:  赵智勇,男,1955年4月生,汉族,河北易县人,1973年10月入党,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2006年12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历任: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计划处副处长、处长。中国工商银行资金计划部综合处处长。中国工
【摘要】复杂的神经系统是人高级功能实现的基础,我们通过神经信号的传导将外界视觉、声音等各种感觉信号转换为神经冲动,并通过端脑的整合作用,变为可以理解的信息。功能的实现依赖正常的神经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如脑血管疾病、癫痫和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可以概括为结构或功能上的异常。掌握基本的解剖与生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病理基础,更可以帮助我们在神经科学方面取得更多的进展。  【关键词】
一、2006年生产资料价格继续高位运行    2006年,国内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并呈现先涨、后降态势。从走势看,1~6月份价格逐月上升,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月环比涨幅分别为0.1%、0.8%、1%、2.1%、2.9%和1.3%;下半年,除9月份价格略有回升外,价格总体稳中趋降,生产资料价格月环比涨幅分别为-0.9%、-0.3%、0.6%、-0.1%、 -0.6%、-0.2%。从价格水平看,5月
主题:  2006年世界经济走势。    意义:  2006年,升息将是全球经济的主题。在经合组织经济体与新兴市场之间,新兴市场中经常项目强健者与薄弱者之间,不同类型经济体的资本市场,将出现明显的分化。    要点:  ——美国将保持较为强劲的经济增长。但,资产价格滑坡的风险依然存在。  ——欧元区政府将集中精力控制预算赤字。因此,该地区的增长率,将低于经合组织的预测值。  ——美联储将继续升息,
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 胡学好    良好的投资环境需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高效稳健的金融体系来支撑。近年来,我国政府在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同时,稳步推进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      一、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的财政政策回顾    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资本市场基本形成全流通的格局,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国家财政发挥了社会
晋中是晋商故里。近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的奋斗目标,全力推进赶超发展步伐。去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85.3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总收入完成79.79亿元,同比增长5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87元,同比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三年超过两位数,实现了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百姓致富的协调发展。为了探求晋中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情况,记者专程
【摘要】目的:研究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的应用与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研究对象为本院接收的尿路感染患者,共25例,入院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共25例。上述两组研究对象的尿液样本均实施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白细胞、尿亚硝酸盐阳性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尿常规检查以后,均确诊为尿路感染,确诊率为100.O
【摘要】目的:对比腔镜辅助小切口与胸乳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8年3月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7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行胸乳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观察组行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少,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同对照组对比,明显较短(P0.05
经济增长率向潜在增长率方向平稳回落    从国际环境看,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春季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与2005年大体持平,世界贸易增长率略高于2005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在保持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制约因素:首先,如果美联储在2006年继续执行其既定的稳定调高利率的政策,将不仅对国内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会影响其它地区的利率政策,世
2007年,在世界经济增长和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电子信息产品市场总体仍然看好。我国电子工业将延续前几年快速发展态势,预计生产增速在20%左右,实现利润达到1300亿元。    2006年电子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生产、销售和利润快速增长,产销衔接好,出口继续大幅增加,产品结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    一、运行基本情况    (一)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全国电子工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