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长达10年的时间,我痴迷于搜集书籍。无论我出差到哪个城市,在旅店里放好行李,出门打听的第一件事,便是旧书摊在哪里。为了将这些零星的书籍积沙成塔,我在大街小巷中奔走,和那些卖旧书的摊主、收购旧书刊的“收荒匠”广交朋友,而错失了人生的诸多机遇:炒股、致仕、冶游、纵情……这些年来新潮、时髦如许的事情,我都无缘介入。那些陈旧的、蒙满灰尘的旧书,占据了我的心灵。在对书籍的追寻中,青春悄然而逝,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我对于书籍的热爱起源于闭塞的乡村。在幽暗的煤油灯下,在更为幽暗的柴油灯下,我饥渴于我所能找到的任何印刷品。实在无书可读,我就读《毛泽东选集》。这样的雄文,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实在是过于艰涩了,而文章后面的注释,则要有趣得多。我严厉的母亲不识字,因此,对印有文字的东西便可能缺乏敬畏之情。她在盛怒中多次烧掉过我的书籍,使我的屁股饱受鞭挞之苦。但对于这套红色胶面的书籍,她也只敢一把夺过去,重新摆在堂屋正中的木案之上。那里有一个特制的木匣,如同神龛,供奉在“领袖像”下方。这是我家里仅有的一套书,跟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中国农村家庭一样。后来,在城里,我也算是“坐拥书城”,关起书斋便可南面称孤了。
有一次,我在旧书店搜寻曾陪伴我的孤寂童年、对我进行过政治启蒙的这套大书,竞然遍觅无着!那些年里,几乎人手一套的“红宝书”、“雄文四卷”流落民间、或是散落民间后,竟然像水流入了沙漠,而今安在哉!我确实好惶恐——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的毛泽东先生,曾有“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的诗句,将秦皇汉武一笔带过,而他自己身后的功过毁誉,且留待“太史手”、“董狐笔”盖棺论定。好在历史无情、民心有秤——亿万生民,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绝不相同的毛泽东。但作为诗人,特别是作为文人的毛泽东,却鲜少有人加以研究。他的如椽之笔,以寻常的白话为文,雄辩滔滔,气势如虹,倒真让我这颗少年的心敬畏不已。
爱情最初的火焰开始烛照心灵,也纯然归因于书籍的启蒙。书籍培育出了一颗早熟与早慧的心灵,让一个小小的乡村少年,早早地耽于幻想和冥思。记得小学三年级时,读到第一部涉及爱情的长篇小说,书名叫《边疆晓歌》。它写的是一群昆明的青年垦荒队员,在西双版纳的亚热带雨林中开创“新生活”的故事。在国家花费血本“退耕还林”、
“退田还草”的今天,回顾当年的诸种愚行,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可当时,从这本书中,我至少得到了如下的知识:亚热带雨林的自然景观是极为壮丽、充满勃勃生机的;咖啡是黑色的、微苦的饮料;青年男女在一起,便有可能产生爱情。我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一个男垦荒队员,约一个女队员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去开荒。女队员住在竹楼之上,他俩约定,女队员睡觉时,手腕上拴一根细绳垂到窗下。第二天天色未亮,男青年来到窗下,轻轻扯了扯那根细绳,只见那根细绳悄无声息地隐入窗内,几分钟后,一个在初夏5月身穿花衬衫的姑娘,就带着满身青春的气息,和一股酣眠后的热烈,站在了男青年的面前。
于是就无端地向往起遥远神秘的西双版纳来,于是就想在课桌前排那个同样穿花衬衫的女生的手腕上,也系上这根细绳,于是,这根细细的绳子,果真把自己从北京牵到了四川,即使自己后来远走美国,也时时感受到这根细线对自己的牵扯,剪不断,理还乱……
在漂泊异国之初的艰辛日子里,书籍一直是支撑灵魂的主要柱石。我很难忘记1995年3月的那一天。那是一个雨后初晴、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旧金山,我收到了邮局的一个包裹单。我知道,这是我在北京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托福中国》的样书。在极度的孤寂中,这本书将带给我巨大的精神安慰。可是,我是在周五收到领取通知的,而当时美国的邮局,在周六、周日均不营业。这是我所度过的最漫长的周末。星期一终于来临了。当我站在邮局里,迫不及待地拆开牛皮纸,翻开这本从北京寄来,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时,美利坚的阳光正好照亮了书中的方块字。
当我对自己曾经信仰过、追求过、奋斗过的一些事物感到力不从心、心灰意冷时,是书籍坚定了我的信念。当我们错失了人世间的一切机缘时,书籍很可能是我们可以抓住的最后的缘份。没有书籍,人类真的就无家可归了。
一
怡然自得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居蓉(成都简称“蓉”)10多年,日常生活中最令我高兴的事情,是逛旧书摊。毫不夸张地说,我在搜求旧书中得到的快乐是只有恋爱才略胜一筹的。每天下班后,我都会骑着一辆“光秃秃”的旧自行车(为了简洁,我将自行车上的附件统统删除了),在骑车人的河流里左冲右突,往四川大学附近的九眼桥赶路。当我循原路返回时,如果你听到一个青年人边走边唱,那就一定是我。毫无疑问,这天,我花不多的钱,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
这种时刻,我差不多可算是一个怡然自得的人。我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在辛辛苦苦地营造自己的书房。我打算坐拥书城,平平安安也平平淡淡地度过一个读书人的一生。但是,人生的轨迹,说变就变,我在终于累积到四壁皆书的时候,突然抛弃了10年的苦心经营,带着一本英汉字典,跑到美国来闯荡了。
第一次在美国买旧书的情景我终生不忘:我来到美国后,第一个住处是圣荷西(San Jose)市中心一处陈旧的公寓。从街上捡回一个床垫,安顿好自己的床铺,我就去逛美国的“西洋景”。见到不远处的一栋屋子角落里,摆着几个书架,上面贴了一张纸条,写着“一元七本,请将钱从门缝投入”字样。我回头查看,发现并无任何人看守这几架旧书。我挑选了七本书,随即摸出一元钱,朝门缝里塞进去。我在美国,有了自己的第一批书,这其中包括著名的传记作家欧文·斯通(lrvingStone)写达尔文的传记小说《起源》(The Origin)。
前些天,在一处旧物摆卖的摊子上,我见到一套四本精装的史柯特·费兹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作品集。见我面露喜色,女摊主很有点中国古人“宝剑赠英雄”的豪爽,只象征性地收我一美元。我拿出其中的一本,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摊主说:“美国现代图书馆编委会前年评选出的20世纪百本最佳英语小说中,这本小说名列第二,仅次于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呢!”女摊主说:“对啊,这样伟大的小说,希望你喜欢它。”
短短几年,我积累起来的英文文学名著已颇为可观了。有时候,这样的好书,简直就是从街边捡来的,算是天赐。有一天,我下班后,在街头的路灯下,看到一箱丢弃的书,其中竟然有一本纳波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洛丽塔》。这本即使在美国也被禁多年的离经叛道的小说,写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与一名未成年少女(男主人公的继女)的畸恋和私奔,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这本书解禁后,中国大陆坊间竞相推出了至少三个译本的盛况。
我热爱英语。作为初学者,作为自学者,对于英语的学习,将成为我一生的追求。我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汲取英语中蕴含的西方世界、西方文明中的思想、文学、艺术精华,充 实和丰富我这颗中国心。尽管如此,每天早晨,当我在荒草萋萋的后院里读书时,我从来不读英语一一我要把头脑最清醒的时刻,留给中国古代的典籍。读《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些圣贤之书,藉以“治国平天下”,此生算是无望了,但“修身齐家”却犹未为晚。
三
星期六通常是我获得意外惊喜的日子。这一天,是我雷打不动的“猎宝”日。比“街边摆卖”(sidewalk Sale)更好的机会,是那些“搬家抛售”(Moving Sale)。你甚至可以登堂入室,进入那些美国“原住民”(我借用这个原本专指美洲印第安人的词,指代那些有别于我们这些新移民的地道的美国人)的家里,堂而皇之地东翻西找,找出你心目中的宝物一一它们大多是主人打算弃如敞履的旧东西。
比如,这个星期六我就收获不菲。循广告进入住家附近的一座公寓内,见到满架皆书,挑了半小时,选出十几本来。在挑选前,年轻的主人告诉我,平装本的书,每本五毛钱,精装本的则一元。临到付钱时,他主动从平装本中挑出五本,对我说:
“这几本书太薄了,也按每本五毛钱算,不公平。”他给了一个认为公平的价格:五本一美元。从这件小事,以及许许多多类似的小事上,我看到了美国人民所具有的诚实的美德和根植于灵魂的“公平”价值观。
很大很厚的一本画册,是美国国家艺术画廊的藏品精选,40年代的版本,不仅画作印刷精美,而且每幅作品都配有当时的文学、艺术大师的评析,如其中一幅法国画家夏尔丹的油画,点评者就是当时声誉如日中天的英国小说大师毛姆(W.Somerset Maugham)。我以为主人至少会收我五块钱(其实,收十块钱也不算贵,何况上个世纪40年代的印刷品,在缺乏漫长历史的美国已堪称“古籍”),谁知这个白人青年却说:“这本也只收一块钱,因为它太旧了。”我心里的感觉,既有得了便宜的喜悦,又有占便宜太多的不安。总之,我觉得今天实在是我这个爱旧书之人的幸运日。
在五毛钱一本的书中,竞然有一本是赫柏·凯恩(HerbCaen)的亲笔题签本。这可是我在美国买旧书的经历中,第一次买到作者真迹本。书名是《一个男人的旧金山》(One Man'sSan Francisco),1976年在纽约出版。在扉页上,作者用蓝色的钢笔墨,以道劲有力的笔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For Lenore,with thanks for so many generous gestures!The daily dailinesswould be much more dismal without your constant help…LoveHerb de Caen,日期为“76年4月20日”。
为略添文趣,我将这段话译为“夫子自道”:“谨呈列诺,您何多慷慨表示,深致谢忱!若无您相助不怠,则余日复一日、无日无之之笔事,亦寡趣多矣。”译文中的“笔事”,显然是我添加上去的。原文中的daily dailiness,虽颇有点模糊和宽泛,但无疑指的是他每天在旧金山纪事报上所开设的专栏,因为这本书正是他的专栏作品的结集。
前不久,旧金山市长宣布,举行“赫柏·凯恩周”活动,纪念这位影响了几代读者的旧金山专栏作家。布朗市长在出席纪念活动时说,他自己就是读凯恩的专栏成长的。1999年12月底,旧金山纪事报评选出了20世纪影响最大的十名旧金山湾区杰出人物,赫柏·凯恩不仅榜上有名,而且排名第二。该报是这样介绍这位著名专栏作家的一一
赫柏·凯恩1916年出生在沙加缅度,1936年来到旧金山,不久受雇于旧金山纪事报,开辟了一个名为《对我来说是新闻》的专栏。近60年来,这个专栏给湾区读者带来了莫大的快乐。1996年凯恩80岁高龄时,与相恋多年的情人结婚,并在当年荣获普利策特别奖。此后不久,他患不治之症辞世。读者认为:他写的是我们所生活的旧金山——这是对他的最大赞誉。赫柏·凯恩的几乎所有著作,都是关于旧金山的。他活着时,读者可以通过他的笔认识这座国际名城。现在他去世了,认识这座城市,只有靠我们自己了。
我对于书籍的热爱起源于闭塞的乡村。在幽暗的煤油灯下,在更为幽暗的柴油灯下,我饥渴于我所能找到的任何印刷品。实在无书可读,我就读《毛泽东选集》。这样的雄文,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实在是过于艰涩了,而文章后面的注释,则要有趣得多。我严厉的母亲不识字,因此,对印有文字的东西便可能缺乏敬畏之情。她在盛怒中多次烧掉过我的书籍,使我的屁股饱受鞭挞之苦。但对于这套红色胶面的书籍,她也只敢一把夺过去,重新摆在堂屋正中的木案之上。那里有一个特制的木匣,如同神龛,供奉在“领袖像”下方。这是我家里仅有的一套书,跟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中国农村家庭一样。后来,在城里,我也算是“坐拥书城”,关起书斋便可南面称孤了。
有一次,我在旧书店搜寻曾陪伴我的孤寂童年、对我进行过政治启蒙的这套大书,竞然遍觅无着!那些年里,几乎人手一套的“红宝书”、“雄文四卷”流落民间、或是散落民间后,竟然像水流入了沙漠,而今安在哉!我确实好惶恐——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的毛泽东先生,曾有“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的诗句,将秦皇汉武一笔带过,而他自己身后的功过毁誉,且留待“太史手”、“董狐笔”盖棺论定。好在历史无情、民心有秤——亿万生民,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绝不相同的毛泽东。但作为诗人,特别是作为文人的毛泽东,却鲜少有人加以研究。他的如椽之笔,以寻常的白话为文,雄辩滔滔,气势如虹,倒真让我这颗少年的心敬畏不已。
爱情最初的火焰开始烛照心灵,也纯然归因于书籍的启蒙。书籍培育出了一颗早熟与早慧的心灵,让一个小小的乡村少年,早早地耽于幻想和冥思。记得小学三年级时,读到第一部涉及爱情的长篇小说,书名叫《边疆晓歌》。它写的是一群昆明的青年垦荒队员,在西双版纳的亚热带雨林中开创“新生活”的故事。在国家花费血本“退耕还林”、
“退田还草”的今天,回顾当年的诸种愚行,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可当时,从这本书中,我至少得到了如下的知识:亚热带雨林的自然景观是极为壮丽、充满勃勃生机的;咖啡是黑色的、微苦的饮料;青年男女在一起,便有可能产生爱情。我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一个男垦荒队员,约一个女队员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去开荒。女队员住在竹楼之上,他俩约定,女队员睡觉时,手腕上拴一根细绳垂到窗下。第二天天色未亮,男青年来到窗下,轻轻扯了扯那根细绳,只见那根细绳悄无声息地隐入窗内,几分钟后,一个在初夏5月身穿花衬衫的姑娘,就带着满身青春的气息,和一股酣眠后的热烈,站在了男青年的面前。
于是就无端地向往起遥远神秘的西双版纳来,于是就想在课桌前排那个同样穿花衬衫的女生的手腕上,也系上这根细绳,于是,这根细细的绳子,果真把自己从北京牵到了四川,即使自己后来远走美国,也时时感受到这根细线对自己的牵扯,剪不断,理还乱……
在漂泊异国之初的艰辛日子里,书籍一直是支撑灵魂的主要柱石。我很难忘记1995年3月的那一天。那是一个雨后初晴、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旧金山,我收到了邮局的一个包裹单。我知道,这是我在北京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托福中国》的样书。在极度的孤寂中,这本书将带给我巨大的精神安慰。可是,我是在周五收到领取通知的,而当时美国的邮局,在周六、周日均不营业。这是我所度过的最漫长的周末。星期一终于来临了。当我站在邮局里,迫不及待地拆开牛皮纸,翻开这本从北京寄来,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时,美利坚的阳光正好照亮了书中的方块字。
当我对自己曾经信仰过、追求过、奋斗过的一些事物感到力不从心、心灰意冷时,是书籍坚定了我的信念。当我们错失了人世间的一切机缘时,书籍很可能是我们可以抓住的最后的缘份。没有书籍,人类真的就无家可归了。
一
怡然自得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居蓉(成都简称“蓉”)10多年,日常生活中最令我高兴的事情,是逛旧书摊。毫不夸张地说,我在搜求旧书中得到的快乐是只有恋爱才略胜一筹的。每天下班后,我都会骑着一辆“光秃秃”的旧自行车(为了简洁,我将自行车上的附件统统删除了),在骑车人的河流里左冲右突,往四川大学附近的九眼桥赶路。当我循原路返回时,如果你听到一个青年人边走边唱,那就一定是我。毫无疑问,这天,我花不多的钱,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
这种时刻,我差不多可算是一个怡然自得的人。我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在辛辛苦苦地营造自己的书房。我打算坐拥书城,平平安安也平平淡淡地度过一个读书人的一生。但是,人生的轨迹,说变就变,我在终于累积到四壁皆书的时候,突然抛弃了10年的苦心经营,带着一本英汉字典,跑到美国来闯荡了。
第一次在美国买旧书的情景我终生不忘:我来到美国后,第一个住处是圣荷西(San Jose)市中心一处陈旧的公寓。从街上捡回一个床垫,安顿好自己的床铺,我就去逛美国的“西洋景”。见到不远处的一栋屋子角落里,摆着几个书架,上面贴了一张纸条,写着“一元七本,请将钱从门缝投入”字样。我回头查看,发现并无任何人看守这几架旧书。我挑选了七本书,随即摸出一元钱,朝门缝里塞进去。我在美国,有了自己的第一批书,这其中包括著名的传记作家欧文·斯通(lrvingStone)写达尔文的传记小说《起源》(The Origin)。
前些天,在一处旧物摆卖的摊子上,我见到一套四本精装的史柯特·费兹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作品集。见我面露喜色,女摊主很有点中国古人“宝剑赠英雄”的豪爽,只象征性地收我一美元。我拿出其中的一本,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摊主说:“美国现代图书馆编委会前年评选出的20世纪百本最佳英语小说中,这本小说名列第二,仅次于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呢!”女摊主说:“对啊,这样伟大的小说,希望你喜欢它。”
短短几年,我积累起来的英文文学名著已颇为可观了。有时候,这样的好书,简直就是从街边捡来的,算是天赐。有一天,我下班后,在街头的路灯下,看到一箱丢弃的书,其中竟然有一本纳波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洛丽塔》。这本即使在美国也被禁多年的离经叛道的小说,写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与一名未成年少女(男主人公的继女)的畸恋和私奔,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这本书解禁后,中国大陆坊间竞相推出了至少三个译本的盛况。
我热爱英语。作为初学者,作为自学者,对于英语的学习,将成为我一生的追求。我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汲取英语中蕴含的西方世界、西方文明中的思想、文学、艺术精华,充 实和丰富我这颗中国心。尽管如此,每天早晨,当我在荒草萋萋的后院里读书时,我从来不读英语一一我要把头脑最清醒的时刻,留给中国古代的典籍。读《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些圣贤之书,藉以“治国平天下”,此生算是无望了,但“修身齐家”却犹未为晚。
三
星期六通常是我获得意外惊喜的日子。这一天,是我雷打不动的“猎宝”日。比“街边摆卖”(sidewalk Sale)更好的机会,是那些“搬家抛售”(Moving Sale)。你甚至可以登堂入室,进入那些美国“原住民”(我借用这个原本专指美洲印第安人的词,指代那些有别于我们这些新移民的地道的美国人)的家里,堂而皇之地东翻西找,找出你心目中的宝物一一它们大多是主人打算弃如敞履的旧东西。
比如,这个星期六我就收获不菲。循广告进入住家附近的一座公寓内,见到满架皆书,挑了半小时,选出十几本来。在挑选前,年轻的主人告诉我,平装本的书,每本五毛钱,精装本的则一元。临到付钱时,他主动从平装本中挑出五本,对我说:
“这几本书太薄了,也按每本五毛钱算,不公平。”他给了一个认为公平的价格:五本一美元。从这件小事,以及许许多多类似的小事上,我看到了美国人民所具有的诚实的美德和根植于灵魂的“公平”价值观。
很大很厚的一本画册,是美国国家艺术画廊的藏品精选,40年代的版本,不仅画作印刷精美,而且每幅作品都配有当时的文学、艺术大师的评析,如其中一幅法国画家夏尔丹的油画,点评者就是当时声誉如日中天的英国小说大师毛姆(W.Somerset Maugham)。我以为主人至少会收我五块钱(其实,收十块钱也不算贵,何况上个世纪40年代的印刷品,在缺乏漫长历史的美国已堪称“古籍”),谁知这个白人青年却说:“这本也只收一块钱,因为它太旧了。”我心里的感觉,既有得了便宜的喜悦,又有占便宜太多的不安。总之,我觉得今天实在是我这个爱旧书之人的幸运日。
在五毛钱一本的书中,竞然有一本是赫柏·凯恩(HerbCaen)的亲笔题签本。这可是我在美国买旧书的经历中,第一次买到作者真迹本。书名是《一个男人的旧金山》(One Man'sSan Francisco),1976年在纽约出版。在扉页上,作者用蓝色的钢笔墨,以道劲有力的笔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For Lenore,with thanks for so many generous gestures!The daily dailinesswould be much more dismal without your constant help…LoveHerb de Caen,日期为“76年4月20日”。
为略添文趣,我将这段话译为“夫子自道”:“谨呈列诺,您何多慷慨表示,深致谢忱!若无您相助不怠,则余日复一日、无日无之之笔事,亦寡趣多矣。”译文中的“笔事”,显然是我添加上去的。原文中的daily dailiness,虽颇有点模糊和宽泛,但无疑指的是他每天在旧金山纪事报上所开设的专栏,因为这本书正是他的专栏作品的结集。
前不久,旧金山市长宣布,举行“赫柏·凯恩周”活动,纪念这位影响了几代读者的旧金山专栏作家。布朗市长在出席纪念活动时说,他自己就是读凯恩的专栏成长的。1999年12月底,旧金山纪事报评选出了20世纪影响最大的十名旧金山湾区杰出人物,赫柏·凯恩不仅榜上有名,而且排名第二。该报是这样介绍这位著名专栏作家的一一
赫柏·凯恩1916年出生在沙加缅度,1936年来到旧金山,不久受雇于旧金山纪事报,开辟了一个名为《对我来说是新闻》的专栏。近60年来,这个专栏给湾区读者带来了莫大的快乐。1996年凯恩80岁高龄时,与相恋多年的情人结婚,并在当年荣获普利策特别奖。此后不久,他患不治之症辞世。读者认为:他写的是我们所生活的旧金山——这是对他的最大赞誉。赫柏·凯恩的几乎所有著作,都是关于旧金山的。他活着时,读者可以通过他的笔认识这座国际名城。现在他去世了,认识这座城市,只有靠我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