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现代性带来的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并存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特点。多元文化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显现,大学生的思想也悄然发生变化。因而,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以及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马列主义文化和中国思想文化精髓的和合形成的交融会通型文化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这对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西方的不良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的“西化”和“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列主义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大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3-0000-00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来才能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现代性带来的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并存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多元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在借鉴和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科学文化的同时,他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和社会规则,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社会层面讲,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制度的不完善,也确实还存在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被扭曲的现象,人际冷漠、社会责任感缺乏、消费至上、纵情娱乐等不良社会风气,特别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严重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当前,多元文化并存也表现为各种文化间的竞争。[1](P93)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角逐。在西方价值观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和冲击下,导致当今尚涉世未深国内大学生中出现了精神虚浮,片面否定中华民族传统现象。然而,传统文化是民族灵魂和根基,片面否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显然不利。同时也对他们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增进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产生不利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南京财经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郑永年指出,思想决定中国的前途,思想的目的是指导行动,任何思想都是行动导向的。中华文化蕴涵着优秀的传统目前在中国存在的从西方进口而来的思想文化既不能解释中国的实践,更不能指导中国的实践。因而,本文拟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及其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学界研究者少有涉及的利用马列主义文化和中国思想文化精髓的和合来建塑与提升大学生德育问题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促进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时代是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黄金时代。他们将来要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我们不仅要重视对他们专业知识的教育,而且还要加强他们的德育。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比较特殊,他们大多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成长,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互联网、电视广播等现代化元素,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相对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使得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当然,在大学生个性张扬的背后也存在一些让人忧心的思想状况。我国社会转型引起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在客观上给大学生的德育带来了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战。
和他们的父辈不同,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大学生的生活异常丰富,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广阔,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欣赏和阅读空间,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快速获取信息、进行网络交流、表达观点意见的自由化平台。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变化快,各种各样的思想交替出现,在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变得更为开放,他们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新事物,大多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间也使主流价值观念分化出越来越多不同的价值流派,催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大学生开始懂得挖掘自我的意志、需要和喜好,摆脱了原先精神上的附属地位而走向独立,他们的个性则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他们注重自我的感受并强调人格独立,排斥一味的从众心里,对自己的主体性意识有了清晰了认识和要求。这使得大学生大多表现得个性十足,且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告别毫无原则的价值崇拜,对权威价值提出他们的怀疑,并用一种反思的态度和眼光来独立分析、判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多“顺风顺水”, 依赖性过强,独立意识匮乏,抗击打能力较差。
大学生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的,由于中国计划生育的执行,现在大多数的中国家庭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所以,对于仅有的一个孩子而言,家长会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去满足孩子各种各样的需求,甚至包揽了一些本应该由他们自理的事情。家长对他们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碎了”,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这使得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往往表现得“不堪一击”。大学生往往不能正视自身问题,遇到挫折总是先埋怨别人,抗击打能力较差。虽然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进步,一些家长也确实改变了以前一些无条件顺从孩子的态度,但这些都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特别是一些一直和老一辈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长大的学生,这种情况则更加的突出。
(三)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攀比心态严重。
青少年是成人社会的一面镜子。一些青少年某些令人担忧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来源于成人世界的耳濡目染。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同时,由于好奇心强、模仿力强的原因,大学生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一些新事物的影响,特别容易形成互相攀比、讲究场面的不良陋习。具相关媒体报道,在广东的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部分高中生因为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当优越,他们每个月可以使用的零用钱高达几千元。而这个数字远远高于许多地方的人均工资水平。大学生奢侈成风,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经济进步发展的同一时期内,如何才能更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四)当代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权力至上的思想加深。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人态度总会受到社会上他人的态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态度的形成要受到他人态度的影响。如一个青少年对工作或生活的态度,常常受其父母对工作或生活态度的影响;二是个人固有的态度也可因他人态度的影响而加强或减弱,抑制或改变。大学生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除主要受家长、教师、教学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学生的品德、价值观念等正处于形成过程中,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他们既容易接受良好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也容易接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近几年来出现的官二代引发了国家对于大学生思想健康发的担忧。大学生对于官场上的事也是略知一二,深知权力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部分官员的腐败导致了政府信誉的削减;后门洞开,也就否定了大门口标示的“公平竞争”规则,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纯洁的心灵。例如震惊全国的“我爸是李刚”事件,更是将官二代推向了风口浪尖。孔子曰:“政者,正也。”面对腐败现象,人们不能不怀疑自己的道德观念,怀疑学校的品德教育,怀疑正确的人生道路。社会规范功能的丧失,使学生思想涣散,生活无序;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取向混乱,导致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社会上存在的冷漠心态,淡化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社会道德的滑坡影响了学生对善与恶的鉴别能力。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不得不引起反思,认真审视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要防止不良社会风气对他们健康人格的侵蚀。
二、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渴望成才的新一代,他们绝大多数是热爱祖国,热爱党和人民的,是关心国家大事的,是立志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大学生时代是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黄金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政府高度权威的形象逐渐淡化,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也随之显露出来。
材料一:2008年9月至11月郑文力、秦小龙等老师针对福州大学学生进行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调查,一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答卷172份,收回率达86%,其中本科生占72.7%,研究生占27.3%.就其学习目的而言, 54.7%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提升其自身能力,获得不错的工作。[2] (P90)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稳定成熟与道德行为的困惑迷茫并存;人生价值观积极健康与价值取向多元化并存。这充分说明高校大学生在道德方面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忽视了对大学生德育的养成教育,因而培养出来的许多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思想道德缺陷,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内在潜能的发挥。结合社会实际,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德育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一)远期目标代替近期或阶段性目标,导致远期目标无法实现
思想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活动来实现,让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一定的时期内达到所预测的结果。但是,因为中国长期受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教育的目标也是要求高度的保持一致。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目标往往是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的目标所取代,对于这样的目标设定明显是没有结合至现实的实际情况中,未能考虑到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认知能力及身心的发展。长期以来,一提德育,往往存在着“理想化”的观念。诸如:树立远大理想,“三爱活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英雄主义教育等等,使德育陷入“纯理想化”的境地,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很难挂钩。在国人的功利追求中,读书,通过考试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学生的生活沉入读书上大学找工作的轨道之中,自己无主动设计,其社会交往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对人生的责任意识也无从产生。而且,多数时候进行教育时,一般是用单纯的政治教育来代替德育的,它以教科书为中心,将教师和学生的德育活动束缚于设计好的固定的教材结构安排和教学活动中,以政治角度规范道德行为,目标太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在实际的教育中,存在着将个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放在对立层面的情况,只是一味的强调社会价值而否定了个人所存在的意义。过分的强调了组织、社会、集体,个人不被重视,使思想教育目中无人化,忽视了个体全面发展的培养,导致大学生远期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二) 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德育观念淡化
由于社会上人们对“应试教育”的认可,对学校和教师评价的“应试”化,学校和教师有意或无意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标准。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也都只普遍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思想教育的内容。多数学校在升学压力下,将教育教学工作分工过细化,学生的学习成绩仍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应试”成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目的,甚至有的学校成为了唯一目的。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尽管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但也知道德育工作是一项带有整体性、全面性的教育工作,很难在短期看到效果。迫于学生升学的压力而不能或不敢大胆地、真正地抓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我们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三) 德育教育功利化倾向,忽视育人价值
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价
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3](P36-38)。只有人的价值提高了,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当前的学校德育,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砺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4](P4)
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大学生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四) 德育教育模式呆板、内容陈旧
众所周知,德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我国原来的应试教育重视追求分数和知识素养提高的智育,轻视学生独立生存于现代社会所需的精神、道德、情操等各种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几十年如一日,思想教育的周期长、信息量极少,基本上是一种按模式的循环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方式主要为在课堂形式上的“灌”,即我说你听,照本宣读,不容分说,没有商量,把学生视为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经验,不可导之物。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把德育的内容视为僵化的东西,只注重道理的传授,不注重思想行为观察与检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不讲求德育的实效性,以致于学生产生思想道德缺陷,致使许多学生的德育得不到平衡发展,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全大学生的德育已经迫在眉睫。
三、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和
合下的大学生德育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罗杰·基辛指出:“文化的歧异多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人类资源。一旦去除了文化的差异……去除了人类的多样性可能到最后会付出持续的意想不到的代价。[5](P283)现在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中国思想文化,这两者之间在在理论上既有共性也存在不同。儒学是人之学,马克思主义更象社会之学。儒学对人的个性修养比较关注,马克思主义把人看成社会的一个零配件。马克思主义主张具体的看人,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从人的具体的社会关系来研究人的本质。马克思有句名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儒家在这个问题上尽管在表达方式上有差异,但基本精神完全一样,儒家重人伦,强调人不能脱离人与人的伦理关系而成其为人,程子所谓“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人无所逃于天地,亦不能逃于君臣父子之伦”就是此意。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和儒家都包含文化的共性,因此这二个体系之间便有了许多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思想文化都是经世济民的学说同是经纶之学,儒家更能贴近人的内心,马克思主义更适宜指导科学与社会实践。当前中国意识形态的这种混合的、务实的倾向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打开中国思想史的画卷,至少可以在明清之际兴起的经世实学思潮中找到它的历史源头。在多元文化视野下,我国的德育一定要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既要体现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使之与我们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同时,又要植根我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体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思维。因此,如果从思想史演进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和合既有理论根基又有现实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久经磨砺沉淀得来的,具有历史惯性,它会潜移默化渗透到大学生的思维与行为中。传统文化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民族自立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发展的方向。只有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外来健康文化为补充,才能真正繁荣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5](P13)从我国文化构成中寻找道德生成的原点,厘清中华民族道德的本源,引导大学生改进和弥补其德育缺陷,从而探寻新时期我国道德教育之路。
(一)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和合在树立大学生自身健康发展观念方面的德育功能。
德育工作不能一蹴而就,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将政治功能与道德的功能混为一谈,使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的理性价值等同起来,使道德的实践规范作用成了唯一的作用,存在着重社会轻个人、追求道德社会功效的倾向。因此,失去了超越现实经验、批判和引导现实不断趋于完善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力量。这就需要将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紧密结合,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强调德育的重要性,既重视个体人的价值又强调社会的价值。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是为了全面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其思想政治的教育中,一定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从而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
1、马列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包括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不单指的是物质或精神方面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应该是个体和类的全面立体发展。它认为人可以自由发展,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自己的才能,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这与大学生张扬个性,主张自我发展的思想是相符的,对鼓励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意义。[6](P310-312)同时,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价值形式主要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三者相互结合并统一。马克思主义倡导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发展不应该是片面的发展,而应该尽可能全面发展自己的天赋、天赋、特长、个性等,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认知并不强烈,他们没有把自己的全面发展当做个人目标来实现,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天赋、特长等,一味强调个性反倒忽略了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也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是决定着一个人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关键[7] (P256)。
此外,马列主义还倡导人的和谐发展,它认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和谐统一的,即个人的发展必须是符合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求的,它倡导人和社会的一种和谐关系。当代大学生在自身的发展中过分强调自我主张的实现,过分追逐自我利益的实现,甚至不惜损害社会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这种做法是不利于人的长远发展的,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危害。马列主义文化可以指导大学生在发展中正确审视自身的发展问题,正确认识自身的发展必须要以社会的发展为目标,要在与时俱进中寻求自身发展。
2、中国思想文化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可以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中国思想文化在人的发展理论中强调的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发展,它主张开发每个人的价值并要求其与整体合二为一。它认为人不是独立的个人,是整个家族、民族的个人,而人的发展及受所在家庭、国家的制约,又反过来影响着家族甚至国家的发展。[8](P32)这种观念是一种“家国一体”的结构形式,它将人的个体修养和思想道德的完善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大学生在追寻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家族,充分考虑国家的利益,要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与整个国家利益的实现。[9](P73-74)这种观念对大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国家意识等有重要的作用。它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其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德育功能。
1、马列主义文化中人的价值观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自身和社会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它认为人的价值主要是通过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人的尊重和满足实现的。从马克思主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主张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对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指导意义,它倡导大学生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来达到自己的追求。[10](P123-125) 当下很多大学生好高骛远,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能脚踏实地,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有的大学生主张及时行乐,他们游戏人生,把人生价值狭隘的定义为“吃喝玩乐”。还有的大学生不思进取,满脑子都是不劳而获的思想,他们向往一夜暴富而不注重自身价值的积累和创造。而马列主义对人生价值观的诠释可以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导向作用。它号召大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要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它认为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他对社会的贡献。它关于人的价值观的这种阐释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积极影响,可以改正大学生只图自身安乐不思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扭曲的价值观念。[11](P141-143)
2、中国思想文化中人的价值观理论。中国思想文化主张“天人协调”,强调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关系,主张“修齐治平”,倡导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地创造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主张“义以为上”,倡导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维护公平正义。中国思想文化还主张个人要绝对服从集体,它认为个人的发展要依赖社会和集体的发展。时下很多大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缺乏协作意识,只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甚至不惜作出有损集体和国家的行为。而中国思想文化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当今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很大影响,它能强化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自觉地把自身的发展和集体利益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中保障集体和国家的利益。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德育功能,能够顺利地帮助中国大学生解决我国在过渡和转型时期面临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三)将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的和合交融形成的优秀文化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举措
1、立足本土文化,中外文化交融会通,创新思想教育,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首先,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人的主体需求为立足点,围绕现实的需要进行组织教育。[12](P95-96) 其次,从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入手,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可以利用中外文化交融会通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服务,优秀文化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他们在愉快中陶冶情操和升华思想。可以考虑“德育生活化”让德育走进生活,植根于学生的实际,在具体的工作操作中注意从小事着手,关心大学生所面对的实际问题,[9](P73)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增强德育工作的现实性、有效性。
同时,积极进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精心培育形成并为广大师生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精神人格、行为规范和物化形态的总和,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及人文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通过系列文化活动措施塑造大学生行为文化,展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积极应用现代媒体和网络技术,加强学校德育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提高网络宣传文化的质量,使网络成为大学生德育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
2、充分发扬儒家经典及其思想精髓在大学生德育方面的作用。从中国思想文化代表人物的著作来看,他们的著作中蕴含着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例如《三字经》中所描述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荀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些话的意思告诉我们: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大家的本性是差不多,但是由于受到各自环境的影响,于是彼此的本性就逐渐相差的远了。如果不加以教导,本来善良的天性就会慢慢变坏,教育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心一意,始终不懈。《弟子规》一书也在告诫大学生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起居中要做到孝敬自己的双亲,爱护自己的兄弟姐妹,要谨慎、守信用;与大家在交往时要做到人人平等,要经常与一些仁德之人交往,并向他们学习。我们知道,儒家的“仁”是一种德性也是一个理想的人格,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高目标。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有明确的关心社会群体,尊重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是我国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和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它对于批判当今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3、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体系,发挥对大学生德育的引导作用。应该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教育,全面的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正确对待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及问题。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先进知识分子树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如积极入世、自强不息、贵和尚中以及社会秩序建设上的和谐意愿、伦理关系处理上的仁义主张、事业追求态度上的自强精神、解决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选择、个人理想追求上的“修齐治平”、社会理想上追求“小康大同”等儒家文化的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精神,教育大学生使之形成坚定不移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信念。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党和国家也已经意识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大学生的德育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愈发被受到关注。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继往开来,迎接新世纪诸多挑战,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可资借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宝库,将之与时俱进和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马列主义文化和合,立足现实,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吸收、融合与创新,形成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这是新时期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需要。我们相信,立足我国现实与国情,积极发扬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精髓交融和合的新文化,一定能为我国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1]张发钦,王春江.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培育[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
[2]郑文力,秦小龙等.大学生多元价值取向应对——基于成熟度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5).
[3]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下)[J],《教育研究》1989(4).
[4]檀传室.德育美学观探讨[C],《南京师大博士论文集》1996.
[5]北晨.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6]曹晓红,浅析中国思想文化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9(1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郭晓君.人的全面发展初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2).
[9]张芸芸.中国古代中国思想文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6).
[10]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洪波.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审视[J].《探索》2007(3).
[12]齐敏.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8).
〔责任编辑:〕
关键词:马列主义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大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3-0000-00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来才能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现代性带来的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并存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多元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在借鉴和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科学文化的同时,他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和社会规则,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社会层面讲,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制度的不完善,也确实还存在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被扭曲的现象,人际冷漠、社会责任感缺乏、消费至上、纵情娱乐等不良社会风气,特别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严重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当前,多元文化并存也表现为各种文化间的竞争。[1](P93)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角逐。在西方价值观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和冲击下,导致当今尚涉世未深国内大学生中出现了精神虚浮,片面否定中华民族传统现象。然而,传统文化是民族灵魂和根基,片面否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显然不利。同时也对他们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增进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产生不利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南京财经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郑永年指出,思想决定中国的前途,思想的目的是指导行动,任何思想都是行动导向的。中华文化蕴涵着优秀的传统目前在中国存在的从西方进口而来的思想文化既不能解释中国的实践,更不能指导中国的实践。因而,本文拟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及其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学界研究者少有涉及的利用马列主义文化和中国思想文化精髓的和合来建塑与提升大学生德育问题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促进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时代是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黄金时代。他们将来要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我们不仅要重视对他们专业知识的教育,而且还要加强他们的德育。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比较特殊,他们大多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成长,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互联网、电视广播等现代化元素,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相对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使得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当然,在大学生个性张扬的背后也存在一些让人忧心的思想状况。我国社会转型引起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在客观上给大学生的德育带来了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战。
和他们的父辈不同,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大学生的生活异常丰富,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广阔,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欣赏和阅读空间,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快速获取信息、进行网络交流、表达观点意见的自由化平台。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变化快,各种各样的思想交替出现,在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变得更为开放,他们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新事物,大多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间也使主流价值观念分化出越来越多不同的价值流派,催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大学生开始懂得挖掘自我的意志、需要和喜好,摆脱了原先精神上的附属地位而走向独立,他们的个性则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他们注重自我的感受并强调人格独立,排斥一味的从众心里,对自己的主体性意识有了清晰了认识和要求。这使得大学生大多表现得个性十足,且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告别毫无原则的价值崇拜,对权威价值提出他们的怀疑,并用一种反思的态度和眼光来独立分析、判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多“顺风顺水”, 依赖性过强,独立意识匮乏,抗击打能力较差。
大学生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的,由于中国计划生育的执行,现在大多数的中国家庭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所以,对于仅有的一个孩子而言,家长会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去满足孩子各种各样的需求,甚至包揽了一些本应该由他们自理的事情。家长对他们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碎了”,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这使得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往往表现得“不堪一击”。大学生往往不能正视自身问题,遇到挫折总是先埋怨别人,抗击打能力较差。虽然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进步,一些家长也确实改变了以前一些无条件顺从孩子的态度,但这些都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特别是一些一直和老一辈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长大的学生,这种情况则更加的突出。
(三)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攀比心态严重。
青少年是成人社会的一面镜子。一些青少年某些令人担忧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来源于成人世界的耳濡目染。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同时,由于好奇心强、模仿力强的原因,大学生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一些新事物的影响,特别容易形成互相攀比、讲究场面的不良陋习。具相关媒体报道,在广东的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部分高中生因为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当优越,他们每个月可以使用的零用钱高达几千元。而这个数字远远高于许多地方的人均工资水平。大学生奢侈成风,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经济进步发展的同一时期内,如何才能更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四)当代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权力至上的思想加深。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人态度总会受到社会上他人的态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态度的形成要受到他人态度的影响。如一个青少年对工作或生活的态度,常常受其父母对工作或生活态度的影响;二是个人固有的态度也可因他人态度的影响而加强或减弱,抑制或改变。大学生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除主要受家长、教师、教学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学生的品德、价值观念等正处于形成过程中,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他们既容易接受良好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也容易接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近几年来出现的官二代引发了国家对于大学生思想健康发的担忧。大学生对于官场上的事也是略知一二,深知权力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部分官员的腐败导致了政府信誉的削减;后门洞开,也就否定了大门口标示的“公平竞争”规则,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纯洁的心灵。例如震惊全国的“我爸是李刚”事件,更是将官二代推向了风口浪尖。孔子曰:“政者,正也。”面对腐败现象,人们不能不怀疑自己的道德观念,怀疑学校的品德教育,怀疑正确的人生道路。社会规范功能的丧失,使学生思想涣散,生活无序;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取向混乱,导致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社会上存在的冷漠心态,淡化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社会道德的滑坡影响了学生对善与恶的鉴别能力。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不得不引起反思,认真审视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要防止不良社会风气对他们健康人格的侵蚀。
二、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渴望成才的新一代,他们绝大多数是热爱祖国,热爱党和人民的,是关心国家大事的,是立志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大学生时代是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黄金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政府高度权威的形象逐渐淡化,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也随之显露出来。
材料一:2008年9月至11月郑文力、秦小龙等老师针对福州大学学生进行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调查,一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答卷172份,收回率达86%,其中本科生占72.7%,研究生占27.3%.就其学习目的而言, 54.7%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提升其自身能力,获得不错的工作。[2] (P90)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稳定成熟与道德行为的困惑迷茫并存;人生价值观积极健康与价值取向多元化并存。这充分说明高校大学生在道德方面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忽视了对大学生德育的养成教育,因而培养出来的许多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思想道德缺陷,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内在潜能的发挥。结合社会实际,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德育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一)远期目标代替近期或阶段性目标,导致远期目标无法实现
思想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活动来实现,让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一定的时期内达到所预测的结果。但是,因为中国长期受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教育的目标也是要求高度的保持一致。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目标往往是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的目标所取代,对于这样的目标设定明显是没有结合至现实的实际情况中,未能考虑到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认知能力及身心的发展。长期以来,一提德育,往往存在着“理想化”的观念。诸如:树立远大理想,“三爱活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英雄主义教育等等,使德育陷入“纯理想化”的境地,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很难挂钩。在国人的功利追求中,读书,通过考试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学生的生活沉入读书上大学找工作的轨道之中,自己无主动设计,其社会交往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对人生的责任意识也无从产生。而且,多数时候进行教育时,一般是用单纯的政治教育来代替德育的,它以教科书为中心,将教师和学生的德育活动束缚于设计好的固定的教材结构安排和教学活动中,以政治角度规范道德行为,目标太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在实际的教育中,存在着将个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放在对立层面的情况,只是一味的强调社会价值而否定了个人所存在的意义。过分的强调了组织、社会、集体,个人不被重视,使思想教育目中无人化,忽视了个体全面发展的培养,导致大学生远期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二) 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德育观念淡化
由于社会上人们对“应试教育”的认可,对学校和教师评价的“应试”化,学校和教师有意或无意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标准。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也都只普遍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思想教育的内容。多数学校在升学压力下,将教育教学工作分工过细化,学生的学习成绩仍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应试”成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目的,甚至有的学校成为了唯一目的。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尽管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但也知道德育工作是一项带有整体性、全面性的教育工作,很难在短期看到效果。迫于学生升学的压力而不能或不敢大胆地、真正地抓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我们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三) 德育教育功利化倾向,忽视育人价值
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价
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3](P36-38)。只有人的价值提高了,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当前的学校德育,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砺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4](P4)
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大学生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四) 德育教育模式呆板、内容陈旧
众所周知,德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我国原来的应试教育重视追求分数和知识素养提高的智育,轻视学生独立生存于现代社会所需的精神、道德、情操等各种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几十年如一日,思想教育的周期长、信息量极少,基本上是一种按模式的循环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方式主要为在课堂形式上的“灌”,即我说你听,照本宣读,不容分说,没有商量,把学生视为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经验,不可导之物。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把德育的内容视为僵化的东西,只注重道理的传授,不注重思想行为观察与检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不讲求德育的实效性,以致于学生产生思想道德缺陷,致使许多学生的德育得不到平衡发展,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全大学生的德育已经迫在眉睫。
三、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和
合下的大学生德育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罗杰·基辛指出:“文化的歧异多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人类资源。一旦去除了文化的差异……去除了人类的多样性可能到最后会付出持续的意想不到的代价。[5](P283)现在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中国思想文化,这两者之间在在理论上既有共性也存在不同。儒学是人之学,马克思主义更象社会之学。儒学对人的个性修养比较关注,马克思主义把人看成社会的一个零配件。马克思主义主张具体的看人,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从人的具体的社会关系来研究人的本质。马克思有句名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儒家在这个问题上尽管在表达方式上有差异,但基本精神完全一样,儒家重人伦,强调人不能脱离人与人的伦理关系而成其为人,程子所谓“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人无所逃于天地,亦不能逃于君臣父子之伦”就是此意。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和儒家都包含文化的共性,因此这二个体系之间便有了许多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思想文化都是经世济民的学说同是经纶之学,儒家更能贴近人的内心,马克思主义更适宜指导科学与社会实践。当前中国意识形态的这种混合的、务实的倾向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打开中国思想史的画卷,至少可以在明清之际兴起的经世实学思潮中找到它的历史源头。在多元文化视野下,我国的德育一定要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既要体现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使之与我们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同时,又要植根我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体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思维。因此,如果从思想史演进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和合既有理论根基又有现实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久经磨砺沉淀得来的,具有历史惯性,它会潜移默化渗透到大学生的思维与行为中。传统文化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民族自立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发展的方向。只有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外来健康文化为补充,才能真正繁荣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5](P13)从我国文化构成中寻找道德生成的原点,厘清中华民族道德的本源,引导大学生改进和弥补其德育缺陷,从而探寻新时期我国道德教育之路。
(一)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和合在树立大学生自身健康发展观念方面的德育功能。
德育工作不能一蹴而就,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将政治功能与道德的功能混为一谈,使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的理性价值等同起来,使道德的实践规范作用成了唯一的作用,存在着重社会轻个人、追求道德社会功效的倾向。因此,失去了超越现实经验、批判和引导现实不断趋于完善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力量。这就需要将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紧密结合,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强调德育的重要性,既重视个体人的价值又强调社会的价值。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是为了全面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其思想政治的教育中,一定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从而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
1、马列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包括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不单指的是物质或精神方面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应该是个体和类的全面立体发展。它认为人可以自由发展,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自己的才能,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这与大学生张扬个性,主张自我发展的思想是相符的,对鼓励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意义。[6](P310-312)同时,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价值形式主要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三者相互结合并统一。马克思主义倡导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发展不应该是片面的发展,而应该尽可能全面发展自己的天赋、天赋、特长、个性等,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认知并不强烈,他们没有把自己的全面发展当做个人目标来实现,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天赋、特长等,一味强调个性反倒忽略了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也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是决定着一个人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关键[7] (P256)。
此外,马列主义还倡导人的和谐发展,它认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和谐统一的,即个人的发展必须是符合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求的,它倡导人和社会的一种和谐关系。当代大学生在自身的发展中过分强调自我主张的实现,过分追逐自我利益的实现,甚至不惜损害社会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这种做法是不利于人的长远发展的,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危害。马列主义文化可以指导大学生在发展中正确审视自身的发展问题,正确认识自身的发展必须要以社会的发展为目标,要在与时俱进中寻求自身发展。
2、中国思想文化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可以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中国思想文化在人的发展理论中强调的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发展,它主张开发每个人的价值并要求其与整体合二为一。它认为人不是独立的个人,是整个家族、民族的个人,而人的发展及受所在家庭、国家的制约,又反过来影响着家族甚至国家的发展。[8](P32)这种观念是一种“家国一体”的结构形式,它将人的个体修养和思想道德的完善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大学生在追寻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家族,充分考虑国家的利益,要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与整个国家利益的实现。[9](P73-74)这种观念对大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国家意识等有重要的作用。它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其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德育功能。
1、马列主义文化中人的价值观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自身和社会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它认为人的价值主要是通过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人的尊重和满足实现的。从马克思主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主张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对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指导意义,它倡导大学生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来达到自己的追求。[10](P123-125) 当下很多大学生好高骛远,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能脚踏实地,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有的大学生主张及时行乐,他们游戏人生,把人生价值狭隘的定义为“吃喝玩乐”。还有的大学生不思进取,满脑子都是不劳而获的思想,他们向往一夜暴富而不注重自身价值的积累和创造。而马列主义对人生价值观的诠释可以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导向作用。它号召大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要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它认为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他对社会的贡献。它关于人的价值观的这种阐释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积极影响,可以改正大学生只图自身安乐不思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扭曲的价值观念。[11](P141-143)
2、中国思想文化中人的价值观理论。中国思想文化主张“天人协调”,强调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关系,主张“修齐治平”,倡导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地创造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主张“义以为上”,倡导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维护公平正义。中国思想文化还主张个人要绝对服从集体,它认为个人的发展要依赖社会和集体的发展。时下很多大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缺乏协作意识,只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甚至不惜作出有损集体和国家的行为。而中国思想文化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当今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很大影响,它能强化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自觉地把自身的发展和集体利益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中保障集体和国家的利益。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德育功能,能够顺利地帮助中国大学生解决我国在过渡和转型时期面临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三)将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的和合交融形成的优秀文化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举措
1、立足本土文化,中外文化交融会通,创新思想教育,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首先,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人的主体需求为立足点,围绕现实的需要进行组织教育。[12](P95-96) 其次,从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入手,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可以利用中外文化交融会通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服务,优秀文化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他们在愉快中陶冶情操和升华思想。可以考虑“德育生活化”让德育走进生活,植根于学生的实际,在具体的工作操作中注意从小事着手,关心大学生所面对的实际问题,[9](P73)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增强德育工作的现实性、有效性。
同时,积极进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精心培育形成并为广大师生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精神人格、行为规范和物化形态的总和,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及人文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通过系列文化活动措施塑造大学生行为文化,展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积极应用现代媒体和网络技术,加强学校德育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提高网络宣传文化的质量,使网络成为大学生德育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
2、充分发扬儒家经典及其思想精髓在大学生德育方面的作用。从中国思想文化代表人物的著作来看,他们的著作中蕴含着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例如《三字经》中所描述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荀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些话的意思告诉我们: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大家的本性是差不多,但是由于受到各自环境的影响,于是彼此的本性就逐渐相差的远了。如果不加以教导,本来善良的天性就会慢慢变坏,教育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心一意,始终不懈。《弟子规》一书也在告诫大学生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起居中要做到孝敬自己的双亲,爱护自己的兄弟姐妹,要谨慎、守信用;与大家在交往时要做到人人平等,要经常与一些仁德之人交往,并向他们学习。我们知道,儒家的“仁”是一种德性也是一个理想的人格,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高目标。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有明确的关心社会群体,尊重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是我国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和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它对于批判当今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3、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体系,发挥对大学生德育的引导作用。应该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教育,全面的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正确对待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及问题。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先进知识分子树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如积极入世、自强不息、贵和尚中以及社会秩序建设上的和谐意愿、伦理关系处理上的仁义主张、事业追求态度上的自强精神、解决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选择、个人理想追求上的“修齐治平”、社会理想上追求“小康大同”等儒家文化的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精神,教育大学生使之形成坚定不移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信念。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党和国家也已经意识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大学生的德育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愈发被受到关注。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继往开来,迎接新世纪诸多挑战,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可资借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宝库,将之与时俱进和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马列主义文化和合,立足现实,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吸收、融合与创新,形成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这是新时期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需要。我们相信,立足我国现实与国情,积极发扬马列主义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精髓交融和合的新文化,一定能为我国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1]张发钦,王春江.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培育[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
[2]郑文力,秦小龙等.大学生多元价值取向应对——基于成熟度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5).
[3]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下)[J],《教育研究》1989(4).
[4]檀传室.德育美学观探讨[C],《南京师大博士论文集》1996.
[5]北晨.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6]曹晓红,浅析中国思想文化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9(1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郭晓君.人的全面发展初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2).
[9]张芸芸.中国古代中国思想文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6).
[10]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洪波.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审视[J].《探索》2007(3).
[12]齐敏.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8).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