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教学的缺点,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动手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学习数学的实践来看,加强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1 教师在操作前要进行定向指导
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说,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来看,它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创造了条件。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对此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①用什么办法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②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失败了,再试,反复试,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最后重点回答上面的第二问。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不仅如此,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等,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这里涉及到在学具操作活动前的定向指导。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当然,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解决。在上例中,如果教师能适时的介入学生的活动,可能反馈时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2 教师指导学生在认识生长点上的操作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它表明认识的螺璇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以9+5=14为例:
2.1 ①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②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2.2 ①5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②另5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2.3 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8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有多少种摆法?
2.4 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
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 )里拿出( )与( )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 )得( )”,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3 要及时利用操作成果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是否正确、否是合理。
总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者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1 教师在操作前要进行定向指导
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说,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来看,它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创造了条件。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对此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①用什么办法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②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失败了,再试,反复试,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最后重点回答上面的第二问。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不仅如此,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等,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这里涉及到在学具操作活动前的定向指导。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当然,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解决。在上例中,如果教师能适时的介入学生的活动,可能反馈时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2 教师指导学生在认识生长点上的操作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它表明认识的螺璇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以9+5=14为例:
2.1 ①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②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2.2 ①5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②另5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2.3 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8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有多少种摆法?
2.4 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
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 )里拿出( )与( )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 )得( )”,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3 要及时利用操作成果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是否正确、否是合理。
总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者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