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去年A股闯关MSCI成功以来,在海外增量资金配置的预期之下,MSCI主题基金成为公募争相布局的高地。现在距A股首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不到两个月,3月份以来,MSCI主题基金审批速度明显加快。
从跟踪标的来看,这些基金主要跟踪包括MSCI中国A股指数、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以及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等。从成分股个数上看,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大约有460只成分股,MSCI中国A股指数则有700多只成分股,与“入摩”进程的相关度都要差一些。其中,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能够完整表现A股逐步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进度,目前只包含互联互通覆盖的大盘A股,单就A股“入摩”来讲,其是最直接相关的。目前申报和已经批复的产品中,国际通指数也占据了一半的比例,23只申报的产品中,有14只跟踪这一标的(含联接基金)。
单独观察这一指数,从走势上看,其与沪深300走势相似度很高,2016年以来,指数表现略优于沪深300。
根据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的最新成分,共计235只A股可能被纳入指数成分。因为编制方式的差异,指数与沪深300存在区别,但整体相似程度很高。从最新的成分来看,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成分股中,209只为沪深300成分股,市值权重达86.93%,另有13只成分股为中证500成分股,市值权重为4.22%。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在主流宽基指数中介于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之间,成分股平均市值低于上证50,但比沪深300指数更偏向价值风格。在行业分布上,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和沪深300的重仓行业相同,仅权重有所差异。
然而,国际通指数和沪深300类似,聚焦于大市值蓝筹、行业龙头,价值属性很高。但是沪深300设置的目标是对A股有较高的代表性,并不是为了境外投资者设置的。目前,因为国内一些产业并未对外资完全开放,这些外资比例受限的行业在国际通指数中的权重就会被迫调低。举例来看,因为外资在金融行业、消费行业开放程度不同,导致沪深300目前第一大成分股为中国平安,且权重很大,贵州茅台成为国际通指数的第一大成分股。此外,国际通指数只选择陆股通的相关股票,样本范围上也未涵盖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从指数编制方法来看,国际通指数也很注重成分股的流动性,并对成分股及时维护,相比沪深300一年两次调整频率,国际通指数每年有半年度审议和季度审议各两次;相比沪深300固定成分股的数量,国际通指数采用自由流通市值覆盖比例70%的标准挑选成分股。而根据MSCI官方信息,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的自由流通市值覆盖比率会逐渐扩充至85%,风格会和中证800更接近。因此MSCI的选股风格并不是长期一致的,虽然此举能增大指数增强基金的操作空间,但能否保证基金风格的长期稳定还是存在疑问。
从公募指数基金市场来看,目前中国市场指数基金类型丰富,基本能够满足各种投向的需求,包括各类宽基、窄基、价值风格、成长风格、指数增强等,足够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虽然MSCI指数是全球指数领域的权威,但是中国资本市场还是存在有效性不足、政策驱动严重的问题。
此外,A股纳入MSCI指數后,海外资金将增配A股资产,但增量资金对中国股市的长期实质性影响很小。近年来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途径不断丰富,目前已有的路径包括QFII、RQFII、中港基金互认、沪港通和深港通等渠道持股金额超万亿,而入摩初期带来的一千多亿人民币增量资金,与目前已进入A股的外资规模相比并不算多,充其量只是有益的补充。
目前来看,国际通指数提供了在配置大盘价值风格时的另一种选择,相关指数基金更适合看重基本面的价值投资者长期持有。MSCI纳入A股是个逐步的、动态的过程,A股入MSCI指数的短期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基金产品往往夸大了指数优势,投资者切忌跟风。
国际通指数更受关注
从跟踪标的来看,这些基金主要跟踪包括MSCI中国A股指数、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以及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等。从成分股个数上看,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大约有460只成分股,MSCI中国A股指数则有700多只成分股,与“入摩”进程的相关度都要差一些。其中,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能够完整表现A股逐步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进度,目前只包含互联互通覆盖的大盘A股,单就A股“入摩”来讲,其是最直接相关的。目前申报和已经批复的产品中,国际通指数也占据了一半的比例,23只申报的产品中,有14只跟踪这一标的(含联接基金)。
单独观察这一指数,从走势上看,其与沪深300走势相似度很高,2016年以来,指数表现略优于沪深300。
根据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的最新成分,共计235只A股可能被纳入指数成分。因为编制方式的差异,指数与沪深300存在区别,但整体相似程度很高。从最新的成分来看,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成分股中,209只为沪深300成分股,市值权重达86.93%,另有13只成分股为中证500成分股,市值权重为4.22%。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在主流宽基指数中介于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之间,成分股平均市值低于上证50,但比沪深300指数更偏向价值风格。在行业分布上,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和沪深300的重仓行业相同,仅权重有所差异。
潜藏问题浮出水面
然而,国际通指数和沪深300类似,聚焦于大市值蓝筹、行业龙头,价值属性很高。但是沪深300设置的目标是对A股有较高的代表性,并不是为了境外投资者设置的。目前,因为国内一些产业并未对外资完全开放,这些外资比例受限的行业在国际通指数中的权重就会被迫调低。举例来看,因为外资在金融行业、消费行业开放程度不同,导致沪深300目前第一大成分股为中国平安,且权重很大,贵州茅台成为国际通指数的第一大成分股。此外,国际通指数只选择陆股通的相关股票,样本范围上也未涵盖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从指数编制方法来看,国际通指数也很注重成分股的流动性,并对成分股及时维护,相比沪深300一年两次调整频率,国际通指数每年有半年度审议和季度审议各两次;相比沪深300固定成分股的数量,国际通指数采用自由流通市值覆盖比例70%的标准挑选成分股。而根据MSCI官方信息,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的自由流通市值覆盖比率会逐渐扩充至85%,风格会和中证800更接近。因此MSCI的选股风格并不是长期一致的,虽然此举能增大指数增强基金的操作空间,但能否保证基金风格的长期稳定还是存在疑问。
从公募指数基金市场来看,目前中国市场指数基金类型丰富,基本能够满足各种投向的需求,包括各类宽基、窄基、价值风格、成长风格、指数增强等,足够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虽然MSCI指数是全球指数领域的权威,但是中国资本市场还是存在有效性不足、政策驱动严重的问题。
此外,A股纳入MSCI指數后,海外资金将增配A股资产,但增量资金对中国股市的长期实质性影响很小。近年来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途径不断丰富,目前已有的路径包括QFII、RQFII、中港基金互认、沪港通和深港通等渠道持股金额超万亿,而入摩初期带来的一千多亿人民币增量资金,与目前已进入A股的外资规模相比并不算多,充其量只是有益的补充。
目前来看,国际通指数提供了在配置大盘价值风格时的另一种选择,相关指数基金更适合看重基本面的价值投资者长期持有。MSCI纳入A股是个逐步的、动态的过程,A股入MSCI指数的短期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基金产品往往夸大了指数优势,投资者切忌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