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改增有很大减税空间。根据财政部测算,2013年底、2014年初测算整个营改增减税要减9000个亿。但我认为,实际减税额会超过9000个亿。为什么呢?因为减税时间越往后推,社会上的营业收入也会增长。总量一增长,减税规模也会扩大。
我估计如果能在2016年完全完成营改增,估计减税可达到上万亿。届时,企业减税的前景仍然存在,而且还会再有几千亿的减税规模,这已经进入方案设计阶段。
但是减税也有两个问题,一是减税不是大家平均都减。比如法定税赋从17%降到16%,那是所有纳税人都降一个点。它是通过增加抵扣来实现的,可是不同企业增加抵扣的项目不一样,有的企业增加抵扣以后,减税减得很多,有的企业增加抵扣少就减得少。
还有一些情况,一些企业本来可以通过自己企业的资产重组、架构调整享受到减税的利益,但是财务人员和老总不大懂,延续了不符合新税制的企业架构、资产关系,所以没有享受到减税。
营改增减税,企业需要做一些企业架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才能把减税的权益拿到手。如果守着过去的办法,这些钱很可能拿不到手。
我讲一个例子,我去新疆,那边有个煤矿。他们把煤挖出来卸到煤厂,雇了一个运输公司,运输公司每天派车来运煤,送到大概200公里外的发电厂。
我们去参观考察之后,跟他说,你为什么不办一个运输公司呢?你要办个运输公司,有几个利益可以考虑:第一,你办运输公司,所有买运输工具的钱里面的税款都可以抵扣,机器设备税款都可以抵扣。买重卡车税款有多少呢?差不多相当于购买卡车价格的1/7。你成立一个车队,只用6/7的钱就可以建立运输公司,从投资上说就可以省一大笔钱。
第二,你现在是把煤挖出来,卸在煤厂,运输公司再装上煤运到电厂去。成立运输公司,就不要从挖了再卸下来,运输公司像管道一样,一天有多少煤运到电场,车就不停跑。车从煤矿出来,不要再卸,直接上公路去送。不停的有车辆在送煤,光装卸费就能省多少钱。
第三,煤放在煤厂,露天里面风吹雨打后,燃烧值会下降,电厂要算燃烧值下降的因素。自己的运输公司把煤装上直接送往电厂,没有装卸费,而且煤的燃烧值还不至于下降那么多。
最后,煤矿可以跟电厂签一个到岸价,在电厂门口算煤价,运输都是自己负责。这样一算,看看有多大的利益可以考虑?后来那个煤矿领导听了以后觉得很好,马上让下属筹备这件事。
这里面营改增的减税,和过去降低税率的减税不完全一样,需要采取企业的一些架构重组、资产的调整,然后才能把所谓的“减税权益”拿到手里。你要是墨守成规,原来怎么干还怎么干,有的企业能得到一点,有的企业就根本得不到。
这比简单的直接减税要复杂一点,但是总规模算出来的数就在这里摆着,就看哪个企业能吃到嘴里,哪个企业吃不到。这就需要企业老总和财务总监,都要有一点研究和理解。我相信在几年之内,可能再不会有这么大规模的减税了,所以企业要好好把握减税的机会。
我估计如果能在2016年完全完成营改增,估计减税可达到上万亿。届时,企业减税的前景仍然存在,而且还会再有几千亿的减税规模,这已经进入方案设计阶段。
但是减税也有两个问题,一是减税不是大家平均都减。比如法定税赋从17%降到16%,那是所有纳税人都降一个点。它是通过增加抵扣来实现的,可是不同企业增加抵扣的项目不一样,有的企业增加抵扣以后,减税减得很多,有的企业增加抵扣少就减得少。
还有一些情况,一些企业本来可以通过自己企业的资产重组、架构调整享受到减税的利益,但是财务人员和老总不大懂,延续了不符合新税制的企业架构、资产关系,所以没有享受到减税。
营改增减税,企业需要做一些企业架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才能把减税的权益拿到手。如果守着过去的办法,这些钱很可能拿不到手。
我讲一个例子,我去新疆,那边有个煤矿。他们把煤挖出来卸到煤厂,雇了一个运输公司,运输公司每天派车来运煤,送到大概200公里外的发电厂。
我们去参观考察之后,跟他说,你为什么不办一个运输公司呢?你要办个运输公司,有几个利益可以考虑:第一,你办运输公司,所有买运输工具的钱里面的税款都可以抵扣,机器设备税款都可以抵扣。买重卡车税款有多少呢?差不多相当于购买卡车价格的1/7。你成立一个车队,只用6/7的钱就可以建立运输公司,从投资上说就可以省一大笔钱。
第二,你现在是把煤挖出来,卸在煤厂,运输公司再装上煤运到电厂去。成立运输公司,就不要从挖了再卸下来,运输公司像管道一样,一天有多少煤运到电场,车就不停跑。车从煤矿出来,不要再卸,直接上公路去送。不停的有车辆在送煤,光装卸费就能省多少钱。
第三,煤放在煤厂,露天里面风吹雨打后,燃烧值会下降,电厂要算燃烧值下降的因素。自己的运输公司把煤装上直接送往电厂,没有装卸费,而且煤的燃烧值还不至于下降那么多。
最后,煤矿可以跟电厂签一个到岸价,在电厂门口算煤价,运输都是自己负责。这样一算,看看有多大的利益可以考虑?后来那个煤矿领导听了以后觉得很好,马上让下属筹备这件事。
这里面营改增的减税,和过去降低税率的减税不完全一样,需要采取企业的一些架构重组、资产的调整,然后才能把所谓的“减税权益”拿到手里。你要是墨守成规,原来怎么干还怎么干,有的企业能得到一点,有的企业就根本得不到。
这比简单的直接减税要复杂一点,但是总规模算出来的数就在这里摆着,就看哪个企业能吃到嘴里,哪个企业吃不到。这就需要企业老总和财务总监,都要有一点研究和理解。我相信在几年之内,可能再不会有这么大规模的减税了,所以企业要好好把握减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