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广东省中山市对口帮扶云南省昭通市教育协作活动的一部分,2018年4月12日,两地教师在永善县民族小学开展了道德与法治同课异构。上午的教学主题是一年级下册第7课“可爱的动物”,授课教师分别是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中心校陈光金老师和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陈慧老师。
两位陈老师的课总体效果都不错,且风格各异。陈光金老师的教学设计更加严密,课堂调控也更加严谨。陈慧老师则突出课堂活动的创新设计与有效实施,充分体现了她之前在专题讲座中提出的“动起来更精彩”;与孩子亲切的互动更是她的“绝招”,一节课下来“吸粉”无数,不仅陌生的学生亲师信道,听课教师也由衷佩服。
不过,课上“飞”起的“两只鸟”引起了我的注意,师生互动的细节触发了我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与教学实施更多的思考。
第一只“鸟”是从陈光金老师的课上“飞”起的。
本课教材中设计了“动物老师”小绘本,用四幅图描绘了一些简单的仿生学现象。陈光金老师先讲解前两幅图:动物还是人类的老师,青蛙教人们学会了蛙泳;这个人所打的蛇拳,就是向蛇学的。接下来,他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他图片的内容,其中,第三幅画了一只鸟和一架飞机。
一位学生站起来大声说道:“这是鸟教飞机怎么飞。”其他学生倒是没太多反应,听课的老师则都笑出声来。陈光金老师也笑了,他温和地让这位学生坐下,“还有哪位同学说说?”“是科学家模仿鸟飞行的方式,发明了飞机。”另一位学生马上纠正道。听课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陈光金老师也让同学们齐声为这位学生点赞。
后一位学生当然说得对,但是,前一位学生说错了吗?
我们不妨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绘本标题是“动物老师”,前两幅图都是一个动物一个人物,将第三幅图的事物(飞机)当成人物,说“鸟教飞机飞”,显然是源于儿童的直觉思维和模仿表达。
后一位学生的迅速纠正表明儿童未必不懂鸟不能教,飞机不能学的道理。陈光金老师虽然没有直接否定前一位学生的回答,但对后一位学生高度赞许传递出的信息还是很明显的。
换一个角度看,“鸟教飞机飞”不就是科學童话的常见语言嘛。如果老师能够轻松一笑,顺着孩子打趣地问一问“那直升机飞是谁教的,潜水艇潜水(图四)又是谁教的,动物老师还教了什么呀”,难道就会误导学生吗?恐怕这样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陈慧老师课上“飞”起的鸟则更加神奇。
这节课活动展开充分,待进行到请学生说一说“与动物朋友的小故事”这个环节时,已经快到下课时间了。不过,由于之前活动轻松愉快,老师亲切随和,加上小动物明信片的奖励,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
一个学生说完后,陈慧老师又请了第二个学生。“我,我带小鸟出去玩。”学生略显迟疑地说。“哦,你是提着鸟笼吧?”“不是,小鸟跟着我飞。”“你不怕它飞走呀?”“不会的。”学生的回答慢慢变得坚定起来。陈慧老师的语气依然和蔼而充满信任:“看来小鸟与你的关系真是特别亲近。”
下一个被点到的是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学生,他之前已多次举手,这回终于得到了机会,说得特别流利。“我每天都和小猫玩,喂它吃的。它一看到我就跑过来,还喵喵地叫……有时我还带它出去散步,看看外面的世界。”尤其最后一句,又引发了听课席上一片赞叹之声。
“小鸟跟着人飞”的故事编造痕迹明显,“小猫看外面世界”的故事看起来很美,但同样缺乏个人化的细节,更多是孩子对教材内容的模仿及想象。在这节课上,其他学生的故事同样显得比较苍白。
实际上,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时会模糊真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界限,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陈慧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并无不妥,但是,学生故事的苍白却折射出课堂教学的某种缺失。
我一直主张评课研讨要关注教学中涉及关键问题的细节,这两个细节就是这样的关键。
陈光金老师的课非常注重教学逻辑,上面谈到的那个细节就说明他重视学生回答问题的知识逻辑。从他的板书也能看出这一点:“好朋友,帮助,快乐;好老师,本领,产品”。课的最后环节用课件展示,且让学生讨论“如果全世界的小动物消失会怎么样”,也是上述逻辑的延续。
但是,这是知识的逻辑,成人的逻辑,而非儿童生活的逻辑。而“鸟教飞机怎样飞”,就符合儿童生活的逻辑。
教师基于成人知识的逻辑整理出“好朋友与好老师”“有与无”这样的思路,却没有完全读懂教材所遵循的儿童生活逻辑。准确解读教材是优质教学的重要前提,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字少图多,要求我们学会“透视”画影图形,透过字里行间准确解读其内涵。
下面,我们就一起解读“可爱的动物”一课教材。教材内容共四栏(页),前两栏(页)主要是表达对动物喜爱的情感,后两栏(页)则是表达喜爱动物时的行为守则。
第一栏是“我喜欢的动物”。上面一幅图可称为“我喜欢”,一个男孩做骑马状说:“我喜欢马,因为我属马”,一个女孩说:“我喜欢我家的小狗点点”。“我喜欢”的出发点是“我”,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千万不能变成一般的知识。“我喜欢马,马能打仗”“我喜欢小狗,小狗很可爱”,如果学生这样回答,教师就应继续深入提问,你怎么知道马能打仗的呀,做一做你说的那只小狗可爱的样子吧……总之,不能让学生忘“我”。
下面一幅图可称为“我了解”。一个男孩说:“什么尾巴像剪刀,在南方过冬”,另一个男孩仿燕飞状,旁边的女孩猜测道:“是燕子吧?”此图与上图衔接,因为“我喜欢”所以“我了解”,由于“我了解”进而“我喜欢”。了解不是单纯为了增长知识,否则教师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效果会更好。图中描绘的“猜一猜”,提示的不仅是活动形式,更是活动内涵——让孩子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出发,互相学习交流,让“你了解”变成“我了解”。
第二栏是“我和我的动物朋友”。过去,有些教材的类似栏目名称是“我的动物朋友”。这里多了“我和”两字,“我”字看似重复,实则突出栏目的主题——我与动物“相陪伴”,还是强调不能忘“我”。 本栏图中,一个小女孩讲述她每天跟院子里的小猫玩的故事,非常具体生动;一个小男孩背着书包上学,后面一只大白鹅紧跟不舍;一个蒙古族小男孩牵着一匹马说:“这是我心爱的小马驹……”此栏与上栏承接,因为“我喜欢”所以“相陪伴”,由于“相陪伴”增进“我喜欢”。“相陪伴”也自然过渡到后两栏教材陪伴行为的注意事项:既不能伤害动物,也不要被动物伤害。
至于“动物老师”绘本,则只是“我了解”的拓展,也可理解為另一种形式的“相陪伴”。因此,前两页教材提示我们,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基于儿童生活,培养他们喜爱动物的情感。
陈光金老师的板书所透露的教学逻辑,问题就是忘了“我”,未能更充分地基于儿童的实际生活展开教学。如果追寻那只教飞机飞的鸟,走进孩子的内心,教师或许就会想到:“如果全世界的小动物消失会怎么样”的展示与讨论,不如改为“(如果)我失去了喜爱的小动物”的交流与分享,后者才遵循了儿童生活的逻辑。
陈慧老师的课在遵循儿童生活逻辑方面相对做得比较好,没有人为地拔高。学生玩得开心快乐,顺其自然地培养孩子喜爱动物的情感。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还必须遵循儿童成长的逻辑。“动起来更精彩”中的“精彩”不仅是学生的欢乐,更是学生的收获。孩子仿佛天生都爱动物,学习“可爱的动物”一课后就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对动物“更喜欢”“更了解”“更亲近”。
“猜谜语”环节只是教师出几个谜语给学生猜,且大部分谜语学生都能猜出,几个难猜的谜语,教师也没有给猜对的同学充分时间谈理由。这就错失了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实现“更了解”的机会。整节课耗时最长的“动物蹲”游戏,也只是一个以动物名义进行的运动反应游戏,与“植物蹲”“食物蹲”并没有实质区别,难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更了解”“更喜爱”动物。
如果追寻那只跟着人飞的鸟,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教师或许能找到改进教学的思路。比如,说“我与动物朋友的小故事”安排时间更充裕,给予更充分的引导帮助,学生就更有可能从自己真实的生活中发现独特生动有趣的细节,而较少编造模仿空想,变得和动物“更亲近”。
深入解读教材,理解蕴含其中的儿童生活和成长逻辑并在教学中加以遵循,是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现实路径。而课上飞起的那两只“鸟”,仿佛就是特地给教师教学引路的“向导鸟”。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两位陈老师的课总体效果都不错,且风格各异。陈光金老师的教学设计更加严密,课堂调控也更加严谨。陈慧老师则突出课堂活动的创新设计与有效实施,充分体现了她之前在专题讲座中提出的“动起来更精彩”;与孩子亲切的互动更是她的“绝招”,一节课下来“吸粉”无数,不仅陌生的学生亲师信道,听课教师也由衷佩服。
不过,课上“飞”起的“两只鸟”引起了我的注意,师生互动的细节触发了我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与教学实施更多的思考。
第一只“鸟”是从陈光金老师的课上“飞”起的。
本课教材中设计了“动物老师”小绘本,用四幅图描绘了一些简单的仿生学现象。陈光金老师先讲解前两幅图:动物还是人类的老师,青蛙教人们学会了蛙泳;这个人所打的蛇拳,就是向蛇学的。接下来,他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他图片的内容,其中,第三幅画了一只鸟和一架飞机。
一位学生站起来大声说道:“这是鸟教飞机怎么飞。”其他学生倒是没太多反应,听课的老师则都笑出声来。陈光金老师也笑了,他温和地让这位学生坐下,“还有哪位同学说说?”“是科学家模仿鸟飞行的方式,发明了飞机。”另一位学生马上纠正道。听课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陈光金老师也让同学们齐声为这位学生点赞。
后一位学生当然说得对,但是,前一位学生说错了吗?
我们不妨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绘本标题是“动物老师”,前两幅图都是一个动物一个人物,将第三幅图的事物(飞机)当成人物,说“鸟教飞机飞”,显然是源于儿童的直觉思维和模仿表达。
后一位学生的迅速纠正表明儿童未必不懂鸟不能教,飞机不能学的道理。陈光金老师虽然没有直接否定前一位学生的回答,但对后一位学生高度赞许传递出的信息还是很明显的。
换一个角度看,“鸟教飞机飞”不就是科學童话的常见语言嘛。如果老师能够轻松一笑,顺着孩子打趣地问一问“那直升机飞是谁教的,潜水艇潜水(图四)又是谁教的,动物老师还教了什么呀”,难道就会误导学生吗?恐怕这样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陈慧老师课上“飞”起的鸟则更加神奇。
这节课活动展开充分,待进行到请学生说一说“与动物朋友的小故事”这个环节时,已经快到下课时间了。不过,由于之前活动轻松愉快,老师亲切随和,加上小动物明信片的奖励,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
一个学生说完后,陈慧老师又请了第二个学生。“我,我带小鸟出去玩。”学生略显迟疑地说。“哦,你是提着鸟笼吧?”“不是,小鸟跟着我飞。”“你不怕它飞走呀?”“不会的。”学生的回答慢慢变得坚定起来。陈慧老师的语气依然和蔼而充满信任:“看来小鸟与你的关系真是特别亲近。”
下一个被点到的是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学生,他之前已多次举手,这回终于得到了机会,说得特别流利。“我每天都和小猫玩,喂它吃的。它一看到我就跑过来,还喵喵地叫……有时我还带它出去散步,看看外面的世界。”尤其最后一句,又引发了听课席上一片赞叹之声。
“小鸟跟着人飞”的故事编造痕迹明显,“小猫看外面世界”的故事看起来很美,但同样缺乏个人化的细节,更多是孩子对教材内容的模仿及想象。在这节课上,其他学生的故事同样显得比较苍白。
实际上,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时会模糊真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界限,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陈慧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并无不妥,但是,学生故事的苍白却折射出课堂教学的某种缺失。
我一直主张评课研讨要关注教学中涉及关键问题的细节,这两个细节就是这样的关键。
陈光金老师的课非常注重教学逻辑,上面谈到的那个细节就说明他重视学生回答问题的知识逻辑。从他的板书也能看出这一点:“好朋友,帮助,快乐;好老师,本领,产品”。课的最后环节用课件展示,且让学生讨论“如果全世界的小动物消失会怎么样”,也是上述逻辑的延续。
但是,这是知识的逻辑,成人的逻辑,而非儿童生活的逻辑。而“鸟教飞机怎样飞”,就符合儿童生活的逻辑。
教师基于成人知识的逻辑整理出“好朋友与好老师”“有与无”这样的思路,却没有完全读懂教材所遵循的儿童生活逻辑。准确解读教材是优质教学的重要前提,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字少图多,要求我们学会“透视”画影图形,透过字里行间准确解读其内涵。
下面,我们就一起解读“可爱的动物”一课教材。教材内容共四栏(页),前两栏(页)主要是表达对动物喜爱的情感,后两栏(页)则是表达喜爱动物时的行为守则。
第一栏是“我喜欢的动物”。上面一幅图可称为“我喜欢”,一个男孩做骑马状说:“我喜欢马,因为我属马”,一个女孩说:“我喜欢我家的小狗点点”。“我喜欢”的出发点是“我”,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千万不能变成一般的知识。“我喜欢马,马能打仗”“我喜欢小狗,小狗很可爱”,如果学生这样回答,教师就应继续深入提问,你怎么知道马能打仗的呀,做一做你说的那只小狗可爱的样子吧……总之,不能让学生忘“我”。
下面一幅图可称为“我了解”。一个男孩说:“什么尾巴像剪刀,在南方过冬”,另一个男孩仿燕飞状,旁边的女孩猜测道:“是燕子吧?”此图与上图衔接,因为“我喜欢”所以“我了解”,由于“我了解”进而“我喜欢”。了解不是单纯为了增长知识,否则教师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效果会更好。图中描绘的“猜一猜”,提示的不仅是活动形式,更是活动内涵——让孩子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出发,互相学习交流,让“你了解”变成“我了解”。
第二栏是“我和我的动物朋友”。过去,有些教材的类似栏目名称是“我的动物朋友”。这里多了“我和”两字,“我”字看似重复,实则突出栏目的主题——我与动物“相陪伴”,还是强调不能忘“我”。 本栏图中,一个小女孩讲述她每天跟院子里的小猫玩的故事,非常具体生动;一个小男孩背着书包上学,后面一只大白鹅紧跟不舍;一个蒙古族小男孩牵着一匹马说:“这是我心爱的小马驹……”此栏与上栏承接,因为“我喜欢”所以“相陪伴”,由于“相陪伴”增进“我喜欢”。“相陪伴”也自然过渡到后两栏教材陪伴行为的注意事项:既不能伤害动物,也不要被动物伤害。
至于“动物老师”绘本,则只是“我了解”的拓展,也可理解為另一种形式的“相陪伴”。因此,前两页教材提示我们,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基于儿童生活,培养他们喜爱动物的情感。
陈光金老师的板书所透露的教学逻辑,问题就是忘了“我”,未能更充分地基于儿童的实际生活展开教学。如果追寻那只教飞机飞的鸟,走进孩子的内心,教师或许就会想到:“如果全世界的小动物消失会怎么样”的展示与讨论,不如改为“(如果)我失去了喜爱的小动物”的交流与分享,后者才遵循了儿童生活的逻辑。
陈慧老师的课在遵循儿童生活逻辑方面相对做得比较好,没有人为地拔高。学生玩得开心快乐,顺其自然地培养孩子喜爱动物的情感。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还必须遵循儿童成长的逻辑。“动起来更精彩”中的“精彩”不仅是学生的欢乐,更是学生的收获。孩子仿佛天生都爱动物,学习“可爱的动物”一课后就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对动物“更喜欢”“更了解”“更亲近”。
“猜谜语”环节只是教师出几个谜语给学生猜,且大部分谜语学生都能猜出,几个难猜的谜语,教师也没有给猜对的同学充分时间谈理由。这就错失了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实现“更了解”的机会。整节课耗时最长的“动物蹲”游戏,也只是一个以动物名义进行的运动反应游戏,与“植物蹲”“食物蹲”并没有实质区别,难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更了解”“更喜爱”动物。
如果追寻那只跟着人飞的鸟,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教师或许能找到改进教学的思路。比如,说“我与动物朋友的小故事”安排时间更充裕,给予更充分的引导帮助,学生就更有可能从自己真实的生活中发现独特生动有趣的细节,而较少编造模仿空想,变得和动物“更亲近”。
深入解读教材,理解蕴含其中的儿童生活和成长逻辑并在教学中加以遵循,是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现实路径。而课上飞起的那两只“鸟”,仿佛就是特地给教师教学引路的“向导鸟”。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