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的导入犹如机器发动,直接影响着整台机器下一步的正常有效运转。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设计好开课几分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导入;技巧;效率
新课的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直接为教学新课做准备的。除了必要的知识铺垫外,还要起到引起兴趣和激发动机的作用。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经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才会走向学习的过程。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清楚,启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其参与整个学习活动,将比强制的要求和消极的限制有效得多。它犹如百米赛跑的起跑,如果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心理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索阶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新课导入的常用方法有以下6种。
1.利用旧知,引出新知
利用旧知导入是以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引出新的教学课题的过程。有经验的教师总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从复习、提问,以及做习题等教育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这样导入从旧到新过渡得连贯自然。用旧知识搭桥过渡的导入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约分”的教学导入,上课时,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大小不变。根据这个性质可以把一些分数化简。—这个分数如何化简呢?这节课就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分数,学习约分(板书课题)。
2.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这是一种深受教师喜爱的导入方法。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采用这种导入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说:“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幼儿园里有7个小朋友,老师拿来14个桃子,要分给这7个小朋友。每人1个,拿掉了7个,还剩多少个呢?还剩7个,还可以每人分得2个,那每个小朋友总共分到几个桃子呢?分到2个桃子,还有没有了?没有了。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老师不偏不向,每人都分到2个桃子,这就是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3.巧设悬念,启迪思维
心理学家指出,小学生的心理水平,一旦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时,便会产生矛盾。由于小学生好奇心特强,因而他们遇到矛盾、悬念时,会使大脑产生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就想方设法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这就促使了他们积极思考,这种思维方法有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首先让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让他们任意量出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老师,老师就能很快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让学生验证。此时学生会产生疑问:“老师怎么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呢?”教师借此激疑:“大家是否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揭开谜底。”
4.开门见山,简洁明快
老师用三言两语直接阐明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程序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迅速接触新课主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的数是整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看谁学的好。
5.操作实验,建立表象
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研发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要尽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口、脑、手、眼并用。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导入时,可让学生把手中的梯形剪一剪、拼一拼,看可拼出哪些学过的图形?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推出公式就很容易了。
6.联系实际,自然导入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导入新课,一是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用来作为学生抽象思维的支撑;二是可以使学生倍感亲切,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例如:“相遇问题”教学的导入,老师请两名学生分别站在左侧和右侧,听到老师喊“走”之后,两名学生同时相向而行,当两人相遇后即停止。老师问学生:“这两名同学怎样了?”学生回答:“相遇了。”教师说:“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总之,新课的导入方法很多,以上列举的只是笔者经常采用的,还有些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摸索使用,使教学获得全面丰收。
(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县小辛集乡中心小学)
关键词:导入;技巧;效率
新课的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直接为教学新课做准备的。除了必要的知识铺垫外,还要起到引起兴趣和激发动机的作用。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经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才会走向学习的过程。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清楚,启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其参与整个学习活动,将比强制的要求和消极的限制有效得多。它犹如百米赛跑的起跑,如果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心理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索阶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新课导入的常用方法有以下6种。
1.利用旧知,引出新知
利用旧知导入是以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引出新的教学课题的过程。有经验的教师总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从复习、提问,以及做习题等教育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这样导入从旧到新过渡得连贯自然。用旧知识搭桥过渡的导入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约分”的教学导入,上课时,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大小不变。根据这个性质可以把一些分数化简。—这个分数如何化简呢?这节课就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分数,学习约分(板书课题)。
2.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这是一种深受教师喜爱的导入方法。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采用这种导入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说:“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幼儿园里有7个小朋友,老师拿来14个桃子,要分给这7个小朋友。每人1个,拿掉了7个,还剩多少个呢?还剩7个,还可以每人分得2个,那每个小朋友总共分到几个桃子呢?分到2个桃子,还有没有了?没有了。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老师不偏不向,每人都分到2个桃子,这就是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3.巧设悬念,启迪思维
心理学家指出,小学生的心理水平,一旦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时,便会产生矛盾。由于小学生好奇心特强,因而他们遇到矛盾、悬念时,会使大脑产生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就想方设法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这就促使了他们积极思考,这种思维方法有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首先让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让他们任意量出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老师,老师就能很快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让学生验证。此时学生会产生疑问:“老师怎么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呢?”教师借此激疑:“大家是否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揭开谜底。”
4.开门见山,简洁明快
老师用三言两语直接阐明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程序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迅速接触新课主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的数是整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看谁学的好。
5.操作实验,建立表象
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研发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要尽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口、脑、手、眼并用。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导入时,可让学生把手中的梯形剪一剪、拼一拼,看可拼出哪些学过的图形?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推出公式就很容易了。
6.联系实际,自然导入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导入新课,一是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用来作为学生抽象思维的支撑;二是可以使学生倍感亲切,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例如:“相遇问题”教学的导入,老师请两名学生分别站在左侧和右侧,听到老师喊“走”之后,两名学生同时相向而行,当两人相遇后即停止。老师问学生:“这两名同学怎样了?”学生回答:“相遇了。”教师说:“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总之,新课的导入方法很多,以上列举的只是笔者经常采用的,还有些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摸索使用,使教学获得全面丰收。
(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县小辛集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