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生态型植物碳源对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的研究

来源 :安全与环境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多采用直接投放的方式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加入植物碳源,但植物碳源在初期会释放过量的有机物,造成系统出水中COD、TN偏高.为解决这一问题,选用经碱处理、热处理和简单处理3种不同方式预处理过的玉米芯植物,通过静态释放试验,探究玉米芯对有机碳、氮、磷的潜在释放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玉米芯制备生态型植物碳源,作为人工湿地外加碳源处理低碳氮比(C/N)污水,研究其对强化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芯经过碱处理后,其对COD、TN的释放量分别为104 mg/L、2.58 mg/L,能有效地增加人工湿地的反硝化能力;向低碳氮比(C/N=2)污水的人工湿地系统中投加生态型植物碳源,在人工湿地系统出水中COD不显著提高的前提下,系统出水中TN、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5.82%和9.70%,Thauera、Dechloromonas等脱氮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了21.95%,说明利用玉米芯制备的生态型植物碳源可有效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除磷效果.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理工男,对音乐总有着迷之兴趣.但是在这方面一直缺乏指导,只在小学的时候上过几节音乐,记得少许简谱的概念.后来中学忙于文化课,大学选择了电子专业,与音乐就越来越远.笔者现在已经参加工作了,小时候埋在心里的种子终究会发芽,工作闲暇利用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设计了一款电子乐器,与诸君分享.
期刊
随着碳中和政策的提出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落地,文中提出设计了一款具有碳中和概念的,且通过LoRa组网技术设计的,可多节点部署的智能化无土栽培种植系统.该系统单个节点是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与物联网云技术实现的,具有对无土栽培营养液浓度自动配比、对植物生长温湿度、光照等条件进行智能化管理的种植系统.同时对每个子系统节点加入了光伏发电技术和低功耗LoRa组网功能,光伏发电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清洁能源产生电能供一部分设备工作,低功耗LORA组网技术则使产品间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持,也能够适应
为有效评估危化品公路桥梁运输风险,并解决现有的危化品桥梁运输风险评估方法主观性过强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后悔理论的危化品公路桥梁运输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危化品公路桥梁运输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选取一理想评分值,采用专家评分效用值与理想效用值之间的差异来衡量专家评分的主观性,并在原始评分效用值的基础上修正该差异,从而得到相对客观的风险等级结果;最后以某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过某公路桥梁为例,利用所建立的后悔理论风险评
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径流是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主要污染物包括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3--N)等,可引发受纳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对城市居民集中区的水体环境安全和城市景观造成危害.以典型城市(无锡)居民集中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的方式重点开展了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不同下垫面初期降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和污染负荷等研究,并通过多途径表征、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等方法研究了原生物炭(BC)、改性铁生物炭(BC-Fe)、磁性改性铁生物炭(BC-Fe3O4)等不同生物炭材料对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初
首先综述了自2016年起英国频率响应服务市场的储能友好型逐步改革,包括:引入含双频率响应曲线的增强频率响应服务,允许储能运营商根据荷电状态,在两条响应曲线间提供服务;缩短服务竞标周期至每周或日前,使储能运营商能够更准确地预估其在服务周期内的可用性;缩短服务费用评估周期,并引入特定能量状态规则,以降低储能运营商的潜在市场经济风险;规定最低频率响应时长,以降低储能运营商的市场准入门槛;发展终极频率响应产品(动态遏制、动态稳定、动态调节),加强市场的标准化与透明化建设.为了直观地展示储能系统在最新频率响应服务市
为确定新疆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结合潜在危害指数法和综合评分法对新疆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中9项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利用GIS软件分析了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将地下水中各优先控制污染物与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进行叠加,结合土地利用类型与主成因分析法确定了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包括苯并[a]芘、As、Pb和Cd,其中苯并[a]芘污染主要由人类生活因素造成,As和Cd污染主要由自然富集因素造成,Pb污染主要由农业
官厅水库是北京市重要的地表水源之一.通过对官厅水库上游区域代表性地表水和沉积物的氮磷含量调查,以及对两个典型地块进行了模拟地表径流的降雨试验,研究了官厅水库上游区域面源型氮磷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官厅水库上游区域大部分的地表水中氮/磷浓度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地表水V类水标准限值,地表径流是水库中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降雨时,氮元素易于从土壤中释放且随水流迁移至更远距离,而磷元素易于被土壤中黏土矿物吸附,随降雨纵向下渗扩散;此外,不同土壤类型及其性质也决定着土壤中氮磷元素的迁
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构建是海绵城市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有效手段,其中雨水生物滞留系统的设计对城镇区域削减雨水径流量与降低径流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雨水生物滞留系统的规模、填料、植物、布局等关键设计要素的选择和确定方法.首先,对雨水生物滞留系统的规模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阐述了不同种类填料改良的效果以及对雨水生物滞留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介绍了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常用的优化模型和布局优化研究进展,并对雨水生物滞留设施中的植物应用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讨论,指出寒冷地区影
我国世界一流港口的建设和海上运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沿海滩涂石油污染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外发展了许多沿海滩涂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根据不同的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策略也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的生物修复策略,在沿海滩涂石油污染环境中的适用性也各不相同.针对沿海滩涂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策略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进行总结.首先,基于原位生物修复策略,在回顾传统生物刺激修复策略的同时,对各种新兴生物刺激修复策略,包括添加增溶乳化剂、酶制剂和环保调节剂等策略进行了综述;然后基于石油烃降解功能菌和降解辅助菌对生物强化修复策略
以印染污泥为原料,在650℃无氧条件下热解制备了印染污泥基炭材料(DSC),并采用SEM、XPS、FT-IR和BET等手段表征了DSC的理化性质;将DSC应用于疏浚余水的深度处理,研究了DSC对疏浚余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质(DOM)的吸附特性,并结合吸附动力学模型解析其吸附过程;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和高效体积排阻色谱(HPSEC)分析,探究疏浚余水中DOM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印染污泥基炭在热解后获得了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吸附点位增多,且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印染污泥基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