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喻的认知机制决定其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隐喻性流行语揭示了隐喻具有五大社会功能,即显示社会时代主流风格特征、增加社会效应、增加社会群体的亲密度、显示社会地域性和社会阶层性。
关键词:流行语 隐喻 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高速信息时代后,语言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语言、新词汇层出不穷,流行语大量涌现。《牛津英语大词典》对流行语的解释是“时兴流行,反复使用,特别和政治或其他组织有关的词语”。英国流行语研究专家、英国词典学家E·帕特利奇认为:“流行语是一种时兴流行,公众喜闻乐见的俗语。”也有人认为,流行语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广为流行的语汇,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的心理活动等因素的产物,如“cool(酷)”,“out(落伍)”,“McRefugee(麦难民)”,“山寨”,“低碳”等。从这些流行语中,我们不难发现隐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大量使用。如“cool”原本指天气凉爽,现多被人们用来形容人、物或事件出乎人们的意料(多用好的一面)。“out”,原指人或物离开某处,不在里面,现广泛被用来指人的思想或行为落伍,跟不上时代潮流。又如“McRefugee”,该词最早出现在日本,是McDonalds(麦当劳)+refugee(难民)组合而成,现指那些低收入打工者没有固定住所,索性寄居在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节约生活成本。这类隐喻性流行语具有语言学的价值和认知价值,显示了隐喻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反映功能和传播功能。本文将从流行语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社会功能。
一 隐喻的认知机制
人类对隐喻问题的关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哲学家、心理学家、符号学家,甚至心理分析学家都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并将此纳入其研究范围。从认知学角度看,人类的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离不开判断、逻辑、推理等心理行为,而这些又与人的个人经验与社会存在方式、文化模式密切相关。隐喻就如同胶水般把这些复杂的关系串联起来,因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讲是隐喻式的。”英国语言学家斯威策指出语言的创生和使用,遵循着从现实世界领域(real world domain)到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到言语行为领域(speech act domain)(D1-D2-D3)这样一个认知模式。作为一种认知机制,隐喻在语言中的功能主要是“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隐喻是已知与未知的桥梁,用于描述一种新的情景,是语言对变化进行概念化和交流最重要的资源。学术界通常把隐喻看成是不同领域内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语义延伸。那些被解释的抽象程度低的结构层面称为“对象域”,而对对象域做隐喻解释的概念我们称之为“媒介域”。流行语从媒介的选择看,我们把认知主体(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即社会中存在的行为、事件、观念等,作为具有自主结构的对象域,而这些类型媒介往往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某些特征,并获得了语言交际的社会效果。因此,隐喻的认知机制决定其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目前,我国对隐喻的研究不断升温,可是对其在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下面以流行语为例,从5个角度说明隐喻的社会功能特征。
二 隐喻的社会功能
1 显示社会时代主流风格特征
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新事物、新问题,对这些新事物怎样命名,往往可以显示这个时代对该事物的隐喻视角和价值判断。例如“文革”期间的一些流行词语如“红太阳”(意指毛主席),“红卫兵”(指革命学生),“牛鬼蛇神”(指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人),“武装自己”(指用毛泽东思想装备自己)。这些词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现象,它们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主流特点——即人们认为阶级斗争当前,要以万分的精力投入到这场浩大的“战争”中,这从“红卫兵”、“武装”等词中可以看出,并且反应了“文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表达了那个时代人们对“革命”的激情和狂热(从“太阳”一词中可以看出)。
而在我们当前这个社会,经济领域的词汇流行达到空前。例如“市场”一词,原指商品买卖的场所,后被人们用于“人才市场”、“交易市场”,如今人们也用它来形容现代人交异性朋友的随意,如“交友市场”、“爱情批发市场”等,当然还有其他的隐喻性转义,如“你没有市场了”,指一个人因种种原因失去了人们的信任、欢迎等。又如“投资”一词,原指“为了获取利润而向企业注入资本的经济行为”,当我们用其“做出某事以期待回报”的特征进行反映时,便有了“健康投资”、“文化投资”甚至“感情投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股票交易,有关股市的运作方式和现象很快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并被借用到生活的其他领域,特别是婚恋领域,取得了特殊的修辞效果。请看以下例子:跌发股=条件差的未婚男性;绩优股=条件好的男性;长期持有=长期交往;短线玩玩=并非抱着真心,而是抱游戏的态度交异性朋友;踏空=自作多情却徒劳无功;套牢=夫妻感情不和;解套=离婚。这些流行语在婚恋领域的运用,产生了许多新的含义,反映了老百姓的机智和幽默。
以上经济领域的词汇流行与国家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充分发挥市场价值规律的主导思想密不可分。它反映的是认知群体将经济和市场的某些特征赋予多个对象域,“以至于将我们处理经济事务的文化方式辐射到对感情、道德、人际关系、精神文化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将事物都看成了商品,主导的价值观即能否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反映了现今时代人们对经济的高度推崇。
2 借助委婉语,取得社会效应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的普遍现象,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使用委婉语的目的是为了礼貌、为了自尊或为了某种特别的暗示效果”。流行语中有大量委婉语的使用,例如“躲猫猫”本是一种儿童游戏,即“捉迷藏”,但2009年因云南省一看守所用其作为一名刑拘男子死去的“原因”,而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或隐瞒事实,或逃避监督,或暗箱操作,以不让人了解真情。又如“钓鱼”一词,因为2009年上海钓鱼执法事件而成为流行词,指代“违反法律精神,别有用心地诱人上钩”的行为。再如“楼脆脆”一词,源于上海一在建商品房整体倒塌事件,现广泛被用来形容一些豆腐渣工程。此外,还有一些词语如“蜗居”(指因房价居高不下,一些大中城市人们简陋的居住条件),“山寨”(用以形容任何假冒、仿制、模仿的事物和社会现象)。“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虾一跳”(这些幽默的词汇都是人们含蓄地用来表达面对物价涨速过快的心情),以上流行语都借助隐喻,委婉或间接地表达了人们对某些社会现实的担忧、不满和谴责,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3 增加社会群体的亲密度
科恩认为,隐喻使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获得亲密程度(achievement of intimacy),这包括3方面:(1)说话者发出含蓄的邀请;(2)听话者付出特殊的代价接受邀请;(3)这一交换使得双方承认属于同一团体。他同时指出,这种同一团体归属感不仅是因为知道发出和接受了某一特殊邀请,而且知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隐喻性语言只有在对相互之间的知识、信仰、意图和态度等都非常熟悉的人们之间才能被理解。如今网络大为流行,也因此出现了许多网络流行语,比方说“晒”这个词语原指把东西放在阳光下使它干燥,现在可以用来形容把个人的事物或者经历等放在网上与人分享。而今网络的发达使人们可以“晒衣晒食”,也有人“晒生活”、“晒工资”,还有人“晒黑”(指通过网络披露社会上的不平事,以警示其他网民)。“晒客”正在成为网络族群中的一个团体,对于晒客们来讲,“晒”也是一个认识自己,并且通过和网友们的交流,听取意见、学习他人的过程。“晒”这个网络流行语加强了这个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密感”,形成了一种“默契”和“归属感”。其他的如“族”、“党”、“团”等现在也都被广泛使用,如“追星一族”、“打工一族”、“结婚一族”、“丁客一族”、“sohu一族”、“寂寞党”、“无聊党”、“炒股团”、“炒房团”等等,都暗指某一具有共同特征的人形成的小团体。
4 显示了社会地域性
流行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域性。语言的生成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成,当一个新词语流行一段时期后,就会慢慢进入地域方言。方言是由地域所划分的一定群体所使用带有本土特色的语言形式,也是这个群体的“自造词”。我们通过这些自造词可以看出该群体借助隐喻,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和社会文化方式。例如粤语地区流行的“温”字原意是不冷不热,但是现在经常被年轻人用来表示指追求异性,“求得闲都走去温女啦!”意即指某人每逢闲时,都会四处追求女孩。另有“过电”字面意思为触电,流行语解释则为男女双方互相吸引的感觉。其用法如:“你同过唔过电呀?”意即指两人有否互相吸引的感觉?再如“拍拖”表示谈恋爱。这些广东和香港地区颇具特色的流行语,与当地该词的语音、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有莫大关系。再比如上海地区的一些流行词语:“拎得清”、“校路子”、“轧苗头”等,反映了上海人待人接物的精明,从中该地区群体的趣味观和价值观可见一斑。
5 显示了社会阶层性
从事不同的职业、处于不同年龄层和社会层的人,语言使用中的隐喻视角也不一样。他们往往将自己所熟知的专业词汇或行话用来作为媒介概念网络映射。比如 “沙发”、“微博”、“晒”、“见光死”等词语流行于网民中;“放血”、“堂子”、“仙人跳”、“庙”等词流行于黑社会群体中;“翘课”、“纠结”、“美眉”、“恐龙”等流行于学生中。这些流行语都有其隐喻性含义,显示了该阶层人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特点。然而社会阶层是一个模糊概念,它的范围很广,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如按年龄、职业、性别、爱好等。但无论是哪个阶层,隐喻流行语都体现了这个阶层的某些共同点,并使得各阶层群体间的语言得以相互借用。
三 结语
隐喻与人们的语言、行为乃至整个社会都已密不可分,在认知机制的作用下,隐喻使人们的日常语言更具有形象性、意象性和趣味性。流行语是以当今社会人们的认知心理为基础而产生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是它的重要属性。作为流行语重要组成部分的隐喻性流行语,其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更要比一般词汇丰富得多。它的存在和流行既是一个语言现象,又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流行语是词汇丰富发展的一条管道,也是某种社会文化和情绪宣泄的通路;从消极一面来说,由于流行语在内容和形式上还包括着大量糟粕,需要疏导和规范。本文从流行语入手,通过对其属性的研究,证明了隐喻在社会文化意识领域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揭示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某些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思:《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5期。
[2] Lakoff,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
[3] Sweeter,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London & New York:CUP,1990.
[4] Sweeter,E.Metaphor,Mythology,and Everyday Language [J].Journal of Pragmatics, 24,1995(585-593).
[5] 谢之君:《隐喻认识功能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 刘大为:《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汉语学习》,1997年第4期。
[7]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 Cohen,T.Metophor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timacy,in Sacks(ed.)1978.
[9] 谢之君:《西方思想家对隐喻认知功能的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作者简介:马嫣,女,1981—,浙江绍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商务英语,工作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流行语 隐喻 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高速信息时代后,语言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语言、新词汇层出不穷,流行语大量涌现。《牛津英语大词典》对流行语的解释是“时兴流行,反复使用,特别和政治或其他组织有关的词语”。英国流行语研究专家、英国词典学家E·帕特利奇认为:“流行语是一种时兴流行,公众喜闻乐见的俗语。”也有人认为,流行语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广为流行的语汇,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的心理活动等因素的产物,如“cool(酷)”,“out(落伍)”,“McRefugee(麦难民)”,“山寨”,“低碳”等。从这些流行语中,我们不难发现隐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大量使用。如“cool”原本指天气凉爽,现多被人们用来形容人、物或事件出乎人们的意料(多用好的一面)。“out”,原指人或物离开某处,不在里面,现广泛被用来指人的思想或行为落伍,跟不上时代潮流。又如“McRefugee”,该词最早出现在日本,是McDonalds(麦当劳)+refugee(难民)组合而成,现指那些低收入打工者没有固定住所,索性寄居在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节约生活成本。这类隐喻性流行语具有语言学的价值和认知价值,显示了隐喻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反映功能和传播功能。本文将从流行语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社会功能。
一 隐喻的认知机制
人类对隐喻问题的关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哲学家、心理学家、符号学家,甚至心理分析学家都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并将此纳入其研究范围。从认知学角度看,人类的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离不开判断、逻辑、推理等心理行为,而这些又与人的个人经验与社会存在方式、文化模式密切相关。隐喻就如同胶水般把这些复杂的关系串联起来,因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讲是隐喻式的。”英国语言学家斯威策指出语言的创生和使用,遵循着从现实世界领域(real world domain)到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到言语行为领域(speech act domain)(D1-D2-D3)这样一个认知模式。作为一种认知机制,隐喻在语言中的功能主要是“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隐喻是已知与未知的桥梁,用于描述一种新的情景,是语言对变化进行概念化和交流最重要的资源。学术界通常把隐喻看成是不同领域内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语义延伸。那些被解释的抽象程度低的结构层面称为“对象域”,而对对象域做隐喻解释的概念我们称之为“媒介域”。流行语从媒介的选择看,我们把认知主体(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即社会中存在的行为、事件、观念等,作为具有自主结构的对象域,而这些类型媒介往往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某些特征,并获得了语言交际的社会效果。因此,隐喻的认知机制决定其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目前,我国对隐喻的研究不断升温,可是对其在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下面以流行语为例,从5个角度说明隐喻的社会功能特征。
二 隐喻的社会功能
1 显示社会时代主流风格特征
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新事物、新问题,对这些新事物怎样命名,往往可以显示这个时代对该事物的隐喻视角和价值判断。例如“文革”期间的一些流行词语如“红太阳”(意指毛主席),“红卫兵”(指革命学生),“牛鬼蛇神”(指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人),“武装自己”(指用毛泽东思想装备自己)。这些词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现象,它们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主流特点——即人们认为阶级斗争当前,要以万分的精力投入到这场浩大的“战争”中,这从“红卫兵”、“武装”等词中可以看出,并且反应了“文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表达了那个时代人们对“革命”的激情和狂热(从“太阳”一词中可以看出)。
而在我们当前这个社会,经济领域的词汇流行达到空前。例如“市场”一词,原指商品买卖的场所,后被人们用于“人才市场”、“交易市场”,如今人们也用它来形容现代人交异性朋友的随意,如“交友市场”、“爱情批发市场”等,当然还有其他的隐喻性转义,如“你没有市场了”,指一个人因种种原因失去了人们的信任、欢迎等。又如“投资”一词,原指“为了获取利润而向企业注入资本的经济行为”,当我们用其“做出某事以期待回报”的特征进行反映时,便有了“健康投资”、“文化投资”甚至“感情投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股票交易,有关股市的运作方式和现象很快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并被借用到生活的其他领域,特别是婚恋领域,取得了特殊的修辞效果。请看以下例子:跌发股=条件差的未婚男性;绩优股=条件好的男性;长期持有=长期交往;短线玩玩=并非抱着真心,而是抱游戏的态度交异性朋友;踏空=自作多情却徒劳无功;套牢=夫妻感情不和;解套=离婚。这些流行语在婚恋领域的运用,产生了许多新的含义,反映了老百姓的机智和幽默。
以上经济领域的词汇流行与国家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充分发挥市场价值规律的主导思想密不可分。它反映的是认知群体将经济和市场的某些特征赋予多个对象域,“以至于将我们处理经济事务的文化方式辐射到对感情、道德、人际关系、精神文化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将事物都看成了商品,主导的价值观即能否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反映了现今时代人们对经济的高度推崇。
2 借助委婉语,取得社会效应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的普遍现象,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使用委婉语的目的是为了礼貌、为了自尊或为了某种特别的暗示效果”。流行语中有大量委婉语的使用,例如“躲猫猫”本是一种儿童游戏,即“捉迷藏”,但2009年因云南省一看守所用其作为一名刑拘男子死去的“原因”,而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或隐瞒事实,或逃避监督,或暗箱操作,以不让人了解真情。又如“钓鱼”一词,因为2009年上海钓鱼执法事件而成为流行词,指代“违反法律精神,别有用心地诱人上钩”的行为。再如“楼脆脆”一词,源于上海一在建商品房整体倒塌事件,现广泛被用来形容一些豆腐渣工程。此外,还有一些词语如“蜗居”(指因房价居高不下,一些大中城市人们简陋的居住条件),“山寨”(用以形容任何假冒、仿制、模仿的事物和社会现象)。“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虾一跳”(这些幽默的词汇都是人们含蓄地用来表达面对物价涨速过快的心情),以上流行语都借助隐喻,委婉或间接地表达了人们对某些社会现实的担忧、不满和谴责,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3 增加社会群体的亲密度
科恩认为,隐喻使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获得亲密程度(achievement of intimacy),这包括3方面:(1)说话者发出含蓄的邀请;(2)听话者付出特殊的代价接受邀请;(3)这一交换使得双方承认属于同一团体。他同时指出,这种同一团体归属感不仅是因为知道发出和接受了某一特殊邀请,而且知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隐喻性语言只有在对相互之间的知识、信仰、意图和态度等都非常熟悉的人们之间才能被理解。如今网络大为流行,也因此出现了许多网络流行语,比方说“晒”这个词语原指把东西放在阳光下使它干燥,现在可以用来形容把个人的事物或者经历等放在网上与人分享。而今网络的发达使人们可以“晒衣晒食”,也有人“晒生活”、“晒工资”,还有人“晒黑”(指通过网络披露社会上的不平事,以警示其他网民)。“晒客”正在成为网络族群中的一个团体,对于晒客们来讲,“晒”也是一个认识自己,并且通过和网友们的交流,听取意见、学习他人的过程。“晒”这个网络流行语加强了这个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密感”,形成了一种“默契”和“归属感”。其他的如“族”、“党”、“团”等现在也都被广泛使用,如“追星一族”、“打工一族”、“结婚一族”、“丁客一族”、“sohu一族”、“寂寞党”、“无聊党”、“炒股团”、“炒房团”等等,都暗指某一具有共同特征的人形成的小团体。
4 显示了社会地域性
流行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域性。语言的生成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成,当一个新词语流行一段时期后,就会慢慢进入地域方言。方言是由地域所划分的一定群体所使用带有本土特色的语言形式,也是这个群体的“自造词”。我们通过这些自造词可以看出该群体借助隐喻,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和社会文化方式。例如粤语地区流行的“温”字原意是不冷不热,但是现在经常被年轻人用来表示指追求异性,“求得闲都走去温女啦!”意即指某人每逢闲时,都会四处追求女孩。另有“过电”字面意思为触电,流行语解释则为男女双方互相吸引的感觉。其用法如:“你同过唔过电呀?”意即指两人有否互相吸引的感觉?再如“拍拖”表示谈恋爱。这些广东和香港地区颇具特色的流行语,与当地该词的语音、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有莫大关系。再比如上海地区的一些流行词语:“拎得清”、“校路子”、“轧苗头”等,反映了上海人待人接物的精明,从中该地区群体的趣味观和价值观可见一斑。
5 显示了社会阶层性
从事不同的职业、处于不同年龄层和社会层的人,语言使用中的隐喻视角也不一样。他们往往将自己所熟知的专业词汇或行话用来作为媒介概念网络映射。比如 “沙发”、“微博”、“晒”、“见光死”等词语流行于网民中;“放血”、“堂子”、“仙人跳”、“庙”等词流行于黑社会群体中;“翘课”、“纠结”、“美眉”、“恐龙”等流行于学生中。这些流行语都有其隐喻性含义,显示了该阶层人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特点。然而社会阶层是一个模糊概念,它的范围很广,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如按年龄、职业、性别、爱好等。但无论是哪个阶层,隐喻流行语都体现了这个阶层的某些共同点,并使得各阶层群体间的语言得以相互借用。
三 结语
隐喻与人们的语言、行为乃至整个社会都已密不可分,在认知机制的作用下,隐喻使人们的日常语言更具有形象性、意象性和趣味性。流行语是以当今社会人们的认知心理为基础而产生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是它的重要属性。作为流行语重要组成部分的隐喻性流行语,其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更要比一般词汇丰富得多。它的存在和流行既是一个语言现象,又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流行语是词汇丰富发展的一条管道,也是某种社会文化和情绪宣泄的通路;从消极一面来说,由于流行语在内容和形式上还包括着大量糟粕,需要疏导和规范。本文从流行语入手,通过对其属性的研究,证明了隐喻在社会文化意识领域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揭示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某些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思:《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5期。
[2] Lakoff,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
[3] Sweeter,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London & New York:CUP,1990.
[4] Sweeter,E.Metaphor,Mythology,and Everyday Language [J].Journal of Pragmatics, 24,1995(585-593).
[5] 谢之君:《隐喻认识功能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 刘大为:《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汉语学习》,1997年第4期。
[7]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 Cohen,T.Metophor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timacy,in Sacks(ed.)1978.
[9] 谢之君:《西方思想家对隐喻认知功能的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作者简介:马嫣,女,1981—,浙江绍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商务英语,工作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