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后HIV/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pj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后发生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途径、治疗时间、抗病毒后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名称及发生机会性感染时CD4T淋巴细胞的数值等。根据抗病毒时间,分为六个阶段,抗病毒后0~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2年、>2~5年、>5年,统计各阶段的发病人数和主要机会性感染,主要机会性感染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

结果

(1)最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有858例患者。其中18~40岁占30.07%,>40~60岁占56.88%,感染途径以单采血浆和输血感染为主(65.73%)。(2)抗病毒治疗5年以上和0~3个月时段的发病人数最多,分别是256例和191例。抗病毒治疗0~3个月患者合并的机会性感染主要是肺孢子菌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淋巴结核、细菌性肺炎、真菌性口炎和肺结核是其余各阶段主要的机会性感染。(3)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449例患者对比,抗病毒后患者各机会性感染发病时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普遍高于未抗病毒组。

结论

HIV/AIDS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0~3个月和5年以上是机会性感染两个高发时段,细菌性肺炎和肺结核、真菌性口炎是其主要机会性感染。抗病毒后患者仍需要监测机会性感染。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缺血缺氧患儿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胃肠功能评分(SNGF)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窒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各30例,分别在入院时、入院7 d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DAO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同时间点的SNGF评分。结果入院时,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DAO水平比较及SNG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 d后
心源性休克是ICU内常见重症,尽管目前治疗手段已不断改善,但其病死率仍高居不下,是危及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随着科技手段不断进步,目前机械辅助循环治疗在临床应用广泛。本
目的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治疗方案。分别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71%(16/35)(χ2
目的调查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母亲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状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择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3例早产儿的母亲为调查对象,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FM中文版)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为调查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得分范围为61~142(101.82±13.91)分,处于中等水平,焦虑亚量表得分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优化门诊药房的取药流程,改善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以提高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PDCA循环)开展活动,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分析满意度不高的真正原因,根据八二法则拟定对策并加以实施,并对效果进行评价和检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药房200份满意度调查表"不满意频次"由改善前的129次减少至圈活动后的56次。结论在工作中运用合理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