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理论考量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在:混淆个体关怀与整体关怀的关系;忽视内在关怀与外在影响的关系;割裂思想关怀与政治需要的关系;缺乏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结合等。人文关怀具备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具有引导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和开发功能。可以通过树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和谐理念、结合传统与现代的主体性关怀思想、注重意识形态教育与价值教育的融合、吸收多元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成果、掌握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方法等来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其他文献
我国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单向性人口流动给城市和农村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减少这些消极后果,导致这种流动的各种因素就成了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从宏观的层面、以社会学
自《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正式施行以来,我国的城市救助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从引进专业社工方法、加强信息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倡导者,毛泽东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全党智慧,把那些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原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