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件汉代木器:再现2000年前的历史细节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d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8年1月开始,甘肃省悄然启动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馆藏木器修复工程。到2008年年底,甘肃省博物馆的150件汉代木器已修复完成。2009年3月21日,这项修复工程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的中期验收。
  150件复活了的汉代木器,再现了2000年前的历史细节。
  
  全国独树一帜
  
  “谁也想不到,许多表面上看起来完好无损的汉代木器,内部早已千疮百孔,随时都有散架的可能!”2009年3月21日,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也是正在进行中的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木器保护修复项目组成员张建全说。
  这匹汉代木器和其他文物一样,都是汉朝将士戍守河西走廊的见证。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突袭匈奴,夺得河西之地六年后,汉武帝在河西走廊陆续设立了河西四郡,修建了阳关、玉门关。同时,从关中、河东等地调遣了大量的戍卒、罪犯,充实河西走廊地区。
  到西汉末年,整个河西四郡迁来的人口达到28万,他们在漫长的长城沿线和匈奴对峙。众多的戍边将士和居民也将中原的各种生活用品带到了河西走廊。他们死后,大量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陶楼,反映将士、居民生活的各种木制品成为陪葬。
  西北地区降雨稀少,土壤干燥,很完整地保存了这些汉代的木雕作品。20世纪50年代后,在武威的磨嘴子、雷台、旱滩坡、清源镇、长城乡等地方发掘出土了非常精美的汉代木器,其中有大型彩绘木轺车马、彩绘木六博俑、木马(牛、羊、鸡、鸭、狗)、木鸠杖、木牛车俑、木屏风、彩绘木连枝灯、木制坞堡、木斗帐、木版画等木器精品。
  通过这些木器,今天的人们能够了解到汉代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乘坐的是什么车,他们的鸡舍是怎样的等历史细节问题。
  “仅甘肃省博物馆保存的汉代木器就有数百件。”甘肃省博物馆历史考古部副主任李晓青说。甘肃省境内的木器主要集中保存在甘肃省博物馆和武威市博物馆,如果算上河西各个县、市博物馆的木器,估计在千件左右,其中有很多是国家一级文物。
  这些汉代木器在全国独树一帜。它们不仅给我们展现了20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细节,而且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汉代绘画、雕塑艺术的见证。
  李晓青介绍说:“武威汉代木雕一般都在器物的表面施加彩绘,用木质本色,或者用白、红、黑色为底,再用红、黄、绿、黑、白等颜色进行勾勒,色彩明快,造型简洁,形象生动。”
  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说:“这些汉代木雕大部分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把原始的浪漫精神、神异美学和写实主义融为一体。工匠们根据不同的刻画对象,采用方块构图,使主体鲜明开朗,给人以明快、乐观、真实之感,用粗犷的轮廊在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和气势之美,给人以古拙之感。”
  
  美丽的错觉
  
  这些在地下埋藏了近2000年的木器,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灾难。2003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调查表明,甘肃省馆藏木器中77%存在中度病害。
  张建全说:“木器病害主要表现为糟朽、干裂、起翘、变形、残损、断裂 、彩绘脱落等等。”
  造成木器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木材本身的缺陷,在埋藏环境及腐朽过程中,许多器物因糟朽变得残缺不全或支离破碎;其次,出土时或出土后缺乏有效的科学保护和管理,使本来潮湿的器物在自然干燥过程中遭受到更大的损坏,甚至有的器物稍一触及,即碎为数块或成粉末。
  “许多表面上看上去神采奕奕的木马、木牛,实际上已经到了支离破碎的程度,轻轻触摸都有可能使它们散架。它们的完好无损实际上是一种错觉!”张建全说。
  为何会有这种错觉呢?
  原来,这些在地下埋藏了2000年的木器,材质表面吸附墓室中的湿气且受水分张力承托,暂时维持着自身结构平衡。而出土后,环境发生了变化,木器的内部结构也迅速改变。
  “出土后因考古现场抢救不及时或保护措施不当,尤其是外部环境骤变及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的不稳定变化,器物形态和颜色会随之发生很大改变,甚至会因表面失水、干裂而引起内部结构失衡,继而加剧了器物变形、残损。”张建全说。
  另一方面,由于甘肃省许多文博收藏单位的陈列展厅条件恶劣、库房保存环境差,这些对甘肃出土糟朽木器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007年,经甘肃省文物局批准甘肃省博物馆启动了该项目,12月20日修复项目正式开始,到2008年12月第一期维修全部结束。这个维修项目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一次馆藏木器修复,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省博物馆保存木器,共计150件;武威和高台博物馆的木器是第二部分,共计145件。
  
  “打针”治愈木独角兽
  
  独角兽是“能触邪佞,性别曲直”的神兽,汉代人喜欢在墓中放入独角兽,作为镇墓神兽。此次修复的木独角兽给我们再现了汉代的生活风俗。
  这件木独角兽以深蓝色作底,上用白、黑二色绘出相同的弧条纹,头和身躯为刚健的长方形,外形粗犷,展现了汉代人勇武豪爽的性格。
  “我们看到这只汉代木独角兽时,感觉挺好的。整个完好无损,没有任何损伤,等触摸后,才发现彩绘层和内部结构非常脆弱,轻轻一碰就开始掉渣了,真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项目组成员田小龙说。
  修复人员给这件木独角兽进行了一场细致的“手术”。通过各种科学仪器分析、检测,查找病因,对木材的材质成分和病害机理进行研究,找出“病原体”后再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方案——这也是所有文物修复工作的第一步,然后对症救治。
  张建全说:“这件木独角兽彩绘层起翘比较厉害,我们借鉴了壁画彩绘层加固技术,用针管吸入加固材料,然后滴渗到木材里。先用针头插入木独角兽木材表面彩绘空隙中,将加固材料非常缓慢地推入,这样就把彩绘层粘结在木材表层,起到加固的作用。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而且一旦开始就不能停,必须处理完一块木头,才可以停下。仅仅这个木独角兽的修复三个人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在修复中,首先对病害文物做科学分析,然后仔细研究分析结果,制定保护修复方案。此次修复的150件木器,都是如此,修复方案和补救方案缺一不可。
  俄军说:“根据每件木器或同一件器物不同部位颜料损害状况不同,我们采用了不同的修补方法,有的是通过滴渗对彩绘层进行加固,起翘部分则小心回贴,使其复位。彩绘层有裂隙的部位也可以采用同样方法处理。一般需重复滴渗五次左右方可达到较满意的效果。修复中我们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可再处理原则、不改变原状原则和可辨识原则,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
  
  “彩绘”穿上了保护衣
  
  甘肃省出土的木质文物大多有彩绘,尤其是木俑、木马等。如何保护这些器物上的彩绘,对项目组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最大的难题不是用什么手段保护,而是如何保护,怎样才能在不损伤文物的同时,实现保护的目的。
  由于出土木器长期处于墓葬中,在木器表面除附着一层土垢外,还附着一些细小颗粒的沙子,还有大量的可溶盐分,出土后随着保存环境的变化(湿度的变化),在表面结晶、析出。如果不及时清除,可能对木质文物形成潜在的危险。
  “我们对木材表面进行‘清洗’,如同医生对病人伤口进行清理。这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却包含了一系列涉及化学、物理、材料和环境等多种学科的复杂过程。”田小龙说。
  按照修复步骤,先要先对污垢采样分析,以便“对症下药”,选择不同的方式和药剂。清洗过程大多使用机械性处理方式,对于无法清洗掉的污垢,则采用化学处理。
  项目组成员陈庚龄说:“在正式清洗前,先将药液涂在局部试验,效果理想才能大面积使用,以免发生‘保护性破坏’。”
  然而,这些程序却在一块汉代的棺板画上遇到了问题,这块棺板画从库房里取出来的时候已经模糊不清,而且木质也已腐朽不堪。张建全说:“按照程序,我们应当先清理表面的灰尘,但在操作中却发现,细细的羊毛刷子一刷上去,彩绘就已经出现了剥落的迹象。一时间,修复工作陷入了僵局。经过几天的琢磨,我们决定反其道而行,先进行初步加固。”
  修复人员先将一种非常稀薄的保护液喷洒在棺板画上,在保持湿度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清理,这样才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清理,仅仅是第一步,紧接着就是对症施药,也就是把选配好的保护液涂在画面上。
  经过处理后的棺板画换了一幅面孔,曾经被黄土覆盖的木板显露出了原形,人们依稀能从画面上看到男女人物以及他们所穿衣服的样子。
  
  遇到新问题
  
  甘肃的绝大部分地方气候干旱,应该说可以远离霉变。然而,这次修复中却遇到了新问题——霉菌。
  有一件汉代木俑,肉眼看上去非常漂亮,拿到放大镜下却发现木俑的头部和背部已经开始霉变,如果不及时处理,一个个黑色的小斑点将会彻底把它毁掉。
  霉菌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细菌,大量微生物和霉菌的蔓延、侵蚀,常会引起木质的高度腐蚀。木器防霉在南方已经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了,但在甘肃却很少出现,过去,防霉主要针对的是古籍、字画。
  在修复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南方的经验在这边用处不大,主要原因是空气的干湿度不一样,这些霉菌似乎已经适应了甘肃的气候,在霉菌不易存活的干燥环境中,它们依然能生长。
  经过多次筛选,项目组找到了一种新的防霉材料——麝香草酚,这种防霉材料效果非常明显。
  实际上,文物修复不一定都是采用高科技手段,有些时候,需要的是细致和耐心。张建全说:“对脱落、断裂部件,我们采用汉代棺板木作为复原材料,对残损、破损部位实施修补、复原修复,尽可能恢复其原貌。”
  修复项目组成员韩鉴卿已经有10年的修复文物经历,他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在待修复的文物中有一匹三条腿的木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匹木马变成了三条腿呢?韩鉴卿说:“现在,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我想应该把它的腿复原,我们决定给它配一条腿,使这匹三条腿的马,能够重新站立。”
  修配一条腿,就是按照现有的一条腿,雕刻出另一条腿来,这个工作并不容易。因为这匹马和其他的不一样,其他马都是四蹄着地,而这匹马是三蹄着地,一腿弯曲,断掉的部分恰好就是弯曲的。
  “这就有难度,因为我们无法知道木马蹄子的弯曲程度。”韩鉴卿一边修复其他的器物,一边琢磨木马小腿的形状。有一天,他忽然发现,木马关节下面有点残存的弯度,这下他明白了,木马的蹄子应该是向后弯曲。
  “我找了一块同时代的废弃木材,按照要雕刻的内容切下了一块,按照想好的木马前腿的形状进行雕刻。这些棺板早已朽烂,雕刻起来使不上劲,刀子稍微一用力,一大块木头就被削掉了。只能一点一点进行雕刻,大概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才将木马的前腿雕好。”
  项目组不仅修配了木马的腿,还给几辆汉代木车配上了车轮。在3月21日的中期验收会上,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对他们的修复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俄军说:“在这次修复过程中采用适合我省保存环境的材料,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对今后我省馆藏木器的修复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有关人士这样说:“已经修复的150件汉代木器,展现了汉代河西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强盛王朝的百姓生活。”
其他文献
针对任务栏图标丢失,任务栏的一些小技巧,讲述了什么是任务栏,详细介绍了任务栏的最简单的操作、一些常用图标丢失后的操作以及任务栏其它一些操作的方法。
2009年6月26日,由国家旅游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昌吉州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新疆第五届国际旅游节在新疆“花儿”之乡昌吉市拉开帷幕。
[摘要]本文从自然环境、人力资源、国家发展政策和制度安排、产业结构、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现状等方面,分析了张家川县民族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为发展民族经济找到突破口。  [关键词]张家川县;民族经济;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71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59-02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不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特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学校教育提供了信息化的平台,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带来机遇,同时也使广大教育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网络环境下,大量不健康网络信息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
目的分析神经系统异常与儿童急性中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83例患儿,297例出现神经系统异常,随机分为治疗组168例,未治疗组129例,186例未出现神经症状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预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客户专线电路中常见的故障,并通过实际中的故障案例提供了解决方法和思路。
神经源性膀胱是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后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极易引起泌尿系感染,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心理,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访问控制机制,但是传统的KBAC模型没有提出根据单位特征、功能特征和数据特征来细化控制角色指派的方法。本文结合KBAC模型思想和大型企业
随着电子商务的流行,开始出现了移动商务,在移动中处理商务成为现实。如何高效地实现移动商务,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了基于XML和J2ME的无线联机定购系统的实现,并且设
决策树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分类方法,它的构造方法很多。在这里,提出一种基于MMEPA(改进的最小熵原理方法)的决策树构造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对其进行说明,用此方法提取分类规则,构造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