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已经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而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思维,学会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好”的数学课无疑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准备;心得
一、引言
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可以锻炼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被广泛使用在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同时数学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教学中,数学也是极其重要的科目之一,历来在中考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此跟大家分享下我在工作实践中对怎样打造一堂数学“好”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21世纪的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应该较好地掌握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基本数学知识,对自己讲解的科目非常了解,这里所谓的非常了解,不仅仅是课本内容,还有包括数学发展史、数学应用知识、新的数学分支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能够准确驾驭课堂内容,如果教师对相关数学内容学习和掌握不足,对一些数学概念、解题思路,方法的理解出现偏差,那么,教学效果将远不如人意。同时还应该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学生思维开阔,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教师又是一个挑战,这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发挥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肯定自己的能力,这对教学很有帮助。平时我有订阅一些数学教学的专业期刊给自己充电,拓宽视野,借鉴其他优秀同行的先进经验、方式方法,收获很大。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
有句古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准备。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首先要精心备课,精心的备课可以使教师明确讲课的目的性,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系统的安排,合理科学的分配课堂时间。其次要查阅资料,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应该适当的拓宽课堂知识面,参考有价值的资料可以广采博取,取其精华,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在需要的时候准备一些教具,借助教具能够使抽象的东西相对具体化,形象化,学生能够直观明了的掌握知识,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科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但是课本内容相对枯燥,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比如:好奇,好胜心强等特点,还应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由浅入深,不要觉得数学很难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成功的感觉,这种成功的感觉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下学习,掌握知识。
四、讲解经典例题
对于初中数学来讲,总是一味的讲解概念公式不仅仅是枯燥乏味的,更重要的是不能使学生更容易更深刻的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配合讲解经典例题,最好是与生活相关的例题,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分析题,然后引导他们解题方法的选择,让他们自己尝试去做,然后给出答案,让学生找出自己问题所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
已知:如图,△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BAC=80°,在三角形ABC内有一点D,DA=DB且∠BAD=10°。求∠ACD的度数。
分析:在解决“三角形内有一点”的相关问题时,基本方法就是构造等腰或等边三角形在解决求角度问题时,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分割法(把一个角分割成若干个角)”,一个是“添补法(把一个角补成一个特殊角30°、45°、60°、90°)”。
解法一:以AD为边向△ABC内作等边△ADE,连接EC。
∴AD=AE=DE,∠DAE=∠AED=60°
又∵∠BAC=80°
∴∠CAE=10°
在△BAD和△CAE中:
BA=CA
∠BAD=∠CAE=10°
AD=AE
∴△BAD≌△CAE
∴CE=BD
∠ACE=∠ABD=10°
∴AD=BD=AE=EC
∴∠AEC=160°
又∵∠DEC+∠AEC+∠DEA=360°
∴∠DEC=360°-160°-60°=140°
在△DEC中∵DE=EC,∠DEC=140°
∴∠ECD=20°又∵∠ACE=10°
∴∠DCA=30°
解法二:把△ACD绕D点逆时针旋转到△BDE使BD和AD重合,链接EA
∵△ACD≌△BED
∴∠CAD=∠EBD=80°-10°=70°
∴∠EBA=70°-10°=60°
∴△EBA为等边三角形
∴EB=EA
在△EBD与△EAD:EB=EA ED=ED BD=DA
∴△EBD≌△EAD
∴∠BED=∠AED=30°
又∵∠ACD=∠DEB
∴∠ACD=30°
最后,教师应该在课后及时做好总结,不仅对当堂课经验的总结,也对下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记录课堂的成功与不足,吸取经验,不断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红玲.“初中数学新课程实践心得体会”《中学生数理化》,2008年10期
[2]李海涛.“初中数学课前备课的有效性”《黑龙江教育》,2010年Z1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准备;心得
一、引言
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可以锻炼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被广泛使用在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同时数学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教学中,数学也是极其重要的科目之一,历来在中考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此跟大家分享下我在工作实践中对怎样打造一堂数学“好”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21世纪的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应该较好地掌握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基本数学知识,对自己讲解的科目非常了解,这里所谓的非常了解,不仅仅是课本内容,还有包括数学发展史、数学应用知识、新的数学分支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能够准确驾驭课堂内容,如果教师对相关数学内容学习和掌握不足,对一些数学概念、解题思路,方法的理解出现偏差,那么,教学效果将远不如人意。同时还应该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学生思维开阔,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教师又是一个挑战,这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发挥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肯定自己的能力,这对教学很有帮助。平时我有订阅一些数学教学的专业期刊给自己充电,拓宽视野,借鉴其他优秀同行的先进经验、方式方法,收获很大。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
有句古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准备。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首先要精心备课,精心的备课可以使教师明确讲课的目的性,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系统的安排,合理科学的分配课堂时间。其次要查阅资料,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应该适当的拓宽课堂知识面,参考有价值的资料可以广采博取,取其精华,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在需要的时候准备一些教具,借助教具能够使抽象的东西相对具体化,形象化,学生能够直观明了的掌握知识,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科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但是课本内容相对枯燥,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比如:好奇,好胜心强等特点,还应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由浅入深,不要觉得数学很难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成功的感觉,这种成功的感觉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下学习,掌握知识。
四、讲解经典例题
对于初中数学来讲,总是一味的讲解概念公式不仅仅是枯燥乏味的,更重要的是不能使学生更容易更深刻的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配合讲解经典例题,最好是与生活相关的例题,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分析题,然后引导他们解题方法的选择,让他们自己尝试去做,然后给出答案,让学生找出自己问题所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
已知:如图,△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BAC=80°,在三角形ABC内有一点D,DA=DB且∠BAD=10°。求∠ACD的度数。
分析:在解决“三角形内有一点”的相关问题时,基本方法就是构造等腰或等边三角形在解决求角度问题时,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分割法(把一个角分割成若干个角)”,一个是“添补法(把一个角补成一个特殊角30°、45°、60°、90°)”。
解法一:以AD为边向△ABC内作等边△ADE,连接EC。
∴AD=AE=DE,∠DAE=∠AED=60°
又∵∠BAC=80°
∴∠CAE=10°
在△BAD和△CAE中:
BA=CA
∠BAD=∠CAE=10°
AD=AE
∴△BAD≌△CAE
∴CE=BD
∠ACE=∠ABD=10°
∴AD=BD=AE=EC
∴∠AEC=160°
又∵∠DEC+∠AEC+∠DEA=360°
∴∠DEC=360°-160°-60°=140°
在△DEC中∵DE=EC,∠DEC=140°
∴∠ECD=20°又∵∠ACE=10°
∴∠DCA=30°
解法二:把△ACD绕D点逆时针旋转到△BDE使BD和AD重合,链接EA
∵△ACD≌△BED
∴∠CAD=∠EBD=80°-10°=70°
∴∠EBA=70°-10°=60°
∴△EBA为等边三角形
∴EB=EA
在△EBD与△EAD:EB=EA ED=ED BD=DA
∴△EBD≌△EAD
∴∠BED=∠AED=30°
又∵∠ACD=∠DEB
∴∠ACD=30°
最后,教师应该在课后及时做好总结,不仅对当堂课经验的总结,也对下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记录课堂的成功与不足,吸取经验,不断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红玲.“初中数学新课程实践心得体会”《中学生数理化》,2008年10期
[2]李海涛.“初中数学课前备课的有效性”《黑龙江教育》,2010年Z1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