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时俱进,使得学科价值得到更好地展现。因此,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结合学科特点,也应加强自己在此方面的认知,运用创新、丰富的手段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1
前言
虽然创新能力和天赋具有着一定的关系,但后天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阶段,是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能对学生后续的学习、能力发展起到铺垫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一定要抓住适当的时机,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展现学科特性,使得学生在局限的课堂中有更多的收获。
一、注重动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人在发展创造潜能的过程中,很难局限在原本的认知上,而是形成在对某一事物的探究、结论的得出上[1]。在小学数学教材当中,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原有、现成的,很难使得学生在实际探究中产生一些新的认知和发展,所以如果按照原本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只是将原本的知识点灌输、传授给学生,要想实现对学生创造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些“再创造”的契机,使得学生在学习当中头脑并用、动手实践等,使得学生能以自主的方式走向结论,使得其获取到新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圆锥的体积”一课的过程当中,当学生逐渐的发现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正方体、长方体计算方式不同时,教师就可以介入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圆锥体和圆柱体间的关系,让学生进行观看;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两个问题:1.圆柱体体积和圆锥体体积的关系是什么?2.怎样才能证明你之前的猜想呢?让学生采取小组的方式动手实践,如,教师可以准备好容器,让学生将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面倒,使得学生对所得到的进行总结,使得学生以自主的方式得到体积的计算公式等,使其学习的自信心和体验感得到增强,也能使其在这其中更好的展现创新意识、能力等,使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得到达成。
二、基于小组合作,培养创新能力
要想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独立思考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前提,通过思考能使学生形成不同的意见、方法、观点,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对于学生本身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生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为了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也可以将小组合作这一模式引入进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空间得到拓展,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讲解“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四个学生划分成一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实现组内的明确分工。在这其中,可以由其中一名组员进行圆周长的测量,一名组员负责记录,其他两名组员负责圆周率的计算,最后找寻到圆周率的特点,并进行数据的展现。在这样的模式下,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并使得学生能自主思考、独立探究,使得学生在这其中展现创新能力,使得其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三、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理论结合实践是新课改倡导的,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知识迁移,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便于学生创新能力更好地展现[2]。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也应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结合,实现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例如,在日常的实际生活当中,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如温度的计算、价钱计算、植树、路程计算等,使学生在这其中灵活运用,更好地展现创新思维。另外,也开展一些竞赛等,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比较强的题目,使学生探究出各种各样的思路和方法,不断地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四、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开展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取到知识,也应使学生掌握方法、提升能力,这才是教学的本质和价值[3]。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为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也应加强学法指导,使得理想中的教学成效达成。
例如,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能传授给学生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如举一反三、一題多变、一题多问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当中更加灵活,为其后续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比较鲜明的,通常情况下都是以直观思维为主,所以在数学学习当中,经常性遇到困难,很难保障学习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也应充分地基于学生现阶段特点,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创新能力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展现思维、实现举一反三,不断地增强思维的活跃性和逻辑性,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拴成.浅谈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8):136.
[2]董文云.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学周刊,2019(18):139.
[3]韩海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究[J].学周刊,2019(18):144.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1
前言
虽然创新能力和天赋具有着一定的关系,但后天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阶段,是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能对学生后续的学习、能力发展起到铺垫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一定要抓住适当的时机,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展现学科特性,使得学生在局限的课堂中有更多的收获。
一、注重动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人在发展创造潜能的过程中,很难局限在原本的认知上,而是形成在对某一事物的探究、结论的得出上[1]。在小学数学教材当中,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原有、现成的,很难使得学生在实际探究中产生一些新的认知和发展,所以如果按照原本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只是将原本的知识点灌输、传授给学生,要想实现对学生创造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些“再创造”的契机,使得学生在学习当中头脑并用、动手实践等,使得学生能以自主的方式走向结论,使得其获取到新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圆锥的体积”一课的过程当中,当学生逐渐的发现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正方体、长方体计算方式不同时,教师就可以介入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圆锥体和圆柱体间的关系,让学生进行观看;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两个问题:1.圆柱体体积和圆锥体体积的关系是什么?2.怎样才能证明你之前的猜想呢?让学生采取小组的方式动手实践,如,教师可以准备好容器,让学生将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面倒,使得学生对所得到的进行总结,使得学生以自主的方式得到体积的计算公式等,使其学习的自信心和体验感得到增强,也能使其在这其中更好的展现创新意识、能力等,使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得到达成。
二、基于小组合作,培养创新能力
要想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独立思考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前提,通过思考能使学生形成不同的意见、方法、观点,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对于学生本身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生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为了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也可以将小组合作这一模式引入进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空间得到拓展,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讲解“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四个学生划分成一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实现组内的明确分工。在这其中,可以由其中一名组员进行圆周长的测量,一名组员负责记录,其他两名组员负责圆周率的计算,最后找寻到圆周率的特点,并进行数据的展现。在这样的模式下,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并使得学生能自主思考、独立探究,使得学生在这其中展现创新能力,使得其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三、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理论结合实践是新课改倡导的,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知识迁移,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便于学生创新能力更好地展现[2]。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也应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结合,实现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例如,在日常的实际生活当中,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如温度的计算、价钱计算、植树、路程计算等,使学生在这其中灵活运用,更好地展现创新思维。另外,也开展一些竞赛等,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比较强的题目,使学生探究出各种各样的思路和方法,不断地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四、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开展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取到知识,也应使学生掌握方法、提升能力,这才是教学的本质和价值[3]。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为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也应加强学法指导,使得理想中的教学成效达成。
例如,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能传授给学生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如举一反三、一題多变、一题多问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当中更加灵活,为其后续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比较鲜明的,通常情况下都是以直观思维为主,所以在数学学习当中,经常性遇到困难,很难保障学习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也应充分地基于学生现阶段特点,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创新能力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展现思维、实现举一反三,不断地增强思维的活跃性和逻辑性,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拴成.浅谈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8):136.
[2]董文云.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学周刊,2019(18):139.
[3]韩海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究[J].学周刊,2019(1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