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深入,中国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这对于基础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要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加强对建筑结构施工的管理。建筑結构的施工管理状态直接影响了整体工程质量。本文从建筑结构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结构;施工管理;措施;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3-0074-01
1 建筑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使得承包方为了盲目追赶进度而忽视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管理职能逐渐弱化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这在建筑结构施工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1.1 在材料和结构配件的选择上没有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项目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质量和相关配件的选择上没有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规定,而且对于进场的材料缺少复验环节。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和规格达不到设计图纸和设计技术的标准要求,从而影响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此外,焊接工艺是焊接质量和框架安全性的根本保障,在框架的焊接工艺上没有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有的施工人员不按照规定的焊接工艺顺序进行操作,增加了结构框架的安全隐患。
1.2 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的施工环节存在问题
建筑结构施工中较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就是梁柱节点的施工,梁柱节点的施工工艺相当复杂,而且要求相当严格,而由于目前工程量的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使得众多不具有行业经验的施工人员混进队伍,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梁柱节点的构造复杂,钢筋分布密集,需要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施工难度非常大。非专业的施工人员在进行钢筋和节点的箍筋绑扎作业时无法进行紧密牢固的绑扎,在梁柱节点不放或者少放柱箍筋,增加了工程的安全隐患。
1.3 建筑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建筑中多数为高层框架结构建筑,在工程施工环节中离不开混凝土的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较为普遍使用的是C45甚至C60及以上的混凝土,而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较为适宜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20-C35。对于梁柱使用的混凝土设计强度要远远大于梁板,两者之间的设计强度差距会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在建筑工程的现浇框架中很容易出现“夹渣烂根”的现象,根部的混凝土出现严重的漏浆现象,这增加了工程的安全隐患。
1.4 框架主体结构的模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结构中需要框架体系做支撑,对于支撑框架和模板的搭设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支撑体系的竖向立杆应该固定在平整坚实的支承面上,如果支撑面不平整,会使得框架不牢固。在进行上层模板和支架的安装时,下层楼板的结构强度不够,有的不能承受住上层模板和支撑架的压力,在进行后续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危险隐患。要保证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上下支柱保持垂直,有些工程中没有进行严格要求,使得支架系统稳固性变差。进行支模时要依据具体的工序进行,有的施工工程在模板没有固定稳妥时就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加大了结构施工的危险性。在脚手架的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系统构建的拆除。
2 解决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改善对策
2.1 板和梁的跨度计算
通常情况下,在教材中所讲到的计算跨度,如净跨度的1.05倍等,一些概念和规定通常都只适用于常规的结构设计,而它对于宽扁梁往往是不适用的。板梁结构实际上就是在梁的中心线上设有一个刚性的支座,消除了单一的梁的概念,而是将梁和板统一成了一个变截面板。在扁梁结构中,当板厚和梁高相差不大时,计算的长度就应取到梁的中心处,选择梁边弯矩和板厚,以及梁中心处的弯矩和梁厚进行配筋,并且要取两者的大值。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柱子也可以看成一个超大的截面梁,因此在对梁配筋时应选择柱边弯矩,削峰是比较正常的,存在问题时往往都是不削峰的。
2.2 主梁有次梁时要添加附加筋
这种情况下,应先考虑添加箍筋,附加的箍筋实际上就是指在次梁的界面范围内箍筋缺乏或是没有箍筋时,就应该在次梁的两侧补上箍筋,通常情况下附加筋都是要有的。并且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规范中也明确的说明了,在梁的界面高度范围内的或是梁下部的集中荷载,其都是由附加筋来承担的,所以在梁上后做的次梁或是梁上的集中荷载就是不需要添加附加筋的。总之添加附加筋的原则是:主梁上的次梁存在开裂的问题时,如果次梁的受压区顶至主梁底部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添加了箍筋,并且确保能够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那么主梁就不需添加附加筋。梁上的集中力与产生的剪力在整个梁的范围内都是一样的,那么只要抗剪满足,集中力就也是满足的。
2.3 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讲,最为经济的一种方式是能出挑板并且能够调匀边跨底板钢筋,尤其是当底板的钢筋采用了通长的布置方式时,整个底板的通长筋也不会因为边跨钢筋而增大。当出了挑板时,基底的附加应力就会得到降低,当基础形式的位置是在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坎上时,那么加挑板时最好选择天然地基,从而有效的降低整体的沉降。而一旦荷载出现了偏心的情况,在某个特殊的位置设置挑板时,就能够调整沉降差并且防止整体倾斜的现象出现。窗井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部位,它可以看作是挑板上砌墙,因此就不用再出长挑板了,这个问题并不是绝对的,应灵活变通,如某建筑有地下室,窗井的横隔墙就会很紧密并且内部墙体与横隔墙是相互连通的,这时就应该灵活的设置。
2.4 设计刚性楼面
首先设计人员设计时不应采用楼面有变形的平面;同时设计人员应充分的保证配筋的构造以及结构的布置方式,当然如果有些建筑结构无法完全的满足刚性楼面的假定,但是其使用功能是确实需要的,并且本身建筑结构的设计效果又是十分优秀的,那么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就应通过采取采用斜向配筋、提高边梁暗梁的配筋数量、增加梁系梁板、采用双层的配筋形式以及洞口边加设边梁和暗梁等办法,尽量弥补因其不是绝对的刚性楼板假定而产生的误差,或是使其尽量的符合刚性楼板的假定条件。
3.结语
综上所述,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安全应用的基础。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从基本的构件算起,深刻理解规范和规程的含义,并密切配合其他专业来进行设计。在工作中应事无巨细,善于反思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董春玲.《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 黄彦计.《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中国房地产业,2011.
[关键词]建筑结构;施工管理;措施;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3-0074-01
1 建筑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使得承包方为了盲目追赶进度而忽视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管理职能逐渐弱化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这在建筑结构施工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1.1 在材料和结构配件的选择上没有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项目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质量和相关配件的选择上没有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规定,而且对于进场的材料缺少复验环节。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和规格达不到设计图纸和设计技术的标准要求,从而影响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此外,焊接工艺是焊接质量和框架安全性的根本保障,在框架的焊接工艺上没有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有的施工人员不按照规定的焊接工艺顺序进行操作,增加了结构框架的安全隐患。
1.2 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的施工环节存在问题
建筑结构施工中较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就是梁柱节点的施工,梁柱节点的施工工艺相当复杂,而且要求相当严格,而由于目前工程量的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使得众多不具有行业经验的施工人员混进队伍,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梁柱节点的构造复杂,钢筋分布密集,需要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施工难度非常大。非专业的施工人员在进行钢筋和节点的箍筋绑扎作业时无法进行紧密牢固的绑扎,在梁柱节点不放或者少放柱箍筋,增加了工程的安全隐患。
1.3 建筑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建筑中多数为高层框架结构建筑,在工程施工环节中离不开混凝土的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较为普遍使用的是C45甚至C60及以上的混凝土,而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较为适宜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20-C35。对于梁柱使用的混凝土设计强度要远远大于梁板,两者之间的设计强度差距会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在建筑工程的现浇框架中很容易出现“夹渣烂根”的现象,根部的混凝土出现严重的漏浆现象,这增加了工程的安全隐患。
1.4 框架主体结构的模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结构中需要框架体系做支撑,对于支撑框架和模板的搭设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支撑体系的竖向立杆应该固定在平整坚实的支承面上,如果支撑面不平整,会使得框架不牢固。在进行上层模板和支架的安装时,下层楼板的结构强度不够,有的不能承受住上层模板和支撑架的压力,在进行后续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危险隐患。要保证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上下支柱保持垂直,有些工程中没有进行严格要求,使得支架系统稳固性变差。进行支模时要依据具体的工序进行,有的施工工程在模板没有固定稳妥时就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加大了结构施工的危险性。在脚手架的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系统构建的拆除。
2 解决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改善对策
2.1 板和梁的跨度计算
通常情况下,在教材中所讲到的计算跨度,如净跨度的1.05倍等,一些概念和规定通常都只适用于常规的结构设计,而它对于宽扁梁往往是不适用的。板梁结构实际上就是在梁的中心线上设有一个刚性的支座,消除了单一的梁的概念,而是将梁和板统一成了一个变截面板。在扁梁结构中,当板厚和梁高相差不大时,计算的长度就应取到梁的中心处,选择梁边弯矩和板厚,以及梁中心处的弯矩和梁厚进行配筋,并且要取两者的大值。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柱子也可以看成一个超大的截面梁,因此在对梁配筋时应选择柱边弯矩,削峰是比较正常的,存在问题时往往都是不削峰的。
2.2 主梁有次梁时要添加附加筋
这种情况下,应先考虑添加箍筋,附加的箍筋实际上就是指在次梁的界面范围内箍筋缺乏或是没有箍筋时,就应该在次梁的两侧补上箍筋,通常情况下附加筋都是要有的。并且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规范中也明确的说明了,在梁的界面高度范围内的或是梁下部的集中荷载,其都是由附加筋来承担的,所以在梁上后做的次梁或是梁上的集中荷载就是不需要添加附加筋的。总之添加附加筋的原则是:主梁上的次梁存在开裂的问题时,如果次梁的受压区顶至主梁底部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添加了箍筋,并且确保能够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那么主梁就不需添加附加筋。梁上的集中力与产生的剪力在整个梁的范围内都是一样的,那么只要抗剪满足,集中力就也是满足的。
2.3 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讲,最为经济的一种方式是能出挑板并且能够调匀边跨底板钢筋,尤其是当底板的钢筋采用了通长的布置方式时,整个底板的通长筋也不会因为边跨钢筋而增大。当出了挑板时,基底的附加应力就会得到降低,当基础形式的位置是在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坎上时,那么加挑板时最好选择天然地基,从而有效的降低整体的沉降。而一旦荷载出现了偏心的情况,在某个特殊的位置设置挑板时,就能够调整沉降差并且防止整体倾斜的现象出现。窗井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部位,它可以看作是挑板上砌墙,因此就不用再出长挑板了,这个问题并不是绝对的,应灵活变通,如某建筑有地下室,窗井的横隔墙就会很紧密并且内部墙体与横隔墙是相互连通的,这时就应该灵活的设置。
2.4 设计刚性楼面
首先设计人员设计时不应采用楼面有变形的平面;同时设计人员应充分的保证配筋的构造以及结构的布置方式,当然如果有些建筑结构无法完全的满足刚性楼面的假定,但是其使用功能是确实需要的,并且本身建筑结构的设计效果又是十分优秀的,那么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就应通过采取采用斜向配筋、提高边梁暗梁的配筋数量、增加梁系梁板、采用双层的配筋形式以及洞口边加设边梁和暗梁等办法,尽量弥补因其不是绝对的刚性楼板假定而产生的误差,或是使其尽量的符合刚性楼板的假定条件。
3.结语
综上所述,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安全应用的基础。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从基本的构件算起,深刻理解规范和规程的含义,并密切配合其他专业来进行设计。在工作中应事无巨细,善于反思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董春玲.《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 黄彦计.《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中国房地产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