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上的颤音

来源 :翠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  弦
  月光从窗缝里挤进来,把三奶奶斑驳的身影推倒在青灰色的地上,同时推倒的还有她手里正缝补着的那件青灰色的夹袄。
  风刮得慢条斯理,伴着断断续续地传来时而低沉时而高昂的弦声,三奶奶半眯着眼睛,分辨着弦声、风声、院子里母猪梦呓的哼哼声。
  忽然,一道清亮亮的叫板被弦音托着在村子的上空盘旋环绕,然后和月光一起从窗缝挤进来,又顺着耳朵滑到三奶奶的心口上,三奶奶的手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哎哟”一声,一汪血泡从指间慢慢地洇出来,三奶奶用两个手指紧紧掐着出血的指肚,身体僵硬地坐着,一阵风把外面的树影摇得“嘎嘎”乱响,掩盖住了那时断时续的弦音,任凭白亮亮的月光在空寂的地上投下一片冬日的萧瑟和寂寥。
  自从进了村里的小剧团,三爷变得忙碌起来,早上吃完饭就拎起胡弦。三奶奶便有些怨气,但是不敢说,只能在干活时把家什弄出点动静,任那一腔情绪在叮叮咣咣中跳动。
  三爷自是不说什么,拿了胡弦对着镜子瞄一下,旋即脚步声就“踏踏”地远去,只剩下空荡荡的屋子安静着。恍惚间,好像这里从来就没人来过,满屋只有三奶奶摔打东西时留下的颤颤的余音。
  三奶奶喜欢听三爷拉弦,看着他修长的手指在弦上行云流水般地跳动,她的心好像也被他的手指在拨动,发着锵锵的声音。
  可是现在三爷不再给她一个人拉弦听了,这不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专有,她感觉心里发空,空得发出“嗡嗡”的轰鸣声,震得她焦躁不安、无所适从。
  但是她就不去戏台那儿,她不喜欢那些婆娘们叽叽喳喳的东家长李家短,更不喜欢看到金凤那勾人魂魄的眼神。
  金凤是九叔的女人,就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人,她不仅把九叔迷惑得对她言听计从,也迷惑了全村所有汉子的魂魄。
  三奶奶心里像被一根皮筋给抽得紧紧的,抽得紧紧的心里便充满了褶皱,褶皱上落满了灰尘,饶是她终日里使出浑身的力气打扫,却是越积越多,总是看不出本来那种鲜活亮丽的颜色。
  金凤穿上那些艳艳的戏服,腰恁细,脸恁白,水袖飘忽,莲步轻移,惹得村里的汉子们常常屏住了呼吸,唯恐身体内的浊气染了戏台上的春花秋月。
  只有三爷半眯着眼,用弦音托着金凤“咿咿呀呀”的唱腔忽高忽低地演绎着古往今来。
  金凤眸光流转之时,三爷的弦音便颤颤的,颤颤的弦音惊得晃动的灯影也流光溢彩起来,在寒冷的冬季显得温暖而又暧昧。
  九叔的目光从幕布的边缘上向人群扫着,也扫着弦音锵锵的三爷,戏台上那忽明忽暗的灯光,把幕布后的九叔映衬得模模糊糊看不清。
  金凤倒下的时候,三奶奶正坐在炕上忙乎着手里永远忙不完的活计,墙上的影子保持着和三奶奶同样的姿势和单调的动作。
  影子忽然停滞下来,同时停下来的还有那隐隐约约的弦音,只有猪的呓语和黑夜摩擦出冷冷的清寂和不安,填充在这个小小的村庄上空。
  金凤的灵柩在呜呜咽咽中和这个村庄隔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村子忽然地静下来,静得让人心慌。
  只有三奶奶不慌,因为她从来不去看戏,不看戏的三奶奶没有理由心慌。
  三奶奶倚在自家院落的墙边,从石头上传过来的坚硬的凉意让她内心的褶皱舒展开来,她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感觉到褶皱中积压的灰尘在呼出的气体中袅袅地飞散开来。
  三奶奶抻了抻衣服,旋过身子回到屋里。三爷低着头,面前的一杯酒已经见了底,只有那种辛辣的味道在昏暗的小屋里涌动着。
  “拉一段吧。”三奶奶把放在角落里的胡弦小心翼翼地放在三爷的面前。
  “想听?”
  “想听!”
  三爷拿起胡弦,轻轻地拿起弦弓,三奶奶嘴角漾起淡淡的笑,坐在了三爷对面的椅子上。
  “吱……”声音沉涩而尖利。
  “嘎……”声音尖利而沉涩。
  三奶奶定定地看著三爷,把僵直的身体掩埋在逐渐浑浊起来的暮色中。
  三爷站起身子,同样把僵直的身体掩埋在三奶奶的眼睛里。
  胡弦在灯光下闪着幽幽的光,三奶奶似乎怕被这光灼了眼睛,慌慌地转过身去。
  弦  断
  三爷把不离手的胡弦高高地挂在了西厢房的墙上。
  三爷很少去西厢房,也不允许孩子们去。
  调皮的四毛躲猫猫去了一次,结果却闯了大祸,当天晚上四毛的哭叫声便响彻了大半个村子。
  四毛是三爷的老儿子,藏猫猫跑到西厢房看到了墙上的那把胡弦。看也就罢了,偏偏又手欠得很,找了个瘸腿木凳把胡弦给顺了下来。顺也就顺了,脑袋一热又拿起了弦弓学他爹的样拉了起来。
  “吱嘎吱嘎”没几声,三奶奶听到声音就急慌慌地赶了过来,看到四毛正拿着弦弓摇头晃脑地玩得不亦乐乎,当时就“哎哟”一声,赶到四毛的背后上去就一巴掌,把四毛吓得激灵一下,瘸腿凳子“啪嚓”一声就倒了,手也不受控制地往上一抬,只听“蹦”一声颤音,弦断了。
  四毛愣住了。
  三奶奶也愣住了。
  醒过神来的三奶奶手忙脚乱地尝试着把弦给接上,不巧,三爷溜溜达达地也来到了西厢房……
  九叔听到声音背着手走了进来,手里掐着一壶酒,放到了三爷的面前。“你能哩!打孩子!呸!”
  三爷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把酒杯斟满,然后一饮而尽。
  九叔不是谁的叔,不管谁都管他叫九叔。九叔爱唱戏,并且是村里小剧团的“团长”。这个小剧团就是农闲时几个爱唱的人临时拼凑起来,排了几出小戏,正月在村里演几场,演出些许热闹。
  九叔出头,把三爷“请”到这个小剧团拉胡弦,三爷的加入使这个小剧团如虎添翼,慢慢地在十里八乡都有了名气。
  九叔戏唱得好,扮相也好,扮相好的九叔还娶了常来村里看戏的“一枝花”金凤。
  如果没有金凤,剧团就是个普通的乡村剧团。   如果没有剧团,金凤就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子。
  金凤化了妆,穿了戏服,兰指轻翘,身姿摇曳,一个云手,一声轻叹,鼓声呛呛,弦音乍起,眼波流转之时,便让人甘心在她飘忽的水袖里痴迷不醒,在她顾盼回眸中长醉痴迷。
  三爷的弦声便有了更多的韵味,金凤唱戏的时候也亦如霜天傲菊,清俊俏丽。高音之时,朗润明快,恰如裂帛之声;低音到处,低回婉转,似有诉不尽的缱绻愁思。三爷便闭了眼睛,修长的手指在弦上轻挑慢拨,和着金凤或高或低,恰到好处,极尽风流。
  三奶奶不喜欢金凤,所以她从来不去看戏。但是她喜欢听,喜欢听三爷的弦声,听了几十年也没有听厌,这似乎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村里人热热闹闹地挤在戏台下看戏,只有三奶奶静静地坐在炕上,听着夜风传来三爷那时断时续的弦音。
  在三奶奶耳朵里,金凤唱得再好听,也是三爷的弦给托着。如果没有三爷的弦音,金凤就是一只嘎嘎乱叫的鸭子!
  对,就是那只不下蛋的灰毛鸭子!三奶奶想到这,无声地笑起来,和着那窗外清冷冷的月华,脸上便有亮晶晶的东西滚落下来,把手里缝制的衣服濡湿一片。
  金凤从戏台上倒下的那一刻,三爷的弦音“嘎”地拉出了一个长长的颤音,伴着人们惊慌的叫嚷声。没等三爷站起身,九叔已从台后跑出抱起金凤,三爷缓缓地坐回了椅子上,攥着胡弦的手轻轻地颤动着。
  金凤的嗓子再也唱不了戏,唱不了戏的金凤便哑着嗓子和人们比比画画地说着话。三爷也别扭地跟着比画着,眼波流转之时,三爷的手势变得更加迟钝。金凤的目光飘到了别处,转过身的时候,带起的风似乎把三爷的心也刮得踉踉跄跄。
  金凤走的那天,雪花冷冷清清地飘落着,三爷坐在自家凳子上,呜呜咽咽的弦音和着他那沙哑的嗓音随着袅袅的炊烟在村里流淌着:
  凤求凰一曲呀两心相印
  哪堪这明半双心对孤灯
  无奈今番被情困
  鹿撞心头梦不成
  犹如吞下连针线
  刺人肠肚哇系人心
  难熬夜残更露尽
  ……
  三爷拉着胡弦整整唱了三天的《凤求凰》,直唱得三奶奶的眼睛红了肿、肿了又红,三爷面前的饭菜被三奶奶端来端去的直至变了颜色也没动一下。
  三奶奶请来了九叔,九叔进得屋来,坐在三爷的面前,和着弦音、闭着眼睛跟着唱起来:
  凤求凰一曲呀两心相印
  哪堪这明半双心对孤灯
  ……
  弦音落下的时候,三爷低着头。九叔站起来向外走去,一句话飘到了三爷的耳朵里:
  “她不是卓文君!”
  三爷默默地坐了许久,抖抖地站起身,把胡弦高高地挂在了西厢房的墙上。
  霞  衣
  金凤推开那扇褪了色的大门,木门“吱吱呀呀”地在静谧的清晨响起。
  晨雾和炊烟在小村的上空盘盘绕绕,裹挟着潮气不声不响地飘在金凤的眼里,金凤痴痴地站在门口,此刻,她的心静得能滴出水来。
  九叔在睡梦中喊了一句,嘴角上的涎液把枕头濡湿了一大片,腿脚使劲地蹬着几下。金凤惊得跑进屋来,看着紧皱着眉头兀自乱蹬的九叔,也不言语,只是用腰间的围裙擦了擦手,把那两条油黑健壮的腿放进有些凉意的被窝里,复又走出院子。
  金凤看着炊烟缥缥缈缈地在树梢间缠绕,隐隐约约地摇摆着她泛滥的心事,她似乎听到了自己不断加快的呼吸声。
  金凤在这化不开的缥缈中徘徊了几圈,心里湿嗒嗒地淋着雨意,只是靠着院子里的枣树感受着一种湿漉漉的孤独在她的周围弥漫开来。
  你只是在唱戏,你把自己也唱进去了?九叔把脑袋凑近金凤,热气呼在金凤的脸上。
  金凤的心激灵灵地打了一个寒战,慌慌地把九叔赶出脑海。
  想当年,九叔、三爷他们几个风风火火地把村里的小剧团鼓捣得煞是热闹,三爷拉弦,九叔唱戏,金凤的加入,使这个小剧团更是如虎添翼,在十里八乡闻名遐迩,让萧条单调的冬季因为他们而变得纷繁热闹起来。
  金凤家距离戏台也就十多米远,打从嫁过来那天起,她就和这个戏台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喜欢看戏,也喜欢唱戏,胡弦一响,穿上凤冠霞衣,幔布掀开一出出折子戏,每一个角色就是她自己,水袖婉转,莲步轻移,演绎着世间万千传奇。三爷的弦声在衣袂飘飘中化作万千飞蝶,缱绻缠绵着不能免俗的生离死别。
  夜深人静,灯影摇曳,浓妆拭去,头饰摘除,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她只是九叔的女人。
  九叔的女人心里只能有九叔!
  三爷的弦声写满故事,金凤飘忽的水袖在戏台上舞弄輕烟,合着弦声演绎着戏中的故事。
  金凤失魂地倒在戏台上,三爷的眼睛如此深邃,就像两个黑黑的漩涡,一点点地把她吞噬进去,那一刻,是在戏里还是在戏外?她把自己旋转在冰冷的夜风里,长长的水袖收在掌心,在眼波流转中,三爷的弦声缠住了她的心。
  如今戏台已经空无一人,黑夜包裹的沉重在小村冰冷的薄雾里弥漫,金凤的眼睛里便有了一层水雾在心头化作点点滴滴。
  幕布缓缓地闭上,台下的人唏嘘嗟叹,总不过是惋惜于这场戏没有完美地演绎到最后。殊不知,弦音托起的那声道白,只是有人想从戏中走出来。
  九叔的眼睛像一把剑,直直地穿透金凤密闭的内心。九叔不言语,只是冷冷地用剑一般的眼光在金凤面前舞动着,舞得密不透风,让她的心有种喘不过来气的感觉。
  金凤日渐憔悴下去。
  曾经灵动的眼睛逐渐失了神采,终日里静默着,当胡弦声如诉如泣地响起时,金凤失了神的眼睛里便多了层散不去的水雾,水雾风起云涌,很快就凝结成霜、成露、成水,在杀气腾腾的剑气中化作漫天的飞沙走石。
  金凤紧紧地抓住九叔的衣袖,眼角有一点点泪光在灯影里闪烁。
  “我终是要负了你,我要走了。”
  “我以为,我脱了这身戏衣,便能做回自己,可是……可是……”
  金凤的脸苍白如纸,把枕边的一套艳红戏服衬托得如霞似锦。
  “你的心还在戏里……”九叔眼睛里已经不见了刀光剑影,只有一丝哀婉在鼻翼间翕动。
  “让我做回自己吧……”金凤眼里的雾气打湿了枕边的霞衣。
  九叔转过身,稍倾,手里托着胭脂水粉,打开,便有香气在灯影中流动。
  金凤依在九叔的怀里,拿着圆镜端详着憔悴的自己。
  良久。
  一只彩笔颤颤地在金凤手中舞动,很快,镜里出现了一个风华绝代的曼妙女子,她轻轻地抚摸着光华流动的霞衣,嘴角浅笑嫣然,九叔抖开霞衣裹在金凤的身上。
  金凤抬手,一个盘腕,兰指轻翘,指尖已点在九叔的额头,一声喑哑的道白响起:“你呀……”
  金凤的手慢慢地垂了下去,眼睛直直地望着外面逐渐浓郁的夜色,微微张开的嘴里似有万语千言要说出来。
  灯光摇曳,九叔用颤抖的手把金凤的眼睛轻轻地合上,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
  似有梆声咋起,呜呜咽咽的弦音在村庄的上空缥缥缈缈地流动着。
其他文献
这个冬季没有下雪  没有弥漫的硝烟  却不缺少素的白  一袭洁白的防护服 不需要羽翼  一只白口罩 不需要伟大的言语  一双明眸 就可以情满心房  你选择了“逆向而行”  我知道  你的笑容可以融化病毒  你的巧手可以修復绿色  你穿梭在病区里  守护着生命的平仄  一个肺叶有着全国人的呼吸  你用行动  书写着温暖的中国故事
期刊
小时候  我凝望天上的云儿  一朵 一朵 又一朵  轻柔的白云  给我带来许多幻想  冬季里  我常常透过窗棂  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  一片 一片 又一片  我小心地捧在手心里  看她漸渐地融化 消失  长大了  我喜欢看新娘出嫁  头上的白纱巾  一缕 一缕 又一缕  我好美慕白色  然而  我心中的那片白色  是天上的云儿  是飘落的雪花  还是新娘头上的纱巾  不 都不是  白色 是生命的色
期刊
世间已不易,时常侵扰着雾霾尘灰  一次次努力清扫  绿水青山正向人们贴近  冷不防呼啸而至的新型病毒  又肆虐在人间大地  陡然,阴云密布  仿佛春色动摇,寒光阵阵  年的喜庆染上了病毒的狰狞  风暴来临  震颤吗?震颤数次拷问灵魂  忐忑吗?忐忑开始心急如焚  而那迎向风暴的身影  早已逆行,早已  在刀光剑影里电闪雷鸣  白衣勇士握紧的拳头  似寒风里的烈焰,燃起的责任  你的身躯是钢铁的吗?
期刊
春风送来的惊雷在耳畔炸响   冰雪覆地,像一块发白的毛玻璃   我的肺叶隐隐作疼。没有谁   敢沿着这条河流急驰,除了他们   ——在急流中构筑堤坝,在风口处   扼住浪尖,每一個险滩都有   他们拢起的围网。  是的,我和他们一样,  赤手空拳凿冰而行   也有对疫疾的忧惧,在每一道寒气   扑面而来时将自己托付给一张   薄薄的口罩。如果,口罩也会说话   我们必然会听到另一种声音——   寒
期刊
年  又平静地活过了一年  冷眼旁观  黑夜仍以  光芒的名义升起  如同那句经典——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年三十晚上  再次到河边折梅  这千年不变的芳香  这不能开口作证的事物  又一次壮了我的贼胆  寂 静  一只黑猫  在雪地上行走  转头的瞬间  我看见  两朵红梅  祠 堂  长廊 绣鞋 屋脊高而深红  百年及以上的大木 梅干的   菜 雨季  门前有流水 流水照着姑娘  姑娘
期刊
1.骆驼蓬  我们已踏上归途  像往日一样满足,盘算着  下一次的出行。短暂的沉默  我的目光投向车窗外  荒野浩大,雨就要落下来  天低,地平。亘古的神秘  平铺过来。我们走向那儿  顺应魔力的牵引。当盛开的  骆驼蓬,像星火点燃荒原  我们的人类之心再次臣服  此刻,荒原属于骆驼蓬,  白色的繁花属于种子  我们一无所有,又拥有  整个世界。我们从天地间走出  像人类的第一支,走入历史  2.
期刊
家乡兴化地处苏北里下河腹地,那里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  水乡人喜欢吃鱼。水乡人更喜欢抓鱼。网鱼、钓鱼、叉鱼、张鱼等这些抓捕方式,都是水乡人最拿手的。  鳅鱼即是泥鳅。是我们小时候最常见的一种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渐渐懂得了,鳅鱼除了可以做一道美味菜肴,其自身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而使它身价倍增,从农家饭桌荣跃上了大酒店的宴席,这可是真的鲤鱼跳龙门了。  鳅鱼不同于
期刊
我刚出生时,我的家在运河的另一边,上小学总要经过同安桥,去公园玩耍时也要经过同安桥。每天看着涓涓的河水流过,伴随着上学的紧张和恍惚,伴随着去公园时的兴奋和期待,那条河流陪伴了我多少个日子,数不清了。  时光流逝,我渐渐长大,同安桥也由原来的步行桥被翻新。从前推着电瓶车一步一步走上桥遥望运河,如今坐着车运河在眼中忽闪而过,看不真切,我不禁非常想念。晚上散步,走着走着,上了桥,远方一望,我吸了口气——
期刊
一  那时我叔叔不到二十岁,他结束了学生生涯,跟随自己的姐夫学起了木工。  他是一个腼腆的青年,消瘦,脸上总在微笑着。我们这个家族的人,大都是这样,不善言辞,自律,或有轻微的自卑感,瘦,喜欢笑。这些特质,使我们的农民生活过得平淡而保守,也相对安全。  我叔叔认认真真地当起了木匠。从学校回到农村,他适应得波澜不惊。他不叛逆,从乡间少年,一直到成年,几乎未曾让家里父母操心。时代投射在他的身上,影响微弱
期刊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又响亮地发出了“堅定走生产发展的、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近年来,常州,作为长三角发展的中轴,在新农村的建设的更高起点上,在43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  笔墨当随时代,文学讴歌生活。常州市作家协会、翠苑杂志社联袂组织、积极筹划我市美丽乡村建设题材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