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食堂岁月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tong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七七年,我有了第一个食堂,准确地说是我们的食堂。十六岁的我有了一份正式工作,在城伍河中小学做代课老师。
   那是一个长阳西南边界的学校,翻过一座山,就是五峰县的白鹿庄,可谓是一脚踏两县的地界儿,没有公路,没有电灯,偏远而闭塞。
   学校不大,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一,用当年官方的话说叫戴帽子的小学。六个班,大多都是走读生。学生老师的食堂在一间教室后面,中间没有隔板,三面的门,四通八达。
   学生的饭都是自家带的,用一个大瓮甑层层叠叠码上来,架上柴火蒸得大气腾腾,学生的饭碗都是搪瓷的,隔一层加一个木格断开,红薯洋芋、包谷麦面、生的熟的各种气味混在一起,那时没有铝皮盒,所以每到中午开饭的时候,最下面两层的饭碗里常常是青一道黄一道,说不清是泛起的甑脚水还是上层滴下的蒸汽水,稀糊糊的,不好看,也不好吃,但那样的条件学生都习惯,所以干也好稀也好,站队,拿饭,开开心心地吃完了又上课。
   老师的食堂稍微好一点,大师傅可以炒个白菜或是青椒豆豉,黄澄澄的苞谷饭加懒豆腐,用土家人的话说,面饭懒豆腐,草鞋家织布,那是上了书的,何况学校还有块校田,茄子辣椒南瓜豌豆并不缺少,有时十天半月还可以凭票在食品公司买点猪肉打打牙祭,吃顿荤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供销社背脚(土家人用背架专门给人背东西称为背脚佬)的背着一篓鸡蛋下窝坑子的石板路,脚下一滑,虽然拚尽全力相救,鸡蛋还是摔碎了一大半。学校的吕邦家老师是事务长,他得知这个信息之后,立即拿着几个盆子就往供销社跑,当我们还没回过神的时候,他已经笑嘻嘻地把两大盆鸡蛋汤买回来了。
   二角钱一斤,还不要票,哈哈,发财了,吕老师说。记得我的月工资是二十元,二角钱一斤的鸡蛋汤,算算,真是赚大发了,二块钱居然可以买到十斤蛋汤,原来七角钱一斤的鸡蛋摇身一变成了两角钱的蛋汤,谁说没赚呢?那段日子,我们上顿下顿都是吃的鸡蛋。
   吕老师有一手好厨艺,他把鸡蛋变着花样做,打鸡蛋汤,煎鸡蛋皮,蒸鸡蛋糕,实在不行就煮薄荷蛋、石磙蛋(土家人称茶叶蛋为石磙蛋,实际上是清水煮鸡蛋,没有加进佐料)。也就是在那时,我跟着吕老师学会了鸡蛋的各种各样的做法,也跟着食堂的大师傅学会了做苞谷饭。
   后来辗转多所学校,也同样给学生炖过饭,也给厨房的师傅搭过手,但似乎记忆都不太深了。
   现在我工作的学校,食堂是两层大楼,漂漂亮亮地独立于校园西北,取名弘慈楼,顾名思义,学校把一腔慈爱倾情给予了学生,这倒和四十年前一模一样。食堂一次可供2000多人进餐,只是不再把师生食堂分开,两样的身份一样的饭菜。
   走进餐厅,窗明桌净,那一排玻璃小门,是餐厅和工作间的分界线,窗前,一字排开的十多个窗口都挂有一个刷卡机,方便快捷还不用找零。窗后,是清一色的现代化操作间,冰箱、冷柜和各种不锈钢的厨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儿,操作间、储物间、冷藏间,一间一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瓮甑炖饭的日子一去不返,而今的学生恐怕连见也没见过了。
   透过电视屏幕,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看得一清二楚,洁白的工装濡染出一身优雅。抬起头,我看到餐厅正墙上挂有几块奖牌,那是近年食堂参加各级厨艺比赛的成果,这些牌子,给食堂增添了一抹亮色,让人走进食堂心中就格外一暖。
   每次到食堂进餐我就有这种感觉,温暖而舒适,点一份餐,坐在靠窗的桌子上,一边享受着清风和阳光,一边与学生聊着校园的生活。有时看着孩子们从那么多菜盘中挑出自己喜爱的菜肴,就替他们由衷地感到幸福。
   僅仅四十年,那个又低又矮又潮湿的食堂竟成了传说,也仅仅四十年,苞谷饭和懒豆腐居然成了如今餐桌上的奢侈品,四十年的食堂变迁,把我们的日子丰润起来了。我常想,再过四十年,我们到底要吃什么?
其他文献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走在路上突然看到某个似曾相识的面孔,定睛一看却发现是自己认错了,对方可能只是神似或有某些特征和自己认识的人相似。那么,世界上是否可能存在两个并非双胞胎,却有着相同面容的人呢?  “完美分身”存在的概率有多大  就像双胞胎里也有龙凤胎,不仅是相同性别的陌生人可能拥有相似的面容,不同性别的陌生人也可能长着类似的面孔。  借助发达的社交网络,跨越多个国家,摄影师弗朗索瓦·布鲁内
期刊
我们似乎较少见到关于阅读艺术的讨论。而实际上,阅读的艺术是存在的。可以说,人类的许多活动都有艺术存在。  那么,阅读,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自然也有关于阅读的艺术存在。在国民阅读状况正在引起全社会重视的当下,我们很有必要来讨论一下阅读的艺术。  一生熟读几本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通常情形下,大凡谈到读书,人们往往首先主张多读,继而强调读懂——识破,至于熟读的主张说得并不
期刊
世人皆知李白狂傲不羁,名动天下,粉丝古往今来不胜枚举,诗圣杜甫也经常赋诗表达思念之情。然而,这颗历史上闪耀的巨星也追星——谢安。  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人。年少便以清谈出名,才华横溢,风雅温和。如果说嵇康是魏晋风骨的集大成者,那么谢安便是魏晋风流的最佳诠释。  谢安年少便惊才艳绝,颇受当时名士的推崇与赏识。  四岁时,晋朝权臣桓彝曾夸赞过谢安:“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东海何许人也?被
期刊
左局长经常回忆起自己那次红脸出汗。年上,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部冼部长到会指导并讲话。冼部长在会上点出左局长存在的几个苗头性问题,让他瞬间脸红起来,额头冒出黄豆粒大小的汗珠。冼部长平易近人,微笑道:“老左同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也别太紧张,用纸巾将汗水擦去再发言。”左局长神态尴尬,憨笑说:“首长,您的批评就是一剂良药。这样红脸出汗有益健康,我要用汗珠给自己长点记
期刊
最近买了一套丛书,共计九本。作者是我欣赏的一位作家。很久没买纸质书,收到快递那天,似回到学生时代,重新有了一份领到簇新课本的喜悦。电子时代,文字无处不在,它们附着于手机、Kindle,不占地方、不费纸张,只需一个软件便可将它们悉数装下。曾经为了轻省便利,也常拿Kindle看书,久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待重新拿起纸质书翻阅,久违的阅读体验又回来了。  一页一页,指尖触及的不再是坚硬的显示屏。它们白洁、
期刊
《菜根谭》上有句话是这样的:怒雨疾风,禽鸟戚戚;光风霁月,草木欣欣。意思是说,自然界里的狂风骤雨,会给鸟类带来悲戚,而朗月清风,会使草木欣欣向荣。自然界是这样,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这句话的后半部分,说的就是宽恕的崇高美德和无穷力量。   就人类社会来看,宽恕永远是温煦的春风,沁润的甘霖,给人、社会和国家带来安宁和祥和。   我国古代有个“将相和”的
期刊
闲来无事,翻看中学时代的日记,不料在日记的空白处发现先父记载的一则账单。先父刚于去岁腊月里过世,他的遗物都被我们在六七那日烧个精光。今日还能得见父亲的笔迹,是不是父亲对今世的恋恋不舍?是不是上苍对我们怀念父亲的丝丝恩舍?  这则账单的时间,据我推测是1992年正月以后。这份账单上有我媳妇的名字。那年正月初三,我和媳妇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礼是在老家举行的,父亲为此大宴宾客三日。这是父亲第一次也是
期刊
清华大学余秉楠教授是一位杰出的艺术设计教育家,长期从事平面设计、字体设计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的余秉楠被公派前往民主德国莱比锡平面设计与书籍艺术大学深造。余秉楠肩负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从此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他立志成为一位能独立设计拉丁字母印刷字体的设计师。   刚到德国时,余秉楠的导师只要求他练习写字,而不允许参照临摹,这使余秉楠感到有些束
期刊
1926年,诗人里尔克因病去世,享年51岁。他一生渴望孤独,却又无法忍受孤独。他的一生抛弃了所有爱过的女人,但他死后她们依然爱他、称颂他。没有人可以模仿里尔克的人生,但许多诗人却试图模仿里尔克式的爱情。  “里尔克的传人”们常道:“我看透了爱情,想找个俗人过日子!”——说实话,敢和诗人结婚的女子,也是“稀世珍宝”。因为,为诗人定制的“实惠婚姻”,往往超出常人的认知。  一个诗人应该找位什么样的伴侣
期刊
毕淑敏读《海的女儿》,8岁时,伤感于美人鱼变成水泡;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读出妈妈对孩子的爱;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48岁时,读出了灵魂,为了寻找灵魂,人鱼抛弃了海底“瑰丽丰饶”的物质生活,毅然离开亲人。其间尽管旅途漫漫,肉体和精神经受了“磨砺”和“煎熬”,但她顽强、坚定、永不放弃。安徒生借鱼写人,这正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生活角色的转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