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互教互学,高效课堂”不仅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参与,并充分展示各自的个性,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在互探、互学、互教、互帮、互促的过程中,将个人的发现转化为共同的财富。本文结合英语教学的实践,就教学中“互教互学,高效课堂”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教互学 高效课堂 心理品质 创造精神
所谓“互教互学,高效课堂”,就是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互助,互教互学,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进步。因此,我们创设“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一、学生自学——“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如高一Unit 8 Sports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Learn key expressions: stand for, because of, would rather, take part, in preparation for, dive into, the same … as, prefer to do something than do something.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Be able to recite three paragraphs of the text.
Be able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Abraham Lincoln,using the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二、小组讨论──“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程度各异的学生6人(优等生2人,中等生2人,差生2人)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够完整。这时,教师不能讲解、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学生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如高一Unit 4 Earthquake是阅读文章的标题,它又是该文章的中心和主题,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 Why do earthquakes happen?
(2) What will the cities be 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
(3) In what provinces in China did earthquakes happen in the past?
(4) In what other places of the world do earthquakes often happen?
(5) How can we prevent the buildings from destroying in earthquakes?
就标题创设的上述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于earthquake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激发了学生阅读该课文的兴趣。待到深入阅读课文时,理解起来就容易了。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三、组际交流──“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如高二First aid是阅读文章的标题,它又是该文章的中心和主题,围绕标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text and how is the text organized?
(2)How many parts are the text divided into and what are they? 通过引导、解答,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获得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练习评定──“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检测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如,当学习复合宾语中的宾语是不定式的时候,先用形式宾语it代替不定式,把不定式置于补语之后,即:主语 谓语动词 补语 不定式。在练习中,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句型转换练习。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思考,很快能把这句转换成如下几个句子:
(1)He feels it his duty to help the poor.
(2)I think it difficult to find a true friend.
(3)We find it important to practise speaking English every day.
(4)She believes it necessary to tell him the truth.
(5)They consider it useful to buy an English dictionary.
(6)You make it clear to talk with your partner.
总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着眼于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08
(2)刘绍忠.中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
(3) Dale Scott Ridley, Bill Walther. 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 北京: 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 2010.06
关键词:互教互学 高效课堂 心理品质 创造精神
所谓“互教互学,高效课堂”,就是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互助,互教互学,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进步。因此,我们创设“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一、学生自学——“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如高一Unit 8 Sports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Learn key expressions: stand for, because of, would rather, take part, in preparation for, dive into, the same … as, prefer to do something than do something.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Be able to recite three paragraphs of the text.
Be able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Abraham Lincoln,using the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二、小组讨论──“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程度各异的学生6人(优等生2人,中等生2人,差生2人)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够完整。这时,教师不能讲解、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学生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如高一Unit 4 Earthquake是阅读文章的标题,它又是该文章的中心和主题,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 Why do earthquakes happen?
(2) What will the cities be 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
(3) In what provinces in China did earthquakes happen in the past?
(4) In what other places of the world do earthquakes often happen?
(5) How can we prevent the buildings from destroying in earthquakes?
就标题创设的上述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于earthquake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激发了学生阅读该课文的兴趣。待到深入阅读课文时,理解起来就容易了。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三、组际交流──“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如高二First aid是阅读文章的标题,它又是该文章的中心和主题,围绕标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text and how is the text organized?
(2)How many parts are the text divided into and what are they? 通过引导、解答,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获得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练习评定──“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检测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如,当学习复合宾语中的宾语是不定式的时候,先用形式宾语it代替不定式,把不定式置于补语之后,即:主语 谓语动词 补语 不定式。在练习中,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句型转换练习。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思考,很快能把这句转换成如下几个句子:
(1)He feels it his duty to help the poor.
(2)I think it difficult to find a true friend.
(3)We find it important to practise speaking English every day.
(4)She believes it necessary to tell him the truth.
(5)They consider it useful to buy an English dictionary.
(6)You make it clear to talk with your partner.
总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着眼于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08
(2)刘绍忠.中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
(3) Dale Scott Ridley, Bill Walther. 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 北京: 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