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德在4000多年前,就成为中原农耕民族与塞外边陲民族沟通、交往的桥梁,也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地。建国后,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党和政府大力改善和修建公路。1978年以后,特别是近十年来,承德交通实现了新的腾飞和跨越。
一、承德古道交通
4000多年前,承德就是中原文化与北方各民族文化传播的必经之地,与北京、辽宁、内蒙等地也有道路可通,因而也形成了承德“路”的雏形。到了清代,清帝修建了“御路”,同时,水路也成为承德与外界联系的主要运输方式。在考古学上,正是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为主的时期,在丰宁县、围场县出土的粗陶器、刮削器等文物史料证明,这一带已有和中原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时期相近的而又具有北方草原地方特征的细石器文化。在滦河流域,平泉、隆化、滦平诸县境内发现绳纹灰陶片、陶器,这些文物史料较红山文化较晚,受龙山文化较深,并具有北方草原地方色彩的类型。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先进的中原地区文化是通过承德各地区传播到北方诸民族,所以,当时承德一带的古道交通不仅和现辽宁省朝阳地区的辽河流域有道路可通,与内蒙赤峰的西拉木流域及向南经宽城、经北京延伸到中原地带也有道路可通,这应该是承德通往外界道路的雏形。
秦末汉初,承德境域一度为冒顿所占领,当时形成的古城邑、村落有数十处之多,这些古城邑作为当时交通联接站点,这一带古道路上常为其军骑所驰。公元前119年,承德一带为汉室防范匈奴所置的军事防御地带,称为“塞地”。《汉书》曾记载:“至孝武世,出师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缴,起亭燧,筑长城,设屯戌以守之”。东汉初期记载“朝发穹庐,暮至城郭即其地”,说明当时承德一带的道路通畅方便。秦汉时期已形成中原通往东北及北部边锤地区的卢龙塞道(出喜峰口)和平冈古道(出古北口)。到了南北朝时期,“卢龙塞道”和“平岗古道“仍畅通无阻。宋辽时期,辽代五京之间往来,元代大都府之间相互沟通,形成了承德地区较早的道路骨架。
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创建“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元朝,这一时期,承德地处上都、大都、大定府三大都邑之中,三大都邑的联系道路都须经过承德。1368年,明太祖统一全国,先后在滦平、兴隆、平泉等县境内设卫所,当时承德一带是明边防兵营所集聚地区,因此,承德仍然是北京通往东北、辽东的主要交通干线。
清帝出于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的需要,选择了热河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古建筑群”。“御道”和“官马大道”皆自北京经今河北境内通往全国,也形成了当时清代主要道路网,清朝历代帝王曾有出巡的惯例,出巡是以北京为中心,大致分为“北猎”、“东巡”、“南幸”三个方面,除“南幸”视察江南不经承德外,“北猎”、“东巡”都经过承德,使承德成为连接北京、内蒙和东北的交通枢纽,形成以承德为中心的御道。清帝在其统治的200多年里,历代帝王来承德或经过承德约有100余次,大部分是走“京承御道”。此外,清帝专门修建了从避暑山庄到温泉的长达40公里的御道,这条道路即现在的承德至玲珑岭至汤头沟门的公路。
1790年,马嘎尔尼勋爵的使团成员胡特涅尔曾经这样描写:“从北京到热河的御道全长418里,每年全面维修两次。这段道路位于交通大动脉中间,宽十尺、深一尺厚,是由沙子和泥土混合而成。由于湿度适宜、夯实牢固,因此就像水泥一样坚实。这条御道就像我们的社交沙龙的地板一样光洁、漂亮,总是有人在不停地打扫,不仅扫去路面上的每一片落叶,甚至任何灰尘都不能有。道路两旁是蓄水池,每隔200米一个,人们费力地从很远的地方挑来水,灌满蓄水池。当皇帝要经过这里,道路会被修饰得华美无比,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也比这更漂亮地一条路了。”
承德市现西大街就是当年的“御路”,为了显示皇帝的气派和威严,就在东起火神庙,西达水泉沟口修建了三座牌楼,清朝皇帝来避暑山庄、外国使臣及王公贵族来承德朝觐皇帝都要经过御路上的三座牌楼,届时,牌楼上要张灯结彩,邻街的商家店铺还要负责清扫御路,洒水泼街。《中国历代帝王秘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皇帝大军,昼行夜宿,经过整整8天时间,终于进入热河街。驻热河的大员听到前锋营通报以后,热河都统、道台、协领、承德知府、县官,以及避暑山庄总管等,都要到头道牌楼前面来接迎。”可见,头道牌楼是当年承德地方官员城外迎宾之地。清朝皇帝建“避暑山庄”、辟“木兰围场”后,称承德为“左通辽沈、右引回回、北控蒙古、南制天下”的第二政治中心,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军事需要,促进了承德道路的形成与发展。
除御道之外,承德与外界往来,水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承德市境内有滦河、潮白河、辽河三大水系,历史上水运曾经是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自市区至唐山段的滦河河道还可以通航。
清代时,草市渡口是武烈河东西两岸商旅来往承德市内外的重要渡口。在清代《承德府志》中,有过这样的记述:“滦河流经水宽三里,狭亦里许,每年十月村民编织为围,鳞列水饮,用山石垒成环洞形,架上巨木,上铺秫秸,垫土压实。好似在渡船上行走一样。春秋雨季拆桥后用船渡。”康熙、乾隆、道光、光绪等帝不断的修筑堤坝,完善码头。《承德府志》中记载:“在府志东教场迤北,东大河西草市不数十武,商贾经行病涉,热河道海忠,于道光十年,捐置渡船两支,恐再勒索诸弊条析款,日刻石二竭,分立东西两岸,明示行旅。”表明当时这里是比较繁兴的渡口及码头,上个世纪初,草市渡口仍然很繁荣,1935年伪满州国时修建了木质结构的承德公路大桥,才结束了来往东西两岸靠涉、渡的历史。
二、近代交通状况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承德先后修建、改建了铁路、公路,在日伪时期建设了民用航空机场,承德交通已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一)公路发展情况
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后,建立中华民国,由于军阀混乱,互争地盘,原有的御路多年失修,交通受阻,城市交通发展缓慢,清末至解放前,承德城区面积仅6平方公里,路宽不足4米。 随着汽车的出现和欧美最新修筑公路方法传入中国,在全国修筑公路新形势影响下,民国6年(1917年)4月,热河道尹公署同热河警务处发文,要求各县调查驿路并通令速办理修路,对已修道路加以保护。经调查,当时承德境内共有驿路1475华里,驿路最宽处为5尺。民国8年(1919年)北京商人陈中钧创办燕京汽车行,并购置两辆汽车,对北京到承德的道路进行了整修,这两辆汽车来往于北京与承德之间,这也是热河省当时汽车运输业的开始,也代表着承德通过公路与相邻城市开始进行物资交流的开始。
1922年,热河特区修筑了承德经古北口至北京、承德经平泉、凌源至朝阳、围场至赤峰的公路,这些公路都是在清末驿路基础上经过整修改建而成的,技术标准很低。承德市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中记载:1928年7月,建热河省,省会设承德,各种机构设立后即着手普查公路,确定立即恢复改善和重点养护的路线,当年可以通汽车的路线包括:承德经滦平至古北口90公里,承德至平泉90公里,平泉至喜峰口100公里,平泉至赤峰202.5公里四条公路。1929年,热河省建设厅,将全省公路分为省、县、村三级,确定了承德通往辽西、北京、内蒙三大省路干线。1933年3月4日,日军占领承德后,先后改建和修建了承德经平泉、凌源、朝阳至锦州、承德经滦平至古北口到北京、承德经鞍匠、盘道梁、营子、兴隆至黄崖关、承德经隆化、围场至赤峰、承德经滦河镇、大屯、凤山至丰宁等主要公路。1945年至1949年10月1日,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北京至承德公路曾进行部分整修。
(二)铁路及航空的发展
承德市档案馆珍贵档案中记载:1922年,时任热察绥巡阅使、热河都统王怀庆给滦平县知事方大年下令,集股创办京热民业铁路,并令方大年查看沿途路线及所经地方有无妨碍和纠葛等问题,并于七天之内核办。说明当时的承德,虽然资源丰富,但交通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最终,这条铁路还是没有修建。1934年12月,叶柏寿至平泉铁路竣工通车,1935年2月,平泉至承德铁路建成通车,1936年,日本人占领承德后,为了方便军资、物资的运输,修建了古北口至承德的铁路,后来,部分线路被拆除,承德火车站建成投入使用,另外还修建了一些通往深山区的“警备道”。
承钢铁路专线是1939年日伪时期修建的,战争时期遭受毁坏。在1956年为了配合承钢建设而重新修复,东起承德火车站,西至双滦区滦河镇,全长21.6公里。主要负责承钢、滦电、油库、粮库以及双滦区工业企业的货物运输,这条铁路对承德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这条铁路拆除。
1938年,日伪统治时期,承德飞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新中国成立后承德交通网络的发展
建国后,承德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有了初步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承德交通并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同时,也制约着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 1990年后,公路交通网络得到了初步的发展,2002年,承德确定了交通网络发展规划。
(一)公路
1948年11月,承德解放后,非常重视公路交通工作,热河省人民政府通知各县迅速整修公路,恢复交通。
1949年至1951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热河省公路管理局将承德至古北口、承德至锦州、承德经隆化、围场至赤峰这几条干线作为重点恢复路线,1952年,重点修建承德赤峰西线和承德兴隆线,京承线广仁岭改线工程开工。1965年在加强战备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指导下,承德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公路建设,直到1979年,承德市及各县区实现了县县通油路的网络。
(二)铁路
京承铁路:1953年,京承铁路修复工程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所规定的八条干线之一,于1955年末开始进行施工, 1959年10月,京承铁路通车,京承铁路是承德市主要的铁路运输通道,承担北京及其它地区与承德地区的货运、客运的主要任务。至今为止,这段铁路已经有54年的历史了。
锦承铁路:是承德市与东北连接的铁路通道,修建于1956年,途经承德市、承德县、平泉县,境内全长111公里。
京通铁路:又名沙通线铁路,修建于1973年,承德市境内全长242公里,途经滦平县、隆化县、围场县。该线主要承担了外地货物的输送任务,对承德的物资运输承担较少。
承隆铁路:与京通线同期修建,为京通线与京承线的连接线,由于本身路线较短,加上京承线与京通线运力已经超负荷或基本饱和,起不到在两条铁路间分流的作用,目前运量不大。
承双铁路:为承德钢铁公司专用铁路,日伪时期修建,1956年配合承钢建设复修,全长21.6公里。
虎丰铁路:为解决丰宁通达铁路问题,于1990年开始建设,当时规划长度为58公里。由于资金问题,仅修建了一期工程天桥至虎什哈段10.5公里。
(三)机场建设
1959年,河北省交通邮电工作会议,确定开辟天津至承德民用航空运输,这也是当时省交通厅“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承德地区民航在承德市原飞机场基础上进行勘测,对跑道及机房等设施进行修复,经过半年的建设及试航,1960年1月投入营运,航线全长210公里,耗时80分钟,于后因河北省省会搬迁,1961年即停航。
可以说,无论从公路、铁路、还是机场建设,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承德的交通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87年3月,时任国务委员、国务院旅游协调小组组长谷牧,在第二次来到承德视察时提出:“承德的旅游资源是丰富的,具有特色的,又靠近北京,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很大,承德紧靠首都,这就是一个优势。承德这个地方将来是以北京以外的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旅游点,最主要的条件是交通。”
1978年至1988年,承德市按照二级路标准修建了京承旅游公路,这条公路是我市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二级公路。全市62个乡镇通车,由国家拨款、群众集资、省地县投资共修建县、乡、村各级公路3391公里,大中小桥247座。可以说,这十年是承德市迄1990年止,完成公路建设最多、工程质量最好、工期短、经济效益最突出的一个时期,效果更为显著的一个建设时期。截止1990年末,全市各级公路4592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倍。其中,国、省道干线公路15条1526.96公里,县级公路24条966公里,区乡公路101条1973.2公里,专用公路5条125.8公里。各级公路交织成网,交通运输四通八达,有力地支援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
如今,承德民用机场、“一环九射”高速公路网、“一环八射”铁路网、京沈高铁项目都在实施建设中。承德将成为东北南下入关,西北、蒙东地区物资出海,密联京津,辟通港口的京津冀辽蒙的区域交通枢纽,届时承德将由塞外“咽喉”转变为京北交通枢纽。
一、承德古道交通
4000多年前,承德就是中原文化与北方各民族文化传播的必经之地,与北京、辽宁、内蒙等地也有道路可通,因而也形成了承德“路”的雏形。到了清代,清帝修建了“御路”,同时,水路也成为承德与外界联系的主要运输方式。在考古学上,正是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为主的时期,在丰宁县、围场县出土的粗陶器、刮削器等文物史料证明,这一带已有和中原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时期相近的而又具有北方草原地方特征的细石器文化。在滦河流域,平泉、隆化、滦平诸县境内发现绳纹灰陶片、陶器,这些文物史料较红山文化较晚,受龙山文化较深,并具有北方草原地方色彩的类型。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先进的中原地区文化是通过承德各地区传播到北方诸民族,所以,当时承德一带的古道交通不仅和现辽宁省朝阳地区的辽河流域有道路可通,与内蒙赤峰的西拉木流域及向南经宽城、经北京延伸到中原地带也有道路可通,这应该是承德通往外界道路的雏形。
秦末汉初,承德境域一度为冒顿所占领,当时形成的古城邑、村落有数十处之多,这些古城邑作为当时交通联接站点,这一带古道路上常为其军骑所驰。公元前119年,承德一带为汉室防范匈奴所置的军事防御地带,称为“塞地”。《汉书》曾记载:“至孝武世,出师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缴,起亭燧,筑长城,设屯戌以守之”。东汉初期记载“朝发穹庐,暮至城郭即其地”,说明当时承德一带的道路通畅方便。秦汉时期已形成中原通往东北及北部边锤地区的卢龙塞道(出喜峰口)和平冈古道(出古北口)。到了南北朝时期,“卢龙塞道”和“平岗古道“仍畅通无阻。宋辽时期,辽代五京之间往来,元代大都府之间相互沟通,形成了承德地区较早的道路骨架。
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创建“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元朝,这一时期,承德地处上都、大都、大定府三大都邑之中,三大都邑的联系道路都须经过承德。1368年,明太祖统一全国,先后在滦平、兴隆、平泉等县境内设卫所,当时承德一带是明边防兵营所集聚地区,因此,承德仍然是北京通往东北、辽东的主要交通干线。
清帝出于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的需要,选择了热河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古建筑群”。“御道”和“官马大道”皆自北京经今河北境内通往全国,也形成了当时清代主要道路网,清朝历代帝王曾有出巡的惯例,出巡是以北京为中心,大致分为“北猎”、“东巡”、“南幸”三个方面,除“南幸”视察江南不经承德外,“北猎”、“东巡”都经过承德,使承德成为连接北京、内蒙和东北的交通枢纽,形成以承德为中心的御道。清帝在其统治的200多年里,历代帝王来承德或经过承德约有100余次,大部分是走“京承御道”。此外,清帝专门修建了从避暑山庄到温泉的长达40公里的御道,这条道路即现在的承德至玲珑岭至汤头沟门的公路。
1790年,马嘎尔尼勋爵的使团成员胡特涅尔曾经这样描写:“从北京到热河的御道全长418里,每年全面维修两次。这段道路位于交通大动脉中间,宽十尺、深一尺厚,是由沙子和泥土混合而成。由于湿度适宜、夯实牢固,因此就像水泥一样坚实。这条御道就像我们的社交沙龙的地板一样光洁、漂亮,总是有人在不停地打扫,不仅扫去路面上的每一片落叶,甚至任何灰尘都不能有。道路两旁是蓄水池,每隔200米一个,人们费力地从很远的地方挑来水,灌满蓄水池。当皇帝要经过这里,道路会被修饰得华美无比,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也比这更漂亮地一条路了。”
承德市现西大街就是当年的“御路”,为了显示皇帝的气派和威严,就在东起火神庙,西达水泉沟口修建了三座牌楼,清朝皇帝来避暑山庄、外国使臣及王公贵族来承德朝觐皇帝都要经过御路上的三座牌楼,届时,牌楼上要张灯结彩,邻街的商家店铺还要负责清扫御路,洒水泼街。《中国历代帝王秘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皇帝大军,昼行夜宿,经过整整8天时间,终于进入热河街。驻热河的大员听到前锋营通报以后,热河都统、道台、协领、承德知府、县官,以及避暑山庄总管等,都要到头道牌楼前面来接迎。”可见,头道牌楼是当年承德地方官员城外迎宾之地。清朝皇帝建“避暑山庄”、辟“木兰围场”后,称承德为“左通辽沈、右引回回、北控蒙古、南制天下”的第二政治中心,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军事需要,促进了承德道路的形成与发展。
除御道之外,承德与外界往来,水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承德市境内有滦河、潮白河、辽河三大水系,历史上水运曾经是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自市区至唐山段的滦河河道还可以通航。
清代时,草市渡口是武烈河东西两岸商旅来往承德市内外的重要渡口。在清代《承德府志》中,有过这样的记述:“滦河流经水宽三里,狭亦里许,每年十月村民编织为围,鳞列水饮,用山石垒成环洞形,架上巨木,上铺秫秸,垫土压实。好似在渡船上行走一样。春秋雨季拆桥后用船渡。”康熙、乾隆、道光、光绪等帝不断的修筑堤坝,完善码头。《承德府志》中记载:“在府志东教场迤北,东大河西草市不数十武,商贾经行病涉,热河道海忠,于道光十年,捐置渡船两支,恐再勒索诸弊条析款,日刻石二竭,分立东西两岸,明示行旅。”表明当时这里是比较繁兴的渡口及码头,上个世纪初,草市渡口仍然很繁荣,1935年伪满州国时修建了木质结构的承德公路大桥,才结束了来往东西两岸靠涉、渡的历史。
二、近代交通状况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承德先后修建、改建了铁路、公路,在日伪时期建设了民用航空机场,承德交通已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一)公路发展情况
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后,建立中华民国,由于军阀混乱,互争地盘,原有的御路多年失修,交通受阻,城市交通发展缓慢,清末至解放前,承德城区面积仅6平方公里,路宽不足4米。 随着汽车的出现和欧美最新修筑公路方法传入中国,在全国修筑公路新形势影响下,民国6年(1917年)4月,热河道尹公署同热河警务处发文,要求各县调查驿路并通令速办理修路,对已修道路加以保护。经调查,当时承德境内共有驿路1475华里,驿路最宽处为5尺。民国8年(1919年)北京商人陈中钧创办燕京汽车行,并购置两辆汽车,对北京到承德的道路进行了整修,这两辆汽车来往于北京与承德之间,这也是热河省当时汽车运输业的开始,也代表着承德通过公路与相邻城市开始进行物资交流的开始。
1922年,热河特区修筑了承德经古北口至北京、承德经平泉、凌源至朝阳、围场至赤峰的公路,这些公路都是在清末驿路基础上经过整修改建而成的,技术标准很低。承德市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中记载:1928年7月,建热河省,省会设承德,各种机构设立后即着手普查公路,确定立即恢复改善和重点养护的路线,当年可以通汽车的路线包括:承德经滦平至古北口90公里,承德至平泉90公里,平泉至喜峰口100公里,平泉至赤峰202.5公里四条公路。1929年,热河省建设厅,将全省公路分为省、县、村三级,确定了承德通往辽西、北京、内蒙三大省路干线。1933年3月4日,日军占领承德后,先后改建和修建了承德经平泉、凌源、朝阳至锦州、承德经滦平至古北口到北京、承德经鞍匠、盘道梁、营子、兴隆至黄崖关、承德经隆化、围场至赤峰、承德经滦河镇、大屯、凤山至丰宁等主要公路。1945年至1949年10月1日,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北京至承德公路曾进行部分整修。
(二)铁路及航空的发展
承德市档案馆珍贵档案中记载:1922年,时任热察绥巡阅使、热河都统王怀庆给滦平县知事方大年下令,集股创办京热民业铁路,并令方大年查看沿途路线及所经地方有无妨碍和纠葛等问题,并于七天之内核办。说明当时的承德,虽然资源丰富,但交通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最终,这条铁路还是没有修建。1934年12月,叶柏寿至平泉铁路竣工通车,1935年2月,平泉至承德铁路建成通车,1936年,日本人占领承德后,为了方便军资、物资的运输,修建了古北口至承德的铁路,后来,部分线路被拆除,承德火车站建成投入使用,另外还修建了一些通往深山区的“警备道”。
承钢铁路专线是1939年日伪时期修建的,战争时期遭受毁坏。在1956年为了配合承钢建设而重新修复,东起承德火车站,西至双滦区滦河镇,全长21.6公里。主要负责承钢、滦电、油库、粮库以及双滦区工业企业的货物运输,这条铁路对承德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这条铁路拆除。
1938年,日伪统治时期,承德飞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新中国成立后承德交通网络的发展
建国后,承德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有了初步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承德交通并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同时,也制约着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 1990年后,公路交通网络得到了初步的发展,2002年,承德确定了交通网络发展规划。
(一)公路
1948年11月,承德解放后,非常重视公路交通工作,热河省人民政府通知各县迅速整修公路,恢复交通。
1949年至1951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热河省公路管理局将承德至古北口、承德至锦州、承德经隆化、围场至赤峰这几条干线作为重点恢复路线,1952年,重点修建承德赤峰西线和承德兴隆线,京承线广仁岭改线工程开工。1965年在加强战备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指导下,承德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公路建设,直到1979年,承德市及各县区实现了县县通油路的网络。
(二)铁路
京承铁路:1953年,京承铁路修复工程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所规定的八条干线之一,于1955年末开始进行施工, 1959年10月,京承铁路通车,京承铁路是承德市主要的铁路运输通道,承担北京及其它地区与承德地区的货运、客运的主要任务。至今为止,这段铁路已经有54年的历史了。
锦承铁路:是承德市与东北连接的铁路通道,修建于1956年,途经承德市、承德县、平泉县,境内全长111公里。
京通铁路:又名沙通线铁路,修建于1973年,承德市境内全长242公里,途经滦平县、隆化县、围场县。该线主要承担了外地货物的输送任务,对承德的物资运输承担较少。
承隆铁路:与京通线同期修建,为京通线与京承线的连接线,由于本身路线较短,加上京承线与京通线运力已经超负荷或基本饱和,起不到在两条铁路间分流的作用,目前运量不大。
承双铁路:为承德钢铁公司专用铁路,日伪时期修建,1956年配合承钢建设复修,全长21.6公里。
虎丰铁路:为解决丰宁通达铁路问题,于1990年开始建设,当时规划长度为58公里。由于资金问题,仅修建了一期工程天桥至虎什哈段10.5公里。
(三)机场建设
1959年,河北省交通邮电工作会议,确定开辟天津至承德民用航空运输,这也是当时省交通厅“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承德地区民航在承德市原飞机场基础上进行勘测,对跑道及机房等设施进行修复,经过半年的建设及试航,1960年1月投入营运,航线全长210公里,耗时80分钟,于后因河北省省会搬迁,1961年即停航。
可以说,无论从公路、铁路、还是机场建设,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承德的交通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87年3月,时任国务委员、国务院旅游协调小组组长谷牧,在第二次来到承德视察时提出:“承德的旅游资源是丰富的,具有特色的,又靠近北京,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很大,承德紧靠首都,这就是一个优势。承德这个地方将来是以北京以外的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旅游点,最主要的条件是交通。”
1978年至1988年,承德市按照二级路标准修建了京承旅游公路,这条公路是我市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二级公路。全市62个乡镇通车,由国家拨款、群众集资、省地县投资共修建县、乡、村各级公路3391公里,大中小桥247座。可以说,这十年是承德市迄1990年止,完成公路建设最多、工程质量最好、工期短、经济效益最突出的一个时期,效果更为显著的一个建设时期。截止1990年末,全市各级公路4592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倍。其中,国、省道干线公路15条1526.96公里,县级公路24条966公里,区乡公路101条1973.2公里,专用公路5条125.8公里。各级公路交织成网,交通运输四通八达,有力地支援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
如今,承德民用机场、“一环九射”高速公路网、“一环八射”铁路网、京沈高铁项目都在实施建设中。承德将成为东北南下入关,西北、蒙东地区物资出海,密联京津,辟通港口的京津冀辽蒙的区域交通枢纽,届时承德将由塞外“咽喉”转变为京北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