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校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大学生社团。选派优秀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充实学生社团、引导社团开展工作己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的一个新领域。当前学生党员教育存在一个困境,就是学生党员培养考察缺乏有效平台,而學生党员进社团正提供了这种平台。文章从当前高校社团活动面临现状出发,对学生党员进社团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生党员;社团;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179-02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学生社团在各高校正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成为凝聚学生的有力群体。高校社团活动一直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引领学生适应社会,推进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学生社团是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社团章程自主展开各类丰富多彩学生活动组织。从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组成情况来看,学生党员进入社团的人数并不多,在社团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学生党员人数更是少之又少。为此学生党员在社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深度挖掘学生党员的潜能,寻求适合学生党员锻炼的实践平台。
一、当前高校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社团规模迅猛发展,但学生党员在社团中的比例较低,党员作用不明显
据新华网2015年3月调查报道,95后大学生们对于社团活动非常积极勇跃参加。有大约52.6%的学生参加1个社团,参加2个或2个以上社团学生人数达到47.4%。有极少部分大约4.5%学生甚至参加5个以上的学生社团生。高校社团正如雨后春笋般的态势在各高校发展,社团己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活跃着校园的文化氛围。但从社团成员情况来看,党员人数的比例非常低,大多数高校学生社团有几十个,但多数学生社团没有一名学生党员。少部分社团拥有几个学生党员但党员人数也极少,学生党员担任社团负责人的社团更是甚少,学生党员作用没有突显出来。
2、社团活动形式多样,但社团活动管理机制不完善,活动缺乏导向性
新华网2015年3月调查显示,社团每周举行活动不少于一次的有56.6%,只有不到2.1%的社团一学期才搞一次活动。我校学生社团也是每周基本上都有一次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总体上来是非常频繁而且丰富多彩,但活动往往比较混乱,成员们可能经常忙于各杂乱的活动中,活动缺乏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整个活动主题不鲜明,对于社团成员没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往往只是迎合了社团成员一时的兴趣爱好,活动过后没有任何意义。大学生社团应是一种有别于其它一般青年组织,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和育人功能,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地的社团。
3、社团类型总类型繁多,但思想教育类的社团较少
各高校学生社团类型非常多,有公益实践类、社会实践类、文化娱乐类、学术研究类、体育健身类、音乐爱好类等各类学生社团。据新华网2015年3月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参加的学生社团排名第一位的是公益实践类社团,占到了比例的27.2%;文化娱乐类是排名第二的学生社团和,占比例的20.2%;学术研究类排名第三,占15.5%;后面是体育健身类,比例为14.2%。剩余22.9%的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和实践交流等其他类型的社团组织。从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形式来看,符合年轻学生喜欢的社团更多的是社会实践、公益实践,很少有学生选择政治理论之类的学生社团作为兴趣爱好。各高校成立的社团组织中也很少有以探讨时事政治、关注社会新闻热点、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团。特别是一些高职高专校院校,更是缺乏这类社团缓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类的社团组织在当今高校社团中基本上趋于待开发的空白区域。
二、学生党员进社团的作用分析
就目前而言,高校学生社团多具有灵活性、自主性、松散性等特点,而基层党组织又面临党建工作覆盖面不全、缺乏实践平台等现状,学生社团党建工作基本处于空白区域。高校学生党员在入党前经过组织层层筛选、考核才能进入到党组织,而一旦进入党组织后确没有有效平台来对学生党员进行考核,存在着明显重党前教育,轻入党后培养的情况。选派学生党员进入社团,不仅可以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实践平台考核学生党员,更能加强学生党员树立服务意识。某校“语情手语社”由学生党员创建,创办以来该社团成员均由本系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及部分热爱手语的学生组成。手语社团在系党总支指导下,由学生党员创办的从事手语教学与表演,致力于手语推广和各种公益助残活动的专业社团。该社团通过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为全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搭起一个新阵地,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极高。为此学生党员进入社团对于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学生社团工作的有效开展呢,提高学生党员实践平台有着重要作用。
1、党员进社团实现社团与党支部的有机结合
目前各高校社团正呈蓬勃发展的态势,社团活动相当多,学生参与社团积极性也很高,社团活动己成高校学生活动中不可缺乏的主要活动。但由于社团活动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建立起来的,所以相对于其它活动它显得比较散乱不稳定,人员流动性较大,社团成员更替频繁,活动缺乏核心领导机制,整个活动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方向性指导,比较自由。而学生党支部拥有明确的政治方向、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但要在社团内建立党支部的模式又比较困难,但如果将学生党员充实到学生社团中去不但可以有效的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并能有效发挥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是对学生党员能力的考验和对考察期表现的有力监督。选派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党员和优秀入党积极分子深入社团作为社团骨干成员开展社团工作,不仅能指导学生社团有效开展活动促进社团自身发展,还对党员教育实现实践操作平台。我校手语社团从成立以来一直由学生党员担任社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学生化活动,深爱学生欢迎。 2、党员进社团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学生党员的培养、管理、考核。但目前一直缺乏一种平台来实现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必须符合青年学生的发展特点,要对他们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让学生党员自觉加入到组织活动中来,并呈现出他们的优秀性。作为学生党员培养考核的基层党组织,必须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党员能够自觉承担责任,展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的机会。学生党员进入社团,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并领导社团活动的开展,能提升党员的能力,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學生党员自觉进入社团并在社团中积极表现,主动去承担社团中的各种活动,在实践中自觉完成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其党员的特性。
3、党员进社团构建社团文化效应
与一般学生组织相比较,大学生社团具有活动参与率高、活动次数多、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影响广泛等显著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非常符合青年学生发展,并深刻吸引青年学生。但是高校是以教育为主要育人功能的,所有的学生活动都是围绕育人这一功能体现展开。如何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学生活动,而不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样呢?学生社团活动就是一个有效载体,但如果没有正确地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只会出现流于形式,或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和定位比较片面狭小,甚至缺乏正确的目标。为此,选派学生党员和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学生社团让其成为核心力量,担任社团负责人不仅可以正确引导活动有效开展,而且可以为社团提供有力的组织帮助,有效引导学生社团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党员进入社团一方面解决学生党员实践的平台,另一方面又把党的先进性带进社团繁荣社团文化,构建鲜明地社团文化效应。
4、党员进社团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
如今,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社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已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我们看来,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对社团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健康、道德素养有着极大影响。由于传统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正统,形式较为单一,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形式主义色彩,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很差。而学生社团组织灵活、时代感鲜明注重学生个性,符合学生的需求,深受学生欢迎。通过社团这块阵地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教于乐,而且成绩还尤为显著,党员进社团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汪风易.以“党员进社团”促进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的思考[J].华章,2013
[2]全晓松.发挥高校社团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
关键词:学生党员;社团;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179-02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学生社团在各高校正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成为凝聚学生的有力群体。高校社团活动一直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引领学生适应社会,推进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学生社团是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社团章程自主展开各类丰富多彩学生活动组织。从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组成情况来看,学生党员进入社团的人数并不多,在社团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学生党员人数更是少之又少。为此学生党员在社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深度挖掘学生党员的潜能,寻求适合学生党员锻炼的实践平台。
一、当前高校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社团规模迅猛发展,但学生党员在社团中的比例较低,党员作用不明显
据新华网2015年3月调查报道,95后大学生们对于社团活动非常积极勇跃参加。有大约52.6%的学生参加1个社团,参加2个或2个以上社团学生人数达到47.4%。有极少部分大约4.5%学生甚至参加5个以上的学生社团生。高校社团正如雨后春笋般的态势在各高校发展,社团己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活跃着校园的文化氛围。但从社团成员情况来看,党员人数的比例非常低,大多数高校学生社团有几十个,但多数学生社团没有一名学生党员。少部分社团拥有几个学生党员但党员人数也极少,学生党员担任社团负责人的社团更是甚少,学生党员作用没有突显出来。
2、社团活动形式多样,但社团活动管理机制不完善,活动缺乏导向性
新华网2015年3月调查显示,社团每周举行活动不少于一次的有56.6%,只有不到2.1%的社团一学期才搞一次活动。我校学生社团也是每周基本上都有一次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总体上来是非常频繁而且丰富多彩,但活动往往比较混乱,成员们可能经常忙于各杂乱的活动中,活动缺乏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整个活动主题不鲜明,对于社团成员没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往往只是迎合了社团成员一时的兴趣爱好,活动过后没有任何意义。大学生社团应是一种有别于其它一般青年组织,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和育人功能,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地的社团。
3、社团类型总类型繁多,但思想教育类的社团较少
各高校学生社团类型非常多,有公益实践类、社会实践类、文化娱乐类、学术研究类、体育健身类、音乐爱好类等各类学生社团。据新华网2015年3月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参加的学生社团排名第一位的是公益实践类社团,占到了比例的27.2%;文化娱乐类是排名第二的学生社团和,占比例的20.2%;学术研究类排名第三,占15.5%;后面是体育健身类,比例为14.2%。剩余22.9%的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和实践交流等其他类型的社团组织。从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形式来看,符合年轻学生喜欢的社团更多的是社会实践、公益实践,很少有学生选择政治理论之类的学生社团作为兴趣爱好。各高校成立的社团组织中也很少有以探讨时事政治、关注社会新闻热点、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团。特别是一些高职高专校院校,更是缺乏这类社团缓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类的社团组织在当今高校社团中基本上趋于待开发的空白区域。
二、学生党员进社团的作用分析
就目前而言,高校学生社团多具有灵活性、自主性、松散性等特点,而基层党组织又面临党建工作覆盖面不全、缺乏实践平台等现状,学生社团党建工作基本处于空白区域。高校学生党员在入党前经过组织层层筛选、考核才能进入到党组织,而一旦进入党组织后确没有有效平台来对学生党员进行考核,存在着明显重党前教育,轻入党后培养的情况。选派学生党员进入社团,不仅可以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实践平台考核学生党员,更能加强学生党员树立服务意识。某校“语情手语社”由学生党员创建,创办以来该社团成员均由本系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及部分热爱手语的学生组成。手语社团在系党总支指导下,由学生党员创办的从事手语教学与表演,致力于手语推广和各种公益助残活动的专业社团。该社团通过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为全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搭起一个新阵地,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极高。为此学生党员进入社团对于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学生社团工作的有效开展呢,提高学生党员实践平台有着重要作用。
1、党员进社团实现社团与党支部的有机结合
目前各高校社团正呈蓬勃发展的态势,社团活动相当多,学生参与社团积极性也很高,社团活动己成高校学生活动中不可缺乏的主要活动。但由于社团活动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建立起来的,所以相对于其它活动它显得比较散乱不稳定,人员流动性较大,社团成员更替频繁,活动缺乏核心领导机制,整个活动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方向性指导,比较自由。而学生党支部拥有明确的政治方向、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但要在社团内建立党支部的模式又比较困难,但如果将学生党员充实到学生社团中去不但可以有效的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并能有效发挥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是对学生党员能力的考验和对考察期表现的有力监督。选派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党员和优秀入党积极分子深入社团作为社团骨干成员开展社团工作,不仅能指导学生社团有效开展活动促进社团自身发展,还对党员教育实现实践操作平台。我校手语社团从成立以来一直由学生党员担任社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学生化活动,深爱学生欢迎。 2、党员进社团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学生党员的培养、管理、考核。但目前一直缺乏一种平台来实现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必须符合青年学生的发展特点,要对他们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让学生党员自觉加入到组织活动中来,并呈现出他们的优秀性。作为学生党员培养考核的基层党组织,必须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党员能够自觉承担责任,展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的机会。学生党员进入社团,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并领导社团活动的开展,能提升党员的能力,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學生党员自觉进入社团并在社团中积极表现,主动去承担社团中的各种活动,在实践中自觉完成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其党员的特性。
3、党员进社团构建社团文化效应
与一般学生组织相比较,大学生社团具有活动参与率高、活动次数多、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影响广泛等显著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非常符合青年学生发展,并深刻吸引青年学生。但是高校是以教育为主要育人功能的,所有的学生活动都是围绕育人这一功能体现展开。如何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学生活动,而不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样呢?学生社团活动就是一个有效载体,但如果没有正确地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只会出现流于形式,或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和定位比较片面狭小,甚至缺乏正确的目标。为此,选派学生党员和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学生社团让其成为核心力量,担任社团负责人不仅可以正确引导活动有效开展,而且可以为社团提供有力的组织帮助,有效引导学生社团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党员进入社团一方面解决学生党员实践的平台,另一方面又把党的先进性带进社团繁荣社团文化,构建鲜明地社团文化效应。
4、党员进社团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
如今,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社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已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我们看来,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对社团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健康、道德素养有着极大影响。由于传统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正统,形式较为单一,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形式主义色彩,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很差。而学生社团组织灵活、时代感鲜明注重学生个性,符合学生的需求,深受学生欢迎。通过社团这块阵地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教于乐,而且成绩还尤为显著,党员进社团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汪风易.以“党员进社团”促进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的思考[J].华章,2013
[2]全晓松.发挥高校社团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