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边的老上海人纷纷感叹已经找不回昔日的老上海味道,有轨电车、上海小弄堂、路边的小吃店……已经从生活中淡出,老城厢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是方便了,城市也变得现代化了,可是这样的改变真的就是合适的吗?近几年,政府制定了保护老城厢的条例法规,一些重要建筑群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侥幸地保存下来,然而,上海人的心里仍然在感叹那个逝去的老上海。在意大利城市博洛尼亚的考察访问期间,则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城市更新范例。
每一个城市在自己成长演进的历程中,其整体和局部在一定的时候都会进行程度不等的改造、开发、建设等,可以说,城市的更新是不可避免的。街区作为一个公共场所,任何人都有使用的权利,作为一个对象是公共的场所,更应该以“人”为服务对象,考虑其人性化的设计。而历史街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其改造更新变成了必然。
在意大利这个遥远的欧洲文明古国,有一座城市,它的时间仿佛仍然停留在典雅的中世纪,整座城、每条街都是不可复制的历史。同时,那里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现代博洛尼亚人在这里安居乐业。这一切得益于意大利人的“整体性保护”政策。
首先让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博洛尼亚的人文地理。它是意大利北部一个富裕、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被公认为是欧洲的文化都市,它位于意大利北部波河与亚平宁山脉之间,是艾米利亚-罗马涅的首府。现在城市人口大约为50万人,是一个人口稳定的中等规模城市。
它古老的历史中心位于城市中央,居住人口约10万人。城市东部依靠一道城墙的防御,在博洛尼亚衰落的过程中得以保留下来,在这块由4座大门的城墙所包围的土地上,形成了中世纪的城市中心。这里有博洛尼亚最重要的建筑:教堂、市政厅、圣佩特罗尼奥会堂、巴西利卡和恩佐国王的宫殿、以及拉维克那纳东门附近的两座斜塔。整个城市历史中心区以双塔为标志,5条道路由此放射出去,犹如手掌一般。博洛尼亚古城中心是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大的建筑群体典范之一,为公元前2世纪建成的罗马古城之一。11世纪以后作为地区商业中心逐步繁荣,1088年,建成了著名的欧洲最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古城中风格百变、环绕建筑物的柱子回廊。简洁的中世纪风格、严格的哥特作品、华丽的文艺复兴风格和厚重的巴洛克设计,将街道、广场巧妙地连为一体,拱门下形成长约35公里的全天候行人走廊,成为建筑史上利用回廊为建筑元素的代表。过去,几乎所有的博洛尼亚街道都围有柱廊,按照当时的城市法规规定,柱廊的最小高度为7博洛尼亚尺(约2.66m),使骑马的人能够通过。中世纪时大多为木构柱廊,几个世纪后才由石柱取代。柱廊的顶部呈多面拱形,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柱子均由石料筑成,看上去犹如古典的舞台布景。这些具有古典韵味的拱廊,让行人不论是烈日当头还是阴雨绵绵,都可以从容地徜徉在拱廊之中,或在拱廊下的咖啡馆小坐,顺便欣赏街景,或逛街购物,丝毫不被天气影响。
博洛尼亚在11世纪以后作为地区商业中心逐步繁荣。19世纪末,随着城市向外扩张,市中心人口开始减少,20世纪从战后复兴期到60年代的高速发展期,人口减少的倾向更加明显。随着城市周边无秩序的膨胀,服务业集中于老城区中心内,其外围贫民窟化现象严重,老城内人口明显减少。在博洛尼亚处于变革与更新的重要时期,其政府为了保护和再生博洛尼亚老城历史风貌,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并且平衡城市建设与地域发展,放弃了大发展,以一种“反发展”的方式去保护过去的文物古迹。在保护之中不仅考虑了旅游观光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对于城市日常活动和市民生活环境的维护更为重视。因此,博洛尼亚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的口号,即不只是保存历史建筑,更要留住其中的生活者。这是一种新的全球性保护观念,即“整体性保护”。在1974年的欧洲议会上,这一思想得到正式肯定,“整体性保护”成为更新城市历史街区唯一有效的准则。
博洛尼亚在实践中的保护对象不只是古老的建筑物,更是包含了整个城市原有的生活和秩序,也就是经常谈及的城市肌理与城市精神面貌。其成功地将历史中心区和古老建筑物一起保存,并且使其中的底层收入阶级的居民不因为城市更新而搬离出原有的居住环境,保证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稳定、健康发展,也是保护了历史遗产和遗产的周边环境。
平衡保护和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历史文化名城改造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城市是集体记忆的场所,亦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会在这里留下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必须重新认识历史风貌的多重价值,将其作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事实上,保护城市的历史,塑造城市的个性,给居民提供家乡感觉,增加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其次,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对于增加城市的综合文化魅力、促进城市旅游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敬,还可以给城市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日趋增长的生态环境压力,一个城市又必然要面临物质性老化、结构性或功能性衰退等现实问题。所谓旧城,便意味着它是与过去的生态环境、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而在新的时代当中,肯定存在不适应的地方,更新便是必然。城市更新的目的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我们取得成就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从解决问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中脱颖而出,开始对城市全局着眼,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埃德蒙.N.培根在《城市设计》一书中如是说。我认为,这一点亦可运用在城市更新中。城市的更新,特别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不仅要对硬件设施加以改进以适应现代生活,更要考虑城市人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等软件的延续与更新。城市保护和更新的目的不仅是针对城市的建筑实体及其功能,更是对城市的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城市活力的维持。 上海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特别是旧区改造的快速推进,历史城区的原有格局迅速受到极大的冲击。
近代上海,在东西文化碰撞中所形成的优秀历史建筑,融合东西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构成了其特有的城市风貌。可是,对于历史的尊重,显然让位于了经济增长的需求。
位于建国西路的建业里,建造于1930年至1938年,清水红砖、马头风火墙、半圆拱券门洞形成其鲜明的建筑特色。保存较为完整的建业里占地1.7万平方米,分东弄、中弄、西弄三条里弄,共260栋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的2层楼房,采用具有江南民居风格的墙体和建筑屋顶,1994年被列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为了能够更好保护这一建筑群,建业里保护项目改造工程于2008年正式启动。同济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认为,“修旧如旧”应该要使用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工艺,达到原来的风貌和特色。然而,让周边居民有些失望的是,原本按照“保护为主,修旧如故”的项目,现在只能是“留存风貌”——原来的很多石库门特色设计都被改动,部分老建筑在改造时,仅仅是保留原本的建筑特色,有些甚至完全推倒重建,原本老百姓心目中的新地标却变成了私家豪宅。“建业里的改造让人失望,一个好端端的优秀历史建筑被折腾成了一个赝品。尽管做了很多努力如按照原来格局复建、保留建筑外墙装饰、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红砖,但一旦拆落架,这些努力都前功尽弃。它的积极意义在于探索里弄如何继续作为住宅的更新尝试,毕竟所有的里弄不可能都像田子坊改做商业。”网友如是说。
上海城有着特殊的实际情况,比如,人口密度大,老建筑质量差,基础设施条件差,公众参与度低等等情况,迫使上海无法适应国外的城市更新模式,这给上海的城市保护与更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将国外先进的经验转化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切实措施才是下一步我们面对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城市设计》[美]埃德蒙.N.培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2009年10月第五次印刷
2.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遗憾作者:郑祖安——《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3.博洛尼亚以“反发展”理念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作者:齐一聪 路方芳 刘克成
4.上海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城市规划》2006年 第30卷 第2期 作者:张松
5.上海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研究报告
6.昨天/明天:意大利城市保护与发展50年(Yesterday/Tomorrow:50 Years ofUrban Conservation and Innovation in Italy)作者:齐珂理 艾美荔 方馥兰(Paolo Ceccarelli Emanuela De enna Francesca Frassoldati)——《南方建筑》2009年第1期
7.上海建业里改造引发关注2011年12月22日来源:新浪微博 新闻晚报
8.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形象塑造 张松《上海城市规划》2011.4
每一个城市在自己成长演进的历程中,其整体和局部在一定的时候都会进行程度不等的改造、开发、建设等,可以说,城市的更新是不可避免的。街区作为一个公共场所,任何人都有使用的权利,作为一个对象是公共的场所,更应该以“人”为服务对象,考虑其人性化的设计。而历史街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其改造更新变成了必然。
在意大利这个遥远的欧洲文明古国,有一座城市,它的时间仿佛仍然停留在典雅的中世纪,整座城、每条街都是不可复制的历史。同时,那里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现代博洛尼亚人在这里安居乐业。这一切得益于意大利人的“整体性保护”政策。
首先让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博洛尼亚的人文地理。它是意大利北部一个富裕、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被公认为是欧洲的文化都市,它位于意大利北部波河与亚平宁山脉之间,是艾米利亚-罗马涅的首府。现在城市人口大约为50万人,是一个人口稳定的中等规模城市。
它古老的历史中心位于城市中央,居住人口约10万人。城市东部依靠一道城墙的防御,在博洛尼亚衰落的过程中得以保留下来,在这块由4座大门的城墙所包围的土地上,形成了中世纪的城市中心。这里有博洛尼亚最重要的建筑:教堂、市政厅、圣佩特罗尼奥会堂、巴西利卡和恩佐国王的宫殿、以及拉维克那纳东门附近的两座斜塔。整个城市历史中心区以双塔为标志,5条道路由此放射出去,犹如手掌一般。博洛尼亚古城中心是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大的建筑群体典范之一,为公元前2世纪建成的罗马古城之一。11世纪以后作为地区商业中心逐步繁荣,1088年,建成了著名的欧洲最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古城中风格百变、环绕建筑物的柱子回廊。简洁的中世纪风格、严格的哥特作品、华丽的文艺复兴风格和厚重的巴洛克设计,将街道、广场巧妙地连为一体,拱门下形成长约35公里的全天候行人走廊,成为建筑史上利用回廊为建筑元素的代表。过去,几乎所有的博洛尼亚街道都围有柱廊,按照当时的城市法规规定,柱廊的最小高度为7博洛尼亚尺(约2.66m),使骑马的人能够通过。中世纪时大多为木构柱廊,几个世纪后才由石柱取代。柱廊的顶部呈多面拱形,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柱子均由石料筑成,看上去犹如古典的舞台布景。这些具有古典韵味的拱廊,让行人不论是烈日当头还是阴雨绵绵,都可以从容地徜徉在拱廊之中,或在拱廊下的咖啡馆小坐,顺便欣赏街景,或逛街购物,丝毫不被天气影响。
博洛尼亚在11世纪以后作为地区商业中心逐步繁荣。19世纪末,随着城市向外扩张,市中心人口开始减少,20世纪从战后复兴期到60年代的高速发展期,人口减少的倾向更加明显。随着城市周边无秩序的膨胀,服务业集中于老城区中心内,其外围贫民窟化现象严重,老城内人口明显减少。在博洛尼亚处于变革与更新的重要时期,其政府为了保护和再生博洛尼亚老城历史风貌,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并且平衡城市建设与地域发展,放弃了大发展,以一种“反发展”的方式去保护过去的文物古迹。在保护之中不仅考虑了旅游观光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对于城市日常活动和市民生活环境的维护更为重视。因此,博洛尼亚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的口号,即不只是保存历史建筑,更要留住其中的生活者。这是一种新的全球性保护观念,即“整体性保护”。在1974年的欧洲议会上,这一思想得到正式肯定,“整体性保护”成为更新城市历史街区唯一有效的准则。
博洛尼亚在实践中的保护对象不只是古老的建筑物,更是包含了整个城市原有的生活和秩序,也就是经常谈及的城市肌理与城市精神面貌。其成功地将历史中心区和古老建筑物一起保存,并且使其中的底层收入阶级的居民不因为城市更新而搬离出原有的居住环境,保证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稳定、健康发展,也是保护了历史遗产和遗产的周边环境。
平衡保护和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历史文化名城改造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城市是集体记忆的场所,亦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会在这里留下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必须重新认识历史风貌的多重价值,将其作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事实上,保护城市的历史,塑造城市的个性,给居民提供家乡感觉,增加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其次,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对于增加城市的综合文化魅力、促进城市旅游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敬,还可以给城市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日趋增长的生态环境压力,一个城市又必然要面临物质性老化、结构性或功能性衰退等现实问题。所谓旧城,便意味着它是与过去的生态环境、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而在新的时代当中,肯定存在不适应的地方,更新便是必然。城市更新的目的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我们取得成就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从解决问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中脱颖而出,开始对城市全局着眼,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埃德蒙.N.培根在《城市设计》一书中如是说。我认为,这一点亦可运用在城市更新中。城市的更新,特别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不仅要对硬件设施加以改进以适应现代生活,更要考虑城市人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等软件的延续与更新。城市保护和更新的目的不仅是针对城市的建筑实体及其功能,更是对城市的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城市活力的维持。 上海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特别是旧区改造的快速推进,历史城区的原有格局迅速受到极大的冲击。
近代上海,在东西文化碰撞中所形成的优秀历史建筑,融合东西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构成了其特有的城市风貌。可是,对于历史的尊重,显然让位于了经济增长的需求。
位于建国西路的建业里,建造于1930年至1938年,清水红砖、马头风火墙、半圆拱券门洞形成其鲜明的建筑特色。保存较为完整的建业里占地1.7万平方米,分东弄、中弄、西弄三条里弄,共260栋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的2层楼房,采用具有江南民居风格的墙体和建筑屋顶,1994年被列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为了能够更好保护这一建筑群,建业里保护项目改造工程于2008年正式启动。同济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认为,“修旧如旧”应该要使用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工艺,达到原来的风貌和特色。然而,让周边居民有些失望的是,原本按照“保护为主,修旧如故”的项目,现在只能是“留存风貌”——原来的很多石库门特色设计都被改动,部分老建筑在改造时,仅仅是保留原本的建筑特色,有些甚至完全推倒重建,原本老百姓心目中的新地标却变成了私家豪宅。“建业里的改造让人失望,一个好端端的优秀历史建筑被折腾成了一个赝品。尽管做了很多努力如按照原来格局复建、保留建筑外墙装饰、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红砖,但一旦拆落架,这些努力都前功尽弃。它的积极意义在于探索里弄如何继续作为住宅的更新尝试,毕竟所有的里弄不可能都像田子坊改做商业。”网友如是说。
上海城有着特殊的实际情况,比如,人口密度大,老建筑质量差,基础设施条件差,公众参与度低等等情况,迫使上海无法适应国外的城市更新模式,这给上海的城市保护与更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将国外先进的经验转化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切实措施才是下一步我们面对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城市设计》[美]埃德蒙.N.培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2009年10月第五次印刷
2.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遗憾作者:郑祖安——《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3.博洛尼亚以“反发展”理念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作者:齐一聪 路方芳 刘克成
4.上海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城市规划》2006年 第30卷 第2期 作者:张松
5.上海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研究报告
6.昨天/明天:意大利城市保护与发展50年(Yesterday/Tomorrow:50 Years ofUrban Conservation and Innovation in Italy)作者:齐珂理 艾美荔 方馥兰(Paolo Ceccarelli Emanuela De enna Francesca Frassoldati)——《南方建筑》2009年第1期
7.上海建业里改造引发关注2011年12月22日来源:新浪微博 新闻晚报
8.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形象塑造 张松《上海城市规划》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