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范安德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00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是在一汽-大众佛山建厂的同一时间,大众中国总裁范安德将改任斯柯达公司总裁的消息开始传出。
  大众在华20多年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位大众的高层人士像范安德那样,从临危受命,到功成身退,并在大众中国牢牢打上自己的印记。
  5年前,大众在华事业跌入谷底,几年内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50%急速下滑至18%,盈利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了亏损。这种局面终于使大众意识到,在这个飞速发展且变化莫测的市场上,由万里之外的狼堡总部遥控中国战略的运作方式必须改变。于是范安德的到来,被赋予了空前的权力,而他本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与这样的权力也很匹配。
  范安德是强悍的,甚至有些专横。正是这样的性格,让范安德在扭转大众在中国的颓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众中国内部,一些人认为范安德“很专业”、“很敬业”,但“比较霸道”,私下里称其为“法老”(范安德的德文姓氏的第一个读音为“FA”)。但很多人也承认,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上,面对两个利益冲突的中方合作伙伴和各种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没有范安德这种“霸道”和魄力,很多事情“根本无法推进”。
  作为一个媒体人,笔者更多看到的是范安德性格中温和的一面。5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范安德在中国如何驾驭大众汽车”的文章,其中的一个小标题是“范安德会听吗”,意思是说中国的情况太特殊,对一个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有很大不同的外国高管来说,能否认真倾听中方合作伙伴、中国消费者和中国媒体的声音至关重要。
  范安德第一次正式面见中国媒体时对我说:“您曾经在文章中问我会听吗,今天我就是来听的。”他的确听在场的记者说了不少,自己也讲了不少,既是采访者,也是被采访者。以后,这种小范围的双向沟通会每年都有一两次,气氛相当不错。
  但也有例外。笔者曾写了一篇批评大众中国品牌战略的文章,认为国产新老车型“四代同堂”有损于大众汽车的品牌形象和价值,还连累了新引进的斯柯达品牌,所以应该将老车型归入一个新建立的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旗下,在大众汽车品牌旗下只保留新一代车型。范安德在一次沟通会上对此反应强烈,还表示择日“要和您辩论一整天”,让我体验了一回他的“霸道”。
  无论是否“霸道”,范安德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和能力,做成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大事:以3年降成本40%为主要目标的“奥林匹克计划”——连他自己也承认“没有把握”,却敢大张旗鼓地提出来,而且取得了成功;要两个利益冲突的合资企业通过联合采购来降低成本,这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他的推进下居然实现了;在中国汽车行业中,他第一个提出目标明确的节能减排战略,即以全球领先的TSI发动机和DSG变速箱技术,力争在3年内将大众汽车集团麾下车型平均油耗降低20%的“动力总成战略”,大众达成了目标,并成为中国汽车市场“T时代”的领军者;在由合资企业自主开发朗逸和新宝来的项目上,范安德虽然不是发起者,却是坚定的支持者,这两款车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且具有里程碑意义。
  范安德在任的5年中,大众在中国的销量翻一番,达到了2009年的140万辆,市场份额始终稳定在18%左右,保持了市场领先地位,且利润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固然是运气的一面,合资企业、大众中国团队和范安德本人的努力也不可或缺。
  不过,范安德的离开,除了为继任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留下了一个不小的挑战——这就是国产大众汽车“四代同堂”带来的品牌形象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及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极为复杂而又极具中国特色。
  回到捷克斯柯达任总裁的范安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仍要把自己的一半留在中国,不仅是因为2010年中国可能成为斯柯达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场,更有范安德对斯柯达中国事业的使命感,毕竟,当初是他把斯柯达品牌引进了中国。而这些牵挂,让范安德的中国缘还远远未了。
其他文献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考虑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波动幅度。而今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以及美国经济的逐步改善,进一步推动汇改的时机窗口已然来临。  通过汇率调整,可以调节资源配置,激励更多资源留在国内、服务于国内居民,不仅能发展服务业,还能促使出口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并有助于提高消费水平,减少对外需的依赖。  回顾过去,在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快速升值
期刊
在海外成熟资本市场,通过高杠杆收购争夺公司控制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被称为“华尔街门口的野蛮人”,这一称呼成为对上个世纪后半期以后西方金融风云的形象概括。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野蛮人”应被视为褒义词,他们嗅觉灵敏、行动迅速,发现并参与有价值潜力的公司,并将其推向资本市场与广大投资者共享,进而树立价值投资标杆,推动社会商业进步。  但在当下的中国资本市场,“野蛮人”已经远远不止PE,投行、保荐
期刊
深陷媒体漩涡的海普瑞(002399.SZ)在上市前后,针对“财务造假”、“FDA认证虚假陈述”、“高盛操纵”等诸多质疑,在很短时间内均给予了回应和说明。至此,质疑之声渐息,公司生产经营也未受到任何影响。  6月18日,海普瑞发布公告说,公司上半年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实现净利润同比将增长100%~150%。董事长李锂表示,海普瑞仍是我国唯一一家通过美国FDA认证、并持有FDA的药品评价及研究中心的认
期刊
6月19日,央行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发布了一份关于汇率问题的立场,这引起国内外市场的极大猜测,而焦点又落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上。  然而,这是外界一种偏颇的理解,不利于中国金融对外较量与交往,舆论的偏颇理解将延误和错失我们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因为通过央行新闻稿以及时间的选择,可以看到这显示出中国对外对策逐渐走向成熟和主动。  一方面,文稿内容释放的是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的完善意愿,而并非一些偏颇理解的
期刊
为避免自2009年夏末以来的“液晶热”在国内持续蔓延,2010年1月初,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曾联合下发《2010~2012年平板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将国内高世代(六代及以上)液晶面板生产审批权从地方收回。根据《规划》,投建新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开工项目必须获得发改委和工信部审批。  其后,共有5条地方申报的生产线通过专家评审,等待国务院和两部委的筛选审批。  但在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期刊
中信建投证券公司53%的股权6月29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转让,加之3天前挂牌转让的华夏基金管理公司51%股权,中信证券公司(600030.SH)为了达到监管层对于合规证券公司的要求,不得不舍弃旗下两块金牌资产。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不符合“一参一控”以及对华夏基金持股比例的问题,中信证券一直受到来自监管层的压力。此时,两家公司股权一并转让,意味着中信证券在拖延经年之后,加速迈入合规时代。  
期刊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月25日通过发审委审核,启动IPO之旅。作为主承销商的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瑞银证券”)在投行业务久陷困顿之后,紧张情绪终于可以稍获纾解。  自2006年重组北京证券以后,瑞银证券在中国的投行业务曾有过两年多的飞速发展,但2009年中期以来,却进入延宕不前状态。  6月9日,中国农业银行正式过会,成为瑞银证券投行实力旁落的一个佐证。“本以为是能否牵头承销的问题,结果却是
期刊
6月28日晚间,上交所网站公布了农行A股发行价格区间为人民币2.52元/股2.68元/股,远低于此前四大承销商的出价。尽管农行方面和4家承销商此前充满信心,最终价格还是回到了2.5元区域,一个离市场预期较近的位置。  农行于6月17日~23日进行预路演推介,作为五大行最后一家上市的商业银行,农行并无十足的底气。  6月24日下午,北京的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我们可以接受的价格只可能在
期刊
“认房又认贷”的“二套房”官方标准出台已近满月,虽然坚定了一些人对“调控从严”的预期,但仍是一道执行难题——由于很多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系统尚未与全国联网,也未与银行征信系统联网,因而根本无从查清个人名下的真实房产数量。银行普遍遭遇的是“认贷容易认房难”。  6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第二套房认定以
期刊
楼市调控的敏感时期,金地集团(600383.SH)突曝人事地震。  6月28日,金地集团第三号人物、掌管公司业绩“半壁江山”的金地上海公司总经理赵汉忠宣布离职,另行创业。  “赵汉忠因个人发展原因申请辞职。”金地集团于当日确认了赵汉忠的离开,并随即公布其接任者为公司高级副总裁、武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必安。  但来自金地集团内部的消息显示,赵汉忠离职只是金地此次人事震荡的开始,执掌公司十多年的总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