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社会学家,郑也夫被比作社会学圈的王朔,狂妄、好斗、执拗、大开大合、有精神洁癖。他不申报任何研究课题,不拿一分钱的研究经费,不参加任何学术评奖;他关注各种社会热点,敢自揭学术“家丑”,敢质疑行业腐败,敢叫板教育业不公……永远在骂人,始终在战斗。于是,他被爱、被恨、被怕、被厌。但他很满意自己“边缘人”的身份,甚至给自己画像:“懒散,不整衣冠,精神上却颇有洁癖,以争辩为快事,只伺候自己的兴趣,畅快,挺好。”
肆意妄为地批判
郑也夫给大众最鲜明的印象是批判者,他大咧咧地说:“我的专业就是职业批判家。”
作为社会学家,郑也夫几十年如一日地以狂热的态度,批判社会生活中阴冷的地带。从体育比赛到汽车文化,从城市发展到道德建设,从学术腐败到教育现状,他都要嬉笑怒骂地评点再三。他最常说的口号是:“我是一个匹夫,只做批判者。”
“这么多年过去,无趣是依然无趣,肮脏竟更加肮脏。有些体育赛事就是比各单位的金牌总数,于是各级领导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金牌总数一定要公诸于世,媒体一定要炒作,观众一定要议论,又为了不丢脸,便拼命推出各种金牌政策。”
他讥讽国内媒体势利和不入流。运动会上媒体对个别著名运动员巨细靡遗,吃饭睡觉都要报道,而对其他普通运动员却无视、漠视,甚至是歧视,郑也夫见状也会大肆批判一番。他还点评张艺谋、陈凯歌为什么拍不出好电影了,因为不伺候自己了,尽想着票房,想着别人爱看什么。“众人的心理你能搞明白吗,只能瞎猜,只有伺候自己的审美标准,才可能成功。”
他叫板学术界,在博客上“撸胳膊,卷袖子”,指名道姓炮轰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他还理直气壮地斥责“中国学术界最大的问题就是腐败”“绝大多数学者、专家,拿着那么多经费却做不出真正值得称道的成果!让整个群体变得越来越无思想,于国于民,了无贡献,荒诞!”
他与中国教育近身肉搏式缠斗,不仅自己著书痛陈弊端,还指导学生将论文做成合集《科场现形记》,深刻入微地勾勒当代中国教育的怪状。他气壮山河地说:“《科场现形记》讲述的都是你想象不到的事实!”
從业几十年,郑也夫一直以“不合作、不妥协,保持批评的姿势”要求自己,舆论场里的各种骂声悉数全样保留:“我博客里的留言都在,一句没删,骂人我会的,他们骂我,我就跟他们对骂。”
偶尔也有人对他笑言“生气伤身”,他马上自嘲一句:“骂人去火。”
无所顾忌地逃亡
从初中毕业后插队,到65岁从北大退休,四十年间,郑也夫先后在数十个单位学习、工作,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
郑也夫将这种流动称为逃亡,“在哪待着我都选择当一个边缘人,我改变不了单位的政治,也改变不了单位不合理的事情,各个单位实际上都有它的通病,这种逃亡,是情感上的逃亡。”
郑也夫最著名的特立独行是不申请任何科研经费。其实刚开始郑也夫也参加过,因为中国社科院要求参评,否则被视为不支持本单位工作。但郑也夫“打死不求人”的性格使名额每次都落到了其他人头上,于是,第二年评选的时候,郑也夫干脆直接拒绝,决定永远不参加了。“既然不公正,那么就远离。”
郑也夫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没过几年,同样的问题出现——教授必须完成三个任务:科研任务、教学、国家级课题,否则降级。可郑也夫不申请课题,尽管教学、科研都超出标准许多,但完不成第三个指标,他就得由“教授”降为“副教授”。最后,郑也夫给校长写了封信后扬长而去:“这个规定实在荒诞,这相当于,考核一个农民的标准不是产品质量,而是看往地里撒了多少化肥,如果他撒一百斤,你一斤没撒,你就得走人?”
后来,郑也夫到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但在北大,他依然我行我素,不申报科研项目,不争取科研经费,不担任行政职务,不参加任何与学术无关的会议,唯一坚持的就是认真上课,严肃教学。“我不要任何名与利、权与钱,就是上课,然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答辩,其他的不参与、不关注,这样和北大相安无事十年。”
“流动”期间,郑也夫主持过央视的《东方之子》,参加过《百家讲坛》,做过《实话实说》总策划,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等节目中频频露脸,是最早一批的“电视明星学者”,但很快他就弃之如蔽履,给多少钱都不干。“管制太重,谈论空间狭窄,我提十个建议,你只用一个,最好的都枪毙了,那还干个什么劲?”
郑也夫至今还记得被毙掉的其中一期是关于“国服”的讨论。由于早年曾在美国留学,在一次各国留学生聚会上,大家都穿着自己国家的特色服装来参加,而郑也夫一阵尴尬,“我不知道我们的国服是什么,因为正式场合大家都是穿西装”,于是就有了讨论“国服”的想法。“挺好的题目,为什么就被毙了?”郑也夫至今还很迷惑。
因为受到不公正待遇,因为厌恶“游戏规则的肮脏”,几十年来,有精神洁癖的郑也夫选择了不断地“逃亡”。现在回味起来,他依然自我感觉不错:“因为我觉得走出了误区,也认清了在那里待着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只伺候自己的兴趣
郑也夫的公开身份是社会学家,但他毫不客气地说,社会学界外的人士当然这么看待,社会学内部却颇有些人不认同,因为他是“使十八般武艺的人”。“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史学……我什么都学,什么都感兴趣,我一点都不在乎我是哪个学科的人,我坚持的不是哪个学科,坚持的是智力生活,是一个怀疑论者的思考,而坚持的动力是乐趣。”
的确,郑也夫的兴趣实在广泛,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研究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社会学家。上世纪90年代,他提出反对发展私家车,反对推行多年的火葬,主张“沙葬”。2003年,他撰文批判现行国家社科基金制度,当社会信任出现问题时,他开启社会信任研究;当消费主义泛滥时,他开始辨析消费和快乐的关系。他还抨击“中国特色”的VIP,认为权势者享受本系统内的特殊服务,不加入公共服务系统,比如地铁、公交车等,导致中国公共服务质量低下。
尽管观点驳杂,但归根结底,他说自己是在设计游戏规则。“我喜欢发表观点,喜欢骂人,我不怕得罪人,反正什么都不要,又不指望别人帮我点什么忙,骂了就骂了,怕什么?我做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兴趣的。”
但他又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对未来没有什么自我期待。“我能影响中国吗?活这么大岁数了,我知道完全影响不了,不过我的声音可以打破一言堂,我的话能使这个社会生态、文化、思想多元化一点,仅此而已。”他甚至把自己比作看别人下棋的旁观者。他在旁边支招:“嘿,哥们,这么走。不听?不听就不听吧,我写成棋谱,让爱听的人看去。你不听,不影响我写棋谱的兴趣。”
尽管对现实悲观,但郑也夫仍旧活得高兴。除了热衷批判,他还是疯狂的体育爱好者,少时练中长跑,年近五十岁爱上冬泳,曾是十足的足球迷,现在迷上网球,常在体育评论中直抒胸臆。
退休后,他还会往北大跑,带着拉杆箱去图书馆借书,把教师25本的定额都借满,不知老之将至,热情甚至高过退休之前。听到同龄人牢骚一句“我们过气了”,他一针见血: “你我又不是姚明和刘翔。如果退休后你的影响力骤减,那恐怕之前产生影响的是你的位子,而不是你本人。”
他认为此生最大的遗憾是在社科院滞留的时间过长,没能早日进入学校,与年轻人互相影响。“和年轻人互相影响是多么重要,就比如,我穿着大裤衩去参加学生答辩会,结束后老朋友说:‘你就这打扮?’可学生会和我一样指指胸襟:‘这里面绝对认真。’”
郑也夫说,这样的共振,是他坚持的最大动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肆意妄为地批判
郑也夫给大众最鲜明的印象是批判者,他大咧咧地说:“我的专业就是职业批判家。”
作为社会学家,郑也夫几十年如一日地以狂热的态度,批判社会生活中阴冷的地带。从体育比赛到汽车文化,从城市发展到道德建设,从学术腐败到教育现状,他都要嬉笑怒骂地评点再三。他最常说的口号是:“我是一个匹夫,只做批判者。”
“这么多年过去,无趣是依然无趣,肮脏竟更加肮脏。有些体育赛事就是比各单位的金牌总数,于是各级领导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金牌总数一定要公诸于世,媒体一定要炒作,观众一定要议论,又为了不丢脸,便拼命推出各种金牌政策。”
他讥讽国内媒体势利和不入流。运动会上媒体对个别著名运动员巨细靡遗,吃饭睡觉都要报道,而对其他普通运动员却无视、漠视,甚至是歧视,郑也夫见状也会大肆批判一番。他还点评张艺谋、陈凯歌为什么拍不出好电影了,因为不伺候自己了,尽想着票房,想着别人爱看什么。“众人的心理你能搞明白吗,只能瞎猜,只有伺候自己的审美标准,才可能成功。”
他叫板学术界,在博客上“撸胳膊,卷袖子”,指名道姓炮轰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他还理直气壮地斥责“中国学术界最大的问题就是腐败”“绝大多数学者、专家,拿着那么多经费却做不出真正值得称道的成果!让整个群体变得越来越无思想,于国于民,了无贡献,荒诞!”
他与中国教育近身肉搏式缠斗,不仅自己著书痛陈弊端,还指导学生将论文做成合集《科场现形记》,深刻入微地勾勒当代中国教育的怪状。他气壮山河地说:“《科场现形记》讲述的都是你想象不到的事实!”
從业几十年,郑也夫一直以“不合作、不妥协,保持批评的姿势”要求自己,舆论场里的各种骂声悉数全样保留:“我博客里的留言都在,一句没删,骂人我会的,他们骂我,我就跟他们对骂。”
偶尔也有人对他笑言“生气伤身”,他马上自嘲一句:“骂人去火。”
无所顾忌地逃亡
从初中毕业后插队,到65岁从北大退休,四十年间,郑也夫先后在数十个单位学习、工作,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
郑也夫将这种流动称为逃亡,“在哪待着我都选择当一个边缘人,我改变不了单位的政治,也改变不了单位不合理的事情,各个单位实际上都有它的通病,这种逃亡,是情感上的逃亡。”
郑也夫最著名的特立独行是不申请任何科研经费。其实刚开始郑也夫也参加过,因为中国社科院要求参评,否则被视为不支持本单位工作。但郑也夫“打死不求人”的性格使名额每次都落到了其他人头上,于是,第二年评选的时候,郑也夫干脆直接拒绝,决定永远不参加了。“既然不公正,那么就远离。”
郑也夫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没过几年,同样的问题出现——教授必须完成三个任务:科研任务、教学、国家级课题,否则降级。可郑也夫不申请课题,尽管教学、科研都超出标准许多,但完不成第三个指标,他就得由“教授”降为“副教授”。最后,郑也夫给校长写了封信后扬长而去:“这个规定实在荒诞,这相当于,考核一个农民的标准不是产品质量,而是看往地里撒了多少化肥,如果他撒一百斤,你一斤没撒,你就得走人?”
后来,郑也夫到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但在北大,他依然我行我素,不申报科研项目,不争取科研经费,不担任行政职务,不参加任何与学术无关的会议,唯一坚持的就是认真上课,严肃教学。“我不要任何名与利、权与钱,就是上课,然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答辩,其他的不参与、不关注,这样和北大相安无事十年。”
“流动”期间,郑也夫主持过央视的《东方之子》,参加过《百家讲坛》,做过《实话实说》总策划,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等节目中频频露脸,是最早一批的“电视明星学者”,但很快他就弃之如蔽履,给多少钱都不干。“管制太重,谈论空间狭窄,我提十个建议,你只用一个,最好的都枪毙了,那还干个什么劲?”
郑也夫至今还记得被毙掉的其中一期是关于“国服”的讨论。由于早年曾在美国留学,在一次各国留学生聚会上,大家都穿着自己国家的特色服装来参加,而郑也夫一阵尴尬,“我不知道我们的国服是什么,因为正式场合大家都是穿西装”,于是就有了讨论“国服”的想法。“挺好的题目,为什么就被毙了?”郑也夫至今还很迷惑。
因为受到不公正待遇,因为厌恶“游戏规则的肮脏”,几十年来,有精神洁癖的郑也夫选择了不断地“逃亡”。现在回味起来,他依然自我感觉不错:“因为我觉得走出了误区,也认清了在那里待着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只伺候自己的兴趣
郑也夫的公开身份是社会学家,但他毫不客气地说,社会学界外的人士当然这么看待,社会学内部却颇有些人不认同,因为他是“使十八般武艺的人”。“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史学……我什么都学,什么都感兴趣,我一点都不在乎我是哪个学科的人,我坚持的不是哪个学科,坚持的是智力生活,是一个怀疑论者的思考,而坚持的动力是乐趣。”
的确,郑也夫的兴趣实在广泛,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研究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社会学家。上世纪90年代,他提出反对发展私家车,反对推行多年的火葬,主张“沙葬”。2003年,他撰文批判现行国家社科基金制度,当社会信任出现问题时,他开启社会信任研究;当消费主义泛滥时,他开始辨析消费和快乐的关系。他还抨击“中国特色”的VIP,认为权势者享受本系统内的特殊服务,不加入公共服务系统,比如地铁、公交车等,导致中国公共服务质量低下。
尽管观点驳杂,但归根结底,他说自己是在设计游戏规则。“我喜欢发表观点,喜欢骂人,我不怕得罪人,反正什么都不要,又不指望别人帮我点什么忙,骂了就骂了,怕什么?我做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兴趣的。”
但他又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对未来没有什么自我期待。“我能影响中国吗?活这么大岁数了,我知道完全影响不了,不过我的声音可以打破一言堂,我的话能使这个社会生态、文化、思想多元化一点,仅此而已。”他甚至把自己比作看别人下棋的旁观者。他在旁边支招:“嘿,哥们,这么走。不听?不听就不听吧,我写成棋谱,让爱听的人看去。你不听,不影响我写棋谱的兴趣。”
尽管对现实悲观,但郑也夫仍旧活得高兴。除了热衷批判,他还是疯狂的体育爱好者,少时练中长跑,年近五十岁爱上冬泳,曾是十足的足球迷,现在迷上网球,常在体育评论中直抒胸臆。
退休后,他还会往北大跑,带着拉杆箱去图书馆借书,把教师25本的定额都借满,不知老之将至,热情甚至高过退休之前。听到同龄人牢骚一句“我们过气了”,他一针见血: “你我又不是姚明和刘翔。如果退休后你的影响力骤减,那恐怕之前产生影响的是你的位子,而不是你本人。”
他认为此生最大的遗憾是在社科院滞留的时间过长,没能早日进入学校,与年轻人互相影响。“和年轻人互相影响是多么重要,就比如,我穿着大裤衩去参加学生答辩会,结束后老朋友说:‘你就这打扮?’可学生会和我一样指指胸襟:‘这里面绝对认真。’”
郑也夫说,这样的共振,是他坚持的最大动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