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forr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并在学校中广泛应用。如班主任工作中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就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便利和生命力,使班主任工作得以开拓创新。下面我简单说一下信息技术在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一、班主任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都知道,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杂的日常性工作,班主任要根据教育要求,对班级中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这些耗去了班主任的大量宝贵时间,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这些浩繁的事情变得相对简单、便捷。例如:作为班主任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并对其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我利用计算机手段,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集体观念、劳动态度、人际关系、日常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方法、思维特点、智力水平;体质健康善、个人卫生习惯;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做了日常记录,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比较观察,这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调节学生的心境,而且使学生有强烈归属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个人发展。
  二、借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日常工作中班主任经常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常规说教的班会模式不革新,学生没有兴趣认真体会。科学研究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知识的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它6%,视听结合可获得最佳的知识保持率。所以,我们利用数字媒体的信息加工功能,组织、召开多媒体班会,采用多媒体形式来展现,增强班级工作的实际效果。多媒体班会使得教育手段和方法发生变革,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声音创造出的多媒体学习情境,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清晰化,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寓美于教、寓理于教、寓情于教,使学生真正产生共鸣,受到教育,针对学生的心态,我设计了《感恩母亲主题班会》、《奉献爱心—5.12主题班会》、《热爱祖国—60华诞主题班会》。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过去的教育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不感兴趣,比较被动,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融合了符号、图画、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感觉刺激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可以创造新的兴趣点,吸引学生。使他们愿听、愿看、愿学、愿想、愿做,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信息技术在家长工作中应用,能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主任工作中需要积极争取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形成“家校一体化”的教育力量。而通常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班主任进行家访,举行家长座谈会,接待家长来访、等手段来运作,废时废力。而家长为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不辞辛苦到学校找班主任,为见上一面往往要花大半天时间,有时还会与老师的上课时间发生冲突,这样的家校沟通,已不能适应孩子长期不断变化的节奏。我通过承担国家级课题《基于Web的自适应测评系统》,有了运用“家校新干线”软件的机会,通过“家校新干线”这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缩短了家长与学校的距离,从“家校联系信”反馈来看,很多家长都说,原来最不放心的是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一有机会就往学校跑,现在好多了,拨个电话或打开电脑就可以与老师交流,他们放心多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班主任老师便可以积极收集学的各种表现材料,制作成图片、声音、视频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展示课件,来向家长汇报。在不少学生的眼里,班主任最擅长的就是向家长告状,学生非常在乎老师在家长面前用什么樣的语言来评价自己的在校情况。有了“家校通新干线”,学生不再担心会被老师当着家长的面劈头盖脸地训斥,所以,他们都觉得可以接受。还有的学生说:自从有了“家校新干线”,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关爱更多了,觉得老师更赏识自己了,父母更理解自己了。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是家校沟通的互动平台,是有效完成家校联系的全新方式,促进了家校之间的交流,极大的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实效。
  总之,将现代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班主任工作的效率,拓展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拉近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教育改革的网络化、国际化、个性化,为学生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
  再让学生深入观察、探究题组2结论的特点,看看结论有没有带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总结。通过小组开展讨论、学生发言、分组比赛、上台板演等方式,鼓励学生探求规律,推广得到:
  结论:设a、b∈R+,且a+b=1,α∈R,则(ab)α+1[](ab)α≥4α+1[]4α.
  设计这种题组的解题训练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张扬,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创新潜力、创造能力得到更好地挖掘培养,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愉悦。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出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需要的教学氛围,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理念渗透在和谐、宽松、民主而又活跃的教学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理念、意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其他文献
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像样”(叶圣陶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成为作文的最新和最高要求。今年高考作文开始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双重标准评分,这对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发挥创造性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笔者主张作文指导思想应是——“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生命。”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作文力求别具一格,切不可千文一面,作文指导时讲究虚,作文评点时注重粗,并适当
期刊
朗读就是出声的读书,这是眼、囗、耳、脑并用的一种读书方法。不仅有利于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而且有利于培养语言感受能力。“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然而由于朗读这一能力很难在试卷上体现出来,所以,朗读教学不仅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反而被不少教师完全放弃。这样,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语文课上越来越少。这一种使学生终生受益的技能难以形成,此种情况令人担忧
期刊
作文教学时,我们比较重视指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的对象无疑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观察的途径、要求不同,就产生了科学的观察与文学的观察的不同特点。科学的观察要求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的主观色彩,有时为摆脱人的感觉器官的局限,科学工作者常常又借助仪器排除错觉,(如显微镜、放大镜)以避免虚假的观察成果。然而文学的观察除了要有那种标准的、带普遍性的眼睛外,还得有自己的眼睛,用带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眼睛去
期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在当今教育工作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品格高尚,可以感染学生,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自塑完美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质修养、形象气质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教化学生。高尚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崇拜的偶像,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是无声的号角,会对学生产生无
期刊
“把学生当人看”的问题真是值得我们每个做教师的好好思考,我们要及时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长短处,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并适当地引导,努力让他们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在众多的学生当中,有着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正常规律之外,即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智力超常或低常,他们也被称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获得施教者和周围人的重视与爱护。  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接触的特殊学生往往
期刊
高三英语教学一方面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进入高三英语系统的复习,任重而道远。现阶段高三年级英语教学的主要特点往往是知识密度过大,教学内容偏多,而且一切围着高考转,平时有大量的练习和考试,真可谓“畅游题海”。知识多且经常混淆,学生每天都在赶作业而不能消化所学和所复习的内容,一个字“累”。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适应高考的要求呢?我认为要想在教学有一个高效、优质的效果,我们一
期刊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
期刊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而写作与阅读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读”是基础,“写”是生成,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深化文本阅读,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开辟广阔的阅读和写作空间,让阅读为写作铺路架桥,把作文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坚持读写结合,把写作深深植根于阅读之中,让作文在阅读中生根发芽。而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的
期刊
【摘要】 汉字对开发人脑潜能的价值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在幼儿教育领域中,识字活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在经过教学探索之后,认为游戏识字方法之一,也是开发幼儿潜能的有效途径。快乐的幼儿的识字活动对于幼儿提高学习汉字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发展幼儿思维、搞好幼小衔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激发;识字兴趣;游戏;环境     一、提高幼儿兴趣识字  兴趣是人们进行探求活动的心理倾向,只要在
期刊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