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曦,补子和老北京的故事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F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kko Rautio,或许称呼其为林白曦会更贴切,这位芬兰航空中国区的首席代表,温文尔雅,一口地道的京片儿。
  见其微而知其著,习其语而明其俗,藏其珍而领其悟。
  林白曦先生的童年从懂事开始,就是在中国度过的。1959年,3岁的他和做芬兰大使的父亲一同迁居北京。1974年,于18岁之际回国服兵役,并于次年加入芬兰航空。1987年返回北京,创办了芬航在中国的首家办事处,并于1991年带领北京办事处赢得了芬航“最佳经济效益金奖”。四年之后赴新加坡,任职总经理,负责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的销售。2000年再返北京,任职大中华地区总经理,现为驻华首席代表。
  周而复始,林先生终于还是回到中国,现居住在北京,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身上散发出的儒雅之气带着北京味儿的幽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其与同龄的中国人一样,都经历了“文革”、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的中国。这也令他对于中国有着不同于普通老外们的感情,性格中深深蕴含着些许中国特质,在说中文的时候往往会清晰地显露出来。
  在林先生眼中,中国人较为谦虚,对待问题往往会为对方着想:而西方人就会比较直接。林白曦先生则二者皆而有之。在与他的接触中,你能领略到其温文尔雅的亲善,又能感受到他真言实语的爽朗,和黑白分明、效率高、决断力强的性格特征。
  长期的中国生活和丰富的中国经历让林白曦先生最感慨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然而文化的传承却不容乐观。”在他眼里,北京拆除了城墙之后就好像缺失了什么,虽然住在北京,林先生却又会常常地思念“北京”。“文化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出新,更在于品陈,如果抛弃了原本那沉甸甸的文化积累,那么文化发展的下一步则很难踏得牢实,会变得漂浮不定。”我们也不得不冷静地看待这个问题,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不是将文化抛在了身后?面对西方文化的频繁引进,我们是否变得漂浮不定了?那份悠久的传统,不仅是形式,更是文化,是一个民族思想与精神状况的概括,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去将其传承下去。
  “憩于四合之院,耳听啾啾鸟鸣,面拂悠悠轻风,尽为宁,尽为淡。”林白曦先生给予他钟情的四合院如是评价。
  “儿子小的时候问我要钱,我说,‘爸爸没钱。’儿子很不满地说,‘爸爸有钱买那些破烂,都没钱给我!’”林白曦先生笑着说。“破烂”说的就是林先生的至宝——补子。
  林先生真正开始接触补子是上世纪90年代,当时林先生还在新加坡,生活相对轻松安逸,于是林先生就在闲暇之余开始留心各类收藏品。一本《亚洲艺术》引起了他的兴趣,书中介绍了一位美国收藏家收藏的中国传统服饰,有补子、龙袍等,尤其补子已颇具规模,名目繁多,图案花纹各异,精美绝伦。这让林白曦先生很是惊讶,原来补子还有这番艺术价值。
  所谓补子,是明代官员常服、清代官员补服在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形(或圆形)的、饰有鸟兽图案的布标,以图案的不同而代表不同的官阶。“我想起小时候自己看过很多补子,因为我在北京生活嘛。那时候不值钱,也没有人注意,我家只是拿来做茶杯垫儿。”林白曦先生说,话语间透出些许惋惜。
  于是林白曦先生开始潜心研究补子的相关资料,并关注、寻访和收藏各类纺织品和补子。久而久之,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收藏级别的不断上升,其与各地的拍卖行也变得熟络了起来,逐渐淘到许多很有价值的纺织品。
  令他遗憾的是,如今,有价值的真品补子基本都来源于国外,而国内却多为赝品。
  “多年前,我去西藏旅行的时候,看到很多寺庙里挂着的幡儿上有补子,那些应该是几百年前受朝廷赏赐的,但最近去,已经都没有了。或许是已经收藏起来,亦或是流落到了国外了。”林先生说。
  在国内,陵墓中出土的补子一般褪色严重,失去了收藏的艺术价值,只能作为考古用品。林先生也曾购进一些,为的是练习和掌握辨别年代的技能。
  轮回皆为12因缘论,于何起,而又于何终?
  “12”这个数字对于林白曦先生来说似乎同样有着特殊的意义。1974年离开中国,12年后,在1987年再度归来;1996年错过了一枚心爱的补子,12载后,2009年再次重逢并顺利收藏了它。当初林先生是在1996年伦敦拍卖会上首次遇见了这枚康熙年的补子,但林先生只是少顷迟疑,便被他人以一万美金的价格买走。此后,林先生一有闲余便会找一找这个年代的补子。直到2009年,整整一个轮回后,林先生在香港又一次与一枚康熙年的补子重逢了,这次林先生再也没错过,欣然接受了轮回的美妙。
  在1996年,林先生买下了一件价值2万英镑的清朝晚期的皇后官服。这件官服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它的价格,更在于它被破例附上了一枚“12图”的补子。(12图是指在龙袍上绣上了所有级别的补子所包括的12种动物鸟兽,只有天子才能用)而这件皇后的官服也用了“12图”,且根据此官服的年代推算应该在清末。林先生认为这件官服来自于当时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只有她才可能越级获得12图的皇后官服。
  “在我的补子收藏过程中,很多中国人帮助过了我。”林白曦先生说:“那时候,只要我一拿到新的补子,我就会跑去北京故宫博物院找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陈娟娟老师(1936~2003),那时候她身体不好,但还是会认真看我的补子,告诉我年代和所属者。天气好的时候,我还能看到故宫的工作人员拿出以前妃嫔皇帝的服饰,细细地修补。这些都是让我很怀念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