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尺寸多点触挖产品也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各大电视台对多点触控技术尤为感兴趣。电视台采用了大尺寸多点触摸产品使得天气预报,娱乐新闻等节目充满了各种亮点,更加生动、流畅,也获得了极佳的收视率。可以说多点触控技术已经开始大幅度进入主流电视台,并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效,大受欢迎。
多点触控(又称多重触控、多点感应、多重感应,英译为Multitouch或Multi-touch)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并识别人手指在显示屏幕上的位置,并通过计算,将手指在显示屏幕上的物理坐标转换为计算机屏幕的逻辑坐标及控制指令。是一项采用人机交互技术与硬件设备共同实现的技术,能在没有传统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操作。
与多点触摸技术相对应是单点触摸,单点触摸设备已经有很多的年头了,小尺寸的有触摸式手机,大尺寸最常见的就是银行里的ATM机和排队查询机。
由于乔布斯的坚持,苹果可以说带动了玻璃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发展,这对触控行业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深远的。但事实上,玻璃投射电容触控面板贴合这部分技术门坎很高,目前由台厂与台资陆厂主导,纯陆资厂仍以提供传感器为主。
在2008年之前,日本企业还在触控面板行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随后逐渐失去价格竞争力,触控面板供应链整个流向中国(大陆厂商及台商),这对中国是一个触控方向的发展优势和机会。对于市场上主要的两种触控面板,电阻式触控面板部分,台商淡出低价产品,而将主要精力放于高阶产品上,出货量早已超越日商;而薄膜式投射电容触控面板则因制程相近且门坎不高,两岸厂商皆朝此方向迈进。
特 点
1.多重触控是在同一显示界面上的多点或多用户的交互操作模式,摒弃了键盘、鼠标的单点操作方式。
2.用户可通过双手进行单点触摸,也可以以单击、双击、平移、按压、滚动以及旋转等不同手势触摸屏幕,实现随心所欲地操控,从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对象的相关特征(文字、录像、图片、卫片、三维模拟等信息)。
3.可根据客户需求,订制相应的触控板,触摸软件以及多媒体系统;可以与专业图形软件配合使用。
技 术
多点触控技术分很多为种,但以下列4种较成熟。
1.“LLP(1aserIightplane)技术”,主要运用红外激光设备把红外线投影到屏幕上。当屏幕被阻挡时,红外线便会反射,而屏幕下的摄影机则会捕捉反射去向。再经系统分析,便可作出反应。
2.“FTIR(FrustratedTotalInternaIRefIection)技术”,会在屏幕的夹层中加入LED光线,当用户按下屏幕时,便会使夹层的光线造成不同的反射效果,感应器接收光线变化而捕捉用户的施力点,从而作出反应。
3.“ToughtLight技术”,运用投影的的方法,把红外线投影到屏幕上。当屏幕被阻挡时,红外线便会反射,而屏幕下的摄影机则会捕捉反射去向。再经系统分析,便可作出反应。
4.“OpticaITouch技术”,它在屏幕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镜头,来接收用户的手势改变和触点的位置。经计算后转为座标,再作出反应。
发 展
多点触控技术始于1982年由多伦多大学发明的感应食指指压的多点触控屏幕。同年贝尔实验室发表了首份探讨触控技术的学术文献。1984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够以多于一只手控制改变画面的触屏。1991年此项技控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一种名为数码桌面的触屏技术,容许使用者同时以多个指头触控及拉动触屏内的影像。1999年,“约翰埃利亚斯”和“鲁尼韦斯特曼”生产了的多点触控产品包括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2006年,Siggraph大会上,纽约大学的Jefferson YHan教授向众人演示最新成果,其领导研发的新型触摸屏可由双手同时操作,并且支持多人同时操作。
应 用
要使用多点触控技术,装置必需配备触屏或触控版,同时需装载可辨认多于一点同时触碰的软件,相较之下,标准的触控技术只能辨认一点,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分别。
如果你用过iphone,就会知道多点触摸是个很有用很好玩的东西:浏览网页时经常要放大某部分区域才能看清楚,看图片时同样非常有用。很多人以为多点触摸仅限于放大缩小功能。其实,放大缩小只是多点触摸的实际应用样例之一。有了多点触摸技术,怎么应用就可以通过无限想象来无限扩展。程序员可以把多点触摸应用到很多方面,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或者创新出更多的操作方式来。
在电脑方面,人们一直只习惯用鼠标来操控电脑画面,这导致多点触控技术无法在科技产品中获得完整的运用。在理论上,利用手指直接在屏幕上进行操作远比使用鼠标要来得更为精确。虽然这会让使用者耗费更多的动作及体力,却能够在操控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因此,多点触控技术,有望取代目前所使用的键盘、鼠标,将进一步体现出人性化操控接口的未来趋势。
手机触控面板市场分析
iPhone的推出和火爆,使得几乎所有智能型手机均内建触控功能,由此引发的触控热潮真正的将触控技术推向人机交互领域的前台。联发科将触控功能内建于手机基频芯片,大幅提升大陆手机内建触控功能的比重。预料到2012年100%高阶智慧手机均内建多点触控的投射电容触控面板,联发科亦有机会将电容触控IC内建于手机基频芯片。台厂因手机配备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而市占率回升,2011年将全面主导。
电阻式触控屏幕面板因其无法完成“多点触控”,而逐渐淡出市场,虽然仍在市场上占有最大份额,但面临低价竞争,从2008年2.2-2.4寸每块报价2.4美元,下滑到2010年的0.6美元。
台湾三大手机面板厂洋华、接口、时纬,目前出货比重九成以上仍偏重在手机。大陆业者因玻璃投射电容触控面板前段半成品无法掌握,这部分市场机会仍需技术支持。两岸业者在手机触控面板出货量,在2011年预计将达到6.3亿片。
TabIet触控面板市场分析
TabIet产品成功关键在于多点触控平台的普适性,iPad的成功给其他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尽管各大公司的平台纷纷推出,如:Android、WebOS、微软WP7、MeeGo等,但如何吸引第三方业者撰写足够软件仍是一大问题。预计非iPad市场在2011年可达2691万台,而两岸在Tablet触控面板上占有供应链开放、先行者以及规模经济量产优势。
预计12.1寸以下Tablet触控面板将全面投射电容化,大陆山寨Tablet使用投射电容面板的进度快过手机。而到2011年底,两岸业者对iPad触控面板出货近3000万片,对品牌业者出货1608万片、对山寨业者出货178.7万片,对国际业者出货904.5万片,达成非iPad总出货量进逼iPad的两分天下局势。
AIO触控面板市场分析
受欧美日市场复苏迟缓,业界对AIO计算机导入触控面板的规划速度放慢。因光学触控面板面对触控鬼影以及仅两点触控等的限制,在大尺寸投射电容触控面板良率提高之前,2011上半iMac使用触控面板的机会微乎其微,AIO无法为触控面板的成长带来动力。
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在手机的普及化关键在于产能与良率,大陆山寨机部分还要看联发科基频芯片整合投射电容式触控功能的进度:Tablet平板计算机这部分转移问题不大。至于AIO计算机部分,仅展触为生产20寸投射电容触控面板的厂商,但成本过高,产能不足。预计在2011年第2季结束前,台厂含国际大厂在AIO触控面板出货量仅在92-93万片。
多点触控(又称多重触控、多点感应、多重感应,英译为Multitouch或Multi-touch)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并识别人手指在显示屏幕上的位置,并通过计算,将手指在显示屏幕上的物理坐标转换为计算机屏幕的逻辑坐标及控制指令。是一项采用人机交互技术与硬件设备共同实现的技术,能在没有传统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操作。
与多点触摸技术相对应是单点触摸,单点触摸设备已经有很多的年头了,小尺寸的有触摸式手机,大尺寸最常见的就是银行里的ATM机和排队查询机。
由于乔布斯的坚持,苹果可以说带动了玻璃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发展,这对触控行业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深远的。但事实上,玻璃投射电容触控面板贴合这部分技术门坎很高,目前由台厂与台资陆厂主导,纯陆资厂仍以提供传感器为主。
在2008年之前,日本企业还在触控面板行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随后逐渐失去价格竞争力,触控面板供应链整个流向中国(大陆厂商及台商),这对中国是一个触控方向的发展优势和机会。对于市场上主要的两种触控面板,电阻式触控面板部分,台商淡出低价产品,而将主要精力放于高阶产品上,出货量早已超越日商;而薄膜式投射电容触控面板则因制程相近且门坎不高,两岸厂商皆朝此方向迈进。
特 点
1.多重触控是在同一显示界面上的多点或多用户的交互操作模式,摒弃了键盘、鼠标的单点操作方式。
2.用户可通过双手进行单点触摸,也可以以单击、双击、平移、按压、滚动以及旋转等不同手势触摸屏幕,实现随心所欲地操控,从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对象的相关特征(文字、录像、图片、卫片、三维模拟等信息)。
3.可根据客户需求,订制相应的触控板,触摸软件以及多媒体系统;可以与专业图形软件配合使用。
技 术
多点触控技术分很多为种,但以下列4种较成熟。
1.“LLP(1aserIightplane)技术”,主要运用红外激光设备把红外线投影到屏幕上。当屏幕被阻挡时,红外线便会反射,而屏幕下的摄影机则会捕捉反射去向。再经系统分析,便可作出反应。
2.“FTIR(FrustratedTotalInternaIRefIection)技术”,会在屏幕的夹层中加入LED光线,当用户按下屏幕时,便会使夹层的光线造成不同的反射效果,感应器接收光线变化而捕捉用户的施力点,从而作出反应。
3.“ToughtLight技术”,运用投影的的方法,把红外线投影到屏幕上。当屏幕被阻挡时,红外线便会反射,而屏幕下的摄影机则会捕捉反射去向。再经系统分析,便可作出反应。
4.“OpticaITouch技术”,它在屏幕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镜头,来接收用户的手势改变和触点的位置。经计算后转为座标,再作出反应。
发 展
多点触控技术始于1982年由多伦多大学发明的感应食指指压的多点触控屏幕。同年贝尔实验室发表了首份探讨触控技术的学术文献。1984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够以多于一只手控制改变画面的触屏。1991年此项技控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一种名为数码桌面的触屏技术,容许使用者同时以多个指头触控及拉动触屏内的影像。1999年,“约翰埃利亚斯”和“鲁尼韦斯特曼”生产了的多点触控产品包括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2006年,Siggraph大会上,纽约大学的Jefferson YHan教授向众人演示最新成果,其领导研发的新型触摸屏可由双手同时操作,并且支持多人同时操作。
应 用
要使用多点触控技术,装置必需配备触屏或触控版,同时需装载可辨认多于一点同时触碰的软件,相较之下,标准的触控技术只能辨认一点,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分别。
如果你用过iphone,就会知道多点触摸是个很有用很好玩的东西:浏览网页时经常要放大某部分区域才能看清楚,看图片时同样非常有用。很多人以为多点触摸仅限于放大缩小功能。其实,放大缩小只是多点触摸的实际应用样例之一。有了多点触摸技术,怎么应用就可以通过无限想象来无限扩展。程序员可以把多点触摸应用到很多方面,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或者创新出更多的操作方式来。
在电脑方面,人们一直只习惯用鼠标来操控电脑画面,这导致多点触控技术无法在科技产品中获得完整的运用。在理论上,利用手指直接在屏幕上进行操作远比使用鼠标要来得更为精确。虽然这会让使用者耗费更多的动作及体力,却能够在操控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因此,多点触控技术,有望取代目前所使用的键盘、鼠标,将进一步体现出人性化操控接口的未来趋势。
手机触控面板市场分析
iPhone的推出和火爆,使得几乎所有智能型手机均内建触控功能,由此引发的触控热潮真正的将触控技术推向人机交互领域的前台。联发科将触控功能内建于手机基频芯片,大幅提升大陆手机内建触控功能的比重。预料到2012年100%高阶智慧手机均内建多点触控的投射电容触控面板,联发科亦有机会将电容触控IC内建于手机基频芯片。台厂因手机配备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而市占率回升,2011年将全面主导。
电阻式触控屏幕面板因其无法完成“多点触控”,而逐渐淡出市场,虽然仍在市场上占有最大份额,但面临低价竞争,从2008年2.2-2.4寸每块报价2.4美元,下滑到2010年的0.6美元。
台湾三大手机面板厂洋华、接口、时纬,目前出货比重九成以上仍偏重在手机。大陆业者因玻璃投射电容触控面板前段半成品无法掌握,这部分市场机会仍需技术支持。两岸业者在手机触控面板出货量,在2011年预计将达到6.3亿片。
TabIet触控面板市场分析
TabIet产品成功关键在于多点触控平台的普适性,iPad的成功给其他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尽管各大公司的平台纷纷推出,如:Android、WebOS、微软WP7、MeeGo等,但如何吸引第三方业者撰写足够软件仍是一大问题。预计非iPad市场在2011年可达2691万台,而两岸在Tablet触控面板上占有供应链开放、先行者以及规模经济量产优势。
预计12.1寸以下Tablet触控面板将全面投射电容化,大陆山寨Tablet使用投射电容面板的进度快过手机。而到2011年底,两岸业者对iPad触控面板出货近3000万片,对品牌业者出货1608万片、对山寨业者出货178.7万片,对国际业者出货904.5万片,达成非iPad总出货量进逼iPad的两分天下局势。
AIO触控面板市场分析
受欧美日市场复苏迟缓,业界对AIO计算机导入触控面板的规划速度放慢。因光学触控面板面对触控鬼影以及仅两点触控等的限制,在大尺寸投射电容触控面板良率提高之前,2011上半iMac使用触控面板的机会微乎其微,AIO无法为触控面板的成长带来动力。
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在手机的普及化关键在于产能与良率,大陆山寨机部分还要看联发科基频芯片整合投射电容式触控功能的进度:Tablet平板计算机这部分转移问题不大。至于AIO计算机部分,仅展触为生产20寸投射电容触控面板的厂商,但成本过高,产能不足。预计在2011年第2季结束前,台厂含国际大厂在AIO触控面板出货量仅在92-93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