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

来源 :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y6543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的成熟、发育,越来越激烈。几乎每一个产业领域都有许许多多的企业在共同分食着市场份额。于是,企业就开始追求差异化。差异化表现在很多方面,而差异化的核心就是构建不同的商业模式。
  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状态的企业,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有着不一样的商业模式,但又遵守着许多共同的商业规律。因而,商业模式也永远是共性中有个性,个性又符合于共性的。
  按企业的状态来看,有创业型企业,有成长型企业,有成熟型企业,有扩张型企业。
  
  创业型企业最重要的是在创业前一定要先设计好商业模式。
  这是中国创业者们最容易忽略的一关。由于创业冲动,许多创业者只考虑投资创业的两大要素:钱和事。要么是拿钱找事,要么是拿事找钱。至于有了钱又有了事怎么能够成功地赚来更多的钱,往往讨论不够,分析不够,经常导致血本无归。即使很多后来成功的企业,也是在稀里糊涂成功以后,才来认真琢磨商业模式的。
  企业创业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商业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做可行性分析报告。
  首先看要投资或创业的企业是制造业、流通业,还是服务业。如制造业的基本商业模式是“供应——生产——销售”,服务业的基本模式是“采购——销售”。
  其次要研究市场:即你生产、服务的产品市场有多大,在哪里,你的市场是为哪个层面的客户提供服务,即产品定位。
  第三要研究竞争对手:即在你的地区、你的市场、你的产品(服务)、你的客户群体内,有哪些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
  第四才是根据外在分析,设计创业的商业模式。
  创业并不都是由小到大。有的是小打小闹开始,有的却是高举高打。小的,可以小到不用投资;大的可以几十亿、百亿、千亿。国内著名的白酒品牌“金六福”的商业模式就非常独特。新华联集团在投资白酒业的时候,中国白酒市场已经非常成熟,群雄纷争,分食着中国全国性和地方性的白酒市场。一些著名品牌长盛不衰,假冒伪劣也打不倒。新创品牌此起彼伏。如果用传统商业模式,投资建窖池、做配方、发酵、酿酒、出售、占领市场、打出品牌,会有很大的风险,企业投资量大、投资周期长,同时又不擅白酒的生产、经营、管理。于是,他们采用“借鸡生蛋”的商业模式,踩着巨人的肩膀,与中国白酒第一品牌五粮液合作,自创品牌又不生产一瓶酒,连一个酒盖都不生产,并在营销上下功夫,建立了庞大的销售体系,获得巨大成功。固定资产连一家小酒厂的规模都没有,却拥有年20亿元的销售额。
  金六福商业模式的精妙处在于:将五粮液成功的一切“据为己有”;不做大量固定生产投资,可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由小而大地去从事经营,量力而行,避免了投资风险;金六福品牌的无形资产属于金六福公司,即使与五粮液合作发生了分歧,金六福自己的品牌也已经可以自立门户了。同时,金六福与五粮液之间虽为不同的体制,不同的投资主体,相互之间还没有股权关系,仅仅是OEM关系,但金六福并没有冲击五粮液的主打品牌市场,使五粮液反而在不用发生营销成本的基础上增大了销售量;五粮液的品牌也被金六福每年以数千万元的广告投入在宣传。
  
  处于培育期或成长期的企业一般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这个期间是一个企业最为关键的时候。许多企业由于找不到突破口,长期徘徊在一定的销售规模,甚至出现亏损、创业失败。这期间的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创新的商业模式作为突破口。首先是看自己的企业,这阶段的产品或服务是区域性的还是全国性的。如果是区域性的,你必须研究同一区域与你同一规模的企业,看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与本企业商业模式的异同。吸取别人的优点,找到别人的缺点,创造性地改造你的商业模式。或许,你就可以获得成功。
  万通集团曾经有一个经典案例。1996年,历经两年半建设的北京万通新世界广场闪亮登场,获得史无前例的高价销售业绩。而与该物业仅一路之隔、位于阜城门外大街北边的四川大厦,由于体制的问题盖了十三年还没有竣工。两种体制、两个商业结果,一时传为佳话。但是,万通广场地下一层至五层的商场经营却是另一番景象。虽然万通引入了美国人参与经营,虽然也从西单商场、友谊商场高薪聘请零售经营人才,但对于从未从事过商业零售的万通来讲,仍然显露出败象,连续亏损。相反,四川大厦内的华联商场却后来居上,经营红火。万通当时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能改观。直到1999年开业两年多以后,万通在商业模式上做了一个大胆创新才一改颓势,一举成功。万通的方法是放弃自己并不擅长的自营模式,将所有经营面积化整为零,全部出租给小商贩,使万通广场变成小商品批发市场,让那些平时只能利用大街小巷的三角地带、被挤压在很小范围内经营的小商小贩一下子拥进繁华、高档的大商场摆摊,如登大雅之堂。小商贩几乎是抱着大把大把的现钞拥了进来。万通广场一夜之间扭亏为盈,还省去了经营管理的程序。
  万通在商业模式上的变化至少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做房地产万通是内行,可以说比国有体制的四川大厦成功。做商业万通是外行,没有较为长期的学习、实践,仍然比不上国有体制的华联。
  第二,外行与内行在一个区域内发生同质化竞争的时候,万通没有选择恶性竞争的方式,如打价格战,诋毁竞争对手等,而是选择错位经营,和平共处。
  第三,万通此举还开始了从多元化投资经营向专业化调整的第一步,放弃投资经营零售业。
  第四,选择调整并没有采用“壮士断臂”的方式低价割肉,而是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既退出了零售业,又扭亏为盈。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选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尤为重要。
  成熟型企业走过了创业的艰难,经历了成长期的苦恼,步入平稳发展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的企业能否成为全国性甚至跨国企业,这个阶段便是分水岭。
  这类企业的商业模式比较成熟,也比较成型。但这类企业也容易犯两类错误。一类错误是固守商业模式,把历史的成功作为必然,无论环境有多大变化,无论竞争对手是否已经步步紧逼,自己仍然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机械地沿用原有商业模式,最后衰退甚至破产,退出商业舞台;另一类是盲目扩张,不在原有基础上挖掘熟悉的市场空间、产业空间、价值空间,而展开多元化投资、多元化经营,导致驾驭不了新的商业模式而走向失败。
  这些错误是中国企业最为普遍的错误。成熟型企业如何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我认为有几个工作要做:
  第一,利用领先优势,寻找可能会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企业,进行并购、整合来消除竞争对手的威胁;
  第二,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商业模式永远没有一成不变的,创新是无限的。OEM模式是大型企业利用商业模式的创新来扩大规模同时又降低投资风险的典范。麦当劳、肯德基以及国内许多企业都采用了这种方式。但是OEM的管理又不能一劳永逸。
  一家连锁企业发展到几十家店的时候,由于投资管理的规模增大、范围更广、管理半径延长,企业的管理精髓很难从本部不走样地传递到每个店的末梢。这种信息在传递中的衰减很容易导致企业业绩的下降。于是,诞生了各种形式的加盟店。企业的发展不再依靠直接投资进行扩张,而是用牺牲投资收益作为成本,通过标准化管理,出售企业的无形资产来获得收益。虽然这种收益的单位收入减少,但是由于规模扩大,获得了更大的规模效益,既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扩大了市场份额,又降低了投资风险。对于上市公司,更有利于获得股票的市场增值。
  但是,加盟的快捷增长往往又是一柄双刃剑。加盟商与主体企业之间大多数没有资本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法人主体,在分享一个产品、一个品牌、一种商业模式下的市场收益,因而双方既相联合又相制约。所以主体企业必须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这样的关系。在无限扩张、不断获得收益、严格约束、规范加盟商的同时,也不能高枕无忧,应当随时保持主体企业的活力,不断推陈出新,在产品的品种、品质、花色、服务方式、广告宣传、打击假冒伪劣等方面,坚持不懈,让加盟商感到背后永远有着坚强的后盾。
  中国的大型连锁企业已经不少,但是高水平经营管理者确实不多,上述问题不能不说是制约中国连锁企业发展为国际企业的核心问题。
  
  最后一类企业是扩张型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
  扩张型企业由于商业模式选择上的失误导致企业从此衰落甚至走上不归路的例子在国内国外比比皆是。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企业历经10多年的艰辛创业,步入成熟期,有了自己的品牌,成型的生产、销售模式,稳定的收益,但其收益大量来自于直接投资与直接经营的收益。于是,诞生了一股依靠资本运营来实施所谓“低成本”扩张战略,即大举进入资本市场,放弃或是轻视帮助其成功的经营方式,全面开展资本运营。结果,盲目追求高速成长,缺乏对资本运营的把握能力,放大了资本运营在企业扩张中的作用,低估了资本运营的风险。最后,不但资本运营没有成功,反而把多年创造的产业基础全部摧毁,陷入困境,反受资本市场所害。
  扩张型企业在扩张时常用的商业模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展开多元化投资。这是近年来争论不休的一股话题。由于以“德隆”为代表从事多元化投资的企业纷纷落马,整个社会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必须走专业化之路,多元化不适合中国企业。
  我认为,专业化值得推崇,但多元化本身并不是陷阱。多元化能否成功取决于企业的驾驭能力,并不在于多元化本身。国内也有许多成功地从事多元化投资的企业。我提出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管理,量力而行。管理水平达不到时,不宜进行多元化投资。
  第二,战略投资。国内的扩张型企业除“德隆”外至今也没有机构将自己定位于战略投资人的。最大的电器制造商海尔是一个行业投资者、经营者,但不是电器行业的战略投资者。建议大型扩张型企业用战略投资来作为扩张的商业模式。但战略投资者的投资经营水平要求非常高,其基本模式是战略并购、产业整合、战略管理。目前国内扩张型企业有此设想和能力者寥寥无几。
  第三,并购扩张。利用并购来扩张,是扩张型企业最常用的商业模式之一。但中国扩张型企业并购意识很弱,并购目的不强,并购的整合能力就更弱。
  第四,以价值链为核心进行上下延伸。这是近几年来由“洋咨询”带进来的扩张模式。以价值链为核心进行投资整合一般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沿着企业原有产品向横向相关价值产品扩张。如“娃哈哈”,从矿泉水延伸到非常可乐。
  第二种是沿着企业原有产品向上下游进行纵向相关价值产品的扩张。如“湘火炬”,从卖汽车火花塞到汽车变速箱,再到整合重型汽车产业价值链。
  第三种是沿着企业原有产品向横向相关价值产品和上下游纵向价值链同时扩张。如“第一汽车”,从早期的货车沿着货车上下游延伸的同时,又横向扩张进入轻型车、轿车及汽车服务、汽车金融服务。
  总之,在选择设计商业模式上,中小企业比较注重战术上的商业模式,如营销策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价格策略、联盟策略等,大型企业则多着眼于战略上的商业模式选择,但像“微软”、“沃尔玛”这样的既在战术上非常成功,又在战略上非常成功的企业几乎就是难以挑剔的伟大企业,但这毕竟是凤毛麟角。
  
  作者简介:王世渝,中国飞天集团副总裁。
其他文献
中国“产业大分工”成本极高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刘良    观察中国经济的空间构局,容易发现其带有极为明显的全国性大分工特征。而且这种“大分工”已经过度,不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运输成本及土地成本。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全国性产业的过度分工、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错误配置”,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人东就……必然会对交通设施、物流人流系统提出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而
期刊
企业名称: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网络游戏、娱乐服务  掌门人:陈天桥  创立时间:1999年11月    模式路径:  从游戏代理商起家,在国内率先使用点卡计费解决虚拟经济的收费问题,成长之后通过国际平台的系列融资,以巨大的中国本土市场为筹码反向收购拥有技术核心及产品所有权的韩国母公司,垄断游戏开发的上游资源,并大力整合下游网吧销售终端,从而成为现今中国新经济的代表企业之一。  模式目
期刊
上市公司作为融资主体吃掉了中国新兴投资者们的头啖汤,这不提也罢;机构庄家榨干了投资者的血汗坊间多有论说,这里也可以按下不表,必须一提的是近年兴起的基金热。  首先是捉襟见肘的业绩与天花乱坠的路演之间形成的反差让人头晕目眩,以2004年二季度的国产基金业绩为例,11只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3.21%;33只配置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1.22%;11只债券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3.76%;1只保本基
期刊
我们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感到振奋和自豪,也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时所面临的巨大的风险而担忧。中国企业在迈进国际市场的同时,还是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  联想的国际化之路,在此次收购IBM全球PC业务之前已做了许多大动作:“更换标识”和“成为2008年中国奥运会指定赞助商”等等,不过,这些仅仅是限于传播层面的“国际化”,而收购IBM全球PC业务才是联想真正迈向国际化道路的开始。并购使联想一夜之间从一个
期刊
在许许多多参与人士痛感哀莫大于心死的时候,也许正预示着中国股市希望的来临。所以,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从上到下,关于拯救中国股市的各种消息不绝于耳,其密集度之高,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春节刚过,大盘一开,市场飘红,仿佛希望在向人们招手,拯救中国股市的核心问题——股权分置解决方案据传已获高层认可,具备了可操作性。  15年来,中国股市从创立到今天,如果把市场的根本制度看成是一棵大树的树根的话,中国股市
期刊
贾氏企业的一把手当然是贾母,这个自称“老废物”的史老太君其实最懂得一把手之道,不显山不露水,谈笑间稳稳控制住局势,是整部书中最深藏不露之人。    高明的统治手腕是无形的    孝为一切道德之本,造成了婆婆的绝对强势和媳妇的绝对弱势,作为贾氏企业第一人的贾母,若不省事,必然鸡飞狗跳,家犬不宁。事实却恰恰相反,贾母自得其乐,安然度日“凡百事情,我如今都自己减了”。自然也因她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可是自不
期刊
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中国的企业在茁壮成长,“中国速度”令世界震惊,但商事立法却面临困境——孩子长得太快,房间不够大了!  重修商法,是国家立法机构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经济改良式推进的当务之急。  商法,即国家以商人及商事组织为主体制定的法律法规,由此形成商事活动赖以规范的法律环境。我国现有的商法主要由法律和规则两部分构成。其中,商事法包括《企业破产法(试行)》、《海商法》、《公司法》、《票据法》
期刊
认识商业模式    在过去几年里,“商业模式”一词(business model)被滥用了,也被误解了。  商业模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商业模式似乎什么都是。我们听到的商业模式有B2B模式、B2C模式、电子市场模式、拍卖模式、反向拍卖模式、“鼠标加水泥”模式、广告收益模式、会员费模式、佣金模式、社区模式等,不一而足。在我们看来,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业模式。  当人们谈论商业模式的时候,实际上
期刊
国美、苏宁,既耳熟能详又非常陌生的两大家电连锁巨头,一个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霸气十足,凭自己强大的终端竞争力视上下游厂商如无物;一个无论在商业资本还是实业资本上均左右逢源,以和气生财的传统形象,在缓慢发展中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与市场。  他们的出现改写了家电零售市场的格局,他们的发展历程既让人艳羡,又让人怀疑。  他们崛起的本源在哪里?他们的未来走向又将如何?  1987年1月1日,广东人黄光裕以
期刊
合理行政干预的陷阱  招商局集团董事局主席 秦 晓    在效率和公平的双重目标下,政府控制经济资源,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运用行政手段对市场和企业进行干预就具备了某种意义的合理性,但代价和陷阱也蕴含其中。  所谓代价是指政府为满足就业、收入差距和社会稳定等一组公平和公正目标的政策和行为对市场机制功能的削弱和由此导致的效率的损失。市场机制功能的削弱从宏观层面看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因为社会生产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