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在艺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画廊主必须以更多元的身份游走于艺术家和藏家之间。他们为精英阶层制造着一种最具文化气质的消费方式。而他们拥有的,不仅仅是一个画廊,更是艺术圈中的一片名利场。玩得好,他们能主宰整个艺术品消费市场;玩得不好,他们就会被艺术制造的风暴所吞噬。
北京
是画廊
还是社交场
卖画不是尤雁子的目标,她期望打造出一种高端的文化生活方式。人们来到这里,一方面能更近距离地与艺术品面对面,另一方面,也能寻找到拥有同样喜好和品位的知音。
有人说,北京就是一座“大屯子”。形形色色的人行走其中,不管做什么营生,都有一线生存的空间。就比如近年来,四九城内外冒出一大批艺术园区或画廊,比较出名的有798、酒厂、草场地、观音堂、环铁、大山子等,成为当代艺术聚集区的同时,也成为北京旅游攻略之“必去景点”之一。
与这些没有门票,人流汹涌的艺术园区相比,另外一种高端的会所画廊则低调地匿身于繁华的商业区中,需要画廊主人的请柬方可进入,一窥它的神秘,握一盏茶,品一缕香,与艺术品静寂而切近地相处。
说的正是雁巢收藏。这家画廊隐身于北京国贸区域的中心楼段,独自立于最高一层,电梯只到楼下,出了电梯沿着一条窄楼梯拾级而上,在楼梯的尽头,敲开一扇蓝绿色铁门,魔盒就此打开,如同进入另一世界。
低调奢华的深色木地板,四周墙上挂着著名音乐人郭峰跨界创作的“没有脸的国粹”系列油画,古典精致的木椅与欧式家居错落摆放,古琴、日本铁壶、各式璀璨珠宝以及雕塑作品衬托着这家会所的典雅。画廊里的黄色丝绸上,甚至摆放着一个恐龙蛋化石,“这是体型最小的翼龙蛋化石,很少见的。”画廊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很显然,画廊的主人并不仅仅想要靠卖画维生—虽然具有画廊的外壳,但你可以在这里寻觅到展览、插花、茶道、古琴等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这都是用来提升画廊品质的。通过口碑传播,我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和买家加入这个圈子。”说话的人是尤雁子,雁巢收藏的创办者,同时也是一位旅居海外的歌唱家。由于想拥有“凝固的音乐”,她将对艺术的狂热移情至画中,产生了做画廊的念头。
出生于侗族家庭的尤雁子,曾经演唱过张艺谋电影《英雄》中的插曲《飘》,更获得著名作曲家谭盾的肯定。在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留学归来后,尤雁子以“雁子归巢了”为主题自编、自导、自演了动漫音乐情景剧《雁归巢》,正是因为这次演出,她接到了宋庄国际艺术节的邀请,由此步入了更大的艺术圈,接触到了更多的艺术家。这也为她以后做雁巢收藏,埋下了伏笔。
刚开始,画廊并非针对高端人士,而是起步于商场的长廊。虽然画廊越做越好,但是尤雁子始终认为,在商场做画展格调不高,“什么人都可以推门进来,不需要请柬,也不需要预约。”这违背了她做画廊的本意。自此之后,她一直在留意合适的空间。2010年9月25日,“雁巢收藏”成立。画廊兼顾商务会所的功能,为其“高端原创艺术空间”的品牌定位服务。在这里,几乎每月就会举办一次艺术展,同时每周会联合其他品牌举行用户体验活动。两年来,“雁巢收藏”已先后推出几十位艺术家的作品展。
尤雁子很清楚,自己要把艺术真正融入到生活中去,所以,不能沿用传统画廊的经营方式。 “它们都太严肃。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应该很艺术,是精神和物质的综合统一。艺术不仅仅是看一幅画那么简单,应与生活融为一体。”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她将雁巢打造成可以一边品茶一边赏画的会所式画廊,“细欣赏、慢融入,在与艺术品的相处而非审视中体会人与艺术的融合。”
雁巢的会员来自社会各界,“商界、政界、艺术界的人士都有,但是首要条件是热爱艺术。我们没有刻意吸纳会员,一切是水到渠成的。刚开始我们邀请一些人,后来越来越多人主动联系我们,希望加入会所。”歌唱家的身份给了尤雁子不少帮助。“我的圈子很大,各路神仙都能汇集到这里来。”
对于画廊来说,画的质量就是生命。作为画廊主,一定要对画的历史脉络,对画家的学术范围等有所了解,要有专业能力。而对于尤雁子这样半路出家的画廊主而言,唯一的办法是“跟懂的人多聊”。尤雁子选画,也和其他画廊主不同,作品是否有名并不是她最关注的重点,她更关注的是“这幅画是否能打动我”。而在做画廊的过程中,尤雁子也体会到了帮助和扶持艺术家的乐趣,“一路走来,越走越有动力,很多美的东西,你付出了,回报的也是特别美的东西。”
这里的赏画氛围也是别处所没有的:你可以慢慢品着一杯咖啡,近距离触手可及地欣赏艺术品。“比如那个拿破仑时期巴洛克风格的家具,”尤雁子指着角落里一张欧式椅子,“在博物馆里,大概会在它前面拉上一条线,让人们远远地看。但是在我们这里,你可以更近距离的观赏它,了解它。”
在北京,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画廊产生,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实际上是个不小的挑战。一些画廊也正在努力探求中国画廊的本土运作模式。2011年上海艺博会期间,不少参展画商言及中国画廊业生存现状均深表艰难:拍卖业插足乃至操控当代艺术品,二级市场挤压了一级市场空间;画家纷纷涨价,画廊“光着脚也赶不上”;网络销售也开始来抢生意;国际大画廊抢滩中国等问题,成为画廊主面前跨不过去的坎。
越来越多的画廊不是由专业人士在经营,跨界开画廊已是常态。“以卖画生存很难,包括雁巢也不是以卖画为主,我们是多元化的,画是其中一部分,我们有古董、珠宝、家具、古瓷、音乐、禅茶等,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从做画开始,逐渐丰富。卖画大概占收入的五分之一,还有一些是做活动,我们会所做活动是有租金的。”尤雁子认为,中国画廊走向成熟还需要时间,更需要规范和培养。
对于雁巢的发展,尤雁子认为现在已经超出她当初的期待,“回报远远比我想象中好,”她说,“对我来说,我更喜欢把艺术融于生活中,没必要高高在上,不要认为艺术需要仰视就不可触碰,它不是遥不可及的。雁巢正在努力实现这一点。”
上海
让艺术品
超越奢侈品
奢侈品和艺术品,如何共同栖居在一个空间里?18画廊做了很好的示范。金钱和地位并不带来好的品位,但好的品位却能为金钱和地位增值。 “那是一掷千金、不知何时回报的疯狂年代。”回首当年,邓懿德说。
八年前,张瑷玲、邓懿德和李永年包下位于上海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交界处的外滩18号。她们是台湾景美女中的密友,大家相互知根知底,连彼此换了几拨男友都了如指掌。在这之前,张瑷玲做企业发迹,邓懿德在UPS上海分公司做得透不过气,李永年则在会计师事务所忙得晕头转向。拓荒,是摆在她们面前的唯一事业。她们的野心是:把这里创建成中国的时尚先锋标杆。一开铺,外滩18号便火得一塌糊涂。前来捧场的,除了白天拎着钱箱的购物客,还有深夜蒲吧的各色男女。
2009年,邓懿德经历了外滩18号的大转折。那年,张瑷玲过世,“世博”前外滩景观被改造成了大工地,全球金融海啸……各种因素使得外滩18号死气沉沉,员工及商铺的士气也一落千丈。邓懿德明白,自己需要鼓舞士气,“我是进攻型的,要打破当时的僵局,必须要有个重拳猛击。”于是,18画廊横空出世。
“一定要有艺术!”这是18画廊曾经的运营总监、现任CEO 邓懿德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信条,自从李永年单飞、张瑷玲意外过世后,18号发展的重担全搁在了她一人身上。“外滩建筑群原本就是艺术大作,在这些大作中,必须要有丰富的艺术。”她认为,18号给人带来的总体感觉,是高规格的美好生活,各类进驻品牌都充满着艺术气息,但纯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的美感和冲击力,并非百达翡丽、卡地亚、杰尼亚等奢侈品牌所能提供。因此,就有了后来艾未未一大堆自行车搭建的装置作品,立在旋转式楼梯口的景象。
在邓懿德看来,外滩18号是一个品牌,是高品质生活物质元素的先锋推介地,“18号里头的品牌,毋庸置疑,定是世界最好。品质、服务和包装,缺一不可。画廊也要如此。以前,我去看古董展,发觉中国人展示古董总是鬼里鬼气,但欧洲人展示古董都是贵里贵气。”这就是邓懿德要去改变的,她想让来此消费艺术的人,都认可这里的贵气。
但这时候,她碰到一个“接不到地气”的问题。“以前我们三个女人,法国、美国都很搞得定,但是却和大陆内部的没办法接上。”她请来了年轻作家棉棉担任艺术总监,请来了有英国留学背景经验丰富的画廊执行者李倩担任画廊执行长。
棉棉尽管不是纯粹的艺术家,但她个性很强,和那群艺术家、策展人都是一起闹腾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我希望通过她的身份,把这些艺术界、时尚圈的焦点都吸过来。之前刚做的几场展览,声势都很强,‘公关一哥’包一峰为我们做公关推广,先锋设计师吉吉为我们做新展览策展。”与艺术家相处,在邓懿德看来是最大的艺术,疼爱和包容之外还得归正,她认定棉棉是这里的“制片人”。“她觉得艺术界挺无聊的,干脆就放手大做‘新浪潮’,这些艺术家可以受到国际关注并崛起。”近期举办的一个名为“亮点Spotlight”,囊括41个新锐艺术家的大展,所有幕后参与的人几乎都是艺术圈的局外人,“我们不走老路,可能因此会犯些错,但肯定也会因此制造很多精彩。”
这个大展吸引了近500人到场狂欢,为此,执行长李倩花了半年时间精心准备,她自信地称它为“美术馆级别”。“一批新锐的年轻艺术家在这里展现‘新浪潮’,这种形式和18号的整体气质反差蛮大的。”正是这种反差,给藏家带来了新鲜感。几个香港名媛来参观,本以为这活动是场秀,却没想到这么艺术味儿。兴奋之余,也立马订下了几幅画。开幕当晚,李倩的电话响个不停,“刚送走一拨客人,下一拨客人又来了。”
生意确实红火,但几乎没有太大利润—单幅作品都是小数额。业内有人诟病,“花这么多钱造声势,作品却都卖白菜价”。但李倩不这么认为。“赚钱与否,并非第一位。”在她的眼中,推介新艺术家并让藏家在此建立话语体系,才是画廊真正要做的事情。
李倩认为,艺术上的共鸣,能让精英阶层建立起属于他们的话语体系。“就像在伦敦,一个纯中国的剪纸展览和一个视觉冲击很强的当代艺术活动,去的人群,完全是不一样的。当代艺术,才是真正能把精英人群聚在一起的载体。”李倩说。
她的努力有了成效。不管是金融家、政府官员、企业人、富豪……只要走进18画廊,让李倩给带着逛一圈,他们自然会对当代艺术多许多好感。甚至曾经有人在18画廊参观时,不小心听到李倩和其他人的闲聊,说北京有个画展是绝对厉害的,遂立马飞去北京,并一口气拿下多幅作品。“我代表画廊,和画廊一起推介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让消费者放心我们的品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经得起考验。”
外滩周边的画廊渐渐多了,像江西中路上由香港名媛林明珠开设的艺术门、九江路外滩的周围艺术、福州路外滩由澳大利亚外交官杨传照开设的红寨画廊、广东路外滩由李锦汉和翁菱一手打造的沪申画廊、洛克·外滩源的美术馆,甚至还有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就艺术氛围来说,上海已经开始成气候了,成势了,我们不可能在一个这么繁华高端的地方单打独斗,所以任何邻居都蛮重要的。艺术产业是城市资产,需要从业者从点点滴滴做起。”李倩说。
当百达翡丽的经销商告诉邓懿德,他们即将搬去附近的洛克·外滩源开设更大的旗舰店时,她丝毫没有慌乱。画廊自2009年独立存在之后,每年投入几百万,还不包括租金。要问画廊里真的能卖出几张画?邓懿德倒不是很在乎。“只要制造出亮点和话点,就不是亏本生意。18号从一个在东方展示西方生活文化的场所,慢慢变成向西方社会展示东方新概念的桥梁。”邓懿德说。
广州
让艺术的价值
得到认可
张向东一直在想,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除了市场在变化,中国的藏家结构也在变化,画廊在艺术圈里所处的版块也会发生变化。我看到了当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却依然不知道接下来又会怎么变。”
2012年春。广州。年刚过,整个城市弥漫着年的味道。跟很多人一样,在开年的这几天,张向东到处呼朋唤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几日几夜的热闹过后,张向东突然陷入一阵莫名的茫然之中。张向东此刻担忧的,是接下来自己的路该怎么走。
很多人都认为,张向东是杞人忧天。他主持的华艺廊,是广东最好的画廊。1998年华艺廊成立之时,广东的艺术圈开始出现勃勃的生机,但画廊业却是一片空白。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张向东只能靠一路摸索试探着艰难前行。如今,华艺廊已经走过了整整14年的风雨。清晰的定位、独特的经营模式,华艺廊蜕变成为广东画廊的品牌。无论是成交量还是口碑,它都能让艺术家和藏家们满意—通过华艺廊,艺术家可以得到影响力和金钱,而藏家们,则可以得到他们的心头好,以及不错的品位。 比起拥有两千多家画廊的北京、拥有八百多家画廊的上海,只有两三百家画廊的广州似乎寒碜了点。但相对保守的市场,反而让广州画廊业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由于地域的限制,广东人更喜欢买古代、近现代的书画,这部分占了艺术品消费市场的70%。”华艺廊也是一个以经营传统艺术为主的画廊。但一向喜欢思考和尝试的张向东,也曾经将视野伸向更宽的领域。“我们曾经碰过当代艺术,2005年,我们在北京做了新北京画廊。”说起这间专营当代艺术的画廊,也许还有很多人对它的开幕作品记忆犹新。新北京画廊的开幕式上,画家刘小东直接把画画在墙上、立柱上,而到了展览结束时,刘小东却用白色涂料把自己的画全部覆盖,全部作品随着展览的结束而消失。这便是享誉一时的“多米诺”。
“同期,刘小东的作品在保利就拍卖到了2000万。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画廊在烧钱—投入那么大,最后一张画都没有。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敢于尝试,敢于颠覆的气势很当代,不是吗?”接下来,多个优秀的展览让新北京画廊享誉全国。但也正是这种不惜“烧钱”以换取“纯艺术”的行径,短短三年里,让新北京画廊赔掉了几千万,最终更不得不停止营业。
新北京画廊的挫败,并没有让张向东失去信心,相反的,他越发清晰了自己对艺术家的定位。愿意抛开市场的考虑,不断颠覆自己的艺术家,在张向东看来,才是真正纯粹的艺术家。“很多艺术家,把一个东西往极致里做,做到巅峰就成为了大师,齐白石如此,傅抱石如此,黄宾虹如此,关、黎大概也如此。但世界上还有另一种艺术家,他们永不满足,总想颠覆自己,做不一样的东西。我喜欢这种纯粹的艺术家。”
沈勤便是他非常欣赏的画家,也是华艺廊唯一终身代理的艺术家。沈勤,这位曾被誉为水墨革新派代表人物的艺术家,在三十年间不断颠覆自己,做出了许多风格迥异的作品。“信任是我们达成合作的最重要因素,我们连签约的形式都没有,但只要他在,我们就会一直代理他的作品。“
同样得到张向东崇敬的,还有岭南画坛炙手可热的著名画家王肇民。王肇民逝世多年,张向东却一直不遗余力的向大众和藏家们推广、展示这位老人画作的艺术价值,他的努力和真诚,甚至感动了王肇民的儿子。“他说,要是父亲还在世,一定能和我结成莫逆之交。”说到王肇民,张向东除了尊敬,更多的是愤慨。“圈内人都非常认可、推崇他的作品,但在藏家和大众的认识里,他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学术价值必须与市场价格相得益彰。好的艺术品,缺乏当中的任何一项,都不算得到了应有的待遇。”说到当下艺术界的种种,张向东的语气中带着无所适从的悲愤。“不是所有人都能知道这一点。”藏家就不考虑那么多。那么多年来,到华艺廊买画的人,还是同一群—除了少数真正的艺术品爱好者,到华艺廊来的人,更多来自地产圈、金融圈,当然,还有政府官员。“礼尚往来,牺牲的是这些艺术品。”张向东苦笑道。
“艺术和文学一样,本来就是日渐式微的东西。所以你能看到很多足浴中心,却很难找到一家书店。”也正是如此,张向东更加坚持,做文化艺术的推广者,必须要有理想,还要有一份责任。“我仅仅是个卖画的,但我有自己的理想,我希望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得到认可。”对于华艺廊,他最大的期望,是能更具有话语权。“空谈理想不能帮你实现理想,你还必须要有所担当。”
近二十年来,艺术市场崛起,因为艺术品价格飞涨,导致艺术市场缩小,艺术消费品成交量减少。同时,市场和成交量的变化,又使得艺术品的价格越发水涨船高。“现在玩艺术收藏,对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十几万就能买个心头好,现在得花上几千万。到底有多少人能买得起那么贵的东西?”现实逼近,画廊圈也进入了转折期。“国画就是一张纸,油画就是一块布,装置艺术就是一堆材料。凭什么说艺术值钱?但要说不值钱,国画就这么一张纸,能卖过亿。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居然是这个圈子的常态。”在这样的怪圈下,画廊从业者是卷入这个大潮,还是该重新定位?这不只是张向东的困惑,也是整个画廊行业遇到的困惑。面对这种困局,张向东只能一路摸索,考察。
但有一点他很确定,“艺术品收藏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财富的积累,而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富有情趣,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他说起自己的朋友,一个南京的画家。他在郊区买了一块地盖房子。平时除了画画,他喜欢玩点收藏。但他家中的那些藏品,除了北魏的一些石刻造像值点钱,更多的都是些瓦当残片。画家自己就拿着瓦当残片做花盆,里边埋上土,种上兰花,甚至是路边不知名的花草。把家里弄得生机勃勃。“这是我最羡慕的状态。不需要什么名贵的艺术品装点,这些细节就显示着不一般的生活态度。”许久,张向东舒展了眉头。“像陶渊明诗里说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董梦阳
画廊随国民素养共繁荣
中国人进行艺术消费,刚起步,未来必定会更为强势,现在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什么底,画廊也是一样:谁坚持下去,谁就能做得好。
口述|董梦阳 采访整理|杨圣捷
图|本刊资料库
售卖艺术作品的机构,古时便有,至今仍让人们记起的,有荣宝斋这样的老字号。这种形式的,我们更多可以称之为“画店”。今天我们所说的画廊,应该不仅是一个代理销售机构,还要有为艺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系统,在推广发展的过程中去寻求盈利。像是二十多年前开始致力为包括徐冰、蔡国强这样的中国艺术家进行推广的东京画廊。今天,这个画廊卖出徐和蔡的一幅作品,市场价格可能已经涨了100倍。
代理,解决的是来源可信度问题。古往今来,收藏家最担心的,就是艺术品的真假,代理机构可以起到稳定市场和收藏家心情的作用。说白了,就是专卖店的形式,销售与推广并重。只是,现在中国大多画廊的生存现状不是很好,它们多为在边缘存活,这样就会出现很多不择手段的贩卖行为,市场是需要规律性的,如没有建立基础认知,经营者们很难自重起来,画廊的品德也无法很好彰显。所以,我现在有一部分工作,就是成立画廊协会这样的组织,努力去改变画廊的生存环境。
改革开放之后,有一些捷足先登的海外私人画廊进驻中国市场,诸如香格纳、红门、四合院这样的,它们最早代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推入西方的重要画廊、美术馆,乃至像“巴塞尔艺博会”这样全球知名的画廊博览会,进入西方的主流收藏视野中—在西方成熟的艺术市场规则下,销售渠道、手段、习惯都较为健康,收藏家很少会去艺术家家里而是去画廊完成收藏的过程。第一批中国艺术家,迅速火起来。从这方面来看,新中国建国六十多年,几乎没有发生通过本国传统方式去炒热艺术家的案例。 那么,为何本土画廊这一艺术机构形式现在如雨后春笋般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冒出来?我想是这样的,中国人进行艺术消费,刚起步,未来必定会更为强势,现在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什么底,我们知道10年前谈画廊发展为时过早,也会在与同行交流时经常说“现在肯定不是最好的收藏时期”。未来有多远?市场爆发的节点在哪儿?只能这么去说:谁坚持下去,谁就能做得好。
我们都知道,最近的几年,拍卖市场火得不可收拾,全世界都眼红。这种火爆,造成了一级市场—画廊业的持续不景气,也有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充斥在其中,像是官员送礼的现象,随便写个字,去拍卖行重金拿下,蝇营狗苟,难以启齿。许多人不懂艺术,便不懂该去哪儿买艺术,只盯着媒体上说的拍卖行,跟着名气买,各种转手,价格便一点点推上去了,这些都是泡沫化现象。我们要做的,也许首先要让人们认清行业标准和艺术品价值的衡定,这是教育工作,是我们学美术专业的人的使命。
当中国当代艺术脉络被几个外国人,像尤伦斯男爵、乌里·希克掌握时,许多中国人见到的是“他们为此挣大钱了”。为什么大家都紧盯着金钱数字?因为我们以前都太穷了,潜意识里,认为赚大钱就是大本事,所以产生了一种对钱的报复性需求。这些贵族,生下来的使命,便是延续家族血脉,艺术收藏是延续的一个元素,我去过他们家里,藏品多如牛毛,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在中国艺术市场里赚的这点钱,算什么呀!
去欧洲发达国家的画廊参观,同行的人问当地画廊老板:“中国艺术家作品增幅巨大,为何不去销售他们的作品?很赚钱啊。”老板们大都会回答:“不喜欢啊,很难向客户推荐。”这是在成熟机制下,这些从业者的个性化,他们喜欢了,有情感注入了,就会去推动发展,在推动过程中,增值盈利。这些并不是无技术含量的,表面看上去画廊收50%的佣金,不过,他们要投入很多工作去做推广。艺术品销售还是要在一级市场画廊进行,消费者要真正接触到作品,投入情感,要在某类环境里去完成消费过程,一切因素都要结合好,才能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冲动和占有的欲望。所以画廊也无法实现网络化。
我们现在带孩子去国外的美术馆,像是卢浮宫、蓬皮杜、大都会等,接受的是审美传承教育,对他们修养有提高,他们会因此认识到,什么样的美术有未来。让他们去判断和认识,什么是好的艺术品,包括艺术家真诚创作和体现的情感、呈现形式、技术,以及丰富的语言解释。像是印象派的二三流画家作品,一百年后我们仍然回味无穷,体验到其中饱含醇厚情感,多么美妙。这些美术史上的意识流进步,都是来自画廊的推动,使得艺术家们的水准不断攀升。做画廊的老板们,选择作品销售给藏家拥有,其实是在选择未来,古代的、近代的、当代的作品都一样,有了专业眼光,就成为一名好的庄家。
艺术品,作为民族精神支柱,是整个国家人民的需求。很多人认识了这点,例如,有一个公司老板来到朋友的画廊,他有资格先看先选先拥有,就好比豪华汽车、高级腕表一样,而画廊就围绕这些主要客户即可,有好的东西进来了,首先留给VIP。慢慢的,许多人有心瘾了,心瘾是什么意思?例如我坐着飞机去巴黎,十几个小时不能抽烟,我可以熬过去但睡不着觉,下了飞机第一时间找抽烟的地方。其实生理上来说,是可以脱瘾的,心瘾难解,这是美妙的体验啊,始终惦记着,所以我们说,节点即将来临。先培养这群人的心瘾。
每年在“艺术北京”,我都能认识到新的消费者,也有来咨询的,他们不再是冲着艺术家名气盲目跟风,而是来寻找自己要什么,比如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今年有一个藏家来跟我说,他们家小朋友看中了村上隆创作的一个小玩偶,10万元人民币,上海一家画廊带来的,我打听下来,来源还行,最后据说是九折成交的。这些人属于较早冲进来的,并不为增值,只为愉快。这才是艺术收藏的现象及艺术推介机构存在的正道。
画廊业发展到今天,进步明显。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从第一届开始我就作为工作人员,做了十年,到发起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再到今天已经持续七年的“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画廊”这个词真正被大家所认识了。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是在广州办的,那时候谁都不知道有画廊这个东西,最终我说服了三百多名艺术家都拿着自己的作品去会场摆地摊卖,连画框都没有,自己贴着胶条挂墙上,简直就是个菜市场。这样的形式不可思议,那时候艺术家谈商业都觉得很羞耻。有国际画廊看中一些艺术家的,像朱伟这样。不过,大部分艺术家都还在初级阶段的模仿,没有一点个性。当时有一个馆专门都是画老虎的,有一个馆是专门画仙鹤的。
画廊真正被人们重视,还得是我自己办CIGE,这时候,日本、韩国的顶级画廊倾巢出动啊,他们太期待中国这块市场了。不过,所有的国际画廊却都铩羽而归,他们异口同声都对我说“来早了”。有台湾画廊甚至甩下话“十年后再来”。确实,那时候,有谁会花8万美金买安迪·沃霍儿的一张纸?大家都不懂要买什么呢。今天,我们起来了,意识有了,买画必须去画廊,去画廊买画比去艺术家家里拿便宜,而且选择也多。
另外一个意识也在慢慢成熟:比大、比钱多的时代正慢慢过去。我也在不断推进着美术馆计划,对我的VIP进行教育工作,牵涉诸多商业合作,让画廊协会发展更健康,起到的启迪作用更大。更多人选艺术品,就像选葡萄酒,花10欧元可以选一瓶喝起来像30欧元的酒,在寻找中发现美,并为此喜悦,而不是什么“点五千元一杯的咖啡”,艺术也是如此。像是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张挺美的照片,我就把它剪下来,高兴。大收藏家余德耀有一天发了彩信给我,说在国外的一个跳蚤市场花了几百欧元,买了张未完成作品,作者未知。我一看,立刻回信:中国没人能画成这么好。不一定要多贵,真的要自己愉悦。
北京
是画廊
还是社交场
卖画不是尤雁子的目标,她期望打造出一种高端的文化生活方式。人们来到这里,一方面能更近距离地与艺术品面对面,另一方面,也能寻找到拥有同样喜好和品位的知音。
有人说,北京就是一座“大屯子”。形形色色的人行走其中,不管做什么营生,都有一线生存的空间。就比如近年来,四九城内外冒出一大批艺术园区或画廊,比较出名的有798、酒厂、草场地、观音堂、环铁、大山子等,成为当代艺术聚集区的同时,也成为北京旅游攻略之“必去景点”之一。
与这些没有门票,人流汹涌的艺术园区相比,另外一种高端的会所画廊则低调地匿身于繁华的商业区中,需要画廊主人的请柬方可进入,一窥它的神秘,握一盏茶,品一缕香,与艺术品静寂而切近地相处。
说的正是雁巢收藏。这家画廊隐身于北京国贸区域的中心楼段,独自立于最高一层,电梯只到楼下,出了电梯沿着一条窄楼梯拾级而上,在楼梯的尽头,敲开一扇蓝绿色铁门,魔盒就此打开,如同进入另一世界。
低调奢华的深色木地板,四周墙上挂着著名音乐人郭峰跨界创作的“没有脸的国粹”系列油画,古典精致的木椅与欧式家居错落摆放,古琴、日本铁壶、各式璀璨珠宝以及雕塑作品衬托着这家会所的典雅。画廊里的黄色丝绸上,甚至摆放着一个恐龙蛋化石,“这是体型最小的翼龙蛋化石,很少见的。”画廊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很显然,画廊的主人并不仅仅想要靠卖画维生—虽然具有画廊的外壳,但你可以在这里寻觅到展览、插花、茶道、古琴等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这都是用来提升画廊品质的。通过口碑传播,我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和买家加入这个圈子。”说话的人是尤雁子,雁巢收藏的创办者,同时也是一位旅居海外的歌唱家。由于想拥有“凝固的音乐”,她将对艺术的狂热移情至画中,产生了做画廊的念头。
出生于侗族家庭的尤雁子,曾经演唱过张艺谋电影《英雄》中的插曲《飘》,更获得著名作曲家谭盾的肯定。在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留学归来后,尤雁子以“雁子归巢了”为主题自编、自导、自演了动漫音乐情景剧《雁归巢》,正是因为这次演出,她接到了宋庄国际艺术节的邀请,由此步入了更大的艺术圈,接触到了更多的艺术家。这也为她以后做雁巢收藏,埋下了伏笔。
刚开始,画廊并非针对高端人士,而是起步于商场的长廊。虽然画廊越做越好,但是尤雁子始终认为,在商场做画展格调不高,“什么人都可以推门进来,不需要请柬,也不需要预约。”这违背了她做画廊的本意。自此之后,她一直在留意合适的空间。2010年9月25日,“雁巢收藏”成立。画廊兼顾商务会所的功能,为其“高端原创艺术空间”的品牌定位服务。在这里,几乎每月就会举办一次艺术展,同时每周会联合其他品牌举行用户体验活动。两年来,“雁巢收藏”已先后推出几十位艺术家的作品展。
尤雁子很清楚,自己要把艺术真正融入到生活中去,所以,不能沿用传统画廊的经营方式。 “它们都太严肃。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应该很艺术,是精神和物质的综合统一。艺术不仅仅是看一幅画那么简单,应与生活融为一体。”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她将雁巢打造成可以一边品茶一边赏画的会所式画廊,“细欣赏、慢融入,在与艺术品的相处而非审视中体会人与艺术的融合。”
雁巢的会员来自社会各界,“商界、政界、艺术界的人士都有,但是首要条件是热爱艺术。我们没有刻意吸纳会员,一切是水到渠成的。刚开始我们邀请一些人,后来越来越多人主动联系我们,希望加入会所。”歌唱家的身份给了尤雁子不少帮助。“我的圈子很大,各路神仙都能汇集到这里来。”
对于画廊来说,画的质量就是生命。作为画廊主,一定要对画的历史脉络,对画家的学术范围等有所了解,要有专业能力。而对于尤雁子这样半路出家的画廊主而言,唯一的办法是“跟懂的人多聊”。尤雁子选画,也和其他画廊主不同,作品是否有名并不是她最关注的重点,她更关注的是“这幅画是否能打动我”。而在做画廊的过程中,尤雁子也体会到了帮助和扶持艺术家的乐趣,“一路走来,越走越有动力,很多美的东西,你付出了,回报的也是特别美的东西。”
这里的赏画氛围也是别处所没有的:你可以慢慢品着一杯咖啡,近距离触手可及地欣赏艺术品。“比如那个拿破仑时期巴洛克风格的家具,”尤雁子指着角落里一张欧式椅子,“在博物馆里,大概会在它前面拉上一条线,让人们远远地看。但是在我们这里,你可以更近距离的观赏它,了解它。”
在北京,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画廊产生,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实际上是个不小的挑战。一些画廊也正在努力探求中国画廊的本土运作模式。2011年上海艺博会期间,不少参展画商言及中国画廊业生存现状均深表艰难:拍卖业插足乃至操控当代艺术品,二级市场挤压了一级市场空间;画家纷纷涨价,画廊“光着脚也赶不上”;网络销售也开始来抢生意;国际大画廊抢滩中国等问题,成为画廊主面前跨不过去的坎。
越来越多的画廊不是由专业人士在经营,跨界开画廊已是常态。“以卖画生存很难,包括雁巢也不是以卖画为主,我们是多元化的,画是其中一部分,我们有古董、珠宝、家具、古瓷、音乐、禅茶等,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从做画开始,逐渐丰富。卖画大概占收入的五分之一,还有一些是做活动,我们会所做活动是有租金的。”尤雁子认为,中国画廊走向成熟还需要时间,更需要规范和培养。
对于雁巢的发展,尤雁子认为现在已经超出她当初的期待,“回报远远比我想象中好,”她说,“对我来说,我更喜欢把艺术融于生活中,没必要高高在上,不要认为艺术需要仰视就不可触碰,它不是遥不可及的。雁巢正在努力实现这一点。”
上海
让艺术品
超越奢侈品
奢侈品和艺术品,如何共同栖居在一个空间里?18画廊做了很好的示范。金钱和地位并不带来好的品位,但好的品位却能为金钱和地位增值。 “那是一掷千金、不知何时回报的疯狂年代。”回首当年,邓懿德说。
八年前,张瑷玲、邓懿德和李永年包下位于上海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交界处的外滩18号。她们是台湾景美女中的密友,大家相互知根知底,连彼此换了几拨男友都了如指掌。在这之前,张瑷玲做企业发迹,邓懿德在UPS上海分公司做得透不过气,李永年则在会计师事务所忙得晕头转向。拓荒,是摆在她们面前的唯一事业。她们的野心是:把这里创建成中国的时尚先锋标杆。一开铺,外滩18号便火得一塌糊涂。前来捧场的,除了白天拎着钱箱的购物客,还有深夜蒲吧的各色男女。
2009年,邓懿德经历了外滩18号的大转折。那年,张瑷玲过世,“世博”前外滩景观被改造成了大工地,全球金融海啸……各种因素使得外滩18号死气沉沉,员工及商铺的士气也一落千丈。邓懿德明白,自己需要鼓舞士气,“我是进攻型的,要打破当时的僵局,必须要有个重拳猛击。”于是,18画廊横空出世。
“一定要有艺术!”这是18画廊曾经的运营总监、现任CEO 邓懿德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信条,自从李永年单飞、张瑷玲意外过世后,18号发展的重担全搁在了她一人身上。“外滩建筑群原本就是艺术大作,在这些大作中,必须要有丰富的艺术。”她认为,18号给人带来的总体感觉,是高规格的美好生活,各类进驻品牌都充满着艺术气息,但纯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的美感和冲击力,并非百达翡丽、卡地亚、杰尼亚等奢侈品牌所能提供。因此,就有了后来艾未未一大堆自行车搭建的装置作品,立在旋转式楼梯口的景象。
在邓懿德看来,外滩18号是一个品牌,是高品质生活物质元素的先锋推介地,“18号里头的品牌,毋庸置疑,定是世界最好。品质、服务和包装,缺一不可。画廊也要如此。以前,我去看古董展,发觉中国人展示古董总是鬼里鬼气,但欧洲人展示古董都是贵里贵气。”这就是邓懿德要去改变的,她想让来此消费艺术的人,都认可这里的贵气。
但这时候,她碰到一个“接不到地气”的问题。“以前我们三个女人,法国、美国都很搞得定,但是却和大陆内部的没办法接上。”她请来了年轻作家棉棉担任艺术总监,请来了有英国留学背景经验丰富的画廊执行者李倩担任画廊执行长。
棉棉尽管不是纯粹的艺术家,但她个性很强,和那群艺术家、策展人都是一起闹腾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我希望通过她的身份,把这些艺术界、时尚圈的焦点都吸过来。之前刚做的几场展览,声势都很强,‘公关一哥’包一峰为我们做公关推广,先锋设计师吉吉为我们做新展览策展。”与艺术家相处,在邓懿德看来是最大的艺术,疼爱和包容之外还得归正,她认定棉棉是这里的“制片人”。“她觉得艺术界挺无聊的,干脆就放手大做‘新浪潮’,这些艺术家可以受到国际关注并崛起。”近期举办的一个名为“亮点Spotlight”,囊括41个新锐艺术家的大展,所有幕后参与的人几乎都是艺术圈的局外人,“我们不走老路,可能因此会犯些错,但肯定也会因此制造很多精彩。”
这个大展吸引了近500人到场狂欢,为此,执行长李倩花了半年时间精心准备,她自信地称它为“美术馆级别”。“一批新锐的年轻艺术家在这里展现‘新浪潮’,这种形式和18号的整体气质反差蛮大的。”正是这种反差,给藏家带来了新鲜感。几个香港名媛来参观,本以为这活动是场秀,却没想到这么艺术味儿。兴奋之余,也立马订下了几幅画。开幕当晚,李倩的电话响个不停,“刚送走一拨客人,下一拨客人又来了。”
生意确实红火,但几乎没有太大利润—单幅作品都是小数额。业内有人诟病,“花这么多钱造声势,作品却都卖白菜价”。但李倩不这么认为。“赚钱与否,并非第一位。”在她的眼中,推介新艺术家并让藏家在此建立话语体系,才是画廊真正要做的事情。
李倩认为,艺术上的共鸣,能让精英阶层建立起属于他们的话语体系。“就像在伦敦,一个纯中国的剪纸展览和一个视觉冲击很强的当代艺术活动,去的人群,完全是不一样的。当代艺术,才是真正能把精英人群聚在一起的载体。”李倩说。
她的努力有了成效。不管是金融家、政府官员、企业人、富豪……只要走进18画廊,让李倩给带着逛一圈,他们自然会对当代艺术多许多好感。甚至曾经有人在18画廊参观时,不小心听到李倩和其他人的闲聊,说北京有个画展是绝对厉害的,遂立马飞去北京,并一口气拿下多幅作品。“我代表画廊,和画廊一起推介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让消费者放心我们的品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经得起考验。”
外滩周边的画廊渐渐多了,像江西中路上由香港名媛林明珠开设的艺术门、九江路外滩的周围艺术、福州路外滩由澳大利亚外交官杨传照开设的红寨画廊、广东路外滩由李锦汉和翁菱一手打造的沪申画廊、洛克·外滩源的美术馆,甚至还有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就艺术氛围来说,上海已经开始成气候了,成势了,我们不可能在一个这么繁华高端的地方单打独斗,所以任何邻居都蛮重要的。艺术产业是城市资产,需要从业者从点点滴滴做起。”李倩说。
当百达翡丽的经销商告诉邓懿德,他们即将搬去附近的洛克·外滩源开设更大的旗舰店时,她丝毫没有慌乱。画廊自2009年独立存在之后,每年投入几百万,还不包括租金。要问画廊里真的能卖出几张画?邓懿德倒不是很在乎。“只要制造出亮点和话点,就不是亏本生意。18号从一个在东方展示西方生活文化的场所,慢慢变成向西方社会展示东方新概念的桥梁。”邓懿德说。
广州
让艺术的价值
得到认可
张向东一直在想,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除了市场在变化,中国的藏家结构也在变化,画廊在艺术圈里所处的版块也会发生变化。我看到了当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却依然不知道接下来又会怎么变。”
2012年春。广州。年刚过,整个城市弥漫着年的味道。跟很多人一样,在开年的这几天,张向东到处呼朋唤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几日几夜的热闹过后,张向东突然陷入一阵莫名的茫然之中。张向东此刻担忧的,是接下来自己的路该怎么走。
很多人都认为,张向东是杞人忧天。他主持的华艺廊,是广东最好的画廊。1998年华艺廊成立之时,广东的艺术圈开始出现勃勃的生机,但画廊业却是一片空白。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张向东只能靠一路摸索试探着艰难前行。如今,华艺廊已经走过了整整14年的风雨。清晰的定位、独特的经营模式,华艺廊蜕变成为广东画廊的品牌。无论是成交量还是口碑,它都能让艺术家和藏家们满意—通过华艺廊,艺术家可以得到影响力和金钱,而藏家们,则可以得到他们的心头好,以及不错的品位。 比起拥有两千多家画廊的北京、拥有八百多家画廊的上海,只有两三百家画廊的广州似乎寒碜了点。但相对保守的市场,反而让广州画廊业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由于地域的限制,广东人更喜欢买古代、近现代的书画,这部分占了艺术品消费市场的70%。”华艺廊也是一个以经营传统艺术为主的画廊。但一向喜欢思考和尝试的张向东,也曾经将视野伸向更宽的领域。“我们曾经碰过当代艺术,2005年,我们在北京做了新北京画廊。”说起这间专营当代艺术的画廊,也许还有很多人对它的开幕作品记忆犹新。新北京画廊的开幕式上,画家刘小东直接把画画在墙上、立柱上,而到了展览结束时,刘小东却用白色涂料把自己的画全部覆盖,全部作品随着展览的结束而消失。这便是享誉一时的“多米诺”。
“同期,刘小东的作品在保利就拍卖到了2000万。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画廊在烧钱—投入那么大,最后一张画都没有。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敢于尝试,敢于颠覆的气势很当代,不是吗?”接下来,多个优秀的展览让新北京画廊享誉全国。但也正是这种不惜“烧钱”以换取“纯艺术”的行径,短短三年里,让新北京画廊赔掉了几千万,最终更不得不停止营业。
新北京画廊的挫败,并没有让张向东失去信心,相反的,他越发清晰了自己对艺术家的定位。愿意抛开市场的考虑,不断颠覆自己的艺术家,在张向东看来,才是真正纯粹的艺术家。“很多艺术家,把一个东西往极致里做,做到巅峰就成为了大师,齐白石如此,傅抱石如此,黄宾虹如此,关、黎大概也如此。但世界上还有另一种艺术家,他们永不满足,总想颠覆自己,做不一样的东西。我喜欢这种纯粹的艺术家。”
沈勤便是他非常欣赏的画家,也是华艺廊唯一终身代理的艺术家。沈勤,这位曾被誉为水墨革新派代表人物的艺术家,在三十年间不断颠覆自己,做出了许多风格迥异的作品。“信任是我们达成合作的最重要因素,我们连签约的形式都没有,但只要他在,我们就会一直代理他的作品。“
同样得到张向东崇敬的,还有岭南画坛炙手可热的著名画家王肇民。王肇民逝世多年,张向东却一直不遗余力的向大众和藏家们推广、展示这位老人画作的艺术价值,他的努力和真诚,甚至感动了王肇民的儿子。“他说,要是父亲还在世,一定能和我结成莫逆之交。”说到王肇民,张向东除了尊敬,更多的是愤慨。“圈内人都非常认可、推崇他的作品,但在藏家和大众的认识里,他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学术价值必须与市场价格相得益彰。好的艺术品,缺乏当中的任何一项,都不算得到了应有的待遇。”说到当下艺术界的种种,张向东的语气中带着无所适从的悲愤。“不是所有人都能知道这一点。”藏家就不考虑那么多。那么多年来,到华艺廊买画的人,还是同一群—除了少数真正的艺术品爱好者,到华艺廊来的人,更多来自地产圈、金融圈,当然,还有政府官员。“礼尚往来,牺牲的是这些艺术品。”张向东苦笑道。
“艺术和文学一样,本来就是日渐式微的东西。所以你能看到很多足浴中心,却很难找到一家书店。”也正是如此,张向东更加坚持,做文化艺术的推广者,必须要有理想,还要有一份责任。“我仅仅是个卖画的,但我有自己的理想,我希望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得到认可。”对于华艺廊,他最大的期望,是能更具有话语权。“空谈理想不能帮你实现理想,你还必须要有所担当。”
近二十年来,艺术市场崛起,因为艺术品价格飞涨,导致艺术市场缩小,艺术消费品成交量减少。同时,市场和成交量的变化,又使得艺术品的价格越发水涨船高。“现在玩艺术收藏,对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十几万就能买个心头好,现在得花上几千万。到底有多少人能买得起那么贵的东西?”现实逼近,画廊圈也进入了转折期。“国画就是一张纸,油画就是一块布,装置艺术就是一堆材料。凭什么说艺术值钱?但要说不值钱,国画就这么一张纸,能卖过亿。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居然是这个圈子的常态。”在这样的怪圈下,画廊从业者是卷入这个大潮,还是该重新定位?这不只是张向东的困惑,也是整个画廊行业遇到的困惑。面对这种困局,张向东只能一路摸索,考察。
但有一点他很确定,“艺术品收藏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财富的积累,而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富有情趣,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他说起自己的朋友,一个南京的画家。他在郊区买了一块地盖房子。平时除了画画,他喜欢玩点收藏。但他家中的那些藏品,除了北魏的一些石刻造像值点钱,更多的都是些瓦当残片。画家自己就拿着瓦当残片做花盆,里边埋上土,种上兰花,甚至是路边不知名的花草。把家里弄得生机勃勃。“这是我最羡慕的状态。不需要什么名贵的艺术品装点,这些细节就显示着不一般的生活态度。”许久,张向东舒展了眉头。“像陶渊明诗里说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董梦阳
画廊随国民素养共繁荣
中国人进行艺术消费,刚起步,未来必定会更为强势,现在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什么底,画廊也是一样:谁坚持下去,谁就能做得好。
口述|董梦阳 采访整理|杨圣捷
图|本刊资料库
售卖艺术作品的机构,古时便有,至今仍让人们记起的,有荣宝斋这样的老字号。这种形式的,我们更多可以称之为“画店”。今天我们所说的画廊,应该不仅是一个代理销售机构,还要有为艺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系统,在推广发展的过程中去寻求盈利。像是二十多年前开始致力为包括徐冰、蔡国强这样的中国艺术家进行推广的东京画廊。今天,这个画廊卖出徐和蔡的一幅作品,市场价格可能已经涨了100倍。
代理,解决的是来源可信度问题。古往今来,收藏家最担心的,就是艺术品的真假,代理机构可以起到稳定市场和收藏家心情的作用。说白了,就是专卖店的形式,销售与推广并重。只是,现在中国大多画廊的生存现状不是很好,它们多为在边缘存活,这样就会出现很多不择手段的贩卖行为,市场是需要规律性的,如没有建立基础认知,经营者们很难自重起来,画廊的品德也无法很好彰显。所以,我现在有一部分工作,就是成立画廊协会这样的组织,努力去改变画廊的生存环境。
改革开放之后,有一些捷足先登的海外私人画廊进驻中国市场,诸如香格纳、红门、四合院这样的,它们最早代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推入西方的重要画廊、美术馆,乃至像“巴塞尔艺博会”这样全球知名的画廊博览会,进入西方的主流收藏视野中—在西方成熟的艺术市场规则下,销售渠道、手段、习惯都较为健康,收藏家很少会去艺术家家里而是去画廊完成收藏的过程。第一批中国艺术家,迅速火起来。从这方面来看,新中国建国六十多年,几乎没有发生通过本国传统方式去炒热艺术家的案例。 那么,为何本土画廊这一艺术机构形式现在如雨后春笋般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冒出来?我想是这样的,中国人进行艺术消费,刚起步,未来必定会更为强势,现在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什么底,我们知道10年前谈画廊发展为时过早,也会在与同行交流时经常说“现在肯定不是最好的收藏时期”。未来有多远?市场爆发的节点在哪儿?只能这么去说:谁坚持下去,谁就能做得好。
我们都知道,最近的几年,拍卖市场火得不可收拾,全世界都眼红。这种火爆,造成了一级市场—画廊业的持续不景气,也有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充斥在其中,像是官员送礼的现象,随便写个字,去拍卖行重金拿下,蝇营狗苟,难以启齿。许多人不懂艺术,便不懂该去哪儿买艺术,只盯着媒体上说的拍卖行,跟着名气买,各种转手,价格便一点点推上去了,这些都是泡沫化现象。我们要做的,也许首先要让人们认清行业标准和艺术品价值的衡定,这是教育工作,是我们学美术专业的人的使命。
当中国当代艺术脉络被几个外国人,像尤伦斯男爵、乌里·希克掌握时,许多中国人见到的是“他们为此挣大钱了”。为什么大家都紧盯着金钱数字?因为我们以前都太穷了,潜意识里,认为赚大钱就是大本事,所以产生了一种对钱的报复性需求。这些贵族,生下来的使命,便是延续家族血脉,艺术收藏是延续的一个元素,我去过他们家里,藏品多如牛毛,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在中国艺术市场里赚的这点钱,算什么呀!
去欧洲发达国家的画廊参观,同行的人问当地画廊老板:“中国艺术家作品增幅巨大,为何不去销售他们的作品?很赚钱啊。”老板们大都会回答:“不喜欢啊,很难向客户推荐。”这是在成熟机制下,这些从业者的个性化,他们喜欢了,有情感注入了,就会去推动发展,在推动过程中,增值盈利。这些并不是无技术含量的,表面看上去画廊收50%的佣金,不过,他们要投入很多工作去做推广。艺术品销售还是要在一级市场画廊进行,消费者要真正接触到作品,投入情感,要在某类环境里去完成消费过程,一切因素都要结合好,才能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冲动和占有的欲望。所以画廊也无法实现网络化。
我们现在带孩子去国外的美术馆,像是卢浮宫、蓬皮杜、大都会等,接受的是审美传承教育,对他们修养有提高,他们会因此认识到,什么样的美术有未来。让他们去判断和认识,什么是好的艺术品,包括艺术家真诚创作和体现的情感、呈现形式、技术,以及丰富的语言解释。像是印象派的二三流画家作品,一百年后我们仍然回味无穷,体验到其中饱含醇厚情感,多么美妙。这些美术史上的意识流进步,都是来自画廊的推动,使得艺术家们的水准不断攀升。做画廊的老板们,选择作品销售给藏家拥有,其实是在选择未来,古代的、近代的、当代的作品都一样,有了专业眼光,就成为一名好的庄家。
艺术品,作为民族精神支柱,是整个国家人民的需求。很多人认识了这点,例如,有一个公司老板来到朋友的画廊,他有资格先看先选先拥有,就好比豪华汽车、高级腕表一样,而画廊就围绕这些主要客户即可,有好的东西进来了,首先留给VIP。慢慢的,许多人有心瘾了,心瘾是什么意思?例如我坐着飞机去巴黎,十几个小时不能抽烟,我可以熬过去但睡不着觉,下了飞机第一时间找抽烟的地方。其实生理上来说,是可以脱瘾的,心瘾难解,这是美妙的体验啊,始终惦记着,所以我们说,节点即将来临。先培养这群人的心瘾。
每年在“艺术北京”,我都能认识到新的消费者,也有来咨询的,他们不再是冲着艺术家名气盲目跟风,而是来寻找自己要什么,比如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今年有一个藏家来跟我说,他们家小朋友看中了村上隆创作的一个小玩偶,10万元人民币,上海一家画廊带来的,我打听下来,来源还行,最后据说是九折成交的。这些人属于较早冲进来的,并不为增值,只为愉快。这才是艺术收藏的现象及艺术推介机构存在的正道。
画廊业发展到今天,进步明显。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从第一届开始我就作为工作人员,做了十年,到发起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再到今天已经持续七年的“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画廊”这个词真正被大家所认识了。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是在广州办的,那时候谁都不知道有画廊这个东西,最终我说服了三百多名艺术家都拿着自己的作品去会场摆地摊卖,连画框都没有,自己贴着胶条挂墙上,简直就是个菜市场。这样的形式不可思议,那时候艺术家谈商业都觉得很羞耻。有国际画廊看中一些艺术家的,像朱伟这样。不过,大部分艺术家都还在初级阶段的模仿,没有一点个性。当时有一个馆专门都是画老虎的,有一个馆是专门画仙鹤的。
画廊真正被人们重视,还得是我自己办CIGE,这时候,日本、韩国的顶级画廊倾巢出动啊,他们太期待中国这块市场了。不过,所有的国际画廊却都铩羽而归,他们异口同声都对我说“来早了”。有台湾画廊甚至甩下话“十年后再来”。确实,那时候,有谁会花8万美金买安迪·沃霍儿的一张纸?大家都不懂要买什么呢。今天,我们起来了,意识有了,买画必须去画廊,去画廊买画比去艺术家家里拿便宜,而且选择也多。
另外一个意识也在慢慢成熟:比大、比钱多的时代正慢慢过去。我也在不断推进着美术馆计划,对我的VIP进行教育工作,牵涉诸多商业合作,让画廊协会发展更健康,起到的启迪作用更大。更多人选艺术品,就像选葡萄酒,花10欧元可以选一瓶喝起来像30欧元的酒,在寻找中发现美,并为此喜悦,而不是什么“点五千元一杯的咖啡”,艺术也是如此。像是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张挺美的照片,我就把它剪下来,高兴。大收藏家余德耀有一天发了彩信给我,说在国外的一个跳蚤市场花了几百欧元,买了张未完成作品,作者未知。我一看,立刻回信:中国没人能画成这么好。不一定要多贵,真的要自己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