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以来,黑龙江省工商局紧紧围绕全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理了大量行政复议案件,及时有效地化解行政争议,纠正一批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切实维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了全省工商系统依法行政和行政复议工作的稳步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全省工商系统的行政复议工作给予较高评价,行政复议工作在全省工商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影响日益广泛。当前,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全面总结这几年行政复议工作的基本经验基础上,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新时期行政复议工作。
一、进一步加快完善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建设。现行行政复议法有些规定过于原则、笼统甚至缺少规范,实践中不好掌握和操作,给复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应加以修改完善。
1.增加行政复议证据制度。与完善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相比,行政复议制度在证据制度上规定较为原则,仅在举证责任承担、举证期限、调取证据、证据开示、非法证据排除、事实推定和证明标准上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在证据种类、举证权利、补证、证明力、认知等方面均无规定,即使有限的规定亦缺乏可操作性,从而使行政复议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不得不照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但值得强调的是,作为一种行政程序,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有着本质的不同,行政复议不可能完全照抄严格的司法证据,特别是在行政复议不仅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也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和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上,其证据制度应与行政诉讼证据制度有所不同。
2.增加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实践中,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的往往是通过协商方式达成一致意见的调解行为。这种行为因为目前的行政复议法中没有规定,只能通过撤回的方式变通。实践中往往是通过协商,被申请人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换取申请人撤回申请,实际上就是一种调解。而且这种处理方式占复议案件各种处理方式的比重比较大,有现实需求,因此,立法应当顺应现实需要增加调解制度的规定。实行调解制度更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进一步细化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程序。行政复议程序异常简约,不符合程序正当的要求。程序正当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没有正当的程序作为前提,显然难以保障结果的公正。在行政管理日益复杂的今天,程序正当原则着重强调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保障相对人的平等参与性。但是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就使得对复议案件的审查大多局限于书面材料的核查。由于行政复议的举证规则不健全,对被申请人只提供部分证据、不提供全部证据,只提供有利证据、不提供不利证据,只提供证据、不对证据加以举证说明等情况无相应制约。另一方面,不给申请人以当面对质说明的机会,使申请人对复议结果的公正性产生怀疑。要改变这种状况,可否借鉴司法程序,建立质证、听证、评议、回避等制度。对行政复议程序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同时要健全行政复议监督机制,对行政复议决定的全过程以及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复议人员素质。行政复议人员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必须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素质,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对行政复议人员的培训。复议人员要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要了解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业务,既要学好实体法,又要掌握程序法;要加强交流,针对不同时期行政复议案件的不同特点,国家工商总局要多举办一些行政复议案件研讨会,进行专项讨论,公布一些典型案件和行政复议决定,使各地工商部门的复议机构工作办案时有所借鉴;要实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认证,对行政复议人员的资格进行统一认定和管理,把好行政复议人员的资格准入关,并研究解决行政复议人员的岗位津贴问题。
三、行政复议管辖权问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配套,亟待以法律或行政法规形式予以规范。为了解决行政管理中的某些问题,近年来采取省以下行政管理部门垂直管理体制的模式逐步增多,原先隶属于当地政府序列的行政管理部门转而归口上一级相应行政管理部门垂直领导,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当事人对这样的部门提起行政复议应当由谁受理管辖的问题。以工商部门为例,对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复议,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前,申请人可以选择向市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工商部门已经实行省以下垂直,但黑龙江省政府法制办规定,申请人对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复议,仍然是选择复议。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对省以下垂直部门的县级局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实行选择复议还是只能向地市局复议,这就很容易出现省以下垂直部门对同级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管辖权提出异议并拒不执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情况。我们认为对这种情况,建议制定《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予以明确。
一、进一步加快完善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建设。现行行政复议法有些规定过于原则、笼统甚至缺少规范,实践中不好掌握和操作,给复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应加以修改完善。
1.增加行政复议证据制度。与完善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相比,行政复议制度在证据制度上规定较为原则,仅在举证责任承担、举证期限、调取证据、证据开示、非法证据排除、事实推定和证明标准上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在证据种类、举证权利、补证、证明力、认知等方面均无规定,即使有限的规定亦缺乏可操作性,从而使行政复议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不得不照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但值得强调的是,作为一种行政程序,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有着本质的不同,行政复议不可能完全照抄严格的司法证据,特别是在行政复议不仅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也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和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上,其证据制度应与行政诉讼证据制度有所不同。
2.增加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实践中,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的往往是通过协商方式达成一致意见的调解行为。这种行为因为目前的行政复议法中没有规定,只能通过撤回的方式变通。实践中往往是通过协商,被申请人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换取申请人撤回申请,实际上就是一种调解。而且这种处理方式占复议案件各种处理方式的比重比较大,有现实需求,因此,立法应当顺应现实需要增加调解制度的规定。实行调解制度更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进一步细化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程序。行政复议程序异常简约,不符合程序正当的要求。程序正当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没有正当的程序作为前提,显然难以保障结果的公正。在行政管理日益复杂的今天,程序正当原则着重强调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保障相对人的平等参与性。但是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就使得对复议案件的审查大多局限于书面材料的核查。由于行政复议的举证规则不健全,对被申请人只提供部分证据、不提供全部证据,只提供有利证据、不提供不利证据,只提供证据、不对证据加以举证说明等情况无相应制约。另一方面,不给申请人以当面对质说明的机会,使申请人对复议结果的公正性产生怀疑。要改变这种状况,可否借鉴司法程序,建立质证、听证、评议、回避等制度。对行政复议程序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同时要健全行政复议监督机制,对行政复议决定的全过程以及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复议人员素质。行政复议人员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必须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素质,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对行政复议人员的培训。复议人员要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要了解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业务,既要学好实体法,又要掌握程序法;要加强交流,针对不同时期行政复议案件的不同特点,国家工商总局要多举办一些行政复议案件研讨会,进行专项讨论,公布一些典型案件和行政复议决定,使各地工商部门的复议机构工作办案时有所借鉴;要实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认证,对行政复议人员的资格进行统一认定和管理,把好行政复议人员的资格准入关,并研究解决行政复议人员的岗位津贴问题。
三、行政复议管辖权问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配套,亟待以法律或行政法规形式予以规范。为了解决行政管理中的某些问题,近年来采取省以下行政管理部门垂直管理体制的模式逐步增多,原先隶属于当地政府序列的行政管理部门转而归口上一级相应行政管理部门垂直领导,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当事人对这样的部门提起行政复议应当由谁受理管辖的问题。以工商部门为例,对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复议,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前,申请人可以选择向市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工商部门已经实行省以下垂直,但黑龙江省政府法制办规定,申请人对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复议,仍然是选择复议。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对省以下垂直部门的县级局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实行选择复议还是只能向地市局复议,这就很容易出现省以下垂直部门对同级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管辖权提出异议并拒不执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情况。我们认为对这种情况,建议制定《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予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