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是个设计得很妙的产品,作为一个聊天工具,它将用于阅读的订阅号折叠起来,使它并不会变成一个微博一样的大号广播台。我猜你不会每天点进那些折叠的公众号,去翻看它们发了哪些新文章。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是看朋友圈里在分享些什么,通过别人的推荐来决定自己的阅读。好了,妙的地方来了,谁会率先分享呢?一定是那些有重度阅读需求的用户,他们翻看那些隐藏起来的公众号,把他们认为好看的内容分享出来,再加上他们热爱阅读,阅读品位一定优于普通用户,因此我们看到的其实已经是经过筛选的优质内容。
然而,这美好的设计是有时效的。我记得那时候每天打开朋友圈都趣味盎然,喜欢的文章要占到一多半。不过当公众号成为一个兵家必争之地的线上传播平台时,它的传播逻辑就开始变化了。
随着博客写手和微博大号的广泛跟进,我们在微信里的阅读选项一下扩大了太多,之后创作者们就纷纷开始研究如何用标题使文章在列表里脱颖而出,因此一些诸如“怎样轻松写出阅读量过百万的文章”之类的既食之无味又无力吐槽的热门内容出现了。
在口水文章泛滥的情况下,从前的筛选机制渐渐失效。当公众号成为互联网的舆论主战场时,作者们一怕被禁言,二怕传播不出去,这就加速了公众号写作从精英审美向大众演变的过程。另外,微信有个奇怪的机制,就是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更新原创内容,才可以获得打赏资格,这就使得创作慢慢地变成了任务式的经营,这是一种几乎没法回避的结构性的平庸。
在我的经验里,聚焦于热点的评论文章和网红的作品多半是平庸的,因为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赶趟儿”,是话题本身,而不是作品质量,所以大多数时候我对这些并不关心。但当整个网络都在谈论同样一个内容的时候,有些平庸你就很难忽视了。
比如最近的papi酱,关于她的消息覆盖了所有社交网络,除非我不上网,否则我根本躲不开这个人。我既怀疑又好奇地点开她的视频,我并不反感但是确实无法提起兴趣,如果只是对着镜头耍宝吐槽,我身边大概就能轻松找出三五个人比她好玩太多。这样的作品终归是无聊的,但在网络世界里,无聊力量大。
我开始有些担心以后是不是要越来越频繁地面对这样没兴趣又绕不开的话题。然而就在前两天,我的同事唐拉拉忽然问我,她说最近有个叫papi酱的,是什么?我心说怎么会有比我更后知后觉的人呢?这时又有几位同事凑了过来,他们有人大惑不解,还有人说也是因为最近听说一个网红被投资才知道,但至今也没看过。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仅仅是我们这样一个小圈子,大家关注的世界已经开始出现分野。在一些人看来,某些已经成为时代背景的信息,在另一些人眼里根本就不曾出现。这印证了一个事实:世界太大了,我们并不太了解彼此的世界。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不需要了解大多数人的世界。
想到这儿,我又稍稍有了一点信心。让世界变大,可能就是突破平庸最好的方法。发声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来越不同,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多,而我们要做的是判断和选择。这是一个幸福的人该做的事情。
就像朋友圈的时间线上,虽然很多内容没有太多营养,但内容的来源却在飞速地扩张,大众认知和趣味的猛烈增长本身就是一件积极的事情。长远地看,世界还是在变好,提高审美和品位必然有其漫长的过程,而让一个原本单调的世界变得万紫千红,一定能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美。
然而,这美好的设计是有时效的。我记得那时候每天打开朋友圈都趣味盎然,喜欢的文章要占到一多半。不过当公众号成为一个兵家必争之地的线上传播平台时,它的传播逻辑就开始变化了。
随着博客写手和微博大号的广泛跟进,我们在微信里的阅读选项一下扩大了太多,之后创作者们就纷纷开始研究如何用标题使文章在列表里脱颖而出,因此一些诸如“怎样轻松写出阅读量过百万的文章”之类的既食之无味又无力吐槽的热门内容出现了。
在口水文章泛滥的情况下,从前的筛选机制渐渐失效。当公众号成为互联网的舆论主战场时,作者们一怕被禁言,二怕传播不出去,这就加速了公众号写作从精英审美向大众演变的过程。另外,微信有个奇怪的机制,就是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更新原创内容,才可以获得打赏资格,这就使得创作慢慢地变成了任务式的经营,这是一种几乎没法回避的结构性的平庸。
在我的经验里,聚焦于热点的评论文章和网红的作品多半是平庸的,因为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赶趟儿”,是话题本身,而不是作品质量,所以大多数时候我对这些并不关心。但当整个网络都在谈论同样一个内容的时候,有些平庸你就很难忽视了。
比如最近的papi酱,关于她的消息覆盖了所有社交网络,除非我不上网,否则我根本躲不开这个人。我既怀疑又好奇地点开她的视频,我并不反感但是确实无法提起兴趣,如果只是对着镜头耍宝吐槽,我身边大概就能轻松找出三五个人比她好玩太多。这样的作品终归是无聊的,但在网络世界里,无聊力量大。
我开始有些担心以后是不是要越来越频繁地面对这样没兴趣又绕不开的话题。然而就在前两天,我的同事唐拉拉忽然问我,她说最近有个叫papi酱的,是什么?我心说怎么会有比我更后知后觉的人呢?这时又有几位同事凑了过来,他们有人大惑不解,还有人说也是因为最近听说一个网红被投资才知道,但至今也没看过。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仅仅是我们这样一个小圈子,大家关注的世界已经开始出现分野。在一些人看来,某些已经成为时代背景的信息,在另一些人眼里根本就不曾出现。这印证了一个事实:世界太大了,我们并不太了解彼此的世界。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不需要了解大多数人的世界。
想到这儿,我又稍稍有了一点信心。让世界变大,可能就是突破平庸最好的方法。发声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来越不同,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多,而我们要做的是判断和选择。这是一个幸福的人该做的事情。
就像朋友圈的时间线上,虽然很多内容没有太多营养,但内容的来源却在飞速地扩张,大众认知和趣味的猛烈增长本身就是一件积极的事情。长远地看,世界还是在变好,提高审美和品位必然有其漫长的过程,而让一个原本单调的世界变得万紫千红,一定能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