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具有扫描時间快、图像清晰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其原理是利用精准的X线束、γ线束或者超声波于探测器一同围绕机体某一部位做一断层扫描,以便于医师能够直观地观察患者具体情况,现已成为临床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同样的如果CT设备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临床检查的准确性,进而延误患者治疗,不仅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时还会产生医患纠纷,影响医院声誉。李彬静等人在研究中发现,CT常见故障可分为三类,包括由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环境因素引起和设备自身原件磨损、参数漂移和设备老化等。为此,如何保证CT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对于保证患者安全和医院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本次研究根据临床CT设备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实施对应的维修和检测方法。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维修;方法和技巧
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CT设备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在频繁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由操作、环境或者设备元件老化引起的故障,不仅会影响临床早期检查的准确性,还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开展,降低医院的经济效益。CT设备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临床检查的准确性,进而延误患者治疗,不仅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时还会产生医患纠纷,影响医院声誉。李彬静等人在研究中发现,CT常见故障可分为三类,包括由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环境因素引起和设备自身原件磨损、参数漂移和设备老化等。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日常CT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一定的维修方法和技巧。
1.常见故障
1.1操作不当引起故障
通常情况下,人为原因引起的故障不会导致CT设备出现严重破坏性障碍。例如,操作人员在使用CT设备的时候因为开机预热时间不够或者使用之前未进行常规校正,容易导致CT设备检查过程中出现数据不准确的现象。其次,在为患者进行定位的时候,位置选择错误很容易出现图像不清晰或者错误图像。此外,CT设备检查过程中要求被检查者不能携带任何金属类饰品,如果患者在检查前未能将其取净,很容易导致CT图像出现伪影,进而影响医师临床判断。
1.2环境因素引起故障
环境因素泛指由外物造成或者间接性人为造成的障碍,包括温度、湿度和空气净化度等。CT设备包含很多电路原件,当环境室温过高或者通风不好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某些电源或者变压器出现高热乃至烧毁的情况,而CT供电电压不稳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作,影响X线束的拍摄质量,进而导致拍摄图像出现模糊和伪影等现象。而湿度过大容易造成电路短路;空气净化度不好,室内灰尘过多会损害计算机硬盘的寿命,或者在使用光学传递的时候因为介质的折射产生一些误差动作。
1.3自身硬件损伤引起故障
自身硬件损伤大多指CT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元件达到寿命而无法再次正常进行工作的现象。据统计规律,CT设备故障随着使用时间呈现马鞍状变化趋势,即设备安装后半年故障出现几率较高,故障出现后的5~8年设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稳定时间过后设备故障出现频率开始逐渐增多。
2.CT设备检测方法
检修人员在查找设备故障前,应当对故障因素进行确认,包括人为操作、环境等,便于快速寻找到故障部位。而判别人为故障的时候,检修人员可以先向操作人员了解CT在执行什么指令的时候出现的故障或者是什么级别的故障。如果未发现明显CT异常和硬件损坏,则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重新进行操作,包括重新开机,如果在反复操作后故障被排除或者未出现,则可判定为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判定需要检修人员对CT室的温度、湿度和供电正常与否进行观察,同时了解CT发热元件是否存在过热现象或者电源是否存在过压过流情况,如果存在符合某一项要求则可判定为环境因素所致故障。
2.1程序测试法
程序测试法是根据CT设备显示的错误代码或者随机维修诊断程序对可能导致CT设备产生故障的部位进行检查。在检修CT设备的时候检修者应当先区分是计算机控制部位还是机械部位或者高压部分发生的故障。其次,医院在购进CT设备的时候应当询问供应商相应的程序密码,以便于后续能够正常对CT设备故障进行检修。
2.2观察法
观察法是检修CT设备故障的基础方法之一,包括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等。首先观察CT设备各个部位,包括电源、电路板以及控制板的指示灯,不同指示灯代表CT设备的不同运行状态。其次,聆听CT设备运转发出的声音,包括风扇、轴承等,通过声音来区分故障发生部位,例如:机械设备运行的摩擦声相对缓和均匀,如果机械部位发生故障会出现不规则和异常刺耳的摩擦声。嗅觉主要是针对CT设备元件发热、烧毁或者击穿散发出的焦味和其他异味等。触觉是利用肢体对CT设备某些元件进行触摸感受,如果元件温度过热,甚至出现烫手的情况则提示元件可能存在某些故障。
2.3测试法
测试法大多是使用一些基本测试仪器,包括万用表、示波器等对设备的参数和性能进行相应的测定。其一是对各种电压的测定,包括输出直流、电压、信号电位以及输入交流电压等,测试电压的时候需要借助相应的电路图进行。其二是对电缆线是否完整、保险丝是否烧断以及半导体元件是否击穿短路等。一般来讲,CT设备中存在很多电路电源,而电压>5V时,很容易导致设备出现电路故障,对于电路故障,使用基本测试法可以相对容易地查出故障位置。为此,测试法大多用于电路或者电压故障中。
2.4切割法
切割法是所有检测方法中相对特殊的一种。在特定条件下,某些单一故障牵涉面较广,可能是由多个故障联合引起,为此检查人员在检修的过程在需要将多余的可能性进行排除,直到剩下最后一种可能性。这种方法多适用于故障现象相同但部位不同的故障中。例如,CT设备中X线上的mA表上冲,在检修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变压器首端电缆拔出,随后进行高压通电试验,完成后再将X线旁侧的电缆拔出,以此可以很快得出故障部位。对于计算机故障,检修人员可利用终端板进行分段查找,并逐段排除,以此缩小检测范围,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3.案例分析
3.1进床速度不均匀,有异常响声
通常情况下,当CT设备出现异常响声的时候多和机械故障有关,检修人员可以将重点放置于机械故障检查中。于床下检查发现床面称重滚轴出现部分变形,待上油修理后,再次进床未出现明显声响,但进床速度仍然较慢,再次检查推进系统后发现脉冲器齿轮严重磨损,于应急情况下,将其掉头安装后,进床正常。
3.2曝光中断并提示高压出错
具体表现为曝光X线指示灯闪烁后突然熄灭。检修人员采用调试程序进行低千伏、小伏安急性短时间曝光,同时对kV和mA值进行记录,发现kV指标正常,但两极电流出现不对称现象,灯丝电流基本消失,怀疑为电路问题,使用万能表检测两极后,灯丝变压器阻值变小,证实灯丝断裂,随后对X线球管进行更换,设备恢复正常。
4.结语
随着CT设备使用越来越频繁,临床检查过程中CT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对于保证临床诊断准确性和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做好日常对CT设备的维护对于提升检查质量、延长设备寿命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由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彬静.GEOptimaCT54016排CT软件系统常见故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1):348-349.
[2]及树理.CT球管的损坏故障诊断及原因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386-386.
[3]胡方成.CT技术的进展及常见故障维修浅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184-186.
[4]张沿.64排螺旋CT的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保养措施[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1):146-147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维修;方法和技巧
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CT设备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在频繁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由操作、环境或者设备元件老化引起的故障,不仅会影响临床早期检查的准确性,还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开展,降低医院的经济效益。CT设备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临床检查的准确性,进而延误患者治疗,不仅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时还会产生医患纠纷,影响医院声誉。李彬静等人在研究中发现,CT常见故障可分为三类,包括由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环境因素引起和设备自身原件磨损、参数漂移和设备老化等。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日常CT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一定的维修方法和技巧。
1.常见故障
1.1操作不当引起故障
通常情况下,人为原因引起的故障不会导致CT设备出现严重破坏性障碍。例如,操作人员在使用CT设备的时候因为开机预热时间不够或者使用之前未进行常规校正,容易导致CT设备检查过程中出现数据不准确的现象。其次,在为患者进行定位的时候,位置选择错误很容易出现图像不清晰或者错误图像。此外,CT设备检查过程中要求被检查者不能携带任何金属类饰品,如果患者在检查前未能将其取净,很容易导致CT图像出现伪影,进而影响医师临床判断。
1.2环境因素引起故障
环境因素泛指由外物造成或者间接性人为造成的障碍,包括温度、湿度和空气净化度等。CT设备包含很多电路原件,当环境室温过高或者通风不好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某些电源或者变压器出现高热乃至烧毁的情况,而CT供电电压不稳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作,影响X线束的拍摄质量,进而导致拍摄图像出现模糊和伪影等现象。而湿度过大容易造成电路短路;空气净化度不好,室内灰尘过多会损害计算机硬盘的寿命,或者在使用光学传递的时候因为介质的折射产生一些误差动作。
1.3自身硬件损伤引起故障
自身硬件损伤大多指CT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元件达到寿命而无法再次正常进行工作的现象。据统计规律,CT设备故障随着使用时间呈现马鞍状变化趋势,即设备安装后半年故障出现几率较高,故障出现后的5~8年设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稳定时间过后设备故障出现频率开始逐渐增多。
2.CT设备检测方法
检修人员在查找设备故障前,应当对故障因素进行确认,包括人为操作、环境等,便于快速寻找到故障部位。而判别人为故障的时候,检修人员可以先向操作人员了解CT在执行什么指令的时候出现的故障或者是什么级别的故障。如果未发现明显CT异常和硬件损坏,则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重新进行操作,包括重新开机,如果在反复操作后故障被排除或者未出现,则可判定为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判定需要检修人员对CT室的温度、湿度和供电正常与否进行观察,同时了解CT发热元件是否存在过热现象或者电源是否存在过压过流情况,如果存在符合某一项要求则可判定为环境因素所致故障。
2.1程序测试法
程序测试法是根据CT设备显示的错误代码或者随机维修诊断程序对可能导致CT设备产生故障的部位进行检查。在检修CT设备的时候检修者应当先区分是计算机控制部位还是机械部位或者高压部分发生的故障。其次,医院在购进CT设备的时候应当询问供应商相应的程序密码,以便于后续能够正常对CT设备故障进行检修。
2.2观察法
观察法是检修CT设备故障的基础方法之一,包括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等。首先观察CT设备各个部位,包括电源、电路板以及控制板的指示灯,不同指示灯代表CT设备的不同运行状态。其次,聆听CT设备运转发出的声音,包括风扇、轴承等,通过声音来区分故障发生部位,例如:机械设备运行的摩擦声相对缓和均匀,如果机械部位发生故障会出现不规则和异常刺耳的摩擦声。嗅觉主要是针对CT设备元件发热、烧毁或者击穿散发出的焦味和其他异味等。触觉是利用肢体对CT设备某些元件进行触摸感受,如果元件温度过热,甚至出现烫手的情况则提示元件可能存在某些故障。
2.3测试法
测试法大多是使用一些基本测试仪器,包括万用表、示波器等对设备的参数和性能进行相应的测定。其一是对各种电压的测定,包括输出直流、电压、信号电位以及输入交流电压等,测试电压的时候需要借助相应的电路图进行。其二是对电缆线是否完整、保险丝是否烧断以及半导体元件是否击穿短路等。一般来讲,CT设备中存在很多电路电源,而电压>5V时,很容易导致设备出现电路故障,对于电路故障,使用基本测试法可以相对容易地查出故障位置。为此,测试法大多用于电路或者电压故障中。
2.4切割法
切割法是所有检测方法中相对特殊的一种。在特定条件下,某些单一故障牵涉面较广,可能是由多个故障联合引起,为此检查人员在检修的过程在需要将多余的可能性进行排除,直到剩下最后一种可能性。这种方法多适用于故障现象相同但部位不同的故障中。例如,CT设备中X线上的mA表上冲,在检修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变压器首端电缆拔出,随后进行高压通电试验,完成后再将X线旁侧的电缆拔出,以此可以很快得出故障部位。对于计算机故障,检修人员可利用终端板进行分段查找,并逐段排除,以此缩小检测范围,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3.案例分析
3.1进床速度不均匀,有异常响声
通常情况下,当CT设备出现异常响声的时候多和机械故障有关,检修人员可以将重点放置于机械故障检查中。于床下检查发现床面称重滚轴出现部分变形,待上油修理后,再次进床未出现明显声响,但进床速度仍然较慢,再次检查推进系统后发现脉冲器齿轮严重磨损,于应急情况下,将其掉头安装后,进床正常。
3.2曝光中断并提示高压出错
具体表现为曝光X线指示灯闪烁后突然熄灭。检修人员采用调试程序进行低千伏、小伏安急性短时间曝光,同时对kV和mA值进行记录,发现kV指标正常,但两极电流出现不对称现象,灯丝电流基本消失,怀疑为电路问题,使用万能表检测两极后,灯丝变压器阻值变小,证实灯丝断裂,随后对X线球管进行更换,设备恢复正常。
4.结语
随着CT设备使用越来越频繁,临床检查过程中CT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对于保证临床诊断准确性和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做好日常对CT设备的维护对于提升检查质量、延长设备寿命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由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彬静.GEOptimaCT54016排CT软件系统常见故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1):348-349.
[2]及树理.CT球管的损坏故障诊断及原因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386-386.
[3]胡方成.CT技术的进展及常见故障维修浅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184-186.
[4]张沿.64排螺旋CT的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保养措施[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1):146-147